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合家居:晋合家居公司待遇怎么样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1-03
晋宝2017秋拍书画、老酒、家具精品合辑
时间THE TIMES晋宝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时间:2017年12月22日—23日 预展地点:太原 迎泽大街376号 晋宝斋拍卖时间:2017年12月24日 下午1:30拍卖地点:太原并州路2号 龙城国际饭店
(四层 国宴厅)咨询电话:0351-5228558 5228587 13834565791(王经理)晋宝2017秋拍同步拍卖已经上线易拍全球、艺典中国、艺狐在线、联拍在线欢迎大家届时点击参与拍卖
同步拍卖
易拍全球:https://wx.epailive.com/epai_frontend/auctionByAucr_15.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艺典中国:http://dwz.cn/75xZNF艺狐在线:https://m.artfoxlive.com/wapAuctionDetail/8271联拍在线:http://wxv3.51bidlive.com/CnAuction/RealTimeDetails?id=5729&rnd=4499426
(一)
山西灵石两渡何家,以始祖何立本的儒术起家,以何思钧、何道生、何耿绳、何福堃、何乃莹为代表,由一个外来 (自河南迁来)的移民户,发迹于明代,兴起于清乾隆年间,最终成为显赫一时的科举旺族清朝三百年间,这个家族出过15名进士,29名举人,22名贡生,65名监生,74名生员,所谓“无何不开科”。
家族成员在清廷中枢机关——内阁、各部院衙门、内府以及地方文武官衙门供职者凡六十余人两渡何家族人在黄卷青灯之下,把读书、应考和求仕达到令人高山仰止的成就无何不开科此次山西晋宝2017秋拍征得一批何氏后人藏品,其中既有其家谱、族人印章等又不乏其后人所藏精品。
今天先为大家呈现“何氏后人藏品——家谱记系列”(《何氏家谱》、何乃莹名章、何乃莹手书善本) 何氏家谱 《何氏家谱》由何家第十五世何乃莹于光绪庚子二月手书据考证,十二世何道深为国战死在疆场后,乾隆皇帝赐赠“武义大夫”,祀于昭忠祠,敕建坟茔,撰谕祭文;十世何龙腾,十一世何思义又恩赠“中宪大夫”,这些相继而来的荣耀,让何氏族人提前了建宗祠、纂族谱之举,经商议,由十一世何思忠负责辑纂两渡何氏族谱,这样才让后世能够有据可查,继续编纂何氏家谱。
本次上拍的何氏家谱记载其家族第七世至第十六世成员,其族人字、号、身份、官职、皇家赐予封号、配偶以及子嗣等信息都一一记述我们从其中挑几位知名度较大的何氏族人作简要阐述,由此可探其家族显赫富贵之一斑(一)十一世 翰林太史何思钧。
何思钧,字季甄,号双溪,乾隆庚寅恩科副榜,辛卯科举人,乙未科进士,钦点翰林院检讨加三级,武英殿纂修官,四库全书馆总校官,恩预千叟宴,覃恩诰授朝议大夫山东道监察御史加二级,诰赠中宪大夫,户部山东司郎中加二级,诰赠中议大夫,广西太平府知府加二级,晋赠通奉大夫直隶大名府知府加四级,晋赠荣禄大夫二品甘肃,题奏道加二级。
配王、梁氏,覃恩诰赠恭人,晋赠淑人一品大夫人张氏,覃恩诰赠恭人,晋赠淑人一品大夫人生子六,元烺、道生、立三、维四、慎五、漱六(二)十二世 天才文士何道生何道生,字立之,号兰士,别号菊人乾隆丙午科举人,丁未科进士,签分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水司员外郎,屯田司郎中转山东道监察御史,钦命巡视山东漕务,特授江西九江府知府,甘肃宁夏府知府加四级,乾隆壬子甲寅乙卯科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戊午科顺天乡试同考官,诰授朝议大夫,诰赠通奉大夫,直隶大名府知府加四级。
配陈氏,诰赠夫人生子二,熙绩,耿绳(三)十二世 黄旗将军何道深何道深,字会源,号朗崖,别号春亭乾隆己卯科武举人,庚辰科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钦授贵州提標,右营游击,署道义,协镇副将,赏戴花翎从政,缅甸尽节奉,旨䘏赠武功将军谕祭,赐葬崇祀昭忠祠,赐阴云骑尉世袭,恩骑尉。
(四)十二世 一代太守何元烺何元烺,字伯用,号砚农,别号良卿,乾隆癸卯科举人,丁未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签分户部江西司主事,补山东司主事,河南司员外郎,广西司郎中,军机处行走加四级,京察一等记名以繁缺知府用转山东道监察御史加二级,特授广西太平府知府加三级,随带加二级署左江兵备道,乾隆甲寅科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庚申科顺天乡试同考官,诰授中宪大夫。
配陈氏,覃恩诰赠恭人郎氏,诰封恭人生子三,荣绪、炳彝、煦纶
+ 《何氏家谱》 何乃莹作 /何乃莹——此次上拍的《何氏家谱》手书者,字润夫,一字梅叟,灵石人光绪庚辰进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任奉天府丞兼学政,旋升顺天府尹、内阁学士,官至左副都御史慈禧、光绪西逃时的后站扈从大臣,时任顺天府府尹、都察院左都御史。
著有《灵樵仙馆诗草》工书,善诗文此方印为何乃莹白色瓷质名章,印纽为独角貔貅,雕工精美,釉色静雅。印章盒为原装红木盒,制作精良,颇具岁月之美。
印章:何乃莹名章 瓷质 5.2×5×10cm, 印章盒:原装红木 11×11×17.4cm 此善本为何乃莹手书,其中多记叙了何乃莹对国家政局、动荡时事的观点与思考,及朝内大臣张汝梅等及社会各界对戊戌变法的观点,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可贵资料。
同时,通过这温热的文字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忧国忧民的老臣充满无奈与沉重的身影
(二)
老友记
两渡何家与寿阳祁家交契到祁隽藻时,已有二世,先是何家十一世翰林何思钧与祁隽藻之父祁韵士在四库全书馆为馆僚,因四库全书馆只有他们两位山西人,所以相契独深又有十二世何立三五子何焕祖与祁隽藻之兄祁寀藻为癸卯科山西乡试同年。
