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美食介绍和图片英文翻译(西安的美食介绍英文翻译)学会了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09
不想说再见。
阔别学校三个多月,西安的大学生终于陆陆续续开学了,针对老师和家长们对于安全方面的疑虑,很多学校都拿出了各自的态度:分批入学,错峰上课、派发健康包……而有一个学校就厉害了,不仅斥资400万给2万师生做了核酸检测
,主动给学生退了三个月住宿费,为了减少接触,还推出校园无接触送餐,线上配送1700多种餐食!这个西翻,不简单!
西安翻译学院翠华山下的天然氧吧巍巍秦岭,太乙河畔;依山傍水,风景宜人5月,从终南山山麓里吹出的徐徐清风,驱散了夏日的燥热,给了西翻20多度的恒温夏天让这个名副其实的终南骄子,羡煞旁人的秦岭宠儿,更多了一份仙山的清幽,让人静心的魅力。
一下车看到新修的学校大门,俨然是整条太乙宫街道最吸睛的存在。迫不及待地走进校园,听着口语角的朗朗书声,记忆瞬间开始泄洪,我们的西翻时光,开始轮番播放……
西翻漫漫创校史1987年,丁祖诒辞去西安石油大学的公职,创办了西安翻译培训学院2000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安翻译职业学院,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西安翻译学院。
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20年,33岁的西翻已经成为西安民办院校中的佼佼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01西翻有点美在丁爷爷改造之前,翠华山下这片土地曾经是有名的钟表机械厂,因此,西翻的校园看起来不像其他大学那样规整方正
但细数全西安的高校,也没有一座像西翻这样,一所学校独自占领着一座山头。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都是我大西翻的江山。一座横跨太乙宫街道的天桥,连接着西翻东西校区。
东区崭新综合类专业大本营1走过图书馆和科技楼,穿过一整面墙的爬山虎,便会被眼前一座高耸的“钟楼”拦住去路,这个原本锅炉房里的烟囱,在设计师手中摇身一变,从平平无奇成为校园地标。
当其他学校的同学在炫耀自己学校的人工湖和喷泉水时,西翻同学话不多说,默默指向情人坡,从秦岭山谷里流出的山泉水贯穿南北,成百棵柳树沿河垂下。
晴朗的日子里漫步在两旁的林荫小道,眼前是绿树成荫,仰头是蓝天白云,360度无死角的大片输出基地。
这座小情侣们最常出没的吊桥已经有了名字,这里是无数同学毕业后仍然心心念念的回忆阀门,虽然曾偷偷锁上的爱情,都被严厉的老师们一个个摘掉。
丁爷爷镇守的晨读广场,周内每天早上七点钟都是朗朗书声洋溢,这些外校同学瞠目咂舌的场景,西翻人早已经司空见惯。
男女比例1:7的西翻,一眼看过去全是长腿小姐姐,但如果你来风雨操场,就能瞬间刷新认知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经常有腿长颜好的小哥哥扎堆出没,谁说西翻没男生,虽然数量少,但质量高啊~(当然也有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操场臭脚社团)。
西区质朴全外语环境模式2穿过一座天桥,就到了西区外语专业的地盘。目之所及,所有的路牌、教学楼都是全英文,所有交流也只许讲外语。没错,这就是当年丁爷爷的“执拗”。
对于语言类专业而言,最重要的便是语境和实践,于是丁爷爷便在西区强势启动全外语语境模式,上课、交流、生活……所有一切都必须用外语交流。
但凡有一丝懈怠,学生会的人会监控般地提醒你"please speak English"?
驰名中外的西翻“敢死队”的楼就在这里,依旧是每年只录100个人,越努力越幸运。
有人说西区教学楼老旧破,尤其以三号楼教室的厕所为代表的老旧设施,为很多同学所诟病。但现在的西区已经幡然一新,学校已经为外语类专业配备了仿真模拟教室。
韩国、日本、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每个教室都根据国家特色做了虚拟仿真实训教室,主题式装修+一流的设施,体验感upup!
