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美食特色的作文500字(贵州特色美食作文500字)燃爆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03
简介: 本调研报告从组团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做法及成效、对下步组团发展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地
简介:本调研报告从组团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做法及成效、对下步组团发展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碧江区贯彻落实铜仁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措施,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议关于碧江区“组团发展”的调研报告。
“五大组团”是铜仁市委、市政府统筹考虑全市区域空间布局、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提出的发展战略,是全市“十三五”时期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实现整体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碧江区的有主城区功能组团、玉铜松工业组团、一带双核旅游组团。
在推进碧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碧江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组团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必将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组团发展的意义(一)关于主城区功能组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主城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受地理条件限制,主城区交通拥堵日益严峻,城区发展空间明显不足。
实行主城区功能组团发展,能够摆脱单中心发展模式,将城市功能分散化,有利于疏解主城区压力;有利于规避城市扩张的规模陷阱、降低发展成本;有利于充分发挥主城区的功能、方便市民生活;有利于调动各个地区的发展活力,实现城市、产业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关于玉铜松工业组团铜仁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目前存在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链条短、核心龙头企业少等问题实行玉铜松工业组团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东部产业转移机遇,营造良好的。
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有利于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有利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促进产城一体、玉铜松一体化发展。
(三)关于一带双核旅游组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已从以前的单纯观光旅游转型到全域化综合性旅游虽然近年来全市旅游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同时也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产品不新、规模容量不大、新品不精、精品不强等问题。
实行一带双核旅游组团发展,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统筹实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有利于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景点景区协调发展,形成旅游大市场,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
二、组团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主城区功能组团方面根据《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在中心城区“一城四区九组团”的总体布局中,碧江区承担了川硐组团、凉湾组团、三寨组团、灯塔组团和老城组团5个功能组团。
在组团发展进程中,碧江区着力抓好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基础先行”大力推进城市“东扩北跃”,积极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投入10亿元相继拉通东关大道、滨江大道、武陵大道、龙田大道城市主干道;杭瑞高速、松铜高速、渝怀线、沪昆高铁、铜仁·凤凰机场与主城区实现快速通达。
文笔峰、架梁山城市山体公园、木杉河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开放,新增旅游观光公交线路2条,旅游集散能力显著增强二是实施“双轮驱动”在老城区,依托既有的发展基础突出商业金融、居住、旅游服务、文化娱乐、基础教育等功能,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城市发展组团、城市核心区。
重点围绕铜仁古城加快各类历史古迹和文化场所的保护与修缮,着力打造城市文化传承保护区,同步推进三江公园“一小时”步行旅游圈建设,建成沿江栈道25公里、免费环保公厕49所在新城区,重点加快凉湾片区、川硐教育园区等地的城市新景观点建设。
川硐组团以文化、体育、教育为片区的主导功能,突出对外交通、商业服务、居住等功能,打造为铜仁市域服务的千亩职教基地,建设用地规模约1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9万人凉湾组团以凉湾--茅坪水库为核心形成的碧江区行政中心、居住、商贸、旅游服务、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组团,强调城市山水空间的景观环境营造,是未来铜仁新的城市中心,建设用地规模约2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2万人。
三寨组团是新的市级行政中心和市级职能部门聚集地,以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宜居生活为主的城市功能组团,建设用地规模约9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万人灯塔组团包括碧江经济开发区和周边生产生活配套区域,以发展科技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食品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生产配套型功能组团,完善组团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并结合铜仁东站和环城高速公路发展现代物流、专业批发市场。
三是推进“城乡一体”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配套、文明和谐”的要求,加快“美丽乡村”“武陵名村”建设,加快坝黄、漾头、六龙山等生态旅游及云场坪、和平、瓦屋绿色产业型乡村旅游建设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4万套;新建小康路399公里;小康水惠及7.3万人;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18公里;行政村通宽带率达94%;桐木坪乡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九龙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平乡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深度报道。
(二)玉铜松工业组团方面碧江区按照“绿色发展高地”要求,着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新型工业转型升级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9亿元,同比增长13%,居全省建强县城区方阵第4位,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区。
一是夯实工业基础先后投入资金44亿元,用于工业园区路网、电网等建设,碧江开发区(铜仁·苏州产业园)核心区实现“七通一平”,已建成核心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16万平方米、110kv、35kv变电站各一座,园区面积从起初的19.6平方公里规划到46.5平方公里。
完成滨江大道、灯塔大道绿化、亮化工程,实施污水处理厂、锰行业公共渣库等环保项目碧江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30个重点产业园区行列二是引进绿色企业突出产业招商的选择性,围绕商贸物流、轻工、新型材料、高新技术、生物制药等绿色支柱产业,采取上门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实现招大选优,形成商贸物流中心、食品、药品、用品“一心三品”产业格局。
搭建驻外招商分局资源平台,重点着眼昆山、苏州、江苏等地企业的产业转移,引进百丽鞋业、农夫山泉、天翔棉纺、好彩头等128家企业落户园区并投产见效,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家三是加大产业扶持出台《工业企业“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见》等帮扶文件,实施“雁归工程”“三个15万元”“万户小老板”等优惠政策,建成食品产业园、中小企业园、农业大数据应用科技创业园等“园中园”。
