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街世家家居_苏街世家家居怎么样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11
陈颖语文·杂说天下
一条街,几座坊巷,托起了一个时代,卷起了这个时代上空的漫天风云,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一个奇迹这条街是福州的南后街,这些坊巷是福州的三坊七巷南后街是一条南北向的主街,街的东西两侧分别矗立着两片街区,东向七条为巷,依次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西向三片为坊,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这些坊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这里都是贵族府邸、翰墨人家,这真是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衣冠锦绣之地,更是一条花团锦簇的文化名街
三坊七巷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据统计,这里先后出过十位尚书,十位总督,三位海军总长,一百五十一位进士,以及为数众多的诗人学者但看下面这些命名:衣锦、文儒、光禄,还有左近朱紫坊的朱紫,这些命名代表的是渊博、儒雅、高贵、品味和韵致。
这里流传着许多余韵悠长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给福州这座古城增添了浓郁的风情福州不仅是有福之州,而且是有着丰腴底蕴的文化之州一首诗表达了这里有别于一般城市的特殊风韵:“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宋·吕祖谦:《宋朱叔赐赴闽中幕府》)幽幽墨香中,琅琅书声里,闽都遗韵,左海风流,唯此为盛 三坊七巷的光禄坊有一座“光禄吟台”,现在成了榕城诗人墨客吟诗歌吹的场所这吟台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宋熙宗年间。
当时的福州太守程师孟,善文墨,有政绩,修道山亭,曾请文豪曾巩作《道山亭记》程太守公余常到光禄坊内小憩,闽山保福寺僧人为此镌刻“光禄吟台”以彰其德曾任光禄卿的太守有感赋诗曰:“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
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宋·程师孟:《闽山》颜光禄指南朝颜延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睿智若此,谦恭若此,由此可见其人风雅 文儒坊旧称儒林坊,正是儒林学士汇聚之所其实三坊七巷诉说的不仅是文士诗家,这里也记述了那些守疆卫国、叱咤风云的赤血男儿,猛士、统帅和军事家。
远去岁月的鼎盛,已是历史的光荣记忆,就近代中国而言,清中叶以降,内忧外患,国势凌弱,这是一个弃旧图新、重铸民魂的历史转折期,为共赴国难,从三坊七巷走出了一批仁人志士严复是第一批赴英留学生,他引进西学,译《天演论》,后来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诗人林纾不懂外文,与人合作,成为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当时风靡域内甲午海战、黄花岗起义,都有八闽男儿的泪痕与血迹多么难忘的历史印记!
林则徐纪念馆在宫巷在那里,我们不仅听到他的华彩诗文,更听到他临阵一呼的气势艰难的时势,他临危受命,挺身而出,虎门销烟,惊天动地,书写了浩气长存的一片丹心可惜的是壮志不酬,谪迁万里,他为此阅尽人间苦乐,却是矢志不移。
他先后任职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一生几度出任钦差大臣,屡进屡出,屡升屡降——这样的宦海浮沉,为常人所难承受他置个人荣辱于度外,一身牵系的是社稷安危他是一个文人,却充当了号令三军的统帅;他有伟大的抱负,却为时势所不容。
他的传世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至今还激励着万千国人 这一条街的三坊七巷,粉墙黛瓦之间,花木掩映之下,那些亭台楼阁,那些游廊曲径,无不充盈着、流荡着一股浩然正气。
近代以来一批优秀人物的名字莫不与之相连,他们从南后街的坊巷走出,走向广袤的国土和世界,他们传播新思想,引进新事物,他们一步一步地前行着并改造着帝国的积弊,并引向新的开端为开发民智,为改变国运,他们无所保留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青春乃至生命。
