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智能家居:青岛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1-25
我的图文
听说胶东开工了一个新机场,听听参观回来的同学们怎么说—— 还有,关于海尔智能家居的展示中心,同学们又有怎么的感想呢,快来看看吧——
百闻不如一见,话不多说,上图
愿雄鹰早日展翅翱翔天际
青岛十七中校园记者 于溪霖11月27日周日,青岛十七中记者团的成员们有幸来到了于去年刚开工的胶东新机场,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蔚为壮观的机场前期建设工作。地域特色,独具匠心
青岛胶州新机场采用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建筑方式,“海星状”单体五指廊造型的航站楼,不仅描绘出了青岛作为海滨城市的特色,更是一种目前青岛市内流亭机场等所未运用到的技术,大大缩短了旅客从大厅步行到候机口的距离,站在高处俯瞰建筑工地,虽刚刚建设一年,五指廊的造型已经隐约可以看到三指,同时,据这次项目的负责人还介绍到,在机场运营后期也就是2025年左右,随着客运吞吐量的增加,还将建设T2.T3航站楼位于T1的两侧,形成一个齐鲁的“齐”字,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同时也是一种创新。
新兴技术,活力满格
对于胶州新机场,再被问及到有没有运用到一些新技术、新手段时,负责人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在建设时期运用到了一种BIM建筑模型技术,能够将一个准备施工的工程,以一个立体的方式事先展现,从施工顺序上等给你一些指导性的技术,让你事半功倍。
”同时,青岛新机场还运用了GPS.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引用艺术展会运营模式,打造了一个“绿色机场”,为大青岛格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困难重重,终将前行
开工阶段,前期的工地拆迁便是最大的难题,如何解决也成了机场方面最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工作人员们各种渠道的协调和沟通,机场的建设工作终于如期进行,也可以说工作人员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放下了完善交通,便民出行。
因为胶州新机场距离市区路途比较遥远,为了让市内的人们做到零换乘就能抵达机场,一大批的高铁线路和高架桥已初步规划建立,市民们可以通过地铁、公交车、私人驾车等多元换乘方式到达胶州机场,便利了人民的出行。
这次亲眼目睹了一个机场的建设工作,深深了解到一个大项目工程建设的不易与艰辛,却也因见证了青岛如此高速、快捷的发展和未来蓝色大青岛的壮阔蓝图付诸实践而感到自豪。
采访胶东新机场建设
青岛十七中校园记者 王玥2016年11月27日,青岛十七中记者团又行动起来了了!作为其中的一员,让我说说今天的经历与收获吧! 8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前往胶东国际机场,有人疑惑,没建起来有什么好看的,可想想建起来后谁都可以看到它美丽的呈现,可中间的过程可不是想看就看的哦,在指挥部,副总设计师向我们介绍了机场的选址优势,海星型设计理念与优势,未来周边规划和申报动工工 程。
原来我们的胶州机场外形不仅体现了岛城特点是海星型,而是一个古文中齐鲁的齐字,更具地域特征作为国际机场,胶东国际机场周围打造国家首批临空经济区,机场总投入415.66亿元,采用BIM等先进技术,预计于2019年开始运营,相信将来她将成为一个与国际顶尖机场相媲美的机场,她的建成将为岛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周围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春天!。
记者们还跟随指挥部工作人员来到建筑施工现场,一座座高大的塔吊矗立着,工作人员来来往往,让我感受到了这里工作的紧张忙碌和有条不紊,感受到工作人员对机场建设认真、努力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们站在20米高的指挥台上放眼望去,塔雾合一,眼前仿佛呈现出了建成后的雄伟场面,不禁让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中国在发展,青岛更在飞跃,通过新机场及各大建设工程的有序展开,相信我们一定会将蓝色青岛打造成为祖国的骄傲和世界的焦点。今天不虚此行!
