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美食列表图片(各地中秋美食图片)不看后悔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04
法学院易班的中秋征集活动一轮明月,“易”起分享已经落下帷幕许久了想必大家都在等待着活动结果
01通过审核的名单
200110930211 凌伊婷 200110930619
法学院易班的中秋征集活动一轮明月,“易”起分享已经落下帷幕许久了想必大家都在等待着活动结果
01通过审核的名单
200110930211 凌伊婷 200110930619 缪黄懿 210110930110 黄心昀 210110930133 叶胜涛 210110930221 刘瑞
210110930231 杨茜钧 210110930236 郑可妮 210110930237 郑欣冉 210110930334 叶雪美 210110930402 顾姝楠
210110930614 李政达 210110930631 余彬尔 220110930101 陈江沅 220110930102 陈圣璐 220110930117 李湛
220110930138 杨虞晶 220110930141 张开蝶 220110930201 陈菲雅 220110930203 陈力骄 220110930204 戴安然
220110930206 顾凌冰 220110930211 林函荧 220110930236 周璐 220110930237 周梦瑶 220110930240 朱雨韵
220110930312 孔可 220110930317 李希盈 220110930323 潘依诺 220110930408 郭素针 220110930412 李沛儒
220110930416 马梓涵 220110930419 欧嘉欣 220110930424 吴思洁 220110930427 熊凯娟 220110930428 徐才涵
220110930429 徐镘棋 220110930430 杨红意 220110930431 杨浪 220110930432 易桐舟 220110930510 傅湛淮
220110930515 孔信博 220110930519 吕成琳 220110930524 陶秀璐 220110930618 刘薇 220110930622 吕韦利
220110930624 盛夏 220110930625 苏子彤 220110930628 翁月茹 220110930629 吴凯琳 220110930640 朱婧怡
02优秀作品名单
故事征集 22法1 陈江沅故事征集 22法4 李沛儒故事征集 22法4 易桐舟故事征集 22法4 徐才涵故事征集 22法6 翁月茹图片征集 21法3 黄心昀
03优秀作品展示
米面层是泰顺的一个特色小吃,也是每一个泰顺人忘不了的泰顺味道米面层从儿时就入侵并占据了我的记忆高中之前作为走读生,并没有将这一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吃视作一份难得的美味一直到高中住校,半个多月回一次家,受学校伙食的挑动,便总是念叨着好想出校门买一层米面层。
不只是我,米面层也是周围同学反复挂念的美味现在回想起高中在学校的日子,朋友们一起的念叨都成了不可复制的回忆,即使是想念本身也很珍惜回家的机会很难得,假期时间也很短在电话里很多次地和妈妈提起想吃米面层,所以每次假期妈妈都会自己做,有时也会送到学校里给我解馋。
米面层的制作是一项很麻烦的工作,从做面糊、切菜到炒菜,妈妈总是很早地起来准备所有的工作,为了让吃完午饭就要回学校的我吃到这份家的味道高中的关于米面层的故事,使得米面层于我而言不再只是地方的一种特色小吃,每一次吃到它,我想到的更多是妈妈。
大学来到了杭州,高中时嘴馋就有妈妈送到学校的幸福已经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好像真的离那一份家的味道很远很远了看到朋友圈好多人开学出发的最后一次早饭是米面层,似乎是一份执念,对于过去、家以及家人的执念还记得第一次在餐厅看到温州瘦肉丸的激动,只是没那么幸运的,没有机会为米面层而意外惊喜。
很想念,家的味道;很怀念,过去的日子;很想再见,那些时光里的人。——故事征集 22法1 陈江沅
家的味道:天津+妈妈做的饭菜有一种味道,时常唤醒记忆;有一种情怀,永久留在心间,那味道淡淡而悠久……她煮的粥会开花,她煎的饺子会说话,妈妈的味道,容易习惯,却忘了常要珍惜第一次自己在外生活,最想念的就是家中的味道,外面再琳琅满目的饭菜,却不敌记忆中妈妈煮的一碗面、刚出锅的滚烫的饺子、汇聚浓浓爱意用匠心打造的一份份创意菜。
妈妈是创意美食工作者,从小作为一个免费的试吃员,吃遍了全国各地美食的同时也为妈妈不断“试毒”新研发出来的美味作为一线城市的杭州,西餐厅比比皆是,可没有一家餐厅的牛排具有妈妈独特的风味,自调的浓郁酱汁包裹着的是妈妈对研发创意美食的热情和痴迷,还记得她第一次煎牛排的时候,我吃到嘴里的“牛肉干”,可这份搞笑的回忆如今变成了每当想家时眼眶里饱含着的泪水。
