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啥意思_生活常识的意思解释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4-27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所谓“常识”,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人所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所谓“常识”,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人所共知的真理百度上的解释是:“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
”当然,认真推敲,这个解释也不绝对严密,因为任何“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需要“解释或加以论证”甚至成为“非常识”比如,过去“太阳围绕地球转”是常识,而现在“地球围绕太阳转”才是常识。
但我这里说的“常识”,当然是指相对正确而且得到公认的真理性教育命题那么,教育有哪些常识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常识了,但往往被人遗忘教育是师生双方心灵交融的过程,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但现在许多人越来越把教育仅仅当做“技巧”的操作或“艺术”的施展我们不是否认智慧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爱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没有了爱,“水平”再高,没用。
只有爱,也没有教育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虽然对学生的爱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爱本身不是专业水平。
对孩子的爱,教师超不过家长,但家长不一定都能搞好教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的意思就是做什么都得付出艰辛劳动,只有勤奋,才有成功但我们现在不少教育者恰恰喜欢“发明”捷径一些校长或专家时不时会宣称自己创立了什么“模式”或什么什么“几步法”之类的“科研成果”,从而“迅速提升了教学质量”,“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云云。
对此我嗤之以鼻方法无论多么科学,都需要刻苦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永远都不会过时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现在各种名目的自主学习课堂,被冠以这样名称那样名称,并都以改革创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
但在我看来,其实这些都是常识的胜利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再到八十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的“茶馆式教学”,一直到今天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贯穿其中的都是对学生的尊重,只要学生动起来了,教学自然“高效”;否则无论表面上多么热闹,都是“搞笑”。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话的意思就是教育没有“万能钥匙”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任何班级都是一个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的集体,任何学校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社区环境、办学传统、生源特点,因而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独特性的“精神共同体”。
所以,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班,或是一个学校,都不可能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巧、方法、模式去“搞定”教育当然有着普遍的原则,但所有的“绝招”都具有“针对性”、“现场性”、“临时性”甚至“一次性”任何一个孩子首先是其家庭的产物
我们常常不切实际地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夸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其父母有直接的关联最起码孩子的智力就取决于其父母的遗传基因,这点我们始终不愿意公开承认我们不要总是认为“优生”都是教师教育出来的。
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决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一,满口脏话,不讲卫生,懈怠懒惰……不能说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关系实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养太糟糕有关对这样的孩子,做教师的只能出于职业良知而尽量引导和教育。
希望把所有的责任都担在肩上,企图单凭学校力量而彻底改变一个孩子,这就违背了常识班级的魅力就是班主任的魅力就课堂教学而言,一堂课的所有吸引力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许多孩子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了相应的学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同样的道理,一个孩子是否喜欢他的班级,主要还是取决于他是否喜欢班主任老师因此,班主任要明白,让自己的班级充满魅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自己富有魅力有爱,平易,博学,多才,幽默,敏锐,点子多,有感染力,会讲故事,善于走进孩子的心……这些都是班主任让孩子佩服的魅力所在,也是班级的魅力所在。
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可现在不得不作为常识来强调因为在现在一些的校长和老师眼中,教育科研似乎就是写论文,所以谁写得多谁的教研科研就搞得好一些学校搞教研科研实际上是这样的操作的:先找一个比较时尚的“课题”(比如最近就可以选“关于中国梦教育与学科教学互相渗透的实践研究”),然后写开题报告,再请教育专家来进行课题论证,一旦通过,便束之高阁,平时无人问津,也不会有人真搞研究的;两年或三年之后,待结题时间快到的时候,赶紧集中精力写结题报告,参研人员也抓时间时间写课题论文;最后再请来专家进行课题验收,一旦验收合格,万事大吉,把课题证书陈列于校史馆,将有关论文汇集成煌煌大作屹立于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
这样的“科研”和学校发展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真正有效的科研必须是源于本校实际的“做”这是常识没有做只有写的科研,是不折不扣的假科研名师名校无法速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渐渐习惯了这样的说法:“三年打造名校!”“五年培养名师!”……。
我不知道这“三年”“五年”的期限有什么科学依据,我知道名师名校无法速成,这是常识很简单,名校也好名师也好,都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揠苗助长就违背了规律,而违背规律却偏要去做,而且还做得声势浩大,这就成了笑话。
和这个笑话相关的还有一个笑话,就是名校和名师都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来任命!其实,名校名师之“名”就是“影响”,而“影响”或大或小都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而不应该由教育局教育厅来“认定”所以我一直认为,所谓评选“名校”“名师”是很可笑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常识。
真正的名校名师都是有口皆碑的结果,请问当年的晓庄师范是否被授予过“名校”的荣誉称号?钱梦龙是否又当选过“国家级名师”?……
教育常识还有很多,当然不止上面随便例举的这些其实,常识就存在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和我们的班级里但是,越显而易见的道理,却越容易视而不见;或者即使见了也觉得“过时”“老一套”而抛在一边。
于是,在我们追逐“新理念”“新模式”的时候,教育却失落了这篇文章了无新意,因为常识本身就没有“新意”,相反它往往朴素得让你看过就忘但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朴素的常识,并在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体现出这些常识,那么真正的教育便回到我们的身边了。
来源:镇西茶馆 公众号投稿请联系编辑邮箱:1340863327@qq.com

《教师博览》两大学习自组织,欢迎加入,益处多多

以下点击可阅热忱欢迎爱读书的老师、校长、局长加入“教博读书联合会”招募令丨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欢迎你
《优秀教师的成长》三关丛书探寻优秀教师的成长秘密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用书方心田主编策 划:源创图书出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 : 978-7-300-24539-3出版时间:2017年8月定价:全套共三册115.8元;
博览书屋微店价:全套92.60元(包邮)另有《优秀教师的成长》(三册)主编签名本《教师博览》精华本(两册)主编签名本均全款包邮,附赠最新期刊欲购以上图书,请进【博览书屋微店】请长按以下二维码,或者扫一扫,
就可以买你想买了!
谢谢你!好再来!

2019年《教师博览》,一定给你新感觉《教师博览》邮发代号及定价:文摘版44-70,8元/期,96元/年;原创版44-76,8元/期,96元/年;科研版44-32,10元/期,120元/年————————————————。
《教师博览》,教育品牌!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jsblzzs本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喜欢,欢迎推荐到您的朋友圈欢迎添加小编微信xt545328、本微信QQ群521925629,以推荐您认为的好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