祁隽藻亲自撰文并书写《皇清诰授奉政大夫湖北安陆府同知恒斋何君墓志铭》,有了“两世故交,维桑与梓,宜铭厥幽,以遗百祀”的感言光绪年间,何氏十五世何乃莹与祁隽藻之子祁世长交契更深,唱和颇多,将两渡何家与寿阳祁家二世故交延续为再世之交。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何氏后人藏品——老友记系列”(《江牋二稿》、《马首农言》、《䜱䜪亭集》、《祁世长手书信札底稿》《论语浅解四卷》)。
祁寯藻祁寯藻(1793年-1866年),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寿阳人三代帝师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江牋二稿 丁酉 戊戌
/
+ 《祁隽藻致林则徐等信札底稿本》 / 祁寯藻手书 /此册封面题有《江牋二稿 丁酉、戊戌》字样,祁隽藻于道光十七年(丁酉)、十八年(戊戌)二年间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册中书信正是这期间祁隽藻与各地封疆大吏,朝中大臣书信往来的底稿本除两湖总督林则徐外还包括文华殿大学士中堂穆彰阿、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大学士琦善、两江总督陶澍、宫保户部尚书黄、翰林院李星沅、上书房孙、户部汪(孟慈)、礼部吴(吴椿)、工部廖(廖鸿荃)、兵部朱、刑部沈(都)、江苏巡抚部院陈、江南提督田、两江监运陆、两淮运台、钱臻、罗澍畇、朱仁山等。
马首农言/
+ 《马首农言》 / 清咸丰刊本 /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平舒老家守孝期间,留心农事,访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由此而作《马首农言》,乃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
䜱䜪亭集/
+ 《䜱䜪亭集》 / 清咸丰刊本 /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䜱䜪亭集》一函六册,被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祁世长 (1825—1892)字子禾、念慈,一字子和,号敏斋,室名思复党人物生平山西寿阳人,祁寯藻之子。
光历官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光绪中,先后督安徽、顺天、浙江学政光绪十年(1884),勘察山东河工,主张疏浚海口以泄盛涨,修防民埝以保大堤命偕尚书延煦勘山东河工,疏言:“非疏海口不能泄盛涨。
修防以民埝为第一层屏障,守民埝即以守大堤巡抚陈士杰筑修民埝多在大堤既决之后,殊为失计请乘时兴修”从之迭疏陈时务,多持正议蟄斋/
+ 《祁世长手书信札底稿》 / 此信札底稿往来者包括山西藩台高崇基、山东学政汪柳门(汪鸣銮)、山东(布政使)藩司崇保、前浙江候补道李辅耀、西安府李楹、绥远城将军克蒙额、乌鲁木齐都统绍祺、山西归绥道阿克达春、四川叙州府王麟祥、苏州织造府世熏等。
乔松年乔松年(1815-1875) 字健侯,号鹤侪。谥号勤恪,山西清徐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官安徽巡抚、陕西巡抚、江苏两淮盐运使、河东河道总督等。论语浅解/
+ 《论语浅解四卷》 / 清光绪刊本 / 线装一函四册 /清山西乔松年著,清光緒三年(1877年)強恕堂刻本乔松年不但是封疆大吏,还是藏书家和文学家咸丰七年,他回到自己的 “三峰草堂”,见侄孙女乔姝仍未出嫁,便四处寻找乘龙快婿,偶然听一门生介绍何乃莹,便心生欢喜,两渡何家是闻名的诗书世族,其子孙定也不错。
就这样,何乃莹在乔松年的有心栽培下,不但顺利成为乔松年的侄孙女婿,更于同治九年庚午科顺天乡试中考取第一名。由此可见,乔松年不仅是何乃莹的叔岳祖父,更是何乃莹的老师、伯乐!(三)
前两期为大家介绍了何氏后人藏品——家谱记、老友记系列。除此之外,诸多名人刊物亦为其所藏。
+ 《乐天园山池记》 / 线装一册 / 清光绪刊本 / 白纸 /清光绪19年(1893年)冀以和撰,冀以和(1831—1900),字达堂,号蔼一,乾盛亨票号创始人,山西省介休市北辛武村人后有灵石何乃莹、闻喜杨深秀、忻州杨履晋、介休岳鸿举、太谷王汝纯等数十人题跋,通篇写刻精美。
杨履晋,山西忻州人清代廉吏,清光绪年间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湖南宝庆府知府等职岳鸿举(清末民初),字远候,号处园,山西介休人“行余学社”主要影响源有《明代杂事诗》《处园文稿》《处园吟稿》《处园楹联》《处园随笔》等传世。
王汝纯,字邃村,号粹甫,别号蒋谷老农,山西太谷人。活动于咸、同、光间,官农部主事。有《翠柏山房诗草初编、续编、三编》、《游梁诗草》、《醉芙诗余》等著行世。
+ 《南庐诗钞》 / 线装一册 / 清道光十九年(1839)退学诗斋刊本 / 竹纸査世官撰,查世官,字怀忠,号南庐,浙江海宁人诸生,工书善弈早岁以诗名,所作甚丰,贫不能刊吴衡照称其诗“沉雄秀岩,天分绝高,不作避深敬仄之体,不染浅肤庸烂词。
”人称其为“龙山三子”之一退学诗斋是山西灵石何耿绳的斋号何耿绳(1788-1855),字玉民,号梦泉嘉庆己卯科举人,道光壬午科进士,即用知县历任,陕西褒城渭南县知县调直隶顺天大兴县知县,东路同知大名府知府,保定府知府,署太名府同知,广平府知府,遵化州知州,通州理事通判,分巡清河道,大顺广道,道光乙酉科陕西同考官,诰授通奉大夫。
在晋阳书院与祁隽藻相识,并一起与田嵩年、刘师陆结为文字之交道光二年壬午恩科进士,著有《退学诗斋诗集》五卷
+ 《㐆斋诗文集》 / 清咸丰刊本 /张穆撰,张穆(1808-1849年)初名瀛暹,字诵风,一字石洲,号殷斋山西平定人,祖父张佩芳,父张敦颐张穆自幼聪敏,曾读书千平定蒲台山、二道寺达8年之久无心仕进,改名为穆,一意著述。
后客居京师,与寿阳祁隽藻、歙县程春海及何子贞、苗仙麓、何愿船、俞理初等切磋学问点校书籍无不精审,各书肆争相翻刻,以此名震京师学问与钱大昕、王船山齐名祁寓藻典学江苏时,曾延请他为幕僚他本着张扬国威,抵御沙俄侵略的目的,致力于西北边疆地理和蒙古史的研究。
