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小百科软件(生活小百科3000例)原创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25
6月25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远华带队开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县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级调研员
6月25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远华带队开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县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级调研员吴晶陪同检查 《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于2019年6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施行以来,我县广泛开展《条例》学习宣传,围绕《条例》要求,突出重点、找准抓手,不折不扣推进《条例》贯彻落实,不断形成家庭教育工作合力,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PART1:现场执法点检查
执法检查组一行先后来到泗阳县青少年心智成长指导中心、众兴派出所关工站、儿童友好社区、省级“三全”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点和县法院家事纠纷调解室,现场查看家庭教育工作现场,实地了解我县家庭教育具体落实情况。
1.泗阳县青少年心智成长指导中心
泗阳县青少年心智成长指导中心位于众兴小学,始建于2020年,是县妇联联建的宿迁市家庭教育实践基地,与生命教育体验馆、文明交通实景区、德法教育馆共同构成泗阳县未成年人成长教育实践基地该中心坚持以培育乐观自信、善于沟通、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未成年人为教育目标,增强未成年人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的能力,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自2021年3月22日开始,面向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开放,全县62所学校近3000名学生陆续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践联合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组成宣教团队,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接受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全县广大青少年学生懂法守法、知恩感恩、向上向善。
指导中心使用面积850平方米,涵盖心理健康、八礼四仪、法律法规、校园反欺凌、保护女童、反恐防盗、禁毒教育、节能环保、卫生防疫、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建有团体辅导室、团体心理放松训练室、个体心理咨询及放松室、智能反馈放松训练室、情绪宣泄室、沙盘室、办公接待等功能区。
配备了智能宣泄系统、智能反馈放松系统、团体减压系统、心理测量软件等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为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打造温馨环境、提供优良条件
2.众兴派出所关工站
众兴派出所关工站建于2019年,主要设有儿童活动、影视教育、心理疏导等功能区两年来,关工站紧紧围绕未成年人零犯罪、零受害“双零创建”和“家校共育”两大主题,探索建立“1+1+N”运行机制(全市统一模式),组织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疏导活动,真正担负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引路人、问题家庭的帮扶人、关爱未成年人的倡导人,全时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做强关爱保护主干线紧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这一重心,专门成立涉未办案小组,专人盯案,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对接警过程中遇到涉未警情,第一时间上报关工站,由关工站做好备案记录,开展后续回访,提高涉未警情处置满意度。
对于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等警情,关工站成员全程参与处理,了解情况,做好跟踪,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防止误入歧途今年以来,所内共计处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5起,行政案件8起,处理犯罪嫌疑人32名,帮助寻找离家出走未成年人50余人。
二是培养家庭教育主阵地开设“家长课堂”,邀请专业老师对困境未成年人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技能进行培训,针对个案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相继开展“谁不曾少年”、“如果他就是你的孩子”等一系列主题活动5次,引导家长参与话题互动,对成长教育进行深入思考。
在影视教育区,我们开设了以“影”响你的一生为主题的周末影院,组织学生和家长来关爱站看电影《少年犯》、《少年的你》等,以影视作品直观的引导他们走正路同时,关爱站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讲贯穿其中,告诉家长应该怎么做、学校应该怎么做,通过实境课堂教育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实现对未成年人思想上引导、行为上纠偏的目的。
工作站启动至今已组织播放教育影片30余部,到场观影未成年人及家长达320余人,有效帮助了部分“困境未成年人”重新回归家庭社会 三是强化共建共治主基调关爱站充分发挥社会动员能力,积极协调妇联、教育、检察等职能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实现关爱工作共治共建,关爱成果社会共享。
同时坚持边研究边推进,将“关工站”建设与“萌小警”活动、“枫桥式派出所”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相继开展“青春逐梦,成长无悔”中高考生户外减压,“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训诫活动,“学习教育的艺术与孩子共成长”母亲节特别活动等30余场,受到各界一致好评,并被江南时报、江苏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众兴派出所关工站成立以来,落实重点帮教的28人中,无一人发生重复违法犯罪问题,跟踪帮扶疏导的13名厌学未成年人均重返课堂,辖区侵犯未成年人身权利案件较去年同比下降61%。
