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内容(幼儿生活知识教育内容)速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24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阅读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如今,读书是求知者的面包,是教育者的心灵之旅。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阅读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如今,读书是求知者的面包,是教育者的心灵之旅。
读书是最幸福的事
共读一本书 为提高教师个人素养,蓝天幼儿园教师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掀起了读书浪潮,阅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一书。并开展了教师读书园本教研活动。
在进行精读的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做好阅读笔记,记录了本书中值得借鉴学习的内容。
线上研讨2022年5月10日,蓝天幼儿园全体教师集中线上开展了“生活即教育”的园本教研活动。
读有所想开展沙龙活动前,全体教师观看了一段视频《女儿和菠萝》,在观看视频后老师们自由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老师们结合“生活即教育”主题分享了感受。
承老师视频中的妈妈言传身教,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让孩子动手去解决问题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孩子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孩子所学到的东西和经历将成为他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去探索和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刘老师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后,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她能过得好。
金老师视频中的妈妈没读过书,但在我看来,她把“生活即教育”实践得非常好,她教会这个小女孩从生活中学经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她对学习保持崇高的热情。
郭老师《女儿和菠萝》的观后感:说出了家庭教育的最佳状态,这位妈妈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但是她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她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掌握技巧,并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正是说明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曹老师观看了《女儿和菠萝》的微视频,整个过程中,这位妈妈可以说是质朴而不发睿智的,她不光凭借勤劳的双手供养女儿上学,也没有否定孩子的想吃冰激凌,买冰淇淋的需求,而是给与孩子尊重、给与孩子鼓励更是通过生活的智慧教会孩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于老师短片一开始,女儿面对浑身是刺的菠萝敲敲打打,无从下手妈妈见状,并没有流露出只言片语,只是默默停下手中的活计,给女儿展示了如何切菠萝,女儿终于恍然大悟到结束时孩子成功贩卖冰棍是我深刻感受到生活中所有的教育契机不仅有语言描述,还有榜样力量的动态表述。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点滴都是孩子急需吸取的知识,所以我们身为教职人员,孩子幼时成长中重要的领路人,要抓住生活中每一个教育瞬间,让幼儿身体力行的体会生活中的教育
读有所悟阅读本书后,老师们结合幼儿的自理能力、主题活动开展和区域游戏活动等方面,结合实际开展方式和大家进行了分享。董老师
阅读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也使得我对先生的这一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其中有段话印象比较深刻:我们是现代的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是要受现代的教育不要过从前的生活,也不要过未来的生活若是要过从前的生活,就是落伍;若要过未来的生活,就要与人群隔离。
郭老师
我的理解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不断思考与时俱进是我们在吸收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也要关注现在比较实用的教育知识,脚踏实地是我们不仅仅是将理论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要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特点来把握教育机会。
举例:每天午餐后由组长负责擦桌子,但是我只是告诉他负责擦桌子,而没有以身作则或者说我没有用行动告诉他怎样擦桌子,我应该像《女儿和菠萝》中的妈妈学习,要行动起来以身作则去告诉幼儿该如果擦桌子,不是所有教育之勇者言语表述才是教学,而是用心用行动去教学。
陈老师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教育理论对于这个理论的阐述,先生用了一个极为通俗的例子:小孩子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了糖,才知道糖是甜的……浅显易懂地说明了由“行”到“知”的一个过程。
然后,陶先生结合“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亲知、闻知和说知”陶行知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亲知”的意思,亲知就是亲身得来的,从“行”中得来的既然“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那我们不再应该是居高临下地对孩子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我们要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引导者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于老师
阅读了《生活即教育》一书,我对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有了更深的理解陶行知明确提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提出为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在今天看来仍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
读有所思老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本书中的观点结合一日活动的实际开展进行了讨论。小班研讨内容:幼儿园里的教学做合一。
中班研讨内容: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的教育。
大班研讨内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
施老师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很多时候,操作要比纯粹的记忆效果好很多。
郭老师生活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需要从生活经验中区学习,而不是只学会从课堂上吸取的知识,却不会在生活中获得成长,这些经验是从课本中学不到的,但他却同样重要,我们不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所以对于孩子能够自己解决的难题,我们不妨交给他们试一试,给予他们独自抵御风浪的勇气和能力。
耿老师早上晨锻时,有小朋友用了错误的方法去玩,如果不及时引导的话,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学习错误的方法,容易受伤,如果及时引导的话,那他就会用正确的方法去玩,避免受伤。
刘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先组织集体的活动,和幼儿共同讨论扣扣子的方法并进行示范,请幼儿实践,还可以结合区域,投放扣扣子的游戏材料供幼儿学习并可以采用陶行知先生“小先生”的教学方式,有一部分小朋友学会扣扣子后,可以请这些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教一教其他还不太会扣扣子的小朋友。
赵老师培养幼儿自主自立,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大胆放手,给幼儿机会去尝试,避免包办替代在午睡起床的时候,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多孩子并不会穿裤子,所以孩子们都是坐在床上等老师和保育老师来帮忙穿,后来我们尝试让孩子自己穿裤子,结果发现大部分幼儿帮他找好裤子正反后,他们可以自己穿裤子。
有小部分幼儿确实不会,我们也选择鼓励孩子尝试自己穿裤子,我们在旁边陪伴他,在他实在提不上去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通过多次坚持鼓励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幼儿起床后都能主动动手穿裤子,甚至有的幼儿慢慢学会了如何穿外套,自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
读有所行我们幼儿园应该怎么做好“生活即教育”的这个定向针呢?我们生活区里、孩子的一日生活中生活习惯、生活能力、服务能力我们还可以怎样改进优化呢?对此三个年级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梳理了实际生活中可以开展的具体活动。
1小班● 小班组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穿衣服、扣扣子生活技能,从一日生活中寻找到可以锻炼并提升其技能的方法和策略,以观察为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开展方式、家园间的及时互动与协作,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转变家长的养育理念。
2中班● 中班组教师们从来园自主签到、领域的整合、自我管理和家园共育方面思考出了可实践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中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3大班● 大班组老师们主要从幼儿的午餐活动进行了讨论,从餐前准备(分筷子、值日生),餐后的整理与光盘活动,散步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行为中所得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作为幼教路上的追梦,我们不忘教育初心,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做一名有思想的幼教人。
通过本次研讨,蓝天幼儿园教师们对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有了深入的理解教育离不开生活,反言之,生活就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活动,一种全面的、细致的活动这本书,我们全体蓝天幼儿园教师将继无止尽的学习、探索,真正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美好的春光里,让我们伴着书香,一路芬芳,一路沉醉无论多忙,只要有一颗平静适宜的心情,总是可以为自己找回一个读书的时间的,让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如同柴米油盐一样生活所必须之物,沁润书香,畅想书韵!。
读书,使人进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