本集由祁隽藻题写书名、作序祁隽藻与张穆除了是亲戚之外,更以诗、书、文交往之,二人和诗甚多在《䜱䜪亭诗集》中,祁对张的和诗有14篇,在《㐆斋诗集》中,张对祁的和诗有6篇,祁隽藻对张穆的文学功底特别敬重他在《 斋诗文集》序中写道:“道光间有文学名都下者,曰平定张石州先生。
”“极深研几于经” “通孔氏微言大义,精训诂篆籀于史,通天文算术及地理之学” “为文不经石州诃斥订正未可示人”
+ 《小眷西堂诗钞》 / 线装一册 / 竹纸苏晋撰,苏晋,清光绪山西闻喜人首有其同郡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题写的序言杨深秀(1849年–1898年9月28日),本名毓秀,号孴孴子,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
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骙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
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浣雪山试体诗》 / 清道光刻本 / 线装一册 / 白纸乔邦宪撰乔邦宪,山西清徐人,少学于陕西关中书院,中道光乙酉科顺天乡试举人,登癸巳科汪鸣相榜三甲第三十二名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掌湖广道、广东道监察御史。
乔人杰第四子,乔松年之伯父乔人杰为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至湖北按察使乔松年(1815-1875) ,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县郝村(现清徐县王答乡郝村)人,清代官吏、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谥号勤恪。
吴政修(1864-?)字怡生,绰号吴驼子,泾县茂林人曾任江西德化(今九江市)知事,袁世凯执政时期,被委任为四川造币厂厂长款识:慈悲为本,喜舍布施怡生仁兄大人嘱,世愚弟周学熙丹桂月中攀辛酉伏日怡生挥汗写于樗庵。
吴政修印(朱文),怡生(白文)观怡生先生此图,颇有异趣,秀雅可人,故题之并传于后辈壬戌初冬寒云寒云(朱文),上第二子(朱文)岁在丙戌春三月获得见于万钱楼并记,方若药雨(朱文)书画意造本无法,烂漫天真是我师(白文)。
廖云槎(清),字斐舟,上海青浦人,居松江花卉以宋、元风格兼追恽寿平,尝与改琦合绘百花绮帱,亦工墨竹释文:擁醉春风倚碧纱,画栏一丈未能遮;绿衣回忆金笼放,木笔初开五色花裴舟抚新罗山人廖云槎印(朱文)㛹娋翠竹风人趣,绿萼梅花宰相姿;谁识岁寒心自挽,长生青马独能知。
裴舟华亭廖式(白文)小红点点翠云端,瞿鸟含来尚未残;谁道诗人函未解,待将?夏赋登盤云槎写廖云槎印(朱文)亭亭荷蓋最清妍,髻影蓬心珠露?;秋上翠衣波净渌,安流都是士洲仙甲午嘉平月廖云槎写?湖书屋(白文)
如山(清),姓赫舍里氏,字冠九,号古稀外史,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八年 进士,官浙江按察使,四川布政使书法雅近六朝山水得力王鉴著写《秋轩诗存》、《寒松阁谈艺琐录》、《历代画史汇传附录》、《海上墨林》、《韬养斋笔记》、《益州书画录续编》。
释文:秋山离襍树重重,安步不求径捷,夕阳一杵疏钟撞破白云几叠贯玖如山(白文),大董(白文)面江结个白云窝,镇日开门阅逝波;逆水艰难顺流险,不知平底近如何寿南寿南如山(白文),冠九别号寿南(朱文)境邃契古趣,松高落夏禽;飞泉出山去,珍重在山心。
古稀外史古稀外史(白文),如山(白文)瘦石疏篁意态殊,天然画本仿倪迂;好山都被云遮去,但写凌寒树几株。冠九如山时年七十有一。如山(白文),冠九六十岁后作(朱文)。(四)
托忒克·端方托忒克 · 端方(1861年-1911年),字午桥,号陶斋,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端方从政之余,醉心于古玩收藏,是中国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个人亦喜藏书,且收藏颇富,精品亦多,藏书处曰“宝华庵”、“陶斋”,藏书印有“乐道主人真赏”、“端方藏记”等。
同伯希和等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端方和载泽、戴鸿慈、徐世昌和绍英五大臣出使西方考察宪政,在出洋考察期间,他还收集了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第一人端方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代任两江总督期间,在南京鼓楼创办了暨南学堂。
在任湖北、湖南巡抚期间,命令各道、府开办师范学院还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和省立图书馆的创办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和光绪帝出逃陕西,当时由顺天府尹刚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何乃莹作为太后、皇帝“西狩”的扈跸大臣,并由时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并代理陕西巡抚的端方接驾,而后端方因接驾有功,调任河南布政使,旋升任湖北巡抚,可见,端方与何乃莹建立的深厚的“战友”关系。
《端方赠何乃莹拓本四条屏》
钤印“端方所得”
钤印“端方藏砚”
钤印“陶斋藏石”
钤印“陶斋”+ 梅叟二丈清鉴 / 端方拓奉 /梅叟二丈清鉴,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七日端方拓奉。
+ 《唐诗解说》 / 何乃莹手书 /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异彩流光,而两渡何氏作为“职业读书人家”,对待此传统文化更是尤为青睐,此册由何家十三世何乃莹手书的《唐诗解说》更充分表达了这一点,其中内容包括《山居秋暝》、《宫中行乐词》、《汉江临泛》、《送张子尉南海》等15首唐诗的理解与赏析。
