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下乡:家居下乡补贴政策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1-15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安排。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12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安排。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业农村是基础和支撑,肩负着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安全、夯实发展根基的重要使命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 吴晓吴晓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农业农村有潜力和空间,承担着发掘5亿多乡村居住人口的消费市场、落实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的重要任务《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具体讲,有六个方面第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协调,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稳定发展优质粳稻,大力发展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的供给。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水平第二,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围绕实现高水平的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强化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应用,加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的气象环境成因、传播机理、致病机制研究。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第三,优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完善乡村产业布局,推动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功能衔接的产业结构,推进县域、镇域产业的集聚,促进镇村联动发展,培育壮大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协同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多向提升乡村价值。
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支持返乡入乡在乡创业,推进城市各类人才投身乡村产业发展第四,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
优化城乡土地资源的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改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农村物流骨干网络,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设施,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的建设,完善农贸市场等传统流通网点,打造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创新物流运营服务模式。
第五,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完善农民工就业支持政策,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
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家园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商贸服务网络,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第六,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稳定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国际供应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多、双边的农业合作围绕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水产等领域,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科技合作,深度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涉农谈判和全球粮农治理。
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 北京报道实习编辑 向财霞(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