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家居廊:elle家居廊电子版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12-13
14年,感谢有你。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14周年生日啦!上周我们发起了“我和DECO的14年”话题,没想到找到了许多从创刊开始就一直关注我们的读者,这大概是做杂志最幸福的事!今天,DECO就带着大家一起回顾这14年,我们是如何从一本纸质刊物发展到兼顾数字媒体和线下活动策划的媒体品牌。
2004年7月 创刊号
2004年《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作为中国家居设计行业的第一本国际大刊,正式登陆中国。
2005 EDIDA进入中国
EDIDA国际设计大奖(ELLE DECORATION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如今早已是全球设计界影响力最大的设计大奖之一《家居廊》进入中国后的第二年,首次通过EDIDA中国预选让中国设计在国际平台发声。
如今,许多设计师通过EDIDA走向了世界
2016年EDIDA年度设计师 Neri & Hu 如恩设计
2016年EDIDA中国区年度设计新锐 周宸宸
2008 奥运别册
中国迎来奥运会这一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事,《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参与其中,特别推出奥运别册,第一时间发布了有关奥运建筑的实地报道,更探索了奥运和建筑之间的微妙关系。
2010 《家居廊》全方位发展
ELLE中文网家居频道
2018年米兰展,DECO Club成员与《家居廊》编辑团队一同现身EDIDA颁奖典礼的现场。
“敢创设·界”亚太设计论坛。ELLE中文网家居频道、ELLEDECO微博的正式上线,DECO Club、设计师论坛、Deco Café、世博增刊等……开启了杂志多媒体平台全方位推广和全面拓展之路。
2011 《家居廊》iPad电子杂志上线
2011年,《家居廊》第一本电子杂志
2018年14周年刊,订阅《家居廊》电子杂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2011年,《家居廊》iPad版电子杂志正式上线,给了大家一个断舍离的好方式,虽然我们依旧热爱纸质杂志拿在手里的真实感,但是能够随身携带一个《家居廊》杂志库,未尝不可?这也是我们许多忠实读者日益增加的需求。
2012 《家居廊》视频专区上线
2012年,ELLEDECO优酷专区正式上线,成为第一家在米兰设计周进行现场视频报道的国内媒体,成功拓展了多元化传播渠道之后我们继续进驻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同时开始采用直播方式与读者分享各类展览活动的现场,未来,我们还将推出系列视频栏目,让设计动起来!。
2017年7月,我们走进一群年轻人的家,同时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家的样子。视频为卤猫的家。2018年1月,《家居廊》开启改造家项目,用视频记录下了改造管家家的过程。
2013 《家居廊》公众号上线
2013年开始,《家居廊》在微信里有了自己让人牵挂的红色小点点,从2月1日发布的第一篇文章至今,已经与大家共同分享了827篇设计灵感,产生过多篇10w+的文章,让更多的人从杂志之外认识《家居廊》未来,我们还将优化新媒体,增加更多有趣的分享方式,为大家带去更多值得珍藏的内容!敬请关注~。
点击查看文章:新任美国总统女儿有颜有识,没想到家的品味更是好到爆表!
点击查看文章:井柏然新家首次曝光,原来他是这样的冷静暖男!
2014 “Be Original!”
2014年,《家居廊》进入十周年,我们联合全球24个DECO版本共同喊出“BE ORIGINAL”口号,集结国际资源,打造更具高端视野的行业媒体平台。
2015 vs 2017 意大利特刊
意大利版Elle Decor对中国年轻设计力量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2015年,我们做了一期《意大利特刊》,将意大利最精华的设计思想带给中国读者,两年后,意大利版Elle Decor 依据《Elle Decoration家居廊》13年来对中国设计的记录和探讨,以中国设计和中国设计师为探讨对象,推出了《中国特刊》,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得到了重视。
2015-2017 东方三部曲
从2015年的《东方基因》、2016年的《东方情,世界观》,再到2017年11月的《回归东方》,我们连续三年为东方设计做专刊,从东方基因强势进入世界创作视野到如今回头反思:何为真正的东方?东方设计受到重视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向世界输出跳出刻板印象里的东方设计。
2017-2018 立体化杂志
2017年3月 上海新天地设计节 Mini Living
2017年9月 上海时尚家居展 Playland
2018年3月 上海新天地设计节 Apartment Store2017年,我们想要让读者们更加切身体会设计的美好,希望将一直被视为有距离感的杂志大片转变成你我可以触碰的空间于是便有了着一系列刷爆朋友圈的“网红展”。
2004-2018 DECO和每个家一起成长
10周年之际,我们重返那些曾出现在DECO镜头里的家庭,为他们记录十年间家的变化。
刘孜作为DECO十几年的好友,她的家也同样在我们的镜头里悄然发生着变化14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读者探寻全球最美丽的家这一路,我们的镜头里记录下了无数人家的成长和养成,也与读者们分享了不同形态的生活方式,更有跨越10年的记录,将生命中屈指可数的岁月用铜版纸刻印下来。
14年,我们共同成长
2004-2018 DECO和设计师共同前行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编辑总监 孙信喜“如果从2004年创刊时开始算起,已经前后为家居廊工作了11年,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可以坚持这么久但对我来说这不是坚持,而是享受 14年来所见所学所想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們的工作就是好好的生活!有比这个更好的工作吗?感谢14年来有你的陪伴,也希望家居廊今后给你带来更多美好生活的灵感!”