从林则徐到沈葆桢,从林旭到林觉民,他们谱写并传播着一曲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慷慨悲歌一条街、几座坊巷,灯影梧桐,碧血斜阳,这里的沉思和呐喊几乎浓缩了半部中国近代史这是一条让人感动并引为骄傲的街道,这是我们的心灵系之的家园。
在我个人的记忆中,旧时的南后街并不宽敞,很窄,街两旁都是店铺:旧书店、灯彩铺、古玩铺、裱褙铺、刻书坊……那是一条缤纷灿烂的文化街这里的繁盛,旧时就有人将之与北京的琉璃厂相比拟:“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还开怀。
”(清末举人王国瑞诗)对于文人来说,南后街是让人钟情的地方,不仅可以休闲,可以怀旧,还可以“淘宝”,凡是古玩珍品,文房四宝,都可以在街上得到满足我到南后街时,杨桥巷已经被改造为杨桥路了我常从当日的杨桥路来逛南后街,看灯,看旧书,看街景,享受那里保留的传统风情。
近时读到一组关于福州的竹枝词,其中一首谈到福州灯市:“中亭列炬耀如绳,桥北桥南最不胜犹是春江花月夜,十年梦断后街灯”(见沈轶刘:《榕城竹枝》沈轶刘(1898-1993),名桢,曾任职于福建《南方日报》。
著有《八闽风土记》)中亭即中亭街,在万寿桥北后街即南后街,都是闽都节时观灯的好去处记得幼时,每年的元宵和中秋,因为家住南台,看花灯总是首选中亭街福州气候温和,秋冬两季都是清风朗月,届时中亭街口,灯月交辉、流光溢彩。
那时大桥两岸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都张灯结彩各显其能,极尽一时之盛 但是与南台相比,人们还是愿意远道到南后街看花灯因为那里不仅是展出,还有销售,而且在福州城,那里的灯彩做工考究,保持了悠久的工艺传统。
从我居住的南台到南后街,穿越过闽江大桥,沿着中亭街到南街,再到南后街,几乎就是当年福州市区的一个直径,路远,那时没有公交车,靠步行步行也是惬意的,边走边看,观赏的是满城榕荫下的古城街景,况且,南后街的火树银花正在向着人们招手呢!。
附录:《三坊七巷赋》三坊七巷,九代千年声播四海,名傲三山昔闽王内藩,筑于罗城以内;衣冠南渡,衍于子城之南今坊市重修,誉文明之遗产;晋唐旧制,引世界之耸瞻原夫三坊七巷,虎节门外西十坊之统称也永嘉兮八姓入闽,津泰兮九皋隔浒。
中原桑蚕耒耜,功利蛮乡;闽都清水积沙,溉滋田圃于时穿斗飞檐,架梁盖庑栉比鳞臻,翼瓦骈矗此地不及六顷,宋时已数千户营营垒垒,东西坊巷初形;攘攘熙熙,南北市衢熙阜岁积岁,左坊称巷而更新;时阅时,右坊名歧已非故。
欲知坊巷之殊,当识闽人之习盖闽居僻壤而常敦睿业,民志安淳以培固德基易服更元,北地望族鸿逸;偏安守本,海隅名士云栖文儒烟聚,高户霞居户重科学,有六龄集泮;社尊庠序,常两榜充闾负笈鼓箧,抱玉师锡杏苑声闻,楷为范域;木铎宣化,蔚然名区。
识冠文林,肃肃别材其紫殿矣;不争王谢,实实吾郡之乌衣兮唐宋明清,驰芳兮福地;经略纬世,擢秀兮侯官吾观坊巷,良宦钜贤,敬当陈列;勋功胜事,尤尚铭镌元惠兴学,闽越俗追邹鲁;黄璞退仕,文名犹灭狼烟师孟游光禄台而豪吟志趣,曾巩过利涉门而题记道山。
海滨从风者众,理教依因蕴北;龟山立雪以诚,道学从此始南提举市舶,林公司衡以交贸;驱除倭患,张经获捷而遭谗吾观国史,闽地之重,俱因海堧一偏唐宋及明,北胡鸷悍,必亟北狩以安国本;明清以降,洋夷恣睢,弗备洋防不定海寰。
其地也,峙琉球,踞台澎,观南海,何似飙轮辗于太渊;其时也,轻经济,弊民智,傲四方,岂知风暴临于舴艋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兮,制世维新;启民之灵智而甦民兮,甦槁儆醒锐意进取兮,福州旅侨四海龙翔;禁毒销烟兮,林文忠公千古彪炳。
文学洋夷兮,林少穆始昌;武卫海疆兮,沈葆桢继踵维新运动兮,林旭疾呼;极目世界兮,严复独秉实业强国兮,刘家倾囊;燮理洋务兮,陈衍谋定帝侧侍讲书院山长兮,陈宝琛老骥亲为;女师传习闽峤女宗兮,王眉寿养秀擢颖文言雅语听述而译兮,林琴南第一;诗书琴画不类而教兮,何振岱清咏。
白话新闻为公言兮,林白水舍身;少年不望万户侯兮,林觉民革命呜呼哉!晚清风云侯官起兮,不若甲申海战马江恸矣噫!夫吾观三坊七巷耶,非观三坊七巷矣,而观国运海权也夫国运盛,则海权恒中华海权之见,不若西强以兵求通达海路,而平定海烽。
图海防有备,固海邦交通故辟海上丝绸之路,布声明文物,交四海九瀛易东西物产,使中外殷充海权国运,相济相生中华豪健,而海路盛极于唐宋;西潮激昂,则海通衰朽于明清而观晚清之三坊七巷,地不及六顷,人可谓群英领时代之先,开社会新风。
熔东西文化,造强国隽功其焰煌煌,特立于海上丝路诸邑也已矣哉!游坊巷兮日月新,春常在兮居福州。霏雨绵兮遣乡愁,青石古兮韵清悠。莫若纵情开创,与国运兮共休。林庆辉2017年5月15日写于福州