碧江区“三升”转型创建食品产业园保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做法和经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获群众充分肯定四是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深化“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好企业减税降费工作。
实行县级领导牵头抓项目、抓招工工作责任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充分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对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开展摸排,引导鼓励企业从源头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个升企、企升规、规改股”战略,推进中小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规范管理,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是推进产城融合创新“城市+产业”互动发展模式,大力推动产城融合,呈现以城兴产、以产带城良好发展新局面建成保障性住房5000余套,建成睿力国际城、笑哈哈国际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公交、学校、医院、金融、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覆盖,碧江经济开发区从原来的典型城市农业郊区飞速发展为工业主战场和城市新兴区。
2015年5月组建铜仁·苏州产业园,以碧江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与昆山高新区联姻,将苏州的资本、技术、管理、人才优势与铜仁的资源、政策优势相结合,开启了开发区整合资源、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苏州市在铜仁·苏州产业园规划建设、产业转移、投融资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帮扶,共建园区工作从起步磨合正向全面纵深发展,铜仁·苏州产业园正逐步成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和转型发展的“示范区”。
(三)一带双核旅游组团方面碧江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新兴业态,辖区全域旅游快速发展2016年,全区接待游客8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9%;实现旅游总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40.8%。
一是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旅游车站功能,开通碧江至全市主要景区的专线车加大与周边300公里内知名景区合作力度,开发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民族风情园、高铁南站等3个旅游服务中心,提供人性化的信息咨询及接待服务。
构建智慧旅游平台,线上建立跨区域产品体系、价格体系和销售网络;线下建立铜仁接地服务体系,搭建以梵净山为核心,以铜仁为目的地,以碧江为集散地的“铜仁进、铜仁出”的旅游集散市场获“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等美誉。
二是着力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推进景区进超市,与上海华联等超市合作,将景区包装成超市产品与其他产品捆绑销售,每年的宣传受众面达230余万人次,通过超市输送的游客占总接待人数的21%推进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与驴妈妈、携程、同城等17家知名旅游网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建立宣传销售平台。
推进旅游市场进华东,结合高铁、航班、高速的开通,根据华东市场需求,整合铜仁景区及主城区酒店、茶庄、美食店等,开发出符合华东游客口味、具有铜仁特色的“酒景”“酒景茶”产品,目前已成功开发川渝、湖南、贵阳、武汉等4个稳定的旅游客源市场。
三是着力做好“三篇文章”做好“水”文章,按照“开门能见山,出门能观水”的原则,以建设“梦幻锦江”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不断改善锦江河流域水环境,打造集防洪、绿化、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河岸线和休闲带,建成天生桥等3个城市湿地公园,六龙山“七股水”作为农夫山泉水源地畅销全国。
做好“吃”文章,以原生态为核心,挖掘包装传统地方特色菜,充分利用野生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美食,建成铜仁美食城,入驻美食店32家做好“购”文章,开发体现铜仁特色的苗族刺绣、土家织锦、六龙山竹笋等旅游商品,引导和扶持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旅游工艺品,满足市场需求,刺激旅游消费,现有土特产专营店50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00余家。
四是着力丰富旅游业态突出“城市游”,加快推进大明边城5A级景区建设,将大明边城建设成为贵州文化集聚、旅游商品集散、特色美食集中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突出“自驾游”,积极推出碧江旅游协会自驾营地、户外拓展基地建设,深度开发锦江龙舟体验游、“宝贝去哪亲子游”、青少年夏令营、户外拓展训练、CS野战等体验游产品,迎来一大批重庆、武汉、怀化等地的游客。
突出“乡村游”,重点打造九龙村、和平生态庄园、板栗园村、坝黄、灯塔马岩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出一批微生活精品旅游线2017年3月11日,碧江区第二届瓦屋油菜花观光月暨山地旅游活动开幕,吸引游客3万余人三、对下步组团发展的建议
(一)主城区功能组团方面一是市级层面加大对主城区的公共基础财力投入,按照“只拆不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主城区停车场、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建设,优化主城区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完善主城区服务功能。
二是继续加大农贸市场改造、棚户区改造力度,提高城市品位和品质,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让人民群众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三是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拓宽住房保障覆盖面制定完善公廉并轨运行方案及其细则,在碧江经济开发区、农村集镇、农村校园,整合实施保障性住房、生态移民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
同时将长期居住在主城区且有意愿的流动人口纳入住房保障序列,切实拓宽保障性住房保障范围(二)玉铜松工业组团方面一是完善各组团功能区分根据玉铜松各自的区位、资源、文化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各组团的功能区分,不管是市级招商的项目、还是区(县)招商的项目,都应该严格按照功能区分入驻,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避免同质化、组团之间恶性竞争。
二是健全用地保障机制结合各开发区发展实际统筹管理用地指标,根据产业集聚和发展需要,建立集聚区用地指标动态分配监管体系盘活存量土地,引导各开发区探索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协议收购等方式,督促各开发区建立低效高能、高污染企业退出机制。
三是加大投融资平台建设以市级平台为引导,整合各开发区投融资平台,以“1拖N”的方式加大统筹力度,做大做强各开发区投融资公司,加速集聚区发展支持各区县整合现有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推动各地通过划拨、股权收购等方式,向投融资平台注入土地、公用设施等经营性优质资产,积极引入民间资本进行增资扩股。
四是强化招才引智工作建立玉铜松工业经济专家库,吸收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专家项目评估机制,提高国土、规划审批效率,加快项目落户建设(三)一带双核旅游组团方面一是坚持规划引导,由市级层面对梵净山沿大江至主城区的百里锦江黄金旅游观光带和梵净山、主城区景点组成的精品旅游线路进行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切实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要规划建设好沿江人行步道、自行车道。
二是做大做强铜仁古城,充分挖掘铜仁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全力打造铜仁至梵净山旅游观光带,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完善主城区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服务,解决住、购、娱等问题,确保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
三是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走差异化的路线,要避免同质化,做到一步一景,让游客到一处收获一处惊喜(四)建立协调、激励机制组织有关区(县、开发区、高新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组团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根据各区(县、开发区、高新区)在组团发展中的角色和任务,科学合理确定考核项目和指标,推动组团发展。
来源:铜仁市委政研室作者:肖飘实习编辑:杨雅楠责任编辑:彭鸧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