+ 《吉荪诗文》 / 手稿 /两渡何氏第十五世,何厚康,字吉荪,号霞孙 光绪壬午科举人,湖北候补知县署,通山县知县,钦加同知卫,辛卯科湖北乡试同考官配杜氏此为何吉荪随笔,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俗话说,对琐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发现不了诗意的人,其人必定干枯无趣,其心必定顽劣粗糙,自然极难与笔墨有缘,足可见,何厚康也是一有意趣之人
+ 《赋得体诗歌(五言八韵)》 / 稿本 /五言八韵诗,诗体名,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诗体科举考试采用的诗体也叫"赋得体",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
此稿本乃手书,包含50首赋得体诗和2篇前题。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并在末尾记载阅卷人:麟师、翁师、许师、李年伯、李师、张振卿年伯。(五)
谷人
子壁
若虚斋藏
昭馀渠氏珍藏题跋:元祐间刘次庄模阁帖十卷于临江,除去卷尾篆题,而增释文,用工静致,当时谓可以乱阁本真迹然所镌过巧失真,一对质则自径庭矣又别有二王帖,亦石刻,自述释文之误庆元间四川总领权安节以《戏鱼堂帖》并释文重刻于益昌官舍,释文较原帖稍大。
孙退谷《庚子销夏录》后附《闲者帖考》,无价墨宝珍之藏之石艾李子壁辛巳获《戏鱼堂帖》十册,前后有王弇州、高澹人印章,必真迹也
銮
海峰+ 鉴藏印记 / 李谷人题跋李谷人,字子壁,山西平定人同治十年(1871)第三甲进士,任户部主事袁忠彻、王世贞、毛晋、高士奇、李谷人旧藏袁忠彻(1376-1458)字公达,浙江鄞县人好学,幼传父术,博涉多闻,明成祖时被封为“尚宝司少卿”,日与官宦文士磨砺讽咏,其“瞻衮堂”藏书甚富。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江苏常熟人早年师从钱谦益,家有汲古阁,多藏宋元刻本。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江村,浙江钱塘人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孙承泽(1593-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人,世隶顺天府上林苑(今河北大兴)。
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清顺治元年(1644)被起用,历任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富收藏,精鉴别书、画北宋元佑七年(1092),刘次庄以吕和卿旧藏《淳化阁帖》重摹于临江(今江西清江),共十卷,名曰《临江戏鱼堂帖》又名《清江帖》。
此帖除去卷尾淳化篆题,增刻释文,刻工精致,且帖石石质坚硬,当时可谓乱真宋刻本久佚,存世旧拓本亦稀若星凤今所见《戏鱼堂帖》的底本是在《淳化阁帖》与《郁冈斋帖》的基础上兼采其它诸帖汇刻而成,尾题“元佑四年四月,刘次庄摹于戏鱼堂上石”。
其中包括王羲之《六月十一日贴》(《遒护帖》)、《大观帖·太清楼帖》、《十七帖》,王献之《新妇帖》、《洛神赋》、《疾不退帖》,王荟《疖肿帖》,王僧虔《王琰帖》(《太子舍人帖》),王慈《汝比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贴》等。
昭馀渠氏收藏之《戏鱼堂帖》共十卷,每卷首页右上方均钤盖有一方篆字水蜜朱砂印“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此印另见于苏轼《安焘批答四帖》、朱熹《与承务帖》、苏轼《书刘锡敕》、黄居寀《梧桐鹩子图》、汤叔雅《罗浮香梦图》、王岩叟《画梅》、倪瓒《平林远岫图》等书画作品中。
+ 《戏鱼堂帖》 / 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 /这方“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属于水蜜朱砂印,也为断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当时以水或白芨水调朱砂,谓之水印,钤盖后易擦模糊,或颜色极淡,且易脱落至南宋时,有人在调制水印时加入蜂蜜,改善了水印的缺陷。
借此可以判断《戏鱼堂帖》上钤盖的“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印,应是南宋至明早期所钤盖的而且,苏轼《书刘锡敕》上既有“忠彻”的收藏印,同时又有“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的收藏印;倪瓒《平林远岫图》,既有“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的收藏印,同时又有“袁忠彻印”和“尚宝少卿袁氏忠彻印”的收藏印。
从以上两件书画中,基本可以断定《戏鱼堂帖》上钤盖的“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印是明初袁忠彻所为这样的判断和他的家族史,以及他的生平、喜好也是吻合的袁忠彻(1376-1458),字公达,又字静思,浙江鄞县人。
幼传父术,通相卜之学燕王朱棣称帝后,永乐初授鸿胪寺序班,后迁尚宝寺少卿,朝廷待遇优厚博学多闻,每退朝之暇,吟咏经史家收藏图书甚富,为江浙四明一带知名藏书家家有藏书楼,名“瞻衮堂”,又名“静思斋”著有《符号外集》、《凤池吟稿》、《人相大成》、《古今识鉴》等。
其藏本钤有“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忠彻”、“袁忠彻”、“尚宝少卿袁氏忠彻”、“袁氏父子列卿”、“忠孝世家”、“袁氏忠彻”等收藏印
王世贞印
弇州山叟
王用臣家宝印
澹人
士奇
汲古阁+ 鉴藏印记 /昭馀渠氏所收藏之十卷《戏鱼堂帖》,每卷开头右上方除一方水蜜朱砂印“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外,其下方从上到下尚有 “王世贞印”、“弇州山叟” “汲古阁”、三方油印每卷最后一页有“元佑四年刘次庄摹于戏鱼堂上石”两行字,此页上还从上到下钤有“士奇”、“澹人”两方油印和“王用臣家宝印”一方水蜜朱砂印,可谓流传有序。
