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荐都市女报(都市女报 济南防汛 张文娟)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6
拖着一只病脚的张文娟,步速相比常人明显迟缓了许多。值得庆幸的是,6月25日那个疾风骤雨交加的夜晚,她此前不慎扭伤的脚,并没有扯她的后腿。
拖着一只病脚的张文娟,步速相比常人明显迟缓了许多 值得庆幸的是,6月25日那个疾风骤雨交加的夜晚,她此前不慎扭伤的脚,并没有扯她的后腿下发汛情预警、紧急调度雨情、编写材料……直到下半夜,看到窗外雨势渐歇,她绷紧的神经,才终于松弛下来。
连续工作近18个小时后,她躺在办公室沙发上,虽然心里还有些放不下工作,却也很快沉沉睡去 紧急情况,全员上阵,加班加点——每到汛期,这已经是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常态身为副主任的张文娟,更是经历了种种防汛大事件。
扭伤了脚 一切还要从6月24日那天15点35分说起 这一天是星期天,由于端午节不慎扭伤了脚,张文娟正在家里休息,这段时间,由于工作忙碌,她甚至没有请一天假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是济南市气象局发布的一条有关济南重要天气预警的信息。
身为防汛工作者,张文娟和同事们的手机号码都在气象局做了备案,为的是在第一时间接收预警信息,不耽误准备工作 当天晚上,龙奥大厦G区14层的防汛办公室灯火通明,张文娟和同事们纷纷赶来,将预警信息发布在早就建好的工作群里,让区县、水库河道管理单位能提前做好准备。
为了打好这场防汛战役,计划6月25日上午开一个紧急部署会议,当天晚上,张文娟和同事们也为会议作了准备,直到25日凌晨,来办公室做准备工作的同事们才陆陆续续回家 等待他们的,是一场1986年以来的最强降雨。
“6月起,济南就进入了汛期,收到每一次重要的天气预报都要好好准备作为防汛人员,宁可做无用功,也不能因为准备不足让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威胁”张文娟告诉记者 25日,天刚蒙蒙亮,平阴就下起了小雨,根据预报,这场重要天气的降雨将集中在傍晚及晚上。
当天是工作日,傍晚正值下班的交通高峰期一定要做好防汛工作,张文娟和同事们都感受了不小的压力 下午四点左右,市区降水逐渐增大,济南市气象台根据天气情况,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防汛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紧盯12块大屏幕组成的实时监控屏,迅速进入了紧急工作状态。
这12块大屏幕,分别实时显示着降水量,城区内重点低洼区域以及水库、河道视频监测,气象雷达、卫星云图等信息办公室里有3部电话和2台传真机,目的是时时接听信息、掌握情况,调度情况,向上级反馈,以便于更好的决策。
傍晚前后,张文娟和同事们便开始了最高强度的工作——不断翻看大屏幕实时视频监控图像,紧盯雨情数据变化,随时用对讲机和电话调度各县区的雨情、险情、灾情等有关情况 依据气象、雨情、汛情信息变化,三次发布汛情预警:16时40分,发布蓝色预警;19时10分,发布橙色预警,同时启动II级应急响应;21时45分,济南市防指发布有防汛预案以来的首次红色汛情预警,同时启动最高级别的I级应急响应。
“随时监测市区的低洼区域”“小清河水位涨得太快了,调度他们提前开闸泄洪”“兴济河水位涨得快,开腊山分洪道泄洪”……张文娟和同事们有条不紊地调度着各个可能发生的“险情”,收集反馈信息,将一个个可能发生的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直到26日凌晨,从龙奥大厦的窗外望出去,雨势已经趋于平稳,张文娟才长舒了一口气,一起奋斗的同事们,也默契地相视一笑 天亮以后还要上班,男同事们在防汛办公室的休息室轮流歇一歇,张文娟和其他两个女同事只能回各自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一会。
到了这时候,张文娟才意识到,扭伤脚的疼痛加剧了
一起扛的责任 从事防汛工作八年时间里,张文娟经历了多次“重要天气预报”对于6月25日的大暴雨,防汛办公室全体人员都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工作,有紧张,但并不慌乱,她认为,这得益于一次次的防汛工作的经验,并且与城市建设提升、市民防风险意识的提高密不可分。
6月份起,济南就进入汛期,而7月1日后,济南则进入主汛期,这段时间正是张文娟工作强度最大的时刻,“每到下雨就得往外跑,往办公室赶”,家里人总少不了念叨她 “没办法,这就是工作”张文娟说,每到汛期,她跟同事们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每次“打了胜仗”,都离不开各个岗位同事们的共同奋斗。
今年张文娟的孩子参加中考,身为母亲,考试期间她不仅要关心孩子,还在担心济南的天气“一旦有了雨情,基本上就照顾不了孩子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告诉记者,在防汛抗旱办公室,每一位女同志都和男同志一样战斗在防汛一线,有一位女同事明明已经到家了,看到有紧急情况又赶回单位。
“这是一份工作,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张文娟说 确实,对于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每一位工作者来说,每到汛期,都是他们绷紧神经的时刻全员上阵、不分白昼、24小时值守,每一个重要天气预报,都值得认真对待和落实。
12块监控视频见证了他们忙碌的种种,灯火通明的办公室记录了他们每一次熬夜值守没错,这是他们的工作,但也意味着一份责任,一份对于更多人的责任 就像有市民说的那样: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那天晚上,在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多少人家跟往日一样按时熄灭灯火,多少孩子在暴风雨中安然入梦有很多人却像张文娟一样,彻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交警、市政、城管、气象、水文……在那个暴雨交织狂风的夜晚,各个部门全力以赴,从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到指挥调度室里紧张布局的领导干部。
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人日夜坚守 这场雨,很急、很大,但他们用行动践行了“风雨再大,一起肩扛”的誓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