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案短句干净治愈(客家美食文案短句干净治愈)一看就会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14
潮汕美食众多,唯有牛肉火锅盛行全国,潮汕人独辟蹊径,重新发现牛肉的质地和口感,创造出全然迥异的饮食体验。陈树创,餐厅老板,在他的店里只卖一种食材
潮汕美食众多,唯有牛肉火锅盛行全国,潮汕人独辟蹊径,重新发现牛肉的质地和口感,创造出全然迥异的饮食体验。
陈树创,餐厅老板,在他的店里只卖一种食材——牛肉,每天早上六点都会有一整头牛准时送到他的店里,街坊邻居都是陈树创的老主顾,早上要接待的是挑剔的阿姨们潮汕人可能是中国最挑剔的一群食客,在吃这件事情上,他们从来没有服过谁,一楼卖牛肉,二楼吃火锅,这是汕头火锅小店常见的格局,顾客随到随点,一会儿下锅的食材就在眼前,要的就是这份新鲜。
最纯正的牛肉味道是潮汕牛肉火锅流行全国的关键,它可不仅只是牛肉那么简单
食材的首选是来自云贵山区两到三岁的黄牛,除筋、剔膜、按部位分类,一顿火锅的成败全在于下刀的快慢,只有在屠宰后的四小时内完成分解,才能满足潮汕人对新鲜肉食的需求。
一份牛肉在潮汕被细分出了超过十个不同部位,变化出迥异的口感,五花趾,牛后腿肌腱中最核心的部位,肌肉和少量的脂肪混杂,在表面形成筋花,口感弹脆,有一丝嚼劲匙仁的位置接近牛肋骨,肉中穿插着细筋,脂肪含量高,略微咀嚼口中便充满脂香。
一头五六百斤重的牛,能够用来涮火锅的部位不会超过1/3,不过剩下的也不会被浪费,潮汕人自有办法。
蔡朝森家的牛肉丸汤卖了20多年,几颗丸子,一把粿条,就是许多人从小吃惯了的味道,用剩余的牛肉制成肉丸,是潮汕人对美食的又一贡献牛肉丸,源自客家的饮食传统,潮汕人将客家的工艺加以改进,重新定义了牛肉丸的口感。
潮汕牛肉丸制作的关键全在手上,蔡朝森使用的锤刀重三斤,在不间断的40分钟内,它需要反复捶打超过3000次,在捶打的过程中加入盐分,除了可以调味,也是为了促使肉糜更容易结合成有弹性的胶体状结构。
打好的肉糜放入冰水中搅拌,不断拍打和低温,进一步增加了肉丸的弹性,放入温水中定型,慢火煮熟,大量的肉丸在水中释放出充足的氨基酸,作为牛肉火锅的汤底,是对食材又一次100%的利用沙茶酱是潮汕人为牛肉火锅找到的另一个配角,这种源自南洋的复合调味品,与白芝麻、五香粉、白糖等混合,加入植物油,小火熬煮十分钟以上,咸鲜混搭着甜辣,是牛肉的最佳拍档。
潮汕牛肉火锅发展不过30多年,仅仅在汕头就有超过100家店,按照陈树创的说法,他是这些老板里起得最早的,每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除了春节的那两三天,他和妻子从不休息难得的朋友聚餐,陈树创担任餐桌上的司仪,这是朋友间的默契,也是潮汕本地的习惯,主持涮肉的人选是最懂吃的行家,潮汕人将吃牛肉火锅称为焯牛肉,将肉片在汤底里迅速抖散,三起三落,意思是略微一煮就捞出来。
胸口捞,潮汕牛肉火锅中最特殊的食材,将牛胸口处的脂肪整块取下,看似油腻,但是切片下锅涮煮超过三分钟后,品尝到的是令人意外的口感,是不是好吃那就见仁见智了。
蔡朝森还在坚持每天手打牛肉丸,也许他会坚持一辈子,就像他的父亲。陈树创的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他希望将来能留给孩子们一家牛肉火锅连锁店。
站在汕头海湾任意一个地方,我们都可以闻到海风的味道,潮汕人从这里出发,闯世界、下南洋,从未停止过向前的脚步,他们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重新定义了牛肉的吃法。
在滚沸的火锅中,我们可以看到海风,看到历史,看到他们是如何将云贵山区的牛肉、客家的牛肉丸、南阳的沙茶酱不断地加以融合,创造出只属于潮汕的味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