其中第一册附有清同治十年(1871)第三甲进士、户部主事李谷人(字子壁,山西平定人)写在特制的纸笺上的跋,昭馀渠氏于清末民初从李家购得,收藏至今(六)
陈廷敬
一、陈廷敬为何许人在离任北京市长时,王岐山向同僚推荐《大清相国》一书,书中大篇幅讲述了陈廷敬巡查地方官场的故事陈廷敬为何许人也,为何王岐山要如此看重他陈廷敬与王岐山是山西老乡王岐山是山西天镇人,隶属大同;陈廷敬是山西阳城人,隶属晋城。
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不畏权贵,以公心反腐,不失为历代廉臣典范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
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
自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大学士成为文官最高职位,相当于宰相康熙在位61年,陈廷敬从政53年间,历经28次升迁,一直做到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成为康熙朝的一代重臣。
陈廷敬自己的“官场秘笈”只有一句话:一片冰心在玉壶在热血时,潦倒时,得意时,都不敢忘“我本高洁” 四个字而“我本高洁” 这四个字,对于张汧是遗憾,对于郑恒是痛悔,对于高士奇更只是空话,但陈廷敬始终坚如磐石地信仰着清廉与公正, 丝毫不妥协,始终能做到身居高位却务实低调。
+ 陈廷敬 / 书法 / 绫本尺寸:167.5×52cm / 起拍价:60万释文:旧谱归樵画浪传,午亭云壑像平川抛将山雪长镵柄,添得烟溪小钓船某水某丘如昔梦,春花春鸟过今年太行未觉崎岖甚,眼底黄河并接天。
题识: 泽州陈廷敬钤印:陈廷敬印、说岩、御题清立堂二、陈廷敬的成就(一)文学成就陈廷敬一生编著有多部书籍其中属于他个人的诗、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
陈廷敬多次主持编撰国家典籍史志,主要有《世祖章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鉴古辑览》、《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方舆路程》、《康熙字典》等其中,《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康熙字典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
陈廷敬一生写了很多诗 ,康熙皇帝是历代君主中最懂诗、最擅诗者之一,他以诗人的眼光看陈廷敬之诗,十分欣赏他在京城任职期间,曾于康熙六年(1667)与礼部尚书、诗歌大家龚鼎孳发起结诗社,参加者有王士禛、汪琬、程可则等著名文士。
(二)政治成就陈廷敬生活在康乾时期,先后任职于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长期担任侍读、侍讲学士,直至文渊阁大学士(三)钱币改革在掌管户部期间,陈廷敬曾爬梳积弊,令钱法一清他发现,当时一些奸商纷纷毁钱铸铜,使制钱数量日减而质量日差,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基石,于是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并停收采铜税,以增加铜源,杜绝毁钱铸铜的现象。
这一举措无疑有利于维护币制稳定
话剧《大清相国》陈廷敬人物剧照 (四)整治贪污陈廷敬以清廉正直闻名比如他任左都御史时,官场上行贿受贿、营私舞弊成风于是,他上书皇帝要求制定严厉的制度,以改变不良风气他的建议被康熙采纳,责令都察院严惩不法之徒。
此举对于治理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他还非常重视发现和重用有识之士,经常向康熙皇帝推荐人才,比如有名的王士祯、汪琬、陆陇其、邵嗣尧等人,都是经他力荐而受到朝廷重用的另外,提起陈廷敬,必须提起培育他的陈氏家族陈廷敬的家世——进士九出,翰林六。
世居阳城的陈氏家族,在明末清初逐步发达起来,至清雍正时期,已经出了陈天祐、陈昌言、陈廷敬、陈元、陈壮履等九位进士,陈廷翰、陈寿岳、陈传始、陈名俭等十位举人陈氏家族,在历代均有著述,其著作虽然多有散佚,但目前所见依然有不少。
三、历史对陈廷敬为政的评价《清史稿》以“清勤”二字评价陈廷敬,说的是这位古人既清廉,又勤勉这是历史定论,而非无依据的艺术虚构陈廷敬很有才华,在任翰林院学士时,曾和掌院学士喇沙里、侍讲学士张英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表扬他们“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
”他晚年的时候,康熙皇帝评价他:“卿为耆旧,可称全人”他离世后,《清史稿》中还载康熙皇帝“深惜之”,亲笔为他写下了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不过, 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更广为人知的评价是八个字:“宽大老成, 几近完人”乾隆时期的文学家沈德潜评曰:“五语表其奏疏光明,贤于孔光削草之媚六语表其持躬洁白,同于寇莱公行己之清„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呈莱公语也。
” 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文学家金农(1687—1763), 写诗赞曰:“独持清德道弥尊,半饱遗风在菜根”王跃文写的《大清相国》中曾这样赞扬他: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
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山西省陈廷敬研究会副会长、曾长期在晋城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研究员马甫平说“陈廷敬生于明末、长于清初,山西当时是受程朱理学影响很大的地区,这必然影响到他。