(赋中用典颇多,备注如下,以资详查)注解稿:三坊七巷,九代千年声播四海,名傲三山1昔闽王内藩2,筑于罗城3以内;衣冠南渡4,衍于子城之南今坊市重修,誉文明之遗产;晋唐旧制5,引世界之耸瞻原夫三坊七巷,虎节门外西十坊6之统称也。
永嘉兮八姓入闽,津泰兮九皋隔浒7中原桑蚕耒耜8,功利蛮乡;闽都清水积沙,溉滋田圃于时穿斗飞檐,架梁盖庑9栉比鳞臻10,翼瓦11骈矗12此地不及六顷,宋时已数千户营营垒垒,东西坊巷初形;攘攘熙熙,南北市衢熙阜。
岁积岁,左坊称巷而更新;时阅时13,右坊名歧14已非故欲知坊巷之殊,当识闽人之习盖闽居僻壤而常敦睿业,民志安淳以培固德基易服更元,北地望族鸿逸;偏安守本,海隅名士云栖文儒烟聚,高户霞居户重科学15,有六龄集泮16;社尊庠序17,常两榜18充闾19。
负笈20鼓箧21,抱玉22师锡23杏苑24声闻,楷为范域;木铎25宣化,蔚然名区识冠文林,肃肃别材其紫殿矣;不争王谢,实实吾郡之乌衣兮唐宋明清,驰芳兮福地;经略纬世,擢秀兮侯官吾观坊巷,良宦钜贤,敬当陈列;勋功胜事,尤尚铭镌。
元惠兴学,闽越俗追邹鲁26;黄璞退仕,文名犹灭狼烟27师孟游光禄台而豪吟志趣28,曾巩过利涉门而题记道山29海滨从风者众,理教依因蕴北30;龟山立雪以诚,道学从此始南31提举市舶,林公司衡以交贸32;驱除倭患,张经获捷而遭谗。
吾观国史,闽地之重,俱因海堧33一偏唐宋及明,北胡鸷悍,必亟北狩以安国本;明清以降,洋夷恣睢34,弗备洋防不定海寰其地也,峙琉球,踞台澎,观南海,何似飙轮35辗于太渊;其时也,轻经济,弊民智,傲四方,岂知风暴临于舴艋36。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兮,制世维新;启民之灵智而甦民37兮,甦槁38儆醒锐意进取兮,福州旅侨四海龙翔;禁毒销烟兮,林文忠公39千古彪炳文学洋夷兮,林少穆始昌;武卫海疆兮,沈葆桢继踵维新运动兮,林旭疾呼;极目世界兮,严复独秉。
实业强国兮,刘家倾囊40;燮理41洋务兮,陈衍谋定帝侧侍讲书院山长兮,陈宝琛老骥亲为42;女师传习闽峤女宗兮,王眉寿养秀擢颖43文言雅语听述而译兮,林琴南第一44;诗书琴画不类而教兮,何振岱清咏45白话新闻为公言兮,林白水舍身46;少年不望万户侯兮,林觉民革命47。
呜呼哉!晚清风云侯官起兮,不若甲申海战马江恸矣噫!夫吾观三坊七巷耶,非观三坊七巷矣,而观国运海权也夫国运盛,则海权恒中华海权之见,不若西强以兵求通达海路,而平定海烽48图海防有备,固海邦49交通故辟海上丝绸之路,布声明文物50,交四海九瀛。
易东西物产,使中外殷充海权国运,相济相生中华豪健,而海路盛极于唐宋;西潮激昂,则海通衰朽于明清而观晚清之三坊七巷,地不及六顷,人可谓群英领时代之先,开社会新风熔东西文化,造强国隽功其焰煌煌,特立于海上丝路诸邑也。
已矣哉!游坊巷兮日月新,春常在兮居福州。霏雨绵兮遣乡愁,青石古兮韵清悠。莫若纵情开创,与国运兮共休。
注:1三山:福州之别称2内藩:指朝廷直接辖治下的中原诸侯王国王审知曾在闽中郡设闽国3罗城、子城:“罗城,外大城也子城,内小城也” 晋武帝在福州设立晋安郡,郡守严高在治城南面新建了子城,唐天复元年,王审知于子城外又环筑了罗城。
4衣冠南渡:言西晋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士族南渡避乱之事其时,有林、陈、何、黄、邱、郑、胡、詹八姓士族入闽5晋唐旧制:三坊七巷的建设规制,至今还保持了晋唐以来的“里坊”格局制度6虎节门外西十坊:三坊七巷,在晋子城之虎节门(今虎节路)外至唐罗城利涉门(今安泰桥)内的南街的西侧。
其内,共有十个里坊,沿南后街东西分布而南后街东侧的坊,现均改名为巷,形成了左巷右坊的格局时代久远,各个坊巷的名称均有改变7津泰兮九皋隔浒:津泰河一带,在当时还是河浦沼泽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浒: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
8耒耜: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借指耕种9庑:wǔ,泛指房屋10栉比鳞臻: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11翼瓦:谓屋瓦整齐铺列,如鸟翼相覆12骈矗:并列矗立13阅时:经历时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阅时取证,则五言久矣”14歧:物两为歧——《尔雅·释名》此处作“歧意”解15科学:科举之学,非科技之学16集泮:入学宫学习比喻受教化17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亦泛称学校。
