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子(生活中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子)太疯狂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3
学习准备中提出了“引导幼儿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和学习解决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幼小衔接学习准备
2021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
四个方面的内容学习准备中提出了“引导幼儿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和学习解决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如:通过统计每天出勤人数、测量记录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自主管理进餐和睡眠时间等方式,帮助幼儿体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这一教育建议问题:自主游戏背景下孩子们是如何在游戏和生活中获得、迁移数学经验的呢?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搜集了部分相关视频和照片资料,同时又对当下部分孩子进行了相应的观察和分析计划: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观察,发现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超级特工队”
背景:小朋友们对英雄有着独有的崇拜,最近在学校听说了救火英雄龙麻子的故事,还看到了千千万万在一线奋战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他们都是我们的英雄,所以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就开始了搭建超级特工队,用游戏的方式展现英雄的力量。
游戏过程:
第一步:打地基
首先进行地基的搭建,地基用大块镂空积木组成,积木方向一致,有序排列,首尾相连建筑的长边是由六块镂空积木组成,短边是由四块长方形镂空积木组成,边与边之间平行、对称,且数量相同刘子誉对李禹萱说:“房子的长边是六块积木,短边是四块积木,别放错了。
”李禹萱一边摆放一边数数,这边是:“1,2,3,4,5,6”六块积木,短边是“1,2,3,4”四块积木,那长边和短边加起来一共有10块积木刘子誉:“那房子围一圈就是二十块积木,我们已经摆完十块积木了,再搬过来十块就够了。
教师的思考:孩子在摆放积木的时候,提到了对称,为了达到两边长度一样长,一样宽,所以在摆放积木时,幼儿是通过一边数数一边摆放,最后通过点数后说出总数的方式进行统计,通过观察房子的形状,发现对称边的围墙,积木数量相同,通过比较得出还需要再搬十块积木就可以围成一圈,展现了孩子们游戏中运用实物进行数运算。
第二步,提升建筑高度
第二层采用骨头形状的积木,长边上摆放八个积木,短边上摆放四个积木这次积木和积木之间留有空间,并在空隙位置摆放了圆柱积木刘子誉:“骨头形状的积木是我们每次出动时用的救援工具我们要保证每个队员一人一个,一共24名队员,我们就需要摆放24个工具。
,仓库里还需要储存一些工具,不然工具坏了来不及修理”李禹萱说:“圆柱积木是路灯电棒,这样晚上基地里面也是很亮的,和白天一样而且这些路灯是电子屏,如果不亮了,我用指纹点一下它,就可以了”王玺润:“我们在两个积木中间摆放一个路灯,就是一个救援工具一个路灯,一个救援工具一个路灯,一圈都是这样摆放的。
”
教师的思考:通过数数和对比的方式进行排列,积木排列的规律是ABAB式,大班幼儿在数学认知上面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较排序,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游戏当中。“金字塔”
刘芊语:“这是我们一起搭建的金字塔,我们把所有的小型方块积木全部摆上去了,刘芊语很开心的让我去给她们拍张合影”陈老师:“那你能给我讲讲你是怎么搭建的吗”刘芊语说:“我们是先在地上摆放了12 小积木,积木和积木之间留点空,然后开始摆放第二层积木,因为我们是在两个积木的肩膀上摆放一个积木,。
这样第二层摆完是11个,比第一层少一个,接着摆放第三层,上一层都比下一层少一个,从12,11,10,9......1,越往上摆放积木越少,直到最后只能摆一个积木”刘扬诗情:“我来从下往上数 ,我们一共摆了12层呢。
”刘芊语:“我从左边数和从右边数都是十二层,两边一样的,就像个大三角形”陈润泽:“最顶上我还摆放了一个三角形积木,这样看起来就更像金字塔了”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教师的思考:游戏中出现了新的模式形式,一层比一层多1,在递增递减的积木排列中建立数感同时,他们通过从下往上数是12层,从左边开始数到顶层也是12层,从右边开始数等不同角度方向反复验证答案。
在数数时,孩子们不仅可以进行正序说数,还可以进行倒序的排序,从1到12,再从12到1,学会了不同计数方式。有趣的测量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加,身高也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一次户外活动游戏时,有几个孩子用大树当做测量身高的工具,玩的不亦乐乎!可心:你看我到树的这里,你在我下面,哈哈,我比你高!乐乐:我肯定一米多了,我比王铁陶、比林子盛都高!。
米多:我们用尺子不就知道了……
除了尺子,幼儿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身高呢?刘玥杉:幼儿园的板凳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王铁陶: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利用睡觉的枕头测量,幼儿园里每个小朋友都有林子盛: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卡普乐积木来量身高,我很擅长搭建。
杨馨悦:对,在家里我奶奶还用尺子给我量过身高呢!哇,原来测量身高的工具有那么多呢!孩子们是怎么测量身高的呢?孩子们找来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有的将它们垒高,有的将它们平铺,孩子们不断探索和尝试……耿熙芮:我可以用书本测量,
将书本一个摞上一个,要摆放整齐李胤正:我是用小椅子测量的,我先站直,我的好朋友王铁陶慢慢将小椅子摞上,摞到和我一样高,我们一共用了8个小椅子段雨彤:我是用了睡觉的枕头,将它们从头到尾相连摆放整齐,一共需要5个枕头。
孙沐辰:我是用纸杯摆成三角形的形状,一共摞了11层纸杯。杨馨悦:我是站在教室的门旁边测量的,我的身高到门上的第7个洞洞。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在探索测量的过程中,逐渐对非标准测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对象不同,使用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对等量代换有了粗浅的认识《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互相测量、记录、比较
收获能力
自主游戏精神引领下,通过孩子们在日常中的问题发现,游戏中的数学感知、操作和体验,我们看到了孩子在游戏和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这种自主放手下更好的支持孩子获得数学经验,形成数学思维和能力,更科学有效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学习准备工作,我们将继续在观察、倾听儿童中寻找答案……。
素材:大四班 中二班编辑:侯婧妍校对:侯婧妍 张盼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