当时,理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理论上趋于完善,很多理学家开始强调躬行理学思想,陈廷敬就是如此理学强调的个人道德,具体到官场之中就是自身为官要清廉,对待贪官要敢于斗争”如今,我们更应该以大清相国陈廷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信念为蓝本,坚持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
再来说说我们山西著名的5A级景区—皇城相府,被称为“康熙帝师故里,天下第一官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陈去世后,康熙又将“午亭山村”匾额赐与他的老家皇城村自此,陈廷敬和他的家宅皇城相府便成了历史上一个传奇的文化符号!去皇城相府,不要只是走马观花的赏景,而要学会品读那些亭台楼阁中尘封的历史,用心去感受一下大清相国陈廷敬那禅定般“等待”的平静,他会告诉你:成功属于那些善于等待而有耐心的人。
有机会到皇城相府旅游观光的朋友们,应该从这丰富的历史遗留中品读陈廷敬厚重的人文积淀,更多地学习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自己做人的境界,才能在官场上、职场上、人生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大家寻着文化的脉络,去皇城相府品味一代名相陈廷敬光照千秋的卓越人生!
(七)
马烽马烽(1922——2004),山西省孝义市居义村人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与西戎合作)《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等。
+ 马烽 / 书法 /
胡正胡正(1924——2011),原名胡振邦,山西省灵石县人历任《晋绥日报》副刊编辑,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组长,山西省文联秘书长,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党组书记、副主席、顾问、名誉主席,文学创作一级山西省文联第四届委员、副主席,山西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
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曾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等
+ 胡正 / 书法 /
西戎西戎(1922——2001),山西山药蛋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原名席诚正,山西蒲县西坡村人1942年10月31日在延安《解放日报》上了表了他的处女作《我掉队以后》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等职。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作),短篇小说集《宋老大进城》,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等
+ 西戎 / 书法 / 吕梁英雄传剧照
补充学习山药蛋派山药蛋派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代表作家是赵树理,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人称“西李马胡孙”,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三里湾》等。
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
他们以仰视的目光把农民作为其创作主体,而且把农民的文化价值视为一种审美理想。他们创作的农民视角博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
孙谦孙谦(1920——1966),原名孙怀谦,山西文水人,历任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影协主席等职他与人合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泪痕》、《咱们的退伍兵》拍成电影后获电影"百花奖"、"金鸡奖"。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伤疤的故事》《南山的灯》,电影文学剧本《陕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黄土坡的婆姨们》(合作)等
李束为李束为(1918——1994),山东东平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山西省文联主席。著有《春秋图》《租佃之间》《土地和他的主人》《拦羊娃》《吕梁小夜曲》《捞河炭》等。山药蛋派(八)
晋宝2017秋拍之山西当代书画家(部分)
+ 董寿平 / 董寿平 (1904-1997)原名揆,字谐伯,洪洞人。全国政协委员,当代书画艺术大师。曾任山西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 张颔 / 张颔 (1920-2017)号作庐,介休人。著名古文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长期从事文物考古与古文字学,历史学研究。著有《侯马盟书》《古币文编》。
+ 陈笳咏 / 陈笳咏 (1926-2004)原名陈嘉墉,山西吉县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安分会(陕西美术家协会前身)的创始人之一,为“长安画派”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朱同 / 朱同 1932年生,江苏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山西工艺美术》主编,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山西水彩画学会会长。