18两榜:甲榜和乙榜的合称亦指进士19充闾:光大门庭20负笈: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21鼓箧:谓击鼓开箧,古时入学的一种仪式借指负箧求学22抱玉: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23师锡:师锡:谓众人献言,同辞以对《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
’” 孔传:“师,众;锡,与也”后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24杏苑:杏树园林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25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26元惠兴学,闽越俗追邹鲁: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分别是春秋时的鲁国和邹国,因此后人以“邹鲁”来指代文化礼仪发达的地区。
福建最早称“邹鲁”正是闽中首府福州《大唐故福州刺史管府君之碑》的碑文最后的系词(铭文)称颂管元惠,化民成俗,遂使闽中成为“邹鲁”27黄璞退仕,文名犹灭狼烟:黄璞 (837~920年),字德温,其先固始人。
晋室南渡,随徙侯官,登大顺二年(891)进士,调尚衣监主簿晚年居住在黄巷的小黄楼黄巢率义兵夜过璞家门时,知是大儒,命令军士把火把吹灭,静悄悄地走过去,没有惊动他黄巷亦因之得名28师孟游光禄台而豪吟志趣:程师孟(1009~1086)字公辟,吴(今江苏苏州)人。
知福州有官声与曾巩交厚,邀其作《道山亭记》常游于光禄坊玉尺山房,在一方岩石上对景吟诗,有僧人就把这块岩石品题为光禄吟台29曾巩过利涉门而题记道山: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著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知福州,追谥文定。
在福州留下《道山亭记》和《出利涉门诗》(红纱笼烛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30海滨从风者众,理教依因蕴北:郑穆(1018—1092),宋福州侯官人,字闳中性淳谨好学,门人千数。
与陈襄、陈烈、周希孟为友,号“海滨四先生”,共倡理学哲宗元祐初,召拜国子祭酒,除宝文阁待制请老归,太学生数千人请留,至空学相送31龟山立雪以诚,道学从此始南:杨时(1053~1135),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杨时拜程颢为师,成为程门高足学成回归之日,向恩师告别,程颢目送他离去,对旁人说:“吾道南矣!”这就是“道南”一词的来历与出处在光禄坊原建有“道南祠”,即“道南小学”处。
32提举市舶,林公司衡以交贸:林之奇(1112~1176),字少颖,自号拙斋,学者称三山先生,福州侯官人从吕本中学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调莆田主簿、长汀尉二十九年,以疾由大宗正丞提举福建路市舶司(即福建海关总长)。
遂以祠禄家居33海堧:hǎi ruán,海边地亦泛指沿海地区34恣睢:放纵暴戾35飙轮:指御风而行的神车喻飞驰的舟车36舴艋:zé měng 小船37甦民:甦:苏38甦槁:木枯槁而苏“苏槁为穰功莫论,帝曰报汝后嗣蕃。
”——食笋(宋·汪炎昶)39林文忠公: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侯官人嘉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云贵总督,加太子太保赠太子少傅,谥文忠40实业强国兮,刘家倾囊:刘崇伟(1878—1958),字健庵,著名实业家。
其祖父刘齐衔是林则徐的长女婿,刘崇伟早年留学日本,后担任福建银号(即福建银行)经理,并成为福州刘家开创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代表人物1910年,刘崇伟发起成立“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11年向福州市供电,开始仅限于照明用电,后扩充到动力用电。
1927年发电量增至2500千瓦1912年,刘家成立了“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刘崇伟还与众兄弟以电气公司为龙头,创办了多家企业先后创办福电铁工厂、精米厂、炼糖厂等十几家企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团。
