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设计说明:智能家居设计说明大纲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1-15
行业文集 | 2017年行业论文精选
2017年行业论文欣赏本文段落精选中国正处在社会的高速转型期下,生存环境的复杂性深刻影响着青年这个群体他们在为不同的事情苦闷和焦虑着,就业、买房、买车成为多数青年永恒的话题,“房奴”、“车奴”、“孩奴”成为了他们头顶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从用户角度上来看设计方向上需要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定位,解决问题的同时打造个性化产品。
...
租房青年生活形态下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方向研究杨承闳,钟柯,林缘缘,任思宇上海交通大学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租房群体中合租青年的基本生活形态,包括生活起居、家务活动、家庭活动等由此联系到合租青年市场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桌面调研、实地调研和访谈法来了解研究对象真实的居住情况和对已有家居产品的态度这些结论能够更好地让我们了解合租青年的智能家居产品需求同时本文基于Kano模型与价值要素金字塔模型提出了能满足合租青年生活需求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方向建议,希望能给设计师以及制造商一些意见与参考。
关键词租房青年 走查调研 需求分析 智能家居1. 背景介绍1.1 青年租房情况中国正处在社会的高速转型期下,生存环境的复杂性深刻影响着青年这个群体他们在为不同的事情苦闷和焦虑着,就业、买房、买车成为多数青年永恒的话题,“房奴”、“车奴”、“孩奴”成为了他们头顶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873 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6.9%的受访者毕业入职后租房居住,看得出高房价下迫使青年入职后租房居住已成为了他们的首选据自如客、58同城、搜房网等调查数据统计,主流的租房群体是20-30岁的青年。
数据显示,合租仍然是一二线城市的主流,例如上海,虽然二居室的房源量最大,但一居室的需求量最高可以看出,青年房客更倾向于独居青年租房平均面积在10-20平之间,约是一个房间的大小无论未婚还是已婚的租客,在同一房子内平均居住时长1-2年。
1.2 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家居(Smart Home)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
[1]真正的智能家居中,提高用户体验是关键所在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系统中的传感器、引擎和算法、人机交互三个部分传感器通常是无线通信、有综合性质(整合)、自带基础逻辑引擎和算法有AI部分、大数据、公共流动的数据等。
人机交互有语音,预言,姿势,手势等[2]大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认知较模糊价格昂贵成为阻碍智能家居普及的主要因素用户最顾虑价格和实用性问题[3]缺乏统一标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智能功能不实用,缺乏生态系统支撑是现在智能家居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智能家居产品发展的趋势也大都是在这些方面,特别是集成化,生态化和平台化。
产品集成化越来越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一个设备可以发挥多种功能1.3 研究意义研究青年合租的现实意义有以下三点:第一,现在全世界都关注着租房市场,因此租房人群的家居设计水平,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第二,关注青年合租问题,能够促进未来合租市场更人性化、规范化,从而提高青年租房的生活水平;第三,希望能通过了解青年合租的生活形态,为以后有关青年租房的智能家居设计提供借鉴2. 调研设计2.1 调研主体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合租仍然是一二线城市租房青年的主流选择。
因此本次的调研人群也锁定在了这个群体之后我们针对该群体的生活行为习惯及日常生活场景设计了深入访谈的大纲本次研究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进行用户日常行为场景的挖掘及需求的判定由于每个青年的日常生活方式存在差异,因此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的形式进行实地深度访谈调研。
本次调研对象我们首先对地域、租房形式和租房时间以及年龄进行了限制:地域限于上海,租房形式是合租,时间在半年以上,年龄选取22岁到28岁之间,总共入户调研了4户(2男2女),非入户访谈了8户(3男5女),学历在大专以上,职业分为设计师、程序员、学生、经理助理等等。