+ 文景明 / 文景明 1939年生,字见龙,山西汾阳人。中国始发协会理事,山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王茂彬 / 王茂彬 1940年生,河北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晋城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西省山水画学会副会长,终身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 汪伊虹 / 汪伊虹 1941年生,安徽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汪静之之女。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蒋兆和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大写意人物。
+ 高相国 / 高相国 1944年生,黑龙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省山水画艺委会副会长。
+ 刘锁祥 / 刘锁祥 1953年生,字固之,号常人,山西沁源人。姚奠中先生入室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 王志刚 / 王志刚 1962年,山西定襄人,字崑石,别署半月轩,二不庐主。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
+ 赵亭人 / 赵亭人 1963年生,号蕖庐,山西万荣人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画文化研究所所长、书法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当代“新文人画”主将,晋宝斋签约画家出版有《亭人画册》《对流·赵亭人作品》《亭人的画》。
+ 熊晋 / 熊晋 1964年生,四川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霍俊其 / 霍俊其 1965年生,山西太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山西画院专职画家,山西人物画学会副会长,山西美术研究会理事。
+ 靳忠 / 靳忠 又名靳锺,字侃儒,号荀庐主人,室名畅逸轩副研究馆员(文博系列)现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晋宝斋艺术总公司总经理,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客座教授,山西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研究员(九)
老酒/
WINE陈年白酒资源稀缺、文化内涵深厚,因其独特的可饮用收藏品地位以及不可复制的特性被称为收藏界的“液体黄金”。
此次拍卖中的汾酒和竹叶青、北方烧酒、芦清王酒均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酒厂,且八、九十年代的汾酒居多。汾酒Fen Jiu /
+ 汾酒 / 杏花村汾酒 / 汾酒则是清香型的鼻祖,典型的中国烧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
被誉为最早国酒,国之瑰宝,是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和劳动成果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素有“汾老大”之称竹叶青酒Zhu Ye Qing Jiu
/
+ 竹叶青酒 / 杏花村汾酒 / 竹叶青酒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保健名酒,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它以优质汾酒为基酒,配以十余种名贵药材采用独特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其清醇甜美的口感和显著的养生保健功效从唐、宋时期就被人们所肯定。
竹叶青属清香型,酒味清香纯正,醇厚绵软,甘润爽口,余味纯净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之多重功效北方烧酒Bei Fang Shao Jiu /
+ 北方烧酒 / 杏花村汾酒 / 北方烧酒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入口清新,饮之爽口、酒体醇厚、回味悠长饮后不口干上头,不头痛易醉,空杯留香持久掀盖酒香扑鼻,品之优雅细腻芦清王酒Lu Qing Wang Jiu 。
/
+ 竹叶青酒 / 芦清王酒是汾酒集团推出的一款新贵,它是汾酒集团历经多年研制而成的高品位酒,采用先进的生物浸泡提纯技术,与汾酒集团生产的优质清香大曲陈酿基酒完美融合而成,它既不失汾酒清香型白酒的风格,又保留了芦荟的功效。
酒中富含19中氨基酸、矿物质和植物多糖,具有入口柔顺、落口绵甜、饮后清香爽净的独特口感,很容易上口,挂杯非常好,是现代健康饮酒的首选佳品北芪酒Bei Qi Jiu /
+ 北芪酒 / 另外,标的中还有北芪玻璃瓶酒,这款酒是云冈牌玻璃瓶装北芪酒,产于山西省大同市酒厂,现称为大同云冈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此酒以晋北地区盛产的优质高粱和黍米为主要原料,结合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以优质北芪为主,佐以党参,白术,肉桂,豆蔻等选用陈年佳酿炮制而成酒体醇香浓郁,温辛平和,具有补血益气,兴奋精神,促进代谢,祛病强身等功效,男女皆宜。
