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的电视剧_生活篇的电视剧都有哪些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4-16
详解2017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综合表现,并对来年电视剧的内容走向及运作重点进行剖析。
2018刚刚拉开它的序幕,传媒1号(id:zcfhxy)推出《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专题,向业界、学界大咖取经问道,向读者提供关于2018传媒产业的趋势、机会、发展的参考意见本系列共包括:电视篇(李鸣·未来电视CEO)
视频网站篇(郑蔚·优酷副总裁)直播篇(吴云松·梦想直播总裁)新媒体篇(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台网联动篇(戴钟伟·东方明珠总编辑)电视剧篇(赵彤·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综艺篇(冷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新闻篇(王嘉鹏·财新传媒编委、财新网高级运营总监)政策导向篇(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市场格局篇(王钧·中视传媒总经理)
如果阅读不方便,不妨听语音吧!
赵彤: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岁末更迭,2017年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发展、变化明显,不仅投资主体、播出平台、创作理念、审美趣味不同以往;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资源配置失衡、收视造假、注水抠图等。
我们应当如何归结收纳这一年的收获与感动?又该怎样评价正视出现的偏颇与疏漏?以此整装待发,展望来年为此,我专程访谈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赵彤主任,请他来为大家详解2017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综合表现,并对来年电视剧的内容走向及运作重点进行剖析。
赵彤首先对2017年度电视剧市场表现做了一番整体梳理1、产量2017年我国电视剧从生产数量上看,大致与去年持平,剧集数量大概在14000集左右2、制作成本总体上制作成本逐步增高,大剧、精品剧成本差不多都在两亿元以上、甚至更高。
二三线卫视基本没有争夺大剧、优质剧的能力3、播出方式“先网后台”的播出模式正在加速成长,在网台竞争与融合的态势中,网络的话语权重比日趋增强年轻群体网上看剧、中老年群体电视机上看剧的分流化接收局面基本稳固。
而且这种局面将随着代际人口的年龄逐渐推移而强化2017年电视剧的年度特点体现得最鲜明的,还是在作品内容这里既有政策调整的引导性在发挥作用,一方面也是基于此前市场和社会反应而形成的反弹性改变总体特点是: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关注现实、尊重历史。
一是在荧屏上,狗血剧、神剧、脑残剧作品基本出局这说明创作在进一步趋向扎实二是现实题材创作热情高涨,无论是描写当下的题材,还是具有相当年代跨度的题材,都努力在人们经历着和经历过的生活中开掘生活的味道、体验和感悟。
三是年度内围绕建军90周年的重大主题创作,格外突出军人的热血气质和青春形象四是玄幻类、古装类作品反响平淡,历史题材创作中“后宫”成分在降低,更加关注涉及社稷兴亡的大势与得失的思考就电视剧行业来说,内容创作应是最为重要的。
赵彤指出,这一年来,现实主义题材占比很大,分量很足,不再围绕后宫讲故事,不再讲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开始关注现实中的题材,这就是一个转变;还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就是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及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等重大题材的创作,调动了一大批创作者投身现实题材、优秀历史题材的创作。
现实题材成热点,创新度决定受欢迎度2017年各类题材都有热点,但类似此前“谍战热”、“宫斗热”一年里十余部齐上阵大面积的题材热,在这一年里没有出现对比而言,现实题材却显得清新脱俗,占尽人们的注意力,也道出了人们的内心话。
这几年,老百姓们不断地从新闻里得知某个官员落马了,某个省委干部被双规了,但具体情形如何谁也不清楚,文艺作品里也没有反映年内最热作品《人民的名义》因为反腐倡廉的社会大叙事,引起了观众对其故事化表现的期待它从“小官巨贪”入戏,把两亿元究竟有多少直观呈现出来,立刻抓住了观众,再层层剥茧。
所以,拍摄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应该说恰逢其时,因为它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
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还包括有在时代横截面展开的女性角色担纲作品《我的前半生》、《欢乐颂2》,以及在时间链条中展开的长段故事,如《鸡毛飞上天》、《情满四合院》、《猎场》等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在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创作上,先行一步,。
以义乌这个改革开放造就的焦点城市为空间,以追求美好生活为线索,讲国家与个人并行的奋斗故事,“鸡毛飞上天”、“乌鸦变凤凰”,其中的奋斗精神和今天的现实也高度契合。
《我的前半生》是根据亦舒的小说改编的,将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的故事移植到21世纪的中国上海,剧情是讲述已经进入到小康阶层的金融公司高层的生活故事它其实探讨了中国社会富裕了之后,精神层面的问题怎么办这部剧的空间是公寓楼、写字楼,这个空间是时代识别的一部分,
人们在剧中进行的情感、价值、认知判断与社会叙事是同步的,贴近性很强,具有亲近感。
《猎场》的题材有其新颖度,讲述了郑秋冬职场颠沛、商海沉浮、十年蝶变,成为专业猎头的成长故事赵彤指出,这部行业剧的成功,提示我们不光是关注已有的行业,还需要记录些新职业,新角色,新形象中国不再是农业社会,她已经渐次完成工业化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我们要加强对新题材的关注,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创作者具有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和捕捉。
在现实题材的范畴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很受观众热捧《热血军旗》讲述建军史事,《绝密543》和《深海利剑》讲的是不同时代的强军故事,时代不同,环境有异,使命如一,初心接力,这三部作品连起来看更有意义《于成龙》、《大秦帝国之崛起》、《天下粮田》也备受关注,它们遵循史传叙事的传统,追求历史之鉴的价值。