图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将豆腐的外表皮炸至金黄,外焦里嫩的口感配上浓郁的照烧酱汁,秋葵和香菇用作点缀,美观的外表却不是丝毫美味,软嫩的豆腐内心好像小时候懵懂稚嫩的我,而现在的我经过历练,具有坚韧的外壳,顽强的意志,点缀的尖尖角犹如我正在发展的梦想的萌芽,妈妈创意出来的一道菜表达出了我慢慢成长的过程,这其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深意、每个人成长的酸甜苦辣,相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体会。
当然说起天津——美食众多的城市,最怀念的其实真的是耳熟能详的煎饼果子,刚到杭州的那个晚上跟家人视频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天津的煎饼果子了全国各地不乏有煎饼店,有各种各样的豪华版,可味道却永远超不过楼下一家简单的早餐店里的最简单朴实的煎饼果子,醇香的绿豆面饼混合着鸡蛋,刷上面酱,夹着果bin er(emm…就是薄脆),一份简单的早餐可以让你满足一整天,也让我一直回忆着小时候的美好童年。
这就是天津人儿快乐一天的开始,哏儿都的美味当然远远不会止步于一份煎饼果子,其他的美味就等到下次活动吧~人世间多艰难,所幸总会有人等你回家,这大概就是家的味道吧;生活中多艰苦,所幸到家总有在冒热气的饭菜,这大概就是家的味道吧……
——故事征集 22法4 李沛儒
家的味道:四川乐山+爸爸做的菜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远在他乡就读的我望着星空满月,思绪万千,不免想起了爸爸做的满桌美味佳肴思绪伴着晚风吹回到离家前的那一个难忘的下午“叮咚!叮咚!”。
“宝贝,快去开门,客人来啰!”我兴冲冲地去开门,迎来的不只是熟悉的亲人,迎来的更是他们对我的关爱,对我的不舍领着大家进门来,妈妈便热情的张罗着,和亲人们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话家常爸爸在厨房忙碌,我于是到厨房帮忙搭把手,做做简单的摘菜、洗菜。
从切菜、下锅、翻炒、放调料到最后的出锅摆盘都是爸爸的活我在旁边看着,无论是剁鸡块、切五花肉还是切绿油的丝瓜、细长的葱或是“肥硕”的冬瓜等等菜品,这些对爸爸来说都是不在话下,一阵行云流水的操作,菜品就已经切好放入备菜区了。
对于在水池中活蹦乱跳的鱼,那对爸爸来说更是游刃有余了,三下五除二就将鱼打理干净,静静地“躺平”在盘子里准备切片下锅所有菜品都备齐之后,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炒菜“先倒油热锅”爸爸对我说,“油锅热了之后再下菜。
”我点点头,接着爸爸就下菜了“沙-----”好大一声,油溅得老高,吓的我一哆嗦,向后退了好几步,而爸爸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熟练又灵活地翻炒着在一番“紧张而又激烈”的操作后,色香味俱全的菜就陆续上桌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惹人垂涎三尺。
在所有的菜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爸爸做的藤椒鱼了料酒将鱼腥味除得一干二净,麻麻的藤椒油和在汤汁中,鲜美极了,吃起来真是让人回味无穷!鱼肉处理的更是巧妙,片切的鱼肉薄薄的,和鲜美的汤汁融为一体,入口嫩滑,百分入味,满口飘香!爸爸做的藤椒鱼,我是吃一百遍都不嫌多!。
“嘟嘟,嘟嘟”手机信息的震动把我惊醒,思绪又回到了现实中中秋月圆,阖家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我现在远在他乡,无法亲身感受到家乡的烟火气,但是来到了杭州,自然也有属于杭州的人间烟火无论如何,新的烟火会在新的地方盛开!。
——故事征集 22法4 易桐舟
家的味道:浙江台州+乌饭麻糍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老底子的台州人都会做一些乌饭麻糍食用,就像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一样,已成习俗——当然,随着时代发展,原本珍贵的糯米类事物已成平常,虽然没有四月初八多,但平时也可以买到乌饭麻糍来吃。
这种菜市场十块一大盒,便宜又好吃的台州传统甜点,也成为我家乡记忆的一大底色小时候我是最爱乌饭麻糍的,柔软的、有适度粘性和弹性的,带着乌饭叶独特清香和糯米粉的清爽的乌饭麻糍,按口味包上甜蜜蜜的、加入一定配比桂花和芝麻的红糖蜂蜜浆或者红豆沙,再稍微用力捏好边缘防止糖浆溢出,最后嗷呜一口咬下……。
我敢说,这种既有柔软又有厚重、既有糯性又有干爽、甜度自由不会腻人、吃前清香食后余味的绝妙传统甜品再无二家了!!!绝对秒杀现在甜屋中一众的西点们!王寒的书中说道:“‘热麻糍糯,冷麻糍韧,烤麻糍香’,无论冷热、烤炒、咸甜,总归是各有各的好。
麻糍有各种做法,煨麻糍、炒麻糍、鸡蛋麻糍、红糖麻糍、乌饭麻糍,味道各有千秋”但依我之见相较于乌饭麻糍,红糖麻糍失之清爽,鸡蛋麻糍失之弹性,炒麻糍失之厚重,煨麻糍失之柔软与优雅——总结:乌饭麻糍yyds!
