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旅游团(惊悚旅游团TXT下载)居然可以这样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1-04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无论春夏,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破晓的,不是日头,而是大地上卑微的生灵。无论寒暑,伴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尘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王志艳)“无论春夏,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破晓的,不是日头,而是大地上卑微的生灵无论寒暑,伴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尘中唱着夜曲的人们”继2015年《群山之巅》后,近日茅奖作家迟子建又推出长篇新作《烟火漫卷》,将镜头对准了她生活了三十年的哈尔滨。
“我是1990年来到哈尔滨的,至今生活已经三十年了。从最初的隔膜到现在就是水乳交融了,你在这座城市当中了解它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等一切,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在升温,对它有了表达的欲望。”迟子建说。
不同于她的前作《黄鸡白酒》《起舞》《白雪乌鸦》《晚安玫瑰》等,哈尔滨只是作为一个地理坐标,一个故事的发生场所,一个承载悲欢离合的历史背景的存在《烟火漫卷》里,哈尔滨整座城市成为小说完整的主体,小说人物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人物命运与其互相交融,意蕴悠远。
对城市生活的聚焦,是迟子建在《烟火漫卷》中的一个重要转变对此,作家阿来评价:“过去所写的乡愁都是农村,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唤写城市文学这次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城市,就像小说里最重要的角色一样,整体地出现了,包括建筑,地理,人文等等。
”《烟火漫卷》是迟子建献给哈尔滨的一首长诗,诗中满溢着城市烟火:凌晨批发市场喧闹的交易,晨曦时分的鸟雀和鸣,食物的香味,澡堂子里氤氲湿润的热气,旧货市场的老器物,老会堂音乐厅的演出,饭馆或礼堂的二人转……迟子建以从容洗练、细腻生动的笔触描摹着哈尔滨城,意蕴悠长。
凡是作品中涉及的地方,迟子建都要触摸和感受,她会在写作或工作的间隙,乘坐地铁公交穿行在哈尔滨的各个城区之间。去蔬果批发市场,去夜市花市旧货市场,起大早观察医院门诊挂号处排队的人。
作家迟子建迟子建说:“有一种烟火,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回到人间的我喜欢烟火人间的感觉,虽然这些东西未必一定写到我小说当中,但是我不经意这样走过的时候,感染了这种人间烟火气”《烟火漫卷》于2019年4月动笔,年末完稿未久,便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迟子建回想起那段时间的生活,一边忙于疫情中的工作,一边修改这部小说“以前并不喜欢那种都市的喧嚣和奔忙,可当生活以惊悚的方式静止的时刻,你的心脏虽然跳动,却有窒息的感觉,就怀念这种喧嚣了”小说中的20多个人物,很多都有原型,比如驾驶爱心救护车的主人公刘建国。
迟子建回忆:“我当时联系了一位开救护车的人说,因为做社会学研究想采访他,然后就约在他妻子开的花店里,我们隔着一个冰箱坐着聊天,他对我毫不设防”《烟火漫卷》刻画了这样一群在现代都市生活着的平凡人,他们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但在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看来,这部小说的力量不在于塑造了某个光彩夺目的典型人物,而在于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里当之无愧的主角很多作家都会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地理坐标,“哈尔滨”是迟子建笔下继“北极村”之后第二个精神家园。
“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生机”作家苏童说,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
每年春天,我们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图集 +1责任编辑: 王志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