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剧(高希希说新三国是历史正剧)难以置信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02
齐鲁晚报记者 刘雨涵近日古装剧《山河月明》播出,基于史实的宏大叙事,流光溢彩的戏骨云集,以小见大的台词韵味,让人感受到已经许久不见的历史正剧的力量和底蕴曾几何时,历
齐鲁晚报记者 刘雨涵近日古装剧《山河月明》播出,基于史实的宏大叙事,流光溢彩的戏骨云集,以小见大的台词韵味,让人感受到已经许久不见的历史正剧的力量和底蕴曾几何时,历史正剧是古装剧的中流砥柱,《三国演义》《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经典之作熠熠生辉。
宫斗剧、穿越剧、玄幻剧等古装剧类型的兴起,将历史正剧挤到市场的边缘,出现高投入、低热度、高门槛、低口碑、高风险、低回报的倒挂现象在《山河月明》之后,还将有一批古装历史正剧待播,古装剧如何转“正”?

细节是历史的表情《山河月明》于4月初播出,该剧以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登基为起始,讲述至永乐皇帝朱棣开创盛世,将明朝开国六十年的风云激荡尽数展现该剧导演高希希表示,希望给观众呈现一部“有质感、有分量的历史正剧”。
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精致考究的服饰场景,鱼贯而出的历史人物,让观众感受到《山河月明》古装正剧的质感仅第一集,有身份的出场人物就多达近30个实力演员们纷纷为《山河月明》压阵,陈宝国饰演朱元璋,王姬饰演马皇后,张丰毅饰演徐达,王劲松饰演刘伯温,王庆祥饰演韩国公李善长,杜源饰演胡惟庸……网友戏称,这部剧是“捅了老戏骨的窝”。
随着剧情的铺陈,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分庭抗礼逐渐显现,从宏观视角描绘明初朝堂的波诡云谲而与此同时,《山河月明》也在朝堂之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呈现出一幅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的生活图景高希希说,“细节就是历史的表情”。
因此他对这部剧的创作理念是,在严肃的历史背景之下,从新视角窥见角色性格,从细节处凸显个体特质,以特征化的角色构建手法塑造历史人物比如剧中的朱元璋,他会跟臣子谈起儿时糗事,跟马皇后打趣逗闷,因儿子贪玩而斥责“兔崽子”,也会把训罚孩子的夫子称作“老匹夫”,显示出其草莽气质。

其实《山河月明》早在2018年8月便杀青,3.2亿的投资额可以说是当年国产剧的天文数字之所以积压4年之久,是因为《山河月明》几经删改才符合播出要求,其中主要是删减了许多没有史料佐证的宫斗权谋戏份,从原本的80集变为现如今的45集。
积压多时的《山河月明》率先播出,接下来还将有一批历史正剧作为重大历史题材剧集,有望很快登上荧幕如聚焦唐初贞观盛世的《天下长安》,展现汉朝四百年历史的《大汉赋》,以清代康熙年间的黄河治理工程为线索的《天下长河》,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传奇人生轨迹为载体的《阳明传》,以西施视角讲述吴越争霸的《浣溪沙》,还有唐代在西南地区维护民族团结的《盛唐南诏》等作品。

从霸屏到小众历史正剧曾贡献了多部深植于国民记忆的经典之作1994年的《三国演义》有着过亿的播放量1995年的《武则天》当年收视份额达34.7%,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更是在部分地区收视率一度超过80%,可谓真正的万人空巷。
2000年之后的《大明宫词》《康熙王朝》《天下粮仓》《少年天子》《汉武大帝》等,也都是收视亮眼的口碑之作2007年《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首播,收视率不足0.5%,仅为当时湖南卫视平均收视率的四分之一,这成为历史正剧进入冰冻期的转折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演,当年观众口中看不懂的晦涩之作,却成为网友眼中的神作意境悠远的台词,深邃凝练的思想,神仙打架的演绎,让网友将《大明王朝1566》推向历史正剧的口碑天花板对比其当年的惨淡收视,只能感叹这部剧生不逢时。

