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美食特色的作文500字(阜阳的特色美食作文500字)深度揭秘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03
面食里的阜阳朱子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皖南人,胃早已适应了皖南的食物。可来到阜阳上学,有幸品尝到不少阜阳美食。阜阳的面食做出了许多花样,说它是面食
面食里的阜阳朱子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皖南人,胃早已适应了皖南的食物可来到阜阳上学,有幸品尝到不少阜阳美食阜阳的面食做出了许多花样,说它是面食里的阜阳也不为过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阜阳人引以为豪的格拉条格拉条是一种形似粉条,而实则内里夯实的面食。
煮后在凉水中焯一下,捞进大碗里,辅之以香菜、豆芽、炸花生米、香油、辣椒油,最后洒上一层浓郁的芝麻酱,口感筋道爽滑格拉条的名字听起来很有意思,它的名字来源大约是吃之前要先搁啦搁啦(阜阳方言:搅拌之意)又因为苏东坡在阜阳任过太守,又有人说是这个大文人发现的美味,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阜阳的大街小巷,找卖格拉条的铺子是用不着看它的招牌的,它不像卖牛肉汤 、兰州拉面的店铺,要看一眼招牌,才知道它卖什么
格拉条铺子的锅具实在是标志性的,只要看到哪个铺子当门的大铁锅上套个大铁架,上面还安了只像方向盘的东西(实际是千斤顶)把和好的面放进圆形筒里,启动电源,千斤顶缓慢向下压,格拉条便徐徐落入铁锅的沸水中看到这,你可以走过去冲着师傅喊一声“来碗格拉条”。
在这里,无论是妇女儿童还是工人农民,亦或是归乡人,都会在正午时要上一碗格拉条,在“搁啦搁啦”声里,辣椒油和芝麻酱的香气便蔓延开来,香味中混合的是阜阳人的智慧和热情
阜阳的面食虽多,但做法绝不重样,味道也各具特色太和板面算得上是阜阳面食中的佼佼者第一次在阜阳品尝羊肉板面,是刚离开家来阜阳上学,朋友拉着我到学校对面一家不大的面馆里吃晚餐秋风轻起,夹杂着蒙蒙细雨,心情有些惆怅。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板面呈现在我面前时,浓汤宽面、红椒青菜,湿润的空气弥漫着香料与红油、羊肉的鲜香我盯着这碗面许久才动筷子,感觉口感筋道、咸淡适宜、羊肉软烂,仿佛每一口都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面吃完了,心头的烦闷似乎也烟消云散。
无论面馆规模大小,餐桌上摆放的调料都很讲究一瓶陈醋,一小瓶辣椒油,一碗剁得极碎的辣椒酱,还有一碟蒜瓣别人爱说,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可惜我是最不爱吃蒜的,连味道都受不了看其他人配着生蒜吃面时觉得的确是香。
也许因为生蒜瓣儿是脆的,一口咬下去,蒜水在嘴中散开,随即夹上一大筷子面条,柔软润滑的面与刺激辛辣的蒜冲击,味蕾便像火星般“砰”地点燃
小时候总吵着要逛夜市,因为觉得一辆辆小吃车里装满了各色珍馐长大后才发现,各地美食大同小异但是阜阳小吃摊上的卷馍,可谓一枝独秀了卷馍起源于明朝,相传是朱元璋和沈万三在落魄时所吃,后来民间也多了起来,早先被称作“粉子馍”,又称“万三卷”。
卷馍的“馍”,与真正意义上的“馍”有天壤之别,更像是几张叠在一起的薄薄的春卷皮儿,在里面裹进鲜汤里煮熟的面筋、绿豆芽、鸡蛋,用手卷成圆锥形,吃时从上往下一点点咬食,薄面皮破开,露出满满当当的料,是地地道道的“懒人美食”。
我常常是还没吃到一半,就已经感到饱腹了
要说起阜阳的特产,当地人准给你介绍枕头馍枕头馍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其形状就如其名字,像个大枕头做工甚细,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瓣洁白,层层相包虽干不燥,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枕头馍的制作保留了粮食最本真的味道。
但如今可供选择的美食不计其数,已经鲜有人选择用它来填饱肚子了,大多把它当作新奇的玩意儿来尝一尝
阜阳的这些面食,无论是有汤的还是干拌的,无论是实心的还是松软的,每一道美食背后都藏着一份久违的朴实和本真到阜阳求学已有三年,阜阳的美食已经俘获了我挑剔的胃西方谚语说:You are what you eat.阜阳面食给予我的不仅是一份满足和实在,也是独属于我的阜阳记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