另外,本次调研的用户对象在地域上限制在上海,有闵行区、浦东新区、宝山区等2.2 调研设计本次调研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入户前基本信息问卷:了解用户的一些基本客观信息,住处所在地、房屋面积、学历、籍贯、收入情况等。
通过筛选确认最终的入户访谈对象(2)入户访谈:1. 走查:详细了解用户工作日和双休日一整天在家里的行为、痛点等2. 家务活动调研:详细了解用户工作日和双休日在家务方面的行为和痛点3. 家庭活动调研:分别从休闲娱乐、社交、工作学习、健康、饮食等方面来调研。
4. 对智能家居认知调研:详细了解用户使用过河见过的智能产品以及对它们的看法2.3 分析方法我们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汇总以后,从生活起居、家务活动、家庭活动与智能家居认知情况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目标是得出青年租房的生活形态现状、在租屋里会遇到的生活痛点及解决这些痛点产品设计方向的建议。
首先我们将青年在生活起居、家务活动和家庭活动中会遇到的痛点进行了一个聚类,运用 Kano模型,综合用户的描述和调研者的观察,对所有的行为痛点进行了一次打分Kano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Fumio Takahashi于1979年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一种工具。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4]基本型需求是顾客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会很不满意期望型需求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
有些期望型需求连顾客都不太清楚,但是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顾客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顾客就越满意;当没有满足这些需求时,顾客就不满意兴奋型需求要求提供给顾客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顾客产生惊喜。
当产品特性没有满足此类需求时,顾客不会过分期望;当产品提供了满足这类需求的服务时,顾客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图2-1 Kano模型其次,我们运用价值要素金字塔模型,结合上述整理出的痛点进行了交叉分析,以此推导出解决青年生活痛点的产品设计方向的建议价值要素金字塔模型,是由贝恩公司提出的该模型基于马斯洛需求模型整理出产品和服务传递的“30种价值要素”,即最基础、离散的基本特征(见图2-2),并将这些要素可归为4类:职能类、情感类、改变生活类和社会影响类。
一些要素指向内在,主要解决消费者个人需求,其他要素指向外在,帮助客户与外部世界互动或应对外部挑战[5]
图2-2价值要素金字塔最后,为了验证前面导出的智能家居的设计方向的可参考性,我们随机选取了近几年一些国际性设计大赛(红点、IF等)上得奖的概念性家居产品,看它们是否符合研究产出的设计方向,通过横向比较验证前面推出的设计方向是否具有参考性,由此推导出解决青年生活痛点的产品设计方向的新建议。
3. 结果3.1 整体概况房价太高,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贷款偿还能力弱,追求生活上的高品质的价值观等影响因素,导致了当代的青年有7成左右选择了租房生活而不是买房即便是在租房的条件下,平时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但是这些青年还是会愿意用有限的金钱去消费,去想法设法地提高自己生活上的品质。
租房这一模式却始终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客观缺点:无法按照自己的期望装修房屋;一二线城市有超很高的合租比例,如何和室友相处,如何和谐共享公共空间成为很多租客遇到的难题(1) 基本信息① 居住从住房户型来看,75.00%被调研的人居住两室一厅的房子,其余为三室一厅或一室零厅的房子。
从房间朝向来看,75.00%的用户住房房间朝南,其余朝北这说明青年住户普遍喜欢朝南的房间,一般为两人合租在两室一厅的房子中
图3-1住户户型分布图
图3-2住户房间朝向分布图(2) 家务活动① 做饭在工作日,25.00%的人会在家煮饭,平均频率为2-3次一周,每次煮2-3样菜平日偏向快速、简单的料理,而周末会煮较为复杂、精致的料理多数人会和室友一起煮饭。
② 整理收纳用户亲自整理自己的房间的频率一般为每周1次平均花费的时间为5-10分钟由于收纳空间有限,大部分物品都放在桌子椅子上,所谓的整理也只是将物品摆放整齐③ 扫地拖地被调研的用户平均每次花在拖地扫地的时间为8分钟,会和室友共用清洁工具。
④ 洗衣用户与室友共用洗衣机,洗衣频率平均为一周2-3次多数用户在洗澡后会顺带手洗掉自己的内衣裤,所用时间平均为5-10分钟(3) 家庭活动① 娱乐兴趣用户工作日在家平均花在娱乐兴趣上的时间为2个小时,周末会更长。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女生多以看电视剧综艺为主,男生则以打电脑游戏为主② 社交生活线上社交以微信、微博、QQ、知乎居多在微信上与好友家人联络,在QQ上传输工作文件,在微博上关注明星、热门话题、兴趣相关新鲜资讯,在知乎上关注热门话题和新鲜知识。