时隔数年再回母校,发现这里变化真的很大。崭新的科技楼和图书馆依旧相依相偎,但那些曾经走了无数次的无名小路和广场,都有了新的名字。
曾经的餐饮中心已经重磅升级,成为羡煞旁人的网红餐厅;曾经的西餐厅已经改造成新的防控隔离室;曾经的空地也在校友的捐赠下成为了偌大的高尔夫球练习场……
宿舍楼下仍旧是永远晒不完的被子,据说里面的格局已经升级改造,最近也在陆陆续续装空调。
水房前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枚水壶孤独地待在地上,壶身没有了曾经绞尽脑汁的手写“防盗提示”,因为现在每栋楼上都配备了热水系统,再也不用人挤人排队打水,也不用担心壶爆壶丢。
实名羡慕学弟学妹,母校嘛,就是你一走它就装修,越来越好的地方……02西翻有点好吃直接说西翻的饭有多好吃或许不够直观,但四年长起来的肉可以证明。西翻不仅在餐厅数量上名列前茅,菜品味道上也是遥遥领先。
且不说东西区美食遍地的其他餐厅,就一个诒德楼,就足以让西安很多学校望尘莫及,没错这里就是以前的餐饮中心,有了新名字,里面也已经焕然一新,带领全国各地的美食,升级成为西安高校网红餐厅PK中的王者。
对了,为了疫情期间减少接触,促进东西区美食的交流,西翻在这学期打通各个餐厅,上线了无接触配送服务。
足足1700多种美食全城无接触配送,躺在宿舍打开手机点完餐,坐等餐厅小哥开着小黄车将美食送达。然后你只需下楼在最近的自提柜前扫码开箱提饭即可,方便安全又省事。
与时俱进的高科技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我们还是时常想起那些年“帮我带份饭”的舍友情谊西一的方便面,西二的意面,东三的炒米,东四的煲仔饭……天天必吃的太湖水餐厅各种美食,油饼夹菜红豆粥,餐中的过桥米线杂粮煎饼免费汤,澡堂楼下小卖部的烤肠,一次只可以买半个火龙果两根香蕉的水果摊……。
喜欢就多吃一点,毕竟毕业后,就很难吃到十块以下的米饭套餐,量大味美又实惠的大碗油泼面,20多块解决一天餐食的餐厅……
03西翻有点刚或许很多人在来西翻之前,对这里的严苛早有耳闻,并立誓要来这个清净之地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然而入学后才发现,这里比想象中的更严格,甚至有些“变态”。
西翻究竟有多严呢,人送外号“西安第二女子监狱”!暂不说每周内5天的半军事化管理、风雨无阻的晨读、不能染红黄头发、在校必须戴校牌,光一条“上课时间不能待宿舍”,就让很多同学get了装病、藏衣柜、扮玩偶的特殊技能。
校训明文规定:不准谈恋爱。不过现在好像取消了这一条,这或许是学校对万千单身狗和小情侣们的最大关爱。
很多人都觉得自由自在才是大学氛围,西翻却背道而驰但正如丁老当年纪录片里的经典语录:高考落榜生就像七八十度的水,只要添一把火,他们就能沸腾而所有严厉的初衷背后,或许都是想竭尽所能,将这把火烧到最旺!
04太乙国际,越来越好像所有郊区的高校一样,西翻外面也有一个为学生们提供着吃喝玩乐日常生活所需的村子——太乙镇,江湖人称“太乙国际”太乙国际两边就是各种餐厅、商店、宾馆、网吧……曾经走遍整条街都找不出几家连锁店的这里,如今已经变成了国际化大都市。
各种美食林立,知名奶茶店随处可见
于已经毕业数年的很多校友而言,永远忘不了的是剪了四年的粤美造型和肥仔;吃了四年的北门王刚烤肉;聚餐必去的兴盛餐厅;出门放风必买的美汁鸭;吃了四年没够毕业还想打包带走的皇后炒凉皮……
这次上山,兴盛餐厅老板娘,仍旧和蔼地接待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她说今年店已经开了23年……
肥仔和他的粤美造型已经搬了地方,不知还是否有人再特意上山,就为了在这里来一次洗剪吹。
毕业后最怀念的皇后炒凉皮。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每天都有人线上下单,每天都有人要加盟,要给阿姨投资,要跟阿姨学习,要把凉皮带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火锅、鱼香、糖醋、原味,你最爱哪一口?