彼时,历史正剧正在被穿越、宫斗、玄幻等新型古装剧重重围剿,这些剧集更加偶像剧化,更能天马行空还有架空朝代的权谋剧、借助历史背景的传奇剧等,也能让古装剧摆脱史实的束缚,更加放开手脚而历史正剧受到创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必须尊重史实等影响,还经常会被历史粉举报、被专家学者诟病、被观众吐槽,出现高投入、低热度、高门槛、低口碑、高风险、低回报的倒挂现象,变成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历史正剧从霸屏的主流古装剧一度变成了小众题材,越来越稀缺苍白的“网文剧”近年来,有一批历史“偏正剧”“伪正剧”出现,但都难以叫好和叫座这些“伪正剧”部分改编自网文,部分是对历史小说的“狗血化”改编比如《大明风华》想以女性视角串联起明朝五位皇帝的宏大故事,却由于过重的宫斗戏份而败坏全局,还因为史实错误漏洞百出,而被网友斥为“大明疯话”。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三部曲的续作,颠覆了原作严谨客观的叙事态度,改走“狗血”路线,将赵姬和嫪毐的纠葛极力铺张,又塑造了一个优柔寡断、为情所困的嬴政形象《大宋宫词》讲述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的故事,同样由导演李少红执导,《大宋宫词》被宣传为《大明宫词》的姐妹篇。
开播之后网友讥讽这是李少红“自己碰了自己的瓷”,新作与21年前相比只显示出创作和审美的倒退《清平乐》有着再现历史正剧风骨的野心,将原著中福康公主与内侍怀吉的感情主线,改编成以宋仁宗赵祯的一生为线索,全方位展现北宋全盛时期的“仁宗盛治”。
然而言情网文的原著基础,让这部剧的朝堂戏份有着先天不足,照搬宋朝史书的文言文对白让人看得昏昏欲睡,也与后宫戏份有着严重的割裂感而将温良恭顺识大体的曹皇后与恃宠而骄的张贵妃对立起来,人物的单薄又不足以支撑剧情发展,还是原著中主要刻画的徽柔与怀吉的这条感情线最丰满细腻。

要么是过度演义、曲解史实、移花接木,借着历史朝代的空壳,讲着玛丽苏的网文故事;要么是节奏拖沓、剧情温吞,让人看得意兴阑珊依托网文创作剧本,错乱的史实,悬浮的剧情,扁平的人物,苍白浅薄的叙事,穿越、宫斗、玄幻等新型古装剧与“伪正剧”的霸屏,一度让部分观众感叹“历史正剧亡矣”的感叹。
高精尖创作创作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的著名编剧刘和平,提出了历史剧创作的两难困境——历史剧之“剧”需要保留剧作者自由虚构和发挥想象的叙事特征,而历史剧之“历史”却又要求尊重历史文献记载的史实。
他当初在改编《雍正王朝》时就遇到了创作瓶颈,因为雍正改革不是一个能够讲出好故事的叙事对象,无法完成完整的戏剧结构后来他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将在雍正三年就已经消失的“八爷党”延续到雍正十三年,让雍正和八爷成为一生的对手,缠斗至最后一集,形成了全剧戏剧冲突的核心高潮。
这就是刘和平所看重的历史剧的“诗性品格”

关于历史剧作的创作,郭沫若曾提出过“失事求似”的观点,要允许创作者不追求事情的“本真”,而追求“相似”目前业内关于历史正剧的基本创作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而曾创作过《军师联盟》的编剧常江表示,“大家审视的视角不一样,你眼里的‘大事’‘小事’和观众眼里的不是一回事。
哪些东西可以改,每个人的界定不一样”比如在《山河月明》中,朱棣和徐妙云在历史中本是青梅竹马的少年伉俪,而剧集中安排了两人先婚后爱的虐恋,朱棣为了逃避婚约而参军远行,还闯进徐府当面退婚,并且与蒙古公主产生了情愫,这种增强剧情冲突的编排方式就遭到观众诟病。
而且剧中为了让历史人物集中出场、历史事件密集推进,还将朱允炆的出生时间、姚广孝与朱棣的结识时间、“洪武北征”中徐达的出现都打乱,这在严谨的历史学家和历史粉看来不属于“小事不拘”,而是严重失实能够在历史框架中创作出符合戏剧结构的故事,平衡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让历史正剧成为门槛极高的高精尖创作类型。

与2005年之前的黄金时代相比,历史正剧在当下的编剧团队和受众群体都有了很大变化,其展开角度和叙事方式也应当作出新的改变以往的历史正剧追求黄钟大吕、煌煌大器的质感,以帝王或名臣将相的权谋博弈为主视角,是男性世界的群像戏,女性角色只是附属和点缀。
《军师联盟》是近年来历史正剧新形态的成功示例编剧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之上,融入有血有肉的鲜活细节,加入家庭戏份和生活情趣的元素,在正襟危坐和戏谑轻快之间开辟出第三条路径《军师联盟》能够尊重基本史实又引人入胜,编剧常江说她记得自己戏剧老师的教导——戏得是“戏”。
“戏剧是极致、是危机、是压力作用于主人公本身,是起承转合,最关键是‘极致’两个字”《山河月明》也在庄谐之间趟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它将历史中那个杀伐果决的朱元璋赋予了更多人性的柔光,强化父亲、丈夫、大哥的家庭氛围,弱化权谋戏份,并将军国大事家事化,用轻松手法拍出了“大明一家人”的感觉。
如何拿捏正剧和戏说之间的分寸感,怎样平衡男女观众不同的观赏趣味,是未来历史正剧创作的着力点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