线下社交方面,用户会在周末出去与朋友聚会,频率平均为一周1次,有时也会邀请朋友在家吃火锅、玩桌游③ 工作学习工作上,被调研的用户几乎不会在家里办公他们宁可在公司加班到很晚也不愿意把工作带回家做学习上,多数用户每天会抽时间看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书籍。
工作日每日平均看书时间为1小时,周末看书时间会更长④ 健康被调研的人中,90.00%的人平时会运动,追求健康为他们运动的主要动机其中,30.00%的用户会选择在家使用运动类APP做瑜伽、简单力量训练,70.00%的人会在室外做跑步、游泳、打篮球等。
运动频率一般为每周2-3次,工作日用时30-60分钟,周末用时1-3小时另外,80.00%的被访者会吃营养品,平均每日1次男生以喝奶粉、蛋白粉为主,女生则以中药、茶、酵素为主17.00%的用户注意饮水健康,只喝瓶装矿泉水。
⑤ 饮食被调研的用户早午餐多在外解决,晚餐则多选择在家里吃,以外卖、打包食物为主25.00%的人会在家做饭,频率约为一周2-3次50.00%的人只煮泡面、煮粥,嘴馋、健康为其主要动机另外,42.00%的人会吃零食,以膨化食品、酸奶为主。
⑥对智能家居认知用户对智能家居概念的认知主要包括;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声控遥感、万物互联,满足需求、自我学习用户听说或了解的智能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智能豆浆机、智能冰箱等厨卫产品,智能电视、互动音响等影音娱乐产品,智能窗帘、智能锁等安全与控制类产品,以及智能灯等能源或照明类产品。
扫地机器人是用户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智能产品,接近一半的人有自己使用或在朋友家里见过其他生活中见到的智能产品包括防盗锁、宠物监控、洗碗机等目前来说,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关注度比较高,认可度也较高但也有用户表示现在产品不够智能,不够好用,只能满足低需求。
整体来说,用户对智能产品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对于未来智能家居,用户期望的智能家居产品类别主要在健康、睡眠、家务、家装、饮食、娱乐方面,涉及的控制方式有语音、APP、手势3.2 生活起居分析用户生活起居行为活动包括①上厕所②洗澡③吹头发④睡觉⑤开关灯⑥锁门(序号为行为代码)。
从图3-3中可以看出,青年在日常活动中的痛点主要分布在“基本型”和“兴奋型”,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基本型”痛点主要反映在房源的硬件上,但硬件问题很难只由用户自行解决,需要房东、中介等利益相关者共同解决“兴奋型”痛点反映出青年在租房时的不安全感心理。
在目标市场产品设计中,针对该类别的“基本型”痛点,设计师们可以开发提供“省力、避免麻烦”的职能类价值产品;市面上运用此设计方向的的概念性产品有叶子遥控器、升降门浴缸、墙角吸尘器等针对“兴奋型”痛点,设计师们可以开发提供“健康、安抚、乐趣”的职能类价值产品。
市面上运用此设计方向的的概念性产品有智能马桶、Toniebox音频播放器等
图3-3日常活动痛点分析3.3 家务活动分析家务活动是指维持家庭生活运作的生活事务调研中观察到的用户主要家务活动包括①煮饭洗碗②洗衣③打扫④晒衣物⑤收纳整理⑥搬家⑦照顾宠物(序号为行为代码)从图3-4中可以看出,与其他痛点聚类表格对比,青年在家务活动上的痛点是最多的。
这类行为的痛点打分主要在“期望”层级,即用户意识到此类痛点,并希望得到改善其中用户在收纳整理行为遇到的痛点是最多的“基本型”痛点中,如切菜位置小、抽油烟机高度过低等都是房源本身的问题在目标市场产品设计中,针对该类别的痛点,设计师们可以开发提供“整合、避免麻烦、省力” 职能类的价值为主, “健康、安抚” 情感类价值为辅的辅助类产品。
市面上运用 此设计方向的的概念性产品有Quick Stand Lite 屏幕机械臂、简易小冰箱、两层式洗衣机、边炒菜边烧水炉、3合1早餐机等
图3-4家务活动痛点分析3.4 家庭活动分析调研中关注青年家庭活动包括①娱乐兴趣②社交③工作学习④运动养生⑤饮食饮水(序号为行为代码)从图3-5中可以看出青年在家庭活动中遇到的痛点主要分布在“基本”和“期望”层级,其中活动空间狭小,桌子、椅子不符合人体工学为主要的痛点。
设计师可以从产品 “避免麻烦” 职能类价值出发,往高层次 “健康、乐趣” 情感类价值方向上进行设计,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工学特性的产品市面上运用此设计方向的的概念性产品有记忆办公桌、不插电智能过滤水壶等
图3-5家庭活动痛点分析4. 总结当代青年生活忙碌、工作压力大,但现代青年在生活压力大的同时,还是不忘追求自我,渴望品质生活“高昂房租,低廉生活”成为合租青年最好的比喻,在无法改变房源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智能家居产品来改善用户的生活体验,在一定程度缓解买房的压力和焦虑。
从产品价值体系分析得出,在解决年轻人日常活动中痛点时,设计师可以考虑开发提供“省力、避免麻烦”职能类价值的产品在解决家务活动中痛点上,可以考虑开发提供“整合、避免麻烦、省力”职能类价值为主, “健康、安抚” 情感类价值为辅的产品。