2006年-2014年,我们记录下了上下合伙人和品牌艺术总监蒋琼耳跨越了10年的家“祝贺《家居廊》迎来了第14个生日,感谢一路相随,共同成长希望《家居廊》越办越好,将当代设计与艺术更好地传递给大家,将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理念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生日快乐!”。
“U+”家具董事长、设计总监沈宝宏“《家居廊》14年,见证中国设计的热情。”
璞素创始人、设计师陈燕飞与他的《家居廊》首秀合影,还有他为《家居廊》14周年特别亲题写的祝词。
在香港出差的世尊设计集团创始人吴滨托同事找出了最早出镜的那本《家居廊》,没想到已经有12年了。为了我们12年深厚的友谊,吴滨在飞机上写下了给DECO的14周岁祝语,诚意满满!
Maxmarko木美创始人陈大瑞与“他的第一次”合影。“《家居廊》,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素元家具创始人武巍“让《家居廊》把设计带进生活的点点滴滴。”
Maison Dada创始人、设计师Thomas Dariel与DECO结识已久,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手中2018年1月刊,因为封面正是他所设计的空间“我和《家居廊》这本杂志以及这个团队都已经合作了非常多年,他们一直以来都对我们的作品和项目投以了相当大的支持,用他们的镜头让我的作品最终得以完满得呈现给大家。
如今,他们已然成为了我的家人和朋友,我也会一直感激他们这么多年来的支持生日快乐!”
梵几创始人古奇的家曾两度登上《家居廊》的杂志。“祝《家居廊》在提升国人生活美学方面领域不断探索。”
吱音联合创世人杨熙黎与朱晖手里各拿着他们分别在2015年与2016年所出镜的《家居廊》杂志。
FRANK CHOU STUDIO创始人、设计师周宸宸因为在外出差,只好通过这张特别的合影给我们发来祝福了"《家居廊》一直是中国创造者的后盾,在成就这些创造者的同时,《家居廊》自身也成为了中国最前沿的「创造者」,成就了自己。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始人韩文强。“生日快乐!祝福家居廊越办越好。”
建筑师程晖“我喜欢的设计类杂志里,《家居廊》的进步是最快的,祝福越来越好!”
独立家具品牌Urbancraft创始人和主理人李希米所倚靠的正是他第一次登上《家居廊》杂志的作品“首先祝《家居廊》14周年生日快乐!作为业内最具影响力与前瞻性的媒体,家居廊陪伴了我的职业生涯感谢家居廊对中国设计力量的持续关注与支持,祝愿家居廊越办越好!”。
壹舍创始人、设计师 方磊第一次登上《家居廊》的杂志就是自己的家“14年,《家居廊》杂志为我们提供最鲜活的作品,发掘设计与生活中的美好与创造,以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不断带来新视野衷心祝愿14周岁生日快乐,感谢在设计旅途上有你陪伴,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引领风潮。
”
集艾室内设计(上海)总经理、设计总监黄全的家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祝《家居廊》越办越好,让设计连接生活,不止于创造美好!”
RIGI睿集设计创世人、设计总监刘恺为一个上海老宅子做的改造,颠覆了巷弄的面貌。“《家居廊》为很多人的家提供了不一样的观点,作为一个设计师也从中受益匪浅,家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地方,14岁生日快乐。”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青山周平“期待在家居廊上看到更多美好的设计,祝生日快乐!”
2004-2018 DECO和读者的14年 上周,我们也向广大的读者征集“我与DECO的14年”,抓到了大波忠实的读者,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为你们送上最有价值的设计内容!
张(山民)
从创刊号开始,就关注《家居廊》。以前书亭的老板每一期都要给我留一本,原来已经有14年了!
vivi
《家居廊》很久之前就开始看了,2012年装修时开始每期都会购买,每个阶段都有喜欢的主题,近期最喜欢姜涛的家每次大扫除总不舍得处理往期的《家居廊》,希望可以把以前的杂志都做成电子杂志,让我舍断离的同时与《家居廊》可以通过新的媒介保持牵绊。
bebe
大概15年开始关注的《家居廊》,那年我二十岁那时候对设计有很多热切的向往而家居廊满足了我所有的想象 因为关注公众号比较多,实体杂志便买的比较少买过的第一本是2015年06月那期,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关于意大利的特刊。
我觉得家居廊教会我的最大意义就是教会我去探索无限的可能性 无论现实些许锋利的刺 总觉得自己还能怀有期待 还能热切去追求些什么 真心感谢你们
卷毛
从16年开始关注,翻过各种家居领域杂志,ELLEDECO是我不断会向朋友推荐的一本,无论是选题、摄影、文字,都是同类中做的最出色的。会持续关注,也祝越来越好。
安
终于忍不住留言啦!买过多少本具体数字在屡次搬家中忘记了,反正办公室 家里都有这本杂志这几年关注了公众号,杂志买得少了,不好意思,这是一种碎片阅读的退化啊! 最稀饭的是一期介绍一个画家,在广东山里湖畔,宜山而居,自发电的电力仅仅可以晚上照明,他还有一条船 “在湖里游泳 湖水好像丝绒一样包裹你……” 你们还记得吗? 这一段话在我游泳时常常想起 然后莫名的觉得要珍惜水里和岸上的恍惚瞬间。
家具廊最动人的地方, 对我是总是在一个高度上,没有太附身迎合观众,让我们闲暇时间仰头吸取一些天空的营养谢谢那些美妙绝伦的图片和文字后面的人们
大叔
第一次遇见《家居廊》是2017年,因为自己房子要装修了想自己设计,于是买来《家居廊》杂志一点一点学,微博上翻阅往期家居指南经常熬到半夜,第二天再去装修现场跟师傅沟通,从鱼骨纹拼法到吊顶,硬装完后接着软装,各种设计师单品,丹麦芬兰英国,从TOMDIXON到HAY,《家居廊》教会我太多,生活上一种态度,家居生活就代表着自己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
编辑 | 孙佳慧、Sugar
“不作会死星人”的4种拼地板方式
黄梅天来了!梅雨天自救指南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在家坐等我们的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