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太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足三里太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2
之前讲昆仑的时候简单介绍了一下,昆仑是阳跷脉的起点,太溪是阴跷脉的起点,两穴合用,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
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太溪穴,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之前讲昆仑的时候简单介绍了一下,昆仑是阳跷脉的起点,太溪是阴跷脉的起点,两穴合用,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太溪归属的肾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肾经以及与之相表里的膀胱经相关疾病主治咽痛,齿痛,咳血,气喘,耳聋,失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消渴,小便频数,足跟痛,脊痛等。
。
针刺太溪会经过几层组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小腿十字韧带的上方→内踝与眼腱之间。支配该皮区的神经是隐神经。
着重学习下太溪穴的作用机理及具体运用①太溪是足少阴肾经五输穴中的输穴,原穴输穴主体重节痛,原穴主五脏六腑之疾病肾精主水有肾阴肾阳,人身阴阳必得相对平衡,阴阳失调则病症峰起太溪为肾之原,补之则济其亏损,泻之则泻其有余。
,故太溪既可治肾气虚所引起的遗精、月经不调、耳聋鸣;又可治阴虚火旺而引起的咽干喉痛、咳血、盗汗、失眠梦多、牙齿酸痛和神经衰弱等。
②鼻出血或牙痛可用拇、食二指在太溪、昆仑二穴同时用力对捏,有较好的即时止血或止痛的效果。③太溪伍宣肺止咳之鱼际,为治咳喘病之穴对。此伍源自《灵枢》“气在于肺,取手太阴荥、足少阴输”之论。
④太溪佐培中固本之膏育、促生化之源足三里,方名“太溪膏肓三里方”,共奏清热养肺、祛痰止咳之功,而为治咳喘肺痨之用方⑤太溪伍照海、手太阴荥穴鱼际,共成滋肾利咽、清退虚火之功,方名“太溪鱼际清咽方”,而用于。
阴虚火旺之咽炎者。⑥太溪伍疏通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之中渚、听会、侠溪,方名太溪中渚耳疾方”,主治耳聋耳鸣等证。
⑦目疾伍太冲导厥阴经气下行而降肝火,佐晴明导太阳经气以泄风热,方名“太溪太冲泻肝明目方”,共成滋阴降火、清肝明目之功⑧太溪伍神门、三阴交,既济水火,交泰心肾,方名“太溪神门三阴交心方”,为治神经衰弱之良方。
⑨在中风偏枯、小儿脑瘫的治疗中,对肢体偏废者,宗《内经》“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法,而立“脑瘫太极刺法”。
先取阳经八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意在扶阳气以通经气续取阴经六穴:上肢极泉、曲泽、内关,下肢血海、三阴交、太溪,意在益阴血而接阳气此法可变针法为摩法,为防病健身之功法。
这种从阴引阳及从阳引阴的针法和前两天介绍的一种有点不一样,它那种重视经脉的循行路线,根据十二正经行走的大周天循环来的,而这个则是大阴阳概念,不太关注具体循行⑩太溪又是针刺麻醉手术常用穴之一,伍内庭、肾俞,名“太溪内庭针麻方”,曾用于针麻臂部肿瘤切除术,今多为治。
肩周炎、网球肘之用方。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这了,欢迎关注,赞赏、每日一起打卡,如果身边有足跟痛,耳聋,耳鸣等肾虚或虚火表现的,可以把文章转发给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