在解决家庭活动痛点上,设计师可以开发提供 “避免麻烦”职能价值、 “健康、乐趣” 情感类价值,更符合人体工学特性的产品家居产品的省时、省力等职能性功能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多功能性产品逐渐增多,产品利益点的增加成为吸引年轻人购买的重要策略之一。
从分析市面上已有的智能产品得出传统功能性家居产品领域为红海如电热水壶、电饭煲、净水器等一些新兴的功能实效性家居产品已成红海如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空气加湿器、路由器等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和用户身体健康、互联网方面的刚需相关的产品现在都已逐渐成为大家眼中的热点。
通过桌面研究与调研也发现目前价格昂贵成为阻碍智能家居普及的主要因素,但能通过增加价值利益点来增加青年的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欲望功能和内容享乐领域智能产品尚呈蓝海如市面上已有的:温湿度传感器、小米盒子、故事机器人等产品。
功能和内容享乐成为品牌新的核心竞争力在对调研结果与现有的智能产品进行横向比较时,有一些产品设计方向上,市面还未出现或较少出现相关领域的产品,首先是是针对合租青年,智能家居是否能帮助协调好用户与室友和谐共享公共空间与产品的问题,如智能家居的分合、隐私、卫生性等问题;另外因多数合租青年搬家频率高,所以在产品层面上,未来的家居设计应更关注智能化、模块化、多功能化、集成化、生态化和平台化等特点,方便用户搬家时带走智能产品。
这些都是未来针对合租青年设计智能产品时应考虑到的重要特点最后从用户角度上来看设计方向上需要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定位,解决问题的同时打造个性化产品以上是本文对未来租房青年生活形态下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方向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以后有关青年租房的家居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1] 智库百科-智能家居http://wiki.mbalib.com/wiki/%E6%99%BA%E8%83%BD%E5%AE%B6%E5%B1%85[2] 智能家居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从四个部分“看透” http://www.chinabgao.com/freereport/76115.html
[3]2017国内外智能家居发展现状报告 http://smarthome.ofweek.com/2017-02/ART-91002-8420-30107968.html[4] 哈佛商业评论 http://www.hbrchina.org/2016-09-02/4449.html
[5] 上海质量科学研究院.顾客满意的测量、分析与改进.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0.文集精选推荐《色彩数据库在iWatch配色设计中的应用》《虚拟商业化方法在设计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浅谈通过TC人员提升行业软件界面之外的体验》
《基于商业平台的消息体系设计方法论》《 90后消费需求研究与趋势分析 》《 基于网页404错误的可用性设计研究 》《 人机交互测量在用户体验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多媒体上汉字字体的心理感受研究 》《 血压测量App的用户体验研究分析与设计 》
《 微信小程序的用户体验研究 》《 基于因子分析的漫画IP评估模型建立 》《 基于文献综述探讨未来用户体验设计发展方向》《 从男士审美演变看当代日常箱包的新设计营销模式》《 复杂性社会问题—针对罕见病儿童的
服务设计案例 》《推荐系统准确度衡量方案——引入权重概念》《 社交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究》《 裸眼3D手机用户需求洞察》《 身心障碍共乘系统之服务调查与设计 》《 民族志研究如何更好的在企业运用 》
《数字界面汉字笔划粗细度对识别效率的影响研究》《儿童设计思维启蒙之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探寻式搜索中结果空间架构可视化研究》《手游新手阶段中的引导及乐趣设计研究》《以豆瓣电影平台为例的改良性设计》《关于90后人群的住宅需求研究》
《 基于家庭情感增进式服务设计研究 》《 起步型工具产品数驱全流程设计研究 》感谢您关注UXPA中国官方微信,我们将为您分享行业精选文章或最新资讯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新加入的您,也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阅我们往期推送的内容。
UXPA中国期待你们的加入!公众账号:uxpachina 协会官网:www.uxpachina.org大会网站:www.userfriendly.org.cnUXD Award大赛网站:www.uxdaward.org
点击查看User Friendly2018大会主题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