新征程,新梦想
青岛十七中校园记者 黄小雪 11月27日,青岛十七中记者团来到胶州进行了一次科技含量很高的采访考察看看我们都到了哪里吧 我们的第一站是正如火如荼建设的青岛机场经过了近五年的研究与上报批复,万众瞩目的青岛机场于2015年底开工。
新机场秉着“绿色机场,人文机场”的理念,首次采用了“集中式单体主指廊”的设计,其中五个站厅呈海星状,代表了青岛的海洋文化,而向后延伸的两条长廊与“海星”共同组成了“齐”,代表了中华齐鲁大地这种设计,使得机场具有中转快、步行短的特点,同时新机场还运用了GTC,用于公共交通和商贸服务两方面,旅客有多种出行方式进行选择,人们的中转出行变得更快速、更便捷。
建成后,新机场将开拓临空经济区,从而带动半岛发展,成为我国从西南部转向日韩的门户,青岛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 青岛机场将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的机场,我相信新机场将创造碧海蓝天下的航天传奇 领略过新机场的尖端科技后,我们来到了智能家居青岛产业园。
该产业园集“创业、合作、开放”于一体,不仅为各个家居品牌提供了创造与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大众制造了各种新型家具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种衣柜生活在青岛这座海滨城市,免不了潮湿的困扰,有些衣物难免会受损伤,而在这里,我看到一款衣柜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这款衣柜整体设计十分现代,且内置了温度、湿度平衡器,会保持最适宜的温度、湿度以便存储衣物 幕幕高大上的场景深深震撼了我,科技的前景无限,愿今后会有更多人投身于科技事业,创造更多国际化现代化设施。
青岛新机场
青岛十七中校园记者 张瑞芊 11月27日早上8:00,青岛十七中记者团的小记者们从十七中校园出发,在车巾老师和团长葛畅的带领下,怀着好奇心前往青岛新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一探究竟 车程约一个小时,途径青岛西站,胶州,跨海大桥等地。
在讲解员的导引下,小记者们了解了一些关于新机场的信息青岛新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运行等级为4F(青岛流亭机场为4E级),为最高等级,可起降空客A380、波音748等目前最大机型,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11个机场等级相当。
按照总体工作计划,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在2015年开建,总工期为四年,预计在2018年完工,2019年竣工验收 T1航站楼是首个采用集中式单体五指廊造型的航站楼,造型是个大“海星”,海味十足,充分体现了青岛作为海滨城市的特色。
这样设计可不光是为了外形的视觉效果,内在也是有讲究的:连续曲面将五个指廊与大厅融为整体,实现大集中与单元式的合理平衡,更加方便旅客中转,最长步行距离不超过550米航站楼全面建成后,会呈现出“齐”字型,代表了青岛所在的山东“齐鲁大地”的称号。
方案整体体现了“现代时尚、舒适便捷、绿色环保、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有四大特色:打造“绿色机场”、“人文机场”、“智慧机场”、“特色商贸”的青岛新机场着力打造优势工程,即精品工程,廉洁工程,百年工程随后,小记者们参观了新机场的施工工地,现在正在修建的是两条3600米长的飞机跑道和T1主航站楼。
施工现场有一个“质量样品展示区”和“安全教育警示区”,里面展示的是新机场施工过程中会用到的材料和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及保设施等小记者们兴致勃勃的参观并合影留念
航向新征程追梦在远方
青岛十七中校园记者 葛畅 11月27日清晨,青岛十七中的小记者们整装待发,挂上了属于自己的记者证,正式进入了他们的采访行程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青岛市正在建设中的胶东新机场 随着一路的谈笑风生,同学们于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了胶东机场的指挥中心。
作为一个耗资416.66亿元的新机场,胶东机场有着国际顶尖的基础设施,同时它也有着别出心裁的创意和独一无二的特殊设计作为主楼的T1航站楼是一个海星的图案,这代表着青岛属于海洋的特殊印记与T2,T3航站楼合在一起,又是一个齐鲁大地的“齐”字,表明了机场所在的方位。
胶东机场也是首次将高铁,地铁,机场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可以做到零换乘的综合交通网络,距离市中心直线距离只有39公里,通过M8号地铁,可以直接从机场到达市政府、五四广场等标志性的地点总长3600米的跑道,178个停机位,无不体现着机场规模,除了交通之外,机场决定施行艺术展会的运营模式,而作为中国面对日韩的门户机场,在机场的周围也将要发展特色商贸。
同学们亲自登上了施工架,看到了机场的全貌,也再次感受到了新机场的宏伟从2011年提出设想,2015年6月26日正式开工,至今为止,机场的建设还在继续,目前初见成效大约在2018年将会竣工,在2019年投入运行。
作为一个青岛人,我为新机场而自豪,也期待着它的完成 在返程前,见到了组织本次活动的青岛网络协会的李会长,他在采访中表示:“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我们的任务就是给有各种各样兴趣的网民提供平台,能够让他们去了解,去参与。
