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美食的介绍(各地美食介绍的结论)不看后悔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1-28
图片来源:百度Heng, Yan. & House Lisa (2022). Consumers’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 toward food waste across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
图片来源:百度Heng, Yan. & House Lisa (2022). Consumers’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 toward food waste across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5(2): 197-209.点击页面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全文食物浪费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家庭层面的食物浪费是发达国家食物损失的主要原因。
文化塑造了人类行为,但分国家和地区的食物浪费行为比较研究很少文章基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法国的调查数据,分析和对比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总结得到各国居民食物浪费的常见原因,包括年龄、在外就餐和食品保质期等。
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行为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例如就业状况、家庭规模和环境意识等个体特征只在部分国家显著虽然以便捷性为导向的消费者普遍会制造更多浪费,但在欧洲,仅有关注价格和广告的消费者食物浪费频率较高此外,列出购物清单、保存和冷冻食物、愿意食用剩菜剩饭等常见的防止食物浪费行为,似乎只在某些国家行之有效。
1导 言食物浪费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引起行业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重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将全球零售和消费环节的食物浪费减半,并降低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食物损失发展中国家的食物损失主要发生在供应链的起始阶段(如生产、收获、运输、储存和加工活动),但在发达国家中,消费者是食物浪费的主要来源。
因此,文章认为需要进一步了解影响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因素,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减少食物浪费的有效政策文化是塑造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文化如何影响食物浪费行为跨国比较研究主要关注欧洲,有一定的局限性。
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证据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需要有更多相关讨论此外,食物浪费行为具有食物异质性特异性,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在被浪费的食物中占比较大文章旨在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与地区,影响消费者食物浪费的家庭层面因素。
文章调查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法国的消费者,收集到浪费食物频率、个人特征、采购和消费行为、对食物浪费的看法和认知等信息因为新鲜蔬果是比重较高的被浪费食物,文章重点关注新鲜蔬果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说明减少食物浪费的政策需要因地制宜,在某国有效的策略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
文章贡献了消费者从计划阶段到最终食物消费行为的跨国比较证据,基于食物浪费问题的国际视角,为制定减少食物浪费的有效策略提供决策参考2理论框架文章建构的概念框架将食物管理行为分成计划、购买、储存和消费四个阶段(图
1)每个阶段都可能因为受到文化、人口特征、生活方式和观念等个人因素影响,出现食物浪费现象文献已经较好地总结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食物浪费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表1),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这些因素归属于文章提出的概念框架的各个食物管理阶段。
个人因素在食物管理的各个阶段都有引起和防止食物浪费的重要作用就生活方式而言,有研究指出,在家吃饭可以减少食物浪费在外就餐频率越高,食物浪费现象越突出此外,个人的环保意识越好,食物浪费越少人口特征难以改变,但人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了解人口特征和食物浪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制定解决方案。
例如,负责采购的女性会比男性浪费更多食物,而拥有子女的家庭往往会产生更多的食物浪费有研究认为,年轻人会比老人浪费更多食物;但也有研究发现,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品相相对差一点的产品,并且越来越能意识到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食物浪费的负面后果。
与规模较小的家庭相比,规模较大的家庭产生的浪费总量更多,但人均浪费更少此外,受过高等教育和收入较高的人群一般浪费得更多,而农村人口浪费较少家庭食物浪费行为从制定购买计划开始研究表明,在购物前列好清单并检查冰箱中的食物存量,可以降低购买过多食物的可能性,从而避免食物的浪费。
食物采购行为也会导致食物浪费消费者不愿购买品相相对较差的产品、更加偏好新鲜产品,加重了食物浪费现象零售商提供的折扣可能会促使消费者购买超其所需的物品,但特价因素对食物浪费的影响尚未明确一些研究发现,购买特价商品的人浪费更多,但另一些研究的结论却截然相反。
图1.概念框架
表1.对食物浪费因素的研究表2总结了各阶段中影响食物浪费行为的因素。文章将对变量进行说明,并针对各个国家运用上述概念框架进行结果对比,从而确定了文化对食物浪费的影响。
表2.变量定义和描述性统计3方法与数据文章在2019年4月至5月,在线调查了美国(1098人)、加拿大(1003人)、英国(1150人)和法国(1110人)的消费者文章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个人层面的额食物浪费影响因素。
。
表3.人口变量的频率和描述性结果4研究结果
图2.各国食物浪费频率
图3.家中新鲜水果和蔬菜变质的原因
表4.有序logit模型结果5研究结论食物浪费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在过去十年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是造成发达国家食物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提高食物系统可持续性,应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确定关键性影响因素,以控制家庭中的食物浪费行为。
已有文献对不同地区食物浪费行为的对比研究还不够充分文章着眼新鲜蔬果,运用全新的数据,全面探讨各国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文章指出,对于所有国家而言,年龄、外出就餐、基于保质期和外观判断食物变质等因素,都会增加食物浪费的频率。
此外,国家间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文化对食物浪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在来自美国的受访者中,拥有子女的家庭会减少食物浪费频率,但英国则相反美国父母希望为子女树立起良好榜样,因此减少食物浪费动机较强,但仍需更多其他国家的研究对此进行检验。
已有研究表明,如就业状况、家庭规模和环境意识等引起或防止食物浪费的因素仅在部分国家中显现出重要性,充分说明不能将某些国家的结果过度推及至其他国家文章发现,购物因素会影响家庭层面的食物浪费水平关注价格、广告和以便利为导向的消费者更有可能浪费食物,但该结果只适用于部分国家。
已有研究充分探讨了如列出购物清单、保存和冷冻食物、愿意食用剩菜剩饭等常见的防止食物浪费行为,并证实其有效性在不同国家间存在差异其他影响食物浪费的因素还包括对自我健康状况的认知,以及尝试新食物的意愿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受访者浪费较少;而在加拿大、英国和法国,不愿尝试新食物的受访者浪费较多。
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在拟定减少食物浪费行为的策略时,应考虑到文化因素相关政策需因国而异,从而有效约束不同国家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某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区,因此相关研究与政策应有针对性此外,由于新鲜蔬果是。
比重较高的被浪费食物,文章重点关注了新鲜蔬果未来研究可使用更多国家的数据来探索其他食物类别,以检验文章及已有研究的结果声明:推文为原文概要翻译,不代表IFAMR编辑部公众号观点,敬请阅读原文获取准确内容。
编译者:郭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国际食物和农商管理评论》公众号简介IFAMR微信公众号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支持,IFAMR主编办公室运营,旨在通过定期推送各期目录、代表性论文以及IFAMR杂志与IFAMA协会的相关重要活动,扩大国际农商管理领域前沿研究成果的传播,凝聚本领域学界、业界和政策界的研究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