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地美食分布图(江苏各地美食分布图)快来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0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关注我一号在手盐事尽览
中国有句老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通过用于长辈苦(居)口(高)婆(临)心(下)教育晚辈要听老人言,否则吃亏在眼前可见,在中国人哲学中,盐是智慧、见识的象征在我国的饮食习惯中,盐就是中国美食的灵魂,所谓“无盐不欢”。
从南到北,从东至西,以咸鲜为特色的美食一直陪伴在中国人的身旁
中国人若到国外,确实有资格对歪果人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调查显示,中国是全球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烹调盐摄入量为10.5克,再加上通过加工食品摄入的盐以及食物本身固有的盐(隐形盐),中国居民实际盐摄入量估计在12克左右,远超世界卫生组织5克的推荐摄入量。
那么,中国哪里的吃法像“打死了卖盐的”?哪个地方的人口味更重?哪个地方的人口味相对偏轻?
如果仅凭刻板印象,中国饮食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偏爱重口味是我国北方居民饮食的一大特点,如此说来,北方比南方吃得更咸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调查,中国北方的食盐摄入量(每天11.2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北方的食盐摄入量逐年走低。
但是,南方变得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清淡中国南方的食盐摄入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每天8.8克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每天10.2克上述数据只是一个广义的区域性概念,要想具体掌握中国吃盐哪省强,我们还需要用更加精确的数据说话。
我们来看一下几组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中国卫生部、科技部和统计局曾于1992年、2002年做过两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其中涉及各地区居民食盐摄入量项目,让我们得以更精确地掌握口味咸淡的地理分布1992年,我国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不包含辽宁、重庆和西藏的资料):
第一梯队:江西(19.4克)、吉林(17.9克)和安徽(17.4克)位列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前三甲第二梯队:湖北、江苏、河南,均为16克这个级别;第三梯队:陕西、青海、北京、河北,属于15克级别;第四梯队:湖南和黑龙江属于14克级别;
第五梯队:浙江、贵州、山东、云南、上海、广西、内蒙古、四川属于12-13克级别,算是中等;第六梯队:宁夏、福建、广东、海南为10-11克;第七梯队:最清淡的是新疆(9.9克)、天津(9.4克)、山西(8.5克)和甘肃(7.8克)。
这一组数据总体客观显示了我国每日食盐摄入量的区域分布,江西、吉林和安徽位列三甲,也基本在意料之中。但讲究“风味清鲜”的江苏位列第二梯队,山西人口味居然比福建、广东人更淡,多少令人有些意外!
我们再来看另一组权威数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是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进行的,如果转换成政区排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所以我们仍使用调查时的地区分类。
根据这次调查,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费食盐12.0克,其中城市居民10.9克,农村居民12.4克各地区的人均食盐日摄入量排名如下:口味最咸的是汾渭(河)谷地、太行山和大别山农村,14.7克陕西、山西农村的确是吃盐冠军。
其次是湘鄂川黔及秦岭大巴山、黔桂川滇高原、黄土高原等农村,12.6克再次是华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以及豫皖鄂赣长江中游地区的农村,12.1克再次是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南部沿海农村,12.0克全国各地的中小城市,11.2克。
口味最淡的是各地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宁波、南京、广州、深圳、郑州、成都、西安、武汉和厦门,10.0克2000年,第三次总膳食研究以全国12个省份为样本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陕西以17.9克/天的人均食盐摄入量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湖北成为调查中唯二的摄入量超过15克/天的省份;尾随其后的是河南、江西和河北2016年,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期刊》上一篇中国人“2009-2012年盐、钠摄入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这项研究,涉及中国的20个省市,统计了他们在2009-2012年间的食盐及钠摄入量,并将最新数据与200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和2000年的数字相比,中国人的食盐摄入量下降了22.2%,但平均一个“标准人”一天的盐摄入量依然高达9.1克,距离目前的推荐限量5克/天还有相当距离。
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最多的前几个省份(城市)是:吃盐排行榜河南(12克)北京(11.7克)辽宁(11.7克)陕西(11.7克)河北(11.3克)吉林(10.2克)……浙江也在这受调查的20个省市之中,根据调查结果,2009年-2012年,浙江人平均一天的盐摄入量是9克。
江苏人吃盐也不少,达到了每天9.8克。令人意外的是,在我们印象中“用盐最不心疼”的四川排名最低,为5.6克/天。与我们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
上述关于我国食盐消费量的地理分布的数据,因统计时间、统计对象、统计方法、统计口径不同,数字有一定出入,甚至有看似矛盾之处总体来看,哪里人最能吃咸是随时间变化的也因统计对象、统计方法、统计口径不同而又有一定变化。
如果仅从在历次调查数据中出现的频次来看,江西、山西、河南、河北、吉林、湖北,似乎妥妥地位居中国吃盐排行榜TOP6(排名不分先后)我们还能肯定一件事,农村口味比城市更咸至于以往人们公认清淡的江苏、浙江和安徽菜,其实含盐量挺高。
此外,我们常说的“北咸南甜”也未必准确,全看你引用哪一次调查的数据。
小 结
中国人过去吃盐吃得厉害,是跟穷时代留下的味觉记忆有关交通不发达,需要盐来保存食物,需要腌菜来下饭,多少年来,咸是平民百姓惟一消受得起的日常滋味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盐又被赋予更多特殊的含义,成为中国美食的灵魂。
中国人离不开盐,可是又该如何面对食盐过量带来的风险呢?近期,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控盐(减盐)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关键词,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而此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标准为6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为5g。
少吃盐,吃好盐,多用盐。在兼顾舌尖上的美味的同时,更关注身体健康,或许会成为今后中国美食发展的精髓。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