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题目答案大全200道4-5岁以上_生活常识题目答案大全200道4-5岁以上图片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4-27
第二部分 法律常识第一章 法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法律权利包括: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者之间的
本文的51道习题摘选自公基系讲精练班的精选习题课-法律常识,老师贴心地把课上讲到地所有习题的答案和解析文字版整理在这啦,方便大家随时复习哦~快收藏起来吧!
重要提示:查看下文对应题目请到公基系讲精练班4月17日开讲的“精选习题课-法律常识”课堂中噢~
课堂地址:一起考教师app→公基系讲精练班→精选习题课-法律常识
第二部分 法律常识第一章 法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法律权利包括: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由权是基础,请求权是实体内容,诉权是保障手段所以,本题选A2.A解析:法和道德是相互交叉与渗透的。
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但是不是法的所有规定都会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所以,本题选A3.C解析:根据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确定,如果规范性法律文件没有规定具体施行日期的,则从公布之日施行。
所以,本题选C4.D解析: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所以,本题选D二、多项选择题5.ACD解析:法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公共意志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并不是由历史传统或者风俗习惯决定,而是决定于社会存在和客观规律所以,本题选ACD6.ACD 。
解析: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道德主要依靠内心自觉遵守与社会舆论监督实施。
所以,本题选ACD7.ABD解析:法律关系的要素是主体、内容、客体题目当中的法律关系主体是甲医院和乙公司,而不是甲医院的院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30台彩电和6万元彩电价款所以,本题选ABD第二章 宪法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所以,本题选C2.B解析:我国宪法中所称“公民”是指具有我国国籍的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8周岁以下也是我国公民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国籍的人不是中国公民所以,本题选B3.B解析:在我国,农民的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所有,正确答案是B4.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五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
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选举村民委员会,有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D选项中王某所得的选票不足全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的四分之一,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本题选D。
5.D解析:根据《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因此,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所以,本题选D6.C解析:《宪法》规定,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立法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所以,本题选C二、多项选择题7.ABD解析:人身自由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
所以,本题选ABD8.AB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查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务委员会辞去常务委员会的职务,但可以兼任社会性职务。
所以,本题选ABD第三章 民法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法人的特征是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法律行为并且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该题目中乙公司是法人,无论是甲还是乙都只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2.D解析:我国民法规定,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所以,本题选D3.D解析:《民法总则》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本题选D4.D解析: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所以,本题选D5.A解析:《民法总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按照优先级,应该是李父监护所以,本题选A6.C解析:某首饰店误将银戒指当做铂金戒指卖给了李某,是一种重大误解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情形所以,本题选C7.D解析: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所以,本题选D。
8.A解析:《侵权责任法》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所以,本题选A9.B解析:
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对同一项财产享有同等权利并承担同等的责任和义务A项中不是共同共有,而是分开后每人一半;C项中企业董事长拥有30%的股份,风险投资商占有70%的股份,权利、责任以及义务明显不相同;D项中管开发的人不负责还债,明显责任不相同。
所以,本题选B10.C 解析: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作者发表权属于著作权的一种,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所以,本题选C11.B 解析: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所以,本题选B12.B 解析:根据《婚姻法》规定,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为夫妻一方财产所以,本题选B第四章 刑法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适用本法。
所以,本题选A2.D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有限度的防卫行为D选项中某女并没有杀害对方的意图,所以符合正当防卫的所有要件所以,本题选D3.B
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构成故意杀人既遂所以,本题选B4.A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构成故意杀人既遂所以,本题选A5.A解析: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在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过程中,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形态。
甲构成犯罪预备形态所以,本题选A6.B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本题选B7.C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李军为了盗窃本单位保险柜里的现金而设法配制了保险柜的钥匙,但是在盗窃过程中,出于怕被发现的畏惧心理而自己主动停止了犯罪,属于犯罪中止所以,本题选C8.B解析: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本题中张某不是放任不管的遗弃,而是杀害所以,本题选B9.D解析: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在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附加刑根据《刑法》规定,附加刑有四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只能独立适用所以,本题选D10.C 解析: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与抢劫罪的不同在于,抢劫罪往往伴随暴力行为的发生所以,本题选C。
二、多项选择题11.ABD 解析:我国刑法中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及死刑,附加刑有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所以,本题选ABD第五章 行政法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内外部关系,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之间的行政关系所以,本题选D2.B解析:《行政处罚法》第6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拘役属于刑罚所以,本题选B3.D解析: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分或行政奖励等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都属于外部行政行为所以,本题选D。
4.D解析: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其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是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和强制戒毒不属于行政处罚。
拘役属于刑法范畴所以,本题选D5.D解析:一事不再罚中的“罚”是指罚款结合选项来看,A项中只有一次罚款,B项中也只有一次罚款,C项中的滞纳金与罚款不同,同样也是只有一次罚款,D项中对同一种行为有两种罚款,不符合一事不再罚规定。
所以,本题选D6.C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所以,本题选C7.A解析:《行政复议法》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主体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所以,本题选A8.C解析:《国家赔偿法》第4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所以,本题选C第六章 诉讼法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逮捕的构成要件为:(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2)防止被告人逃避或者阻碍侦查和审判,或继续危害社会;(3)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B项符合逮捕的全部构成要件。
A项不符合要件(3);C项不符合要件(2);D项不符合要件(1)所以,本题选B2.D解析:《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本题选D3.B解析:《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所以,本题选B4.A解析:《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所以,本题选A二、多项选择题5.ABD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所以,本题选ABD
重要提示:查看上文对应题目请到公基系讲精练班4月17日开讲的“精选习题课-法律常识”课堂中噢~(课堂地址:一起考教师app→公基系讲精练班→精选习题课-法律常识)
MORE法律常识系列回顾↓
这13个容易丢分的法律常识,90%的人都不会!
还觉得行政法难考,因为你没掌握这5大考点!
刑法的这8个考点,一定要记牢!
民法常识中的这4个考点,最容易丢分!
考编成功上岸的人,都学会了这些民法常识!
死记硬背进步慢
来听课打破迷茫
公基精讲免费直播直播时间:4月19日19:00-21:15课程:经济常识2
免费听课地址:一起考教师app→福利→17蹭直播-教师招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4月
PS:回放课、配套教材、小灶课、班群刷题服务仅公基系讲精练班学员免费享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