——故事征集 22法4 徐才涵
家的味道:浙江杭州+妈妈做的饭菜西红柿蛋汤是家常菜甚至可以说下过厨房的都会做新摘的西红柿改刀切成块入热锅炒出汁,兑水煮至水开,沿锅倒入蛋液,调味撒葱后便可出锅西红柿采自自家菜园的,风吹日晒使得表皮斑驳,内里却是依旧酸甜可口。
鸡蛋是家里老母鸡新下的蛋,再搭上门口养的几撮小葱,整锅入白瓷汤碗汤色清亮鲜艳,极香美,让人食指大动一碗汤上桌,便为一整桌菜更添光彩,柔和了硬菜的火辣,调和了素菜的平淡我自幼喜食汤水,因而每餐每顿那张八仙桌上必有一碗汤。
有时是丝瓜汤解暑,有时鲫鱼汤鲜香,或者是老鸭汤滋补,而我最爱西红柿蛋汤抚慰人心也许是因为我对番茄鸡蛋汤的偏爱,也许是食材易取烧制简单,记忆桌上最常见的也就是西红柿蛋汤常常一碗汤端到桌上还没摆正,我就忍不住就提起汤勺去舀一口鲜。
又或者狼吞虎咽后盛一小碗汤一饮入喉,味香而清淡,最适合在饭后解腻缠绕着汤香的时光埋藏在记忆深处,充斥着温馨的回忆天渐渐暗下来,一天快要过去了,在很多个夜晚,妈妈骑电瓶车下班回家,用被风吹得冰凉的手指抚摸我的脸后匆匆去厨房烧菜,我就坐在小板凳上边打瞌睡边看妈妈忙碌,手起锅落,几下翻炒就做好一桌菜。
也是神奇,简单的几样菜经母亲翻炒后就可以如此诱人先上桌的是一盘土豆丝,再来一碗青椒炒肉,最后是番茄蛋汤偶尔我煮的饭生硬或糊烂,但饿得头发昏的我顾不得太多,端起碗狼吞虎咽,还未尝出饭菜滋味碗就见底了夏夜光景想来如梦。
窗外蛙鸣虫声四起交织,让我想起刘亮程说“虫声有一丈厚”妈妈说窗外是交响曲我觉得这比喻很美厨房昏暗的灯光下四周是暗暗的,我感受到但是妈妈的眼睛亮亮的她说我吃太快容易饿,我也不接话,只要妈妈再给我盛一碗番茄蛋汤。
上高中后一个月难得回家一次,学校里也有番茄蛋汤,装在铁桶里虽然是免费的,但过于寡淡,没有番茄滋味,蛋花也只有几片,感觉兑了半桶水我在电话里向妈妈思念家里的番茄蛋汤,她在匆忙里未有回应后来周末妈妈来校看我,手里提着保温桶站在宿舍下。
我上楼后打开,依旧是杂而丰盛的饭菜,还有一层是清亮亮的番茄蛋汤忘了汤什么滋味,只是每次回想,那份滚烫依旧能熨开心中的不平开学前我帮衬妈妈做了一桌菜,有西红柿蛋汤,我又自作主张地向汤里加了些紫菜大学的番茄蛋汤和高中一样寡淡得像兑水一般,而我却不能期望她像去年冬天一样提着保温桶站在宿舍楼下。
而我很久没喝妈妈做的番茄蛋汤了——故事征集 22法6 翁月茹
9月10日 浙江杭州的晚上时值中秋,秋日凉风正徐徐吹来,夏日灼热正悄然褪去,于此良辰美景好时光,赴一场与家人的阖家团圆饭,岂不美哉?中秋当晚,我的家人们准备了满桌佳肴,毫不夸张的说,光是看到这些菜就足以令我垂涎三尺。
不必说那红烧牛排,于锅中焖炖之时,脂肪与香料的碰撞,加上时间的成就,使得那牛肉芳香四溢、入口绵软却又不失嚼劲;也不必说那辣子鸡,辣椒的辣与香更加激发出了鸡肉的鲜嫩,两者相得益彰造就了一段舌尖上的美好相遇;在接受完辣椒的洗礼后,清热解毒的冬瓜则登上了舞台,与腊肉一起,给舌尖的热辣下了一场“及时雨”。
而这家宴上,又怎能少得了鱼虾,这一大盘鱼杂锅是对味蕾的敬意;而清蒸虾也不甘示弱,饱满的身体不断诱惑着人们细细品尝;不可忘了,山野时蔬也是一个重要角色!它们在大鱼大肉之间发挥着自己清爽的独特优势,令人们时时想起“人间有味是清欢”。
以上佳肴,不仅仅是我和我的家人所享受到的口福,更连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人们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许我们总难做到事事如意,那么我想更加注重于当下,珍惜一切平凡而又美好的瞬间我也祝愿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图片征集 21法3 黄心昀
结语
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同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法学院易班后续开展的其他活动。法学院易班工作站邮箱Lawyiban2022@163.com。若对名单存在疑问,可发邮件联系工作人员。
法学院易班工作站编辑 | 潘艺钦指导老师 | 赵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