再也不会拨出去的翻墙热线因为半军事化管理的西翻,每周五11:30准时开门,但心急的同学就想躲开高峰,在官方开门前早早溜之大吉然而负责的门卫向来铁面无私,不见假条不放人,于是便催生了太乙镇的特色行业:翻墙,即村民在外面搭梯子,负责接同学翻出去。
单趟两块,往返四块,包月有优惠这个曾经周末天天见的电话,毕业后就躺在通讯录里,成为了再也不会拨出但也不舍得删掉。
以前坐不上以后再也坐不上的905还记得当年那个背负着全村希望,让人闻风丧胆的魔鬼905么,如今它已经改名换姓走了另外的线路太乙国际周边也开通了数条下山的公交线路,直达地铁韦曲南的729和335,不仅车大还频次高。
同学们下山再也不用为了独苗905的一个座位排千米长队,跟插队的同学挣得面红耳赤,上山再也听不到电视塔的“西翻走不走,还差一位”,再也不用跟永远差一位的黑车司机讨价还价。
虽然905魔幻的时代已逝,但这个特殊的数字已经成为无数同学心底的烙印那些曾经在905站牌下排过队抢过座,伸张过正义吵过架的同学,毕业之后在交通出行方面早已所向披靡,无论是去北上广的早高峰地铁,还是东京上班点的电车,论上车速度,地球境内没输过!。
05西翻不完美,却是唯一很多人在入校时都觉得西翻地址偏远,制度变态,不是自己理想中大学的样子……有人说,高考时你错的每一道题,都那么恰到好处。因此,在西翻相遇,或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
西翻的确没有那么好,但它却是那年高三自己亲手在试卷上给青春做下的选择题;西翻没有那么惊艳,但它自然淳朴,给了我们无法复制的珍贵回忆;西翻没有那么优秀,但却竭尽所能,给了我们它的所有,并且愿意和同学一起成长完善……
西翻不完美,甚至缺点很明显,但对于每一位前来求学的同学而言,西翻或许给不了你如同985/211那样的敲门砖,但它却竭尽所能给了大家一个和他们一起赶路的平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些曾经晨读时的语法句子、晚自习的试卷答案、封寝断电强迫你养成的自律和习惯,都会成为你入社会时KO对手的资本和盔甲其实盘点西翻的校友,优秀的不在少数,每年去香港读研深造、签进大使馆的,单是身边耳熟能详的王自如、乐心、旭东、啸雷、方言……都值得我们手叉腰聊半天。
因此在毕业后,听到有人说它半点不是,立马就想开启人体ETC模式,怼到他哑口无言。没错,母校就是这么一个自己可以每天吐槽八百遍,但忍不了别人说半句不是的地方!
06西翻,不想说再见弹指论道间,西翻已过四年。当日历翻完5月,2020届毕业生就要离开校园,下山追梦了。那些曾经入校时满脸委屈,一心渴望时光加速的同学,终于可以彻底逃离,拥抱下山的自由空气和繁华了。
再也没有让你闻风丧胆的楼妈和喇叭,没有让你头疼不已的晨读和自习,没有催你上课和睡觉的封寝断电,没有让你望而生畏的督察组,没有拦着不让下山的门卫……所有曾经抗拒的一切,都结束了!
然而当打包好行李,准备走出学校那一刻,所有的离愁别绪顷刻间一触即发,那些翻墙钻洞藏衣柜又装病的日子恍如昨日;那些停水停电停网,但从未停过的晨读和晚自习也开始无比怀念;学生会、校园记者团、西译心协、口语尖兵队的记忆还历历在目……
亦师亦友又帅气的老师,每早的万人晨读、每周四晚的电影、会漏水的暖气片、每个窗口都要排队的食堂、熟人占坑的女厕所、情侣革命根据地的情人坡、可以捞鱼的金鱼广场、日常羡慕ing的别墅楼、日常查课的督查组、可爱的校园110、每天需要走三个来回的天桥、考驾照的桃园、白天看帅哥晚上晒月亮的风雨操场、翻墙首选的四食堂厕所旁边的村民家……开始了记忆里的无规律混剪。
回忆太重,文字太轻转眼才发现,其实这个曾经天天吐槽的“荒郊”,其实也没有传言中那么一无是处,4年相处,自己早已经深陷西翻之美而不自知感叹4年时光太短,不足以将这里的四季看遍春天的落英缤纷花香鸟语,夏天的潺潺流水凉风习习,秋天云雾缭绕漫山红叶,冬天银装素裹皑皑白雪……都成为无数人胸口最美的朱砂痣,心头永远的白月光。
此去经年,或许再无归期,唯愿母校和这里的一切都越来越好~有人喜欢叫它西译,有人习惯叫它西翻,无论哪种,它都是我们生命里最好的西安翻译学院!部分图片来源于西安翻译学院老师辛波在此声明并致谢-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生活好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