网络生活越来越丰富,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这种便利的条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追寻自己喜爱的梦想”记者团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热爱新闻事业,我们喜欢用笔写下每一件大小事情因为志同道合,所以我们今天聚在这里,一起追寻远方的梦,航往新的征程!。
少海汇智能家居展览
青岛十七中校园记者 冯青 11月27日,爱青岛网络媒体及青岛十七中记者团等来到位于胶州市经济开发区的少海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参观家居展览青岛少海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由青岛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有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克路德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发起,以智能家居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引领高端智能生活的产业生态圈 。
今天向记者们展示的主要是一些在未来几年里将会被居民广泛使用的智能家居在十多个样板间中,工作人员介绍了可以通过手机APP操控智能客厅,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灯光、电视节目;还有在大城市颇受青年上班族喜爱的十几平米的小户型单人公寓,室内科学合理的推拉门隔间设置,在狭小的空间里基本的家居也一应俱全,甚至可以摆开八个折叠床,把迷你户型公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及甲醛和苯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食品级木门……。
今天的展览虽然短暂,却着实让记者们大开眼界,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汇集技术人员智慧结晶的智能家居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居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它们会主导市场,并走进每户居民的家里。
展望青岛胶东机场走近现代智能家居
青岛十七中校园记者 袁泉为更深入了解蓝色青岛的发展,全面学习现代科技成果,青岛十七中中的小记者们在周日清晨便乘车来到了位于胶州市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过讲解员对机场地理位置规划及运营能力等的介绍和精彩宣传片的观看,我们了解到,青岛作为山东半岛国际化城及市渤海的中心门户,面临着各方面的机遇与挑战,而为了能够更好发展青岛特色,弘扬“胸怀全局,志在百年”的精神,市政府决定新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并在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新机场设计新颖,以具有海洋特色的“海星”和山东齐鲁大地作为设计灵感,机场主体是星形的“齐”字布局,这样的设计不仅具有青岛的地方特色,还实现了旅客在机场内出行方便,步行距离短的优势并且通过小记者们的提问,我们还获取到,新机场主要面对东南沿海等区域运行,定位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
参观完新机场后,小记者们又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海尔智能家居的展示中心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新科技互联网+在现代家居生活里的真实应用,比如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控制的智能客厅,拥有高端密码锁的窗户,还有可以陪我们聊天、跳舞的智能机器人等一系列高科技、新应用的体现。
通过参观智能家居,记者感受到现代科技已经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我们身边的吃穿住用行都会以科技为核心来运营,科技使生活更美胶州新机场
校园记者 辛沛颀 2016年11月27日上午,青岛十七中记者团参观了胶州新机场新机场位于位于胶州市中心东北11公里,目前还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给我们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带领我们观看了新机场的宣传片,让我们对新机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新机场于2011年计划建设,2013年9月27日选址批复,2015年5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用地15.63平方公里,计划耗资415.66亿元 此外我们还近距离地观看了机场的整体模型,候机楼主体是一个“齐”字的形状,“齐”字的上半部分被设计成了一个海星的形状,这体现出了山东齐鲁大地和沿海城市的元素。
候机楼两侧各有一个最宽的跑道,跑道长3600米,两个跑道间距2184米而且新机场的停机坪可以容纳178个机位,在国际机场中称得上是比较多的了新机场还加强了机场周围的交通建设,候机楼前方有结合高铁和地铁于一体的GTC于机场贯通。
