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家居产品:高科技家居产品有哪些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1-11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居产品作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居产品作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必然也是高科技的关注对象但是目前为止,科学技术关注的仅仅是人类对实用功能的需求,其发展也仅仅是针对实用功能的推陈出新,很少会专门涉及到人类的情感化需求。
在当前人们对物质的基本需求已经能够得到很大的满足的情况下,去探求家居产品在高科技作用下的情感化特征,是人类对美感的需求,对高科技产品艺术化的有力补充,以及对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家具设计,感觉设计,手工艺
人对美的追求本性决定了一个好的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只有实用功能的体现,同时还需要有内在精神功能的表达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仅仅是实用功能就足够了,但是当前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物质比较丰富的背景之下,设计仅仅考虑实用功能明显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人们对美好产品的需求,对产品的精神功能需求却与日俱增。
情感化作为产品设计精神功能方面最重要的表达,当前时代在设计领域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核心所在1 情感化设计的概述及发展趋势1.1 情感化设计的概述很多人对情绪和情感不能够准确的辨别,有时候甚至会混为一谈,甚至简单地将情绪理解为情感。
徐恒醇在其《生态美学》一书中对情绪与情感做了准确的区分:情绪是外部情境的刺激下由机体需要满足的状态所引发的心理体验,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消失而淡化;情感在很大程度是由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以及文化的价值这两方面形成,是随着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理性的增长由大脑的情绪系统产生的心理体验。
因此,将情感化的设计引入产品之中,其实是将人的认知、文化价值等恒定的情感在产品中体现,让产品与人之间形成一种深度的“共鸣”,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为人类的生活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加艺术化,诗意的生活1.2 家居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必要性
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高科技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性但是,科学技术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忽视人类对情感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具有情感化特征的艺术思维介入其中,将高科技和情感化进行平衡。
工业设计就是要把人的情感化需求作为重点, 为人类的发展谋福利, 让人们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够更加的舒适与惬意,并产生满足感当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结合时,形成设计思维,一个合格的产品设计才有可能产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一些学者就已经针对高科技进入人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提出了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问题。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描述道:“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化及工业技术逐渐从工作场所转移到家庭高科技的家具反映出过去辉煌的工业时代最后侵入家庭的高技术是个人电脑。
”进入21世纪,电脑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必需品,自动化的生活模式开启近几年,随着“智能家居”模式的提出,我们的家庭生活俨然有从“自动化”发展至“智能化”的趋势从生活的便捷角度来考虑,这是必然地发展趋势但是,如果从情感化的角度来看待,由于机器越来越智能化,网络也来越发达,人与人的交流大多都在网络上进行,导致情感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等到将来,产品越来越智能化,人的参与感越来越少,到那时,人与人,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就很难再谈起了。
1.3 家居产品情感化设计的趋势亚历山大·金认为:“在一个房间里,信息输入的集中,可能使家庭失去机动性,并使家庭脱离人们的外部接触这可能很容易导致个人的日益疏远,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主动的反主流文化的隐退,而是被动的和不知不觉之间加剧的疏远,并且失去人的尊严和自觉。
用更严格的话来说,大部分人类活动的自动化,最终会导致人类的自动化吗?回答是:很有可能”这种思考并不是杞人忧天,因此,在高科技发展的同时,必须要用高情感去进行平衡奈斯比特写道:“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
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这种平衡,是心态与社会环境的平衡,也是现如今家居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必然趋势2 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方法情感化设计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提出,他将设计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关于本能需求的层次、关于行为表现层次和关于大脑反思层次。
关于本能需求层次的设计指的是产品外观方面的设计;关于行为表现层次的设计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效率有关,主要指的是产品的物理功能;关于大脑反思层次设计指的是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智能性它与信息,文化、产品的含义和用途息息相关,给我们的生活赋予了积极的意义,将我们的生活方式上升至艺术化、诗化,这才是情感化家居产品的意义所在。
因此,根据情感化设计方法,从形态,色彩,材料,交互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思路进行设计实践2.1 家居产品形态的情感化表达人类接触新事物,最开始是用视觉来感受形态是人类视觉系统最先开始引起大脑反应的感觉元素,在人的感受过程中,视觉系统具有主导型的地位,是人类对周遭环境因素作出的反应,80%以上是通过我们的眼球经过视觉神经传入人类大脑的。
当形态能够吸引我们的眼球时,人与产品的联系就已经开始,情感化的需求也在悄然发生视觉下对形态的情感化需求,其实是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符合个人“品味”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适时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这就为个性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
同时,发达的市场经济,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就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调侃“高科技”派(Trans High Tech)的代表人物朗·阿拉德(Ron Arad)设计的“书虫”(bookworm)书架(见图1),可以将其看成一条可以随意弯曲的带子,“带子”的可变性给了书架随性的外形,也给了使用者更多的创意发挥,设计师将“形”的设计任务交给使用者,不仅能够满足使用者个性化的视觉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加使用者的创作感和参与感。