云冈牌北芪酒有饮后口味醇厚、清心爽口之特点龟龄集酒Gui Ling Ji Jiu /
+ 龟龄集酒 / 龟龄集酒,这款酒产于山西广誉远国药,号称“天下第一补酒”,被誉为国药,为四大名酒之一,一直是我国药酒的瑰宝这款酒以独特大曲工艺酿造的杏花村优质汾酒为酒基,加入龟龄集后经独特工艺酿造而成。
其历史悠久,是我国明、清两朝皇帝的“御用圣酒”,至今已有450年历史以药效享誉海内外,由于其配料的珍贵,工艺的复杂,至今年产量极少堪称抗衰老、健体魄、补虚养颜、延年益寿的最佳高级滋补酒此次拍卖所有标的中老酒商标的印制、瓶身的风格无不镌刻着当时的年代感以及历史的沉淀。
老酒中承载着人文、历史岁月的积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既有饮用价值,又有文化、收藏投资价值不同的老酒承载着当时的历史文化,与人分享一瓶经过收藏的老酒、名酒,更具仪式感和故事性(十)
古典家具晋宝2017秋拍部分精品先览
+*604 红木雕狮子摆件一对(两件) / 56×26×42cm /起拍价40000狮子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吉祥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权和保护力,象征地位、吉祥狮子高冷的气质体现出了权力的尊贵,有威震八方不可侵犯之意,能够带来福气和财气。
这两只狮子双目圆睁,炯炯有神,狮口大开,似有气吞山河之势鬃毛立体感十足,不掩其雄健之姿双狮之口呈45度对视状,寓意快乐与和平狮子摆件木纹微波荡漾,自然的感觉浑然于心,线条简约流畅、整体浑圆饱满,细节处理干净利落,工艺精湛,古朴典雅,还具有金属般色泽,处处呈现臻品之气。
+*615 红木雕灵芝纹中堂三件 / 桌99×99×81cm 椅69×59×101cm /起拍价50000此红木中堂三件有严密的比例尺度,曲线与直线的对比,柔中带刚,虚实相生,灵动而沉着它们以其质地坚硬、色泽幽雅、肌理华美的自然之美,稳重大气、简洁流畅的态势之美,圈椅、牙板、马蹄脚等寓意生动的造型之美,充分表现出造物与自然的和谐。
色彩厚重但不限沉闷,圆中有方,方中见圆,体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灵芝纹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天意、美好、吉祥、富贵和长寿的象征,还代表权力至上、庄重、神圣、高尚,是最有影响的吉祥物此中堂三件将红木的大气和灵芝纹的神圣合而为一,更加演绎了祥和与尊贵的文化内涵。
+*617 红紫檀雕洋莲扶手椅一套(三件) / 椅66×52×99cm 几52×40×74cm /起拍价30000此扶手椅为紫檀木制成,造型仿西洋巴洛克式面下高束腰,横枨与面之间镶板,与方形状搭脑正中共同有着浮雕洋莲纹,线条利落雅致。
两侧露腿,四腿做成方腿直足内翻马蹄状所配紫檀八仙桌与扶手椅雕饰多卷曲柔美不同,独取方正平直,简洁大气,桌面光素,方腿直足内翻马蹄线脚虽异但纹饰相合,整体形制端庄大方,装饰繁简得宜,作工精细,材质珍贵,文雅而具古趣,具重要的收藏价值。
+*640 红木嵌金丝楠“为善最乐”挂扁 / 128×51×3.5cm /起拍价12000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此件挂匾红木边攒框,榫卯装金丝楠独板制作,任其展现木纹行云流水、华美瑰丽的纹理。
边框面四周起脚线,中间四周浅浮雕绶带纹饰,纹饰线条圆润,简练舒展,金丝楠木面板内雕刻“为善最乐”四字整体造型大气,装饰简洁,色泽明快,简洁庄重匾额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于一体,而美观的造型则展现了崇尚自然、内敛含蓄的追求。
+*624 紫檀“福庆"红玻璃书柜一对(两件) / 95×40×192cm /起拍价50000此对书柜通体以紫檀为材精制而成,四平面式上部对开门,分为三格,中部平设抽屉两具,一对书柜的四具抽屉屉面分别浮雕梅兰竹菊四君子,下部为柜子,作双门对开式,柜门对应中部的抽屉屉面浮雕有不同搭配的梅兰竹菊及诗句,雕工细腻,刀法干净利落,纹饰造型饱满生动,空灵雅秀。
整体造型简练,结构严谨,木材纹理清晰美观,颜色浓厚自然书柜的合页及门页均取铜为材制成,铜活精致靓丽在用材及制造上充分反映了此家具的卓越水平,匠心独运,是一件品相佳美、意境高雅的书房用器
+*626 黄花梨拼“万”字纹画案 / 204×102×83.5cm /起拍价36000此件画案以黄花梨为材,长方桌面,案面平直,两端无饰,是为“平头案”,其比例有规可循一般认为案深逾60厘米者可曰“画案”,未逾者则为条案或书案。
整体框架天衣无缝,牙板沿边起细致圆润的灯草线,牙头以卷云纹为装饰方腿直足,四腿光洁无半点饰物装饰,整体造型简洁方正,平直朴素色泽犹如琥珀,包浆温润光素,使用痕迹极为自然整体造型简洁大气,形态古朴,结构严谨,于细节处又见精致,装饰独特,颇耐玩味。
+*630 紫檀三屉写字桌 / 130×66×83cm /起拍价30000此书桌为紫檀制,长方桌面平装板,边抹平直方正正面平列抽屉三具,屉面光素无半分装饰,上有弧形拉环,其下四腿足光素直落,稳健朴实,四足内翻马蹄形,桌面与腿、枨相交处安有垂云纹牙头,四足牙板皆雕琢弦纹一周,使整体造型简洁之余又倍添装饰之效。
色泽浓郁深沉,包浆温润,纹理自然,线条流畅雅致,通体简明有力,于细节处又见打磨细致,装饰精美,以方桌之体式,见儒雅之精致,添灵动之生气
+*634 紫檀雕龙纹席面榻 / 203×94×86cm /起拍价5000榻是一种坐、卧、依凭皆可的家具,能对坐清谈无不便适此榻通体紫檀为材精制而成,性质较大,用料壮硕榻面以木质坚实细腻,纹理流畅顺美,榻面以明榫攒框软藤席面,编制细密精致,床身有束腰,束腰适中,四角直腿,四足内翻马蹄形。
足间无枨,余处光素无纹,线条简洁,边棱琢制圆钝得宜,简中不失细节,美观自然床面上安装五屏式床围,框内浮雕龙纹样,做工粗犷大方整体造型考究,器物坚实牢固,雕工细致,图案设计简略而流畅,风格古朴而富丽,极具收藏价值。
其它部分精品图片:
*605 ???
*603 ???
*620 ???
*623 ???
*627 ???
*631 ???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