41燮理洋务兮,陈衍谋定:陈衍,家住文儒坊大光里,清末著名学者、诗人,除此之外,时人曾以“理财巨擘”誉之,陈衍尝居张之洞幕达九年之久,为其“湖北新政”之财政经济,权衡轻重,消息财货,整顿钱币,匠心独运中国士大夫多讳言财利,而在清末经济积弊、脂膏旷竭之际,陈衍却用心研究经济与理财此类“末流”之术,陈衍所著《货币论》,早于西方半世纪,直接报务于经国济世,抵御外侮。
42帝侧侍讲书院山长兮,陈宝琛老骥亲为: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福州市螺洲人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
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出任鳌峰书院山长,以大量培养人才,推广教育为目标,曾倡导设立东文学堂、师范学堂、政法学堂、商业学堂43女师传习闽峤女宗兮,王眉寿养秀擢颖:王眉寿(1848~1921年),女,福州人,陈宝琛妻。
王眉寿出身于书香世家,其弟王仁堪为光绪三年状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她选在福州光禄坊玉尺山房,创办“女子师范传习所”,招收女学生60余人,自任监督次年,全闽学会会员林伯棠倡办“女子职业学堂”,眉寿兼任监督。
宣统元年(1909年),合“女子职业学堂”和“传习所”为“女子师范学堂”,眉寿仍为监督,被称为“范之师”,政府亦颁赐“闽峤女宗”横匾以为褒奖44文言雅语听述而译兮,林琴南第一: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字琴南,号畏庐,福州人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在不谙外文的特殊情况下,与魏翰、王寿昌、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大卫·科波菲尔德》、《鲁滨逊漂流记》等180余部西洋小说,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45诗书琴画不类而教兮,何振岱清咏:何振岱(1867~1952),福州人,家住文儒坊大光里师从名儒谢章铤,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何振岱诗文名扬遐迩,拜他为师的弟子甚多,人们皆以能入何门为荣。
晚年曾收“王真、王闲、薛念娟、施秉庄、张浣桐、洪守贞”等福州十才女为女弟子,教授诗书琴画,传为美谈46白话新闻为公言兮,林白水舍身:林白水,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报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国攻读新闻学的人他曾在文儒坊与表兄弟黄翼云、黄展云一起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新学堂:福州蒙学堂。
他创办或担任过以下报刊的主编《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公言报》、《平和日刊》等,宣传禁烟、倡导破除迷信、公开鼓吹以暴力推翻帝制,以敢于讲真话、揭露真相著称,1926年8月因刊登《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军阀张宗昌的丑闻,遭杀害。
47少年不望万户侯兮,林觉民革命: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林觉民参加科举考试,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离开考场48海烽:指海上警报古时边境有敌入侵时,即举火烟报警。
49海邦:古指近海邦国。指外国。50声明文物:语本《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后以“声明文物”谓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
作者:本文的写作过程,得到了诸多师友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方宝璋老师(我国审计史研究权威,闽台区域文化研究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高中的历史课任老师、青春岁月里的指路明灯)、刘杰先生(湘江大才,书香世家子。
我最好的诗友)的提教指正
陈颖语文QQ群:377012696
专业的中学语文教学公众号爱语文 爱学习 爱陈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