在书架上面加上一些凸出的书挡,增加书架的实用性,书挡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与“带子”协调可以将其挂在墙上,摆放在地方,完全突破了人们对书架的传统认知,赋予了书架更加生动的造型和功能,可以说是一件艺术与设计完美结合的家居产品。
2.2 家居产品色彩的情感化表达色彩同样我们的视觉引导因素之一,色彩的运用也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不同,往往也就会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色彩搭配,从而来反映自己的内心渴望比如儿童喜欢纯色,青年喜欢清新、活跃的色彩,中年人比较喜欢沉稳的深色。
由此可见色彩是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外化,研究不同色彩的象征性,能够极有效的帮助我们在设计时精准的将产品定位,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基础课程教员约翰尼斯·伊顿,是最早引入现代色彩体系的教育家之一,他将色彩理性化分析,认为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够揭示色彩的本来面貌,这种观点将对色彩的理解从感性角度上升到理性角度,对现代的色彩设计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归根结底,其对色彩的理性分析,其实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更准确的表达不同色彩所具有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为使用者所接受,达到“形色”的统一,满足使用者的视觉享受和心理享受同样是调侃“高科技”派的代表性人物,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Shiro Kuramata),其设计的“月光系列灯具”(见图2),运用一种半透明白色材质制作成新娘盖头的形式,白色灯光透过这层“薄纱”,就像月光透过窗帘后的柔和,朦胧的美感,在此情境下,我们可以神思,可以静想,默默地享受“月光”给我们带来的柔美。
仓俣史朗在这件作品中,巧妙的利用月光的白色和人的心理感受,来达到对使用者的情感激发,在这样的氛围下,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放松,安静下来,是通过“形色”的统一,满足使用者的视觉享受和心里享受的最好体现
2.3 家居产品材料的情感化表达材料是产品的物质基础,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赋予产品功能,并决定着造型,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相统一是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在人类漫长的造物史中,依据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会赋予其不同的情感特征,不同的材料会带来不同视觉感受和触感感受,以木材料为例,软木皮具有优良的特性,如酥软、紧致、隔热、隔音等效果。
加上无毒无味,舒适的触感,耐火等优点,至今仍没有人造产品堪与其媲美给人非常舒适的触感体验因此,利用不同的材料特性,表达不同场合的需要,这在家居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忠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去设计,既能充分发挥材料的物理价值,又能完美的将情感融合,让人在使用时能够得到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双重满足。
并且,材料在人类漫长的造物史,始终扮演着承载物的角色,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文化体现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Hugo Alvar Henrik Aalto),其设计的家具完全使用木质材料,使得情感化得到极大体现。
木材一直是人物漫长造物史的主力,温暖的木质色彩,天然随机的纹理,温暖的触感,具有材料情感化表达最好的特征,再加上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赋予木材家具更多的造型阿尔托于1933年用层压胶合板设计的全木质悬挑椅(见图3),打破了人们对木材的传统认知,同时也赋予了悬挑椅全新的情感表达。
再此之后,阿尔托又相应地设计出了全木质的弯木躺椅(见图4)优美,简洁的弯曲造型,百分百木质色彩和木质材料,给人带来一种视觉的享受和情感的寄托
2.4 家居产品高科技下的情感化表达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希望与产品“交流”的需求电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灵捷制造技术”。
所谓灵捷制造是指能够代替现代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是“多品种,变批量、具有灵捷性的制造”灵捷制造使得模块化设计能够得以很好的实现、极大地满足家居产品在交互设计方面的要求就工业文明的根本来说, 其最终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地细化,集中相对来说会越来越少, 只会每个类别会有各种细致的分类,并且也会越来越专业。
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的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进行交互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可以是一个人和产品的互动,增加人与产品的交流,从而达到情感化赋予;也可以是一群人协作和产品产生互动,将家居产品作为一种媒介,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此时的产品则将是一个团体的情感寄托。
家具设计师奥拉·吉尔兹展出过名为“Flipper”的模块化系统家具(见图5),这一套家具能够单独家具组合的方式,组成各种想要的图案,以数字为主,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符合使用者需求、满意的功能与形式,赋予了空间无限可能。
使用者通过模块化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得到自己想要的造型,来满足对不同空间的需求在寻求不同的组合造型的过程中,即是模块化设计的体现,也是交互设计的作用在发挥使用者可以感受创意的发挥、参与的乐趣和想象得以实现的获得感。
这款在模块基础上设计的沙发包含一款标准座面组件和四款不同靠背,可以根据空间需求与特征组合成多种不同的坐具系统,再加上不同色块的结合,使其具备更强烈的观感,赋予浓厚的欧式风格,升华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满足感。
3 结语在当前高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度发达的自动化,智能化,必然会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带来冲击,如何弥补这种缺失,是设计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未来设计的要求是设计师们如何利用高科技的自动化,智能化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情感化需求。
从设计的造型,色彩,材料,交互等方面去考虑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满足使用者对情感化的需求,促进家庭的和谐以及邻里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设计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责任,同时也是设计师应具备的使命感注:本文来自《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2019年第08期,
本文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其他平台转载请回复“转载”获授权欢迎关注《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致力于传播全球家具设计、室内装饰领域最新流行趋势,宣传优秀的设计师及其作品,推介知名品牌及其产品,发布家居行业资讯,。
引导大众消费潮流
投稿邮箱: fidjournal@163.com官方网站: www.fidchina.com电话:0731-85623185/85623183合作QQ:27522147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