《军师联盟》换到司马懿的视角展开汉末三国演义,也别有风味
针对很多制作公司比较迷信的“类型说”,也就是看准某个类型的故事就有盈利的保障,赵彤给与了否定他认为,创作者首先是立足于生活,而不是立足于模式,能够盈利的作品都是风景这边独好,你得独辟蹊径比如《那年花开月正圆》受关注,不能说古装题材就都受欢迎。
所谓全胜通优的类型是不存在的更不能用当前的收视率去预测未来的关注度,去仿制创作十九大报告说,我们已经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就是民族的气量;中国梦的内涵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们需要站在这样的高度研读今天的中国,指导自己的创作。
行业短斤缺两引吐槽立德诚信是当务之急关于当前电视剧行业还有待改善、提高的方面,赵彤指出,一是原创力不够,二是短斤少两我们电视剧生产数量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突破每年1万集,是世界第一了但是反观影响力,还很不够,非但不能影响世界,我们自己的观众反而被海外剧吸走流量。
国产电视剧量大质低、原创力不足、题材跟风严重、引领大众文化时尚的能力不足,是我们面临的巨大课题这些问题,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电视台急剧增量有关,跟巨大的社会资金投资不审、短期效益追求过盛有关 。
赵彤认为,时至今天,中国电视业也该去产能、去过剩了,应该提升作品质量,抬高电视剧制作门槛,收窄电视剧播出的渠道如果能做到严进严出,粗制滥造者就会付出代价,逐渐构建起一个健康的生产、播出机制同时,主管部门应对优秀剧作、优秀播出平台予以奖励,用精品剧占据主平台,从而提升国产剧的质量水平。
另一方面,对于观众频繁吐槽注水、抠图等一些不良行业行为,赵彤分析,注水是为了多赚钱,抠图、五毛特效等是为了省成本,天价片酬是因为市场偏向导致对演员的选择失衡,烂片不绝是因为烂片也能有收益、或者保本,它上不了星,还可以走地面。
这些现象都是电视剧市场还不规范、不健全的表现,所以有这些剑走偏锋、马吃夜草,片面追求多、快、省的短期功利现象这两年可以看到,50集到55集的电视剧水分都很大,制作方通常会将前三集做扎实,并锁定了观众,就开始加水,这不是健全的市场行为、企业行为,这样做会将中国电视剧市场做垮。
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往往会压缩一两集,就是将水分挤出去,地方上也需要跟进,我们现在有个观念,要向央视看齐赵彤指出,关于抠图、注水等,首先出品方得负责任,优质剧首先得有优质的心自己不立德,而希望别人有德,这就是一个无德的社会行为,行业行为。
优秀作品的再生产与良好健全的制度保障是分不开的,电视剧创作生产本身就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只依靠创作者个人的道德素养是不够的,不可持续的2017年9月7日,全国电视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的电视剧工作会,就是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十四条整顿、改进措施,具体形成政府政策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要推动我国由电视剧大国向强国升级,走向更加健康、更加繁荣的新阶段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为指导,凸显了党和政府对电视剧这种大众文化形态的高度重视,会议提出的新举措,对未来我国电视剧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现实题材迎来大年当代题材景观多样关于2018年的电视剧行业走向,赵彤介绍道,主要是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已经列入了很多创作单位的日程,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电视也将迎来60周年。
在这些重大时间节点上,会有一大批作品映现荧屏谈到这里,赵彤描述了一个场景,叫做”公司化困局”有的影视公司老板只是在他既定的圈子里找素材、找类型,而不注意观察、了解国家的大势、政府的政策,老百姓的生活好多大公司的高管们,每天开会、研究,出门就坐着专车又去拜会,根本就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上哪儿找这优质剧。
因此,他们就通过“海淘”无尽的占有,只要是知名的编剧作品就买下来,但是知名的编剧也有“水”剧,也可能进入套路化创作当创作者进入套路化,而公司又进入“公司化困局”中,优质内容上哪找?那么,在把握时代节奏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作品呢?
赵彤认为,只有扭曲的观念才会认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对立的无论是高中低端市场,都有对艺术质量的内在要求观众之所以追烂剧,是因为好剧供应不足,电视剧供给侧出了毛病大量的美剧、韩剧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中国观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家作品的艺术标准定的高。
当我们屏幕上各频道中的电视剧大量充斥着雷同、仿制、粗制滥造的内容,换台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注意力不“外流”成为别人的市场才怪呢研究大众文化的艺术火候这关,我们还没过
关于优质内容,首先创作链条上的各环节者得有优质的内心,还得有优质的规范国产电视剧优质作品,得扣紧“国”这个关键词,它不是美剧的翻版,不是韩剧的跟班儿,而是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国家与时代、生活的,是有国情适应度、时代适切度、内容原创力的作品。
今天我国电视剧投资者、创作者和播出者都已经意识到拼内容是作品质量的核心,还需要再追问一下内容来自哪里就更好了内容来自生活积累、体悟和追求访谈寄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首先把道立住其实大道很平坦,但很多人喜欢抄小路、走偏锋,打擦边,最后自己走斜了。
这是一个大道直行的年代,应当走正途向上、端正、积极,是应有的创作风格和态度电视剧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精神文化产品,道义在哪里创作就要跟到哪里。
欢迎加入“1号社群”,每日获取《1号新闻》;每月获取《1号月刊》;每季获取《1号蓝皮书》!
【入群方式】
1号小编——扫码进群推送列表【头条】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电视剧篇|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大道直行与独具匠心是电视剧收视的真正法宝【二条】综艺节目消失、易主背后:制作成本高企、投资风险加剧,落地难度上扬
【三条】严峻的2018,新媒体有这四个系统性风险【四条】1号招聘 | 传媒1号 梨视频 全明星探 集拾传媒 芝士视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