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unesse日本(La Jeunesse)奔走相告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我们中国何以不如外国,要被外国欺负,此中必有缘故。我便去到各国,查看一番。”由于是自费留学,陈独秀在日本并未留下系统记录。
新华社东京7月6日电“我们中国何以不如外国,要被外国欺负,此中必有缘故我便去到各国,查看一番”怀着“寻求救国之路”的理想,1901年至1915年,陈独秀先后五次东渡日本寻求答案由于是自费留学,陈独秀在日本并未留下系统记录。
在东京神田,1901年陈独秀第一次来日本时,曾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会馆登记,同时加入留学生组织“励志会”记者在保存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的一份文件中找到了陈独秀当时登记的内容:陈乾生,光绪27年10月(旧历)来日,24岁,安徽怀宁,自费,所在学校“东京学校”。
保存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的中国留学生会馆登记记录(图片由庆应大学长堀祐造教授提供)1902年9月,陈独秀第二次来日,与章太炎、邹容等爱国人士成立“青年会”1903年3月31日,他们闯入长期欺压留学生的清政府驻日留学生监督姚文甫在日本的家中,陈独秀挥剪,以“割发代首”的方式剪下姚文甫的辫子,将辫子挂于留学生会馆屋梁上。
中国留学生会馆旧照(图片来源:长堀祐造著《陈独秀——反骨志士 近代中国领路人》一书)记者按照中日专家提供的中国留学生会馆旧址——神田骏合台铃木町18番地,来到了神田骏河台2丁目这里已经找不到旧的铃木町标识,也看不出任何留学生会馆的痕迹,只有一栋铃木大楼似乎还在告诉世人这里曾是铃木町。
拿着历史地图走在这里,想起“割发代首”的激昂时刻,历史故事似乎就在眼前上演1907年春,陈独秀第四次来日留学这段时间陈独秀就读于正则英语学校,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学习了两年多的英文这是陈独秀5次赴日留学中在日最长的一段时间。
记者来到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的正则英语学校100多年后,这所学校依然存在,只是已经从单纯的英语学校发展为一所私立男子中学校门口悬挂着多条祝贺条幅,展示着学生们在各类活动中取得的佳绩教学楼前还有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创立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十月,正则英语学校发祥地”。
陈独秀在正则英语学校期间,与怀有革命理想的中国留学生和倾向社会主义的日本人士广泛来往。他回国后在1910年与他人合作出版了一套四册的《模范英文教本》,足见当时学习英语的用心。
正则英语学校门口的标牌新华社记者钞文摄1914年7月,陈独秀受章士钊邀请第五次来日,主要编辑杂志《甲寅》同年11月,他在《甲寅》第四期上发表了《爱国心与自觉心》,第一次使用笔名“独秀”,凭此文“扬名天下”。
他在文中批评当时国人只有盲目的“爱国心”,而缺乏建设近代国家的“自觉心”此文一出,曾一度引起争议,批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甲寅》受到创刊以来前所未有的攻击数月后,当人们获悉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要全部控制中国的“二十一条”时,才理解了陈独秀的“爱国心和自觉心”,原来的谴责和抗议化为接受和推崇。
除了投身《甲寅》的编辑工作,陈独秀在第五次留日期间还学习了法语,希望能关注更多西方进步思想记者找到了陈独秀曾经学习法文的地方——雅典娜法语学校该校已经从当年的神田锦町搬迁到了神田骏河台学校教学楼也已经改为粉色、棕红色、金属银混搭的现代建筑。
在朴素宁静的日本街道上,这栋楼的色调和风格洋溢着浪漫、现代的法国味道走进学校大厅,可以看到各类法语、英语的讲座海报走廊内张贴着的明治时期神田地区的旧地图、休息室里摆放着的100多年前学员参加毕业典礼的照片,都在讲述着该校悠久的历史。
现在的雅典娜法语学校新华社记者钞文摄虽然陈独秀学习法语的时间不长,但十分用心他在回国后创办的第一期《青年杂志》上,特意用法语“LA JEUNESSE”(青年)设计了杂志封面综观陈独秀的留日历程,正如日本庆应大学学者长堀祐造所言,。
“陈独秀在日本学会了日语、英语和法语,是不小的收获学习这些外语,对他了解各国新思想有很大帮助同时,陈独秀在日期间结识了许多爱国志士,他们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力量”(记者:郭丹、钞文、冮冶、邓敏;剪辑:钱铮;编辑:王昭、常天童、鲁豫、王申)。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