旅客们可以通过换乘,方便地直达机场,大大节省了出行的时间和路程此外新机场还配套建设了面积达221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 随后,新机场建设的负责人接受了十七中记者团的专访,记者们通过采访交流对新机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新机场在开工阶段比较困难,尤其是对周边村庄的拆迁问题新机场的特色主要是面向日韩门户,并且完全按照国际机场的标准BIM建筑模型技术,我也有幸提出了竣工和正式使用时间的问题,负责人对此作出了回答:新机场预计将于2018年竣工,2019年正式运行。
新机场建设的原则主要是中转速度快,旅客步行时间短,距离短 在对新机场的大体了解后,我们来到了新机场的施工现场主体大多还没有建成,能看到的只是部分轮廓,其中一个指廊比较清晰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安全样板区,观看了各种安全设施、装备和材料,也同样看见了许多工人辛勤忙碌的工作,各种大吊车和各种机器设备繁忙的操作,展望着即将雄起的新机场。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胶州新机场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收获颇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胶东新机场
青岛十七中记者团 于珺 27日上午,记者团参观采访了在建中胶东新机场 2015年开工建设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集航空、铁路、公路、地铁以及城市轨道于一体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新机场的设计不仅顾及到正常运行,还融入了青岛特色海洋文化元素。
为了达到中转速度快、乘客步行距离短的目的,机场T1航站楼是一个类似于海星的形状,与T2、T3航站楼组合起来变成了一个齐鲁的“齐”字,展现出青岛以及山东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新机场对于管理方式也进行了创新,采用“互联网+机场”模式,融合了青岛地域文化特色,并引入欧日韩元素,竭力打造“人文机场”。
据机场人员介绍,作为面向日日韩的门户,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建设采用了先进的BIM建筑模型技术,将竣工后的机场用3D模型的形式展现出来,更方便人们了解其大致构造。
新航空新起点新发展
青岛十七中校园记者 倪雅涵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我们十七中记者团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该项目的施工现场,实地观察了工程的建设情况,也认真听取总设计师对项目工程进展的报道 从设计来看,机场呈海星状,塔吊成片摆开,造型优美而独特,突出了青岛的海洋优势。
机场设计时采用了先进的BIM技术,通过施工前的模拟模型建设,让工程师提前了解到了许多信息,有利于工程实施同时,机场整个形状形成一个“齐”字,突出了山东省的齐鲁文化此外,作为我国机场转向日韩的门户,新机场可起降A380、波音787等目前世界最大的机型,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增强与日韩方面的沟通,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如今,航站区、飞行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已加速推进,按照计划,机场将于2019年验收转场在基础设施上,还将有效整合周边现有的交通资源,规划建设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向世界展示“青岛速度”。
新机场按照"依托新机场,统筹陆海空,建设航空城,发展大青岛"的理念,同步规划研究了临空经济区,将重点发展航空产业,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以"规划导引、安全第一、功能齐备、便捷舒适、环保节能、协调美观、质优价公"为指导,致力于综合交通、智慧机场、绿色机场、人文机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未来百年新机场,面向日韩地区门户机场、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航空港。
据了解,市领导曾多次来调研新机场建设及发展情况,多次强调要集中精力抓好新机场重点项目建设,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场对进一步提升周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撑全市航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好本土优势,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机场,胸怀全局,志在百年!笔者仿佛听到了市委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看到了青岛未来发展的博大格局。
工地全貌
基地合影
采访市网络协会李会长
参观智能家居
安全教育基地
向小记者介绍在建中的航站楼
小记者活动
智能机器人展示
与副总指挥合影
小记者听讲解员讲解
施工现场副总指挥用手表示新机场的五个指廊建设
接受小记者采访
少海智能家居展
会跳舞的机器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