3.泗阳县儿童友好社区
泗阳县儿童友好社区位于泗阳主城区繁华地段——众兴街道东华社区世纪广场一号街,由县妇联于2020年7月投资70万元兴建,资金来源主要是“99公益日”网络募捐、爱心单位和个人捐赠2020年10月,世纪广场小区被省妇联确定为首批省级。
“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试点社区东华社区下辖14个小区,常住人口27900人,儿童9000余人;其中世纪广场小区0-18岁儿童938人,进驻的儿童教育培训以及与儿童健康成长相关服务的项目有32家 县妇联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根据社区家庭成员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儿童提供接触自然的城市空间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突出“儿童友好”的特色和亮点,着力营造“推门可见、社区可感、家家参与”的社区生活化家庭教育氛围。
通过适当把社区内的部分区域道路进行限行,可以让孩子们在特定区域自由骑车或是玩滑板等,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生活游戏空间;规划科技部落、创意空间、星光大道、启智益智、数学IQ博士、交通小萌警六个特色区域,增加儿童生活的趣味性;因地制宜放置童话故事人物雕塑,在现有景观和物体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角色,绘制卡通图案及适龄百科小知识,让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增长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人文素养。
通过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亲子活动、家庭讲座、主题活动、个别咨询辅导等形式,探索构建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促进家长和儿童共同健康成长 下一步,县妇联将对现有的儿童友好社区进行深度打造,增加儿童游戏场地、打造社区儿童公园、改造提升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爱心母婴室、第三卫生间以及反家暴庇护所,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和全面的服务。
4.省级“三全”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点
塞纳公馆小区是省级妇联首批确定的65家“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试点小区之一该小区现有322户业主,居民1047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209人 东祥社区把塞纳公馆作为试点小区,为打造家庭家教家风一体化建设,贯彻“生活即教育”理念,通过环境创设、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着力营造“推门可见,社区可感,家家参与”的社区生活化家庭教育氛围,探索构建“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式,实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与系统化。
在塞纳公馆小区创建了书吧、同心剧场、足球场、篮球场等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全方面做好居民服务,让居民生活在安全、卫生、平安、幸福的环境中;创建了东祥旋律、幸福情、三好使者、蓝天卫生四支志愿服务队,建立健全儿童家庭档案、家庭信息,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使少年儿童在百倍爱护中快乐成长,推进和谐小区建设。
5.县法院家事纠纷调解室
家事调解工作室是在我县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深化全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民事纠纷诉外调解工作统一部署下,泗阳法院挖掘自身力量、针对多发、宜调的各种家事纠纷单设的一间调解工作室 家事调解工作室由泗阳法院退休的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陈庭长”主持,配备一名调解员、一名助理。
陈庭长作为一名党员,没有把退休作为止步的理由,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投身到家事调解工作中,她的调解丝丝入理,如沐春风,成为了当事人心中亲近的“陈大姐”家庭纠纷、家事矛盾中往往孩子是让人最揪心的,也是最需要安抚的群体。
我院从孩子天性出发,在家事调解办公室内开辟可爬行游玩区域,摆设童真小玩具,添加柔美软装饰,家事调解办公室”增添了“新一角”——儿童游玩区方便在大人们处理纠纷时安置幼小的孩童,让孩子远离争吵,让家长们心平气和地交流。
为了解决双方当事人身处异地无法到法院调解的问题,泗阳法院还为家事调解工作单独设立线上调解室,通过云端调解平台方便了当事人矛盾纠纷的化解 泗阳法院家事调解工作室不断从细节分析,优化特殊案件调解氛围,用暖心的调解尽心为群众服务。
2020年以来,泗阳法院“家事调解工作室”共计参与调解纠纷2343件,调解成功1182件,调解成功率达50.45%
PART2:座谈会
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和教科文卫委主任张业奇同志主持会上,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县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级调研员吴晶同志汇报《条例》在我县贯彻实施情况,全面总结了我县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举措。
妇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卫健局、司法局、文广旅局、融媒体中心、法院、检察院、总工会、团县委、残联等13家单位分管负责人分别就本单位贯彻落实《条例》情况作交流发言。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远华充分肯定了《条例》施行以来我县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就下一步家庭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一、加大宣传力度,以学习教育的“满员”来提高《条例》贯彻的“认知度”一是要在学习上见行动;二是要在宣传上下功夫;三是要在教育上出效果。
二、突出工作成效,以落地落实的“满分”来做好《条例》贯彻的“答卷人”一是行政推动,强化政府责任;二是政策驱动,激发工作热情;三是活动带动,促进落地见效;四是部门联动,广泛发动群众三、健全体制机制,以人民群众的“满意”来提升《条例》贯彻的“获得感”。
一是健全机制,使家庭教育工作有活力;二是完善体系,使家庭教育工作有实力;三是加强考核,使家庭教育工作有动力。(审核:吴晶;校对:薛靚;编辑:尤笑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