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以东(乌苏里江以东什么时间收回)真没想到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1
时隔163年后,俄罗斯对中国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符拉迪沃斯托克在清朝时为中国领土,原称海参崴,1860年11月《中俄北京条约》把包括符拉迪沃斯
1893年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此时距割让给俄国33年163年后,海参崴重新对中国开放时隔163年后,俄罗斯对中国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港,符拉迪沃斯托克在清朝时为中国领土,原称海参崴,1860年11月《中俄北京条约》把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当时的俄罗斯帝国。
符拉迪沃斯托克割让后的163年来,临近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无法获得出海口,只能先通过陆路运输抵达辽宁大连、营口等港口,才能打通海运很多中国人仍对这段历史耿耿于怀,称其为“海参崴”,即其中文旧名因此,上述消息一出,在中文互联网引起不小反响,有自媒体账号以“163年后,中国重获海参崴出海口”为标题进行报道,获得广泛关注。
但专家解读称,类似安排早在2007年就已开始,对中国的东三省经济有一定好处,但远未到俄罗斯让渡权益的地步,“海参崴”回归中国更是“可能性为零”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俄语中意思为“统治东方”,彰显出当时俄国对远东地区的领土渴望,然而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非常肯定:它应该叫“海参崴”,也就是这一带由中国统治时的称呼。
割让海参崴被视为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百年屈辱史的一部分,囊括在历史教科书中,《北京条约》被当作“不平等条约”反复提及,甚至作为要点而被要求背诵因此很多中国人对“海参崴”一词意难平甚至在官方层面也有一定程度体现,比如今年3月,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在出版地图上,俄罗斯境内8个曾经属于中国的地方,必须同时标注上中文地名,包括海参崴、尼布楚、伯力、庙街、海兰泡、双城子、外兴安岭、库页岛。
其中海参崴在中国的知名度最高因此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经常会有网友提醒不要忘记被列强割去的土地,而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被俄国割走的包含海参崴的地区。
如今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社交媒体上的反应,折射出一部分中国人对海参崴这个城市的历史情结,这个可以理解”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解释,但在现实层面,中俄两国关于领土边界的谈判,从苏联时代开始,绵延几十年,很周折,直到本世纪初才有突破性进展,全面确定中俄边界,两国不再有领土层面的争议,是双边关系的重大进展。
所以现在去追溯海参崴的历史归属,在法律和政治层面,恐怕空间非常有限中国学者:海参崴回归中国的可能性为零“至于说俄罗斯进一步让渡海参崴,包括驻军,甚至像一些网友所说的回归中国,我觉得现实中可能性为零”张昕称。
一名中国商人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座海崖的木制观景台上说,“这是我们的地方,不是俄罗斯的,”他的脚下是壮美的港湾,里面有许多俄罗斯军舰看着停泊在附近的一艘俄罗斯巡洋舰,他很快补了一句,“我们并不着急把它拿回来。
”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对于北京来说,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俄罗斯领土是毫无争议的——莫斯科当然也这样想自1991年以来的一系列协议已经划定了一条2615英里长的边境线,清楚地标明了各区域的归属在几个争议岛屿的归属问题得到明确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在2005年宣布,“两国的双边关系将不再受到边境纠纷的影响,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北京方面没有任何官员提出过要改变已敲定的边境,但民众充满对不平等条约的怒火,这其中就包括1860年俄罗斯强加给中国的那一个普通老百姓都确信,西伯利亚的很大一部分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都是被强行夺走的社交媒体上时常能见到有人提出,不能忘记19世纪割让领土给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例如,在一个受欢迎的网络论坛上,有人发帖说看到那些“未收复的失地”都会“泪流满面”,其中就包括现属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他地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时,它自己也点燃了民族主义之火——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得到了黄金时段的待遇,以民族主义的、略显偏执的立场著称的大导演尼基塔·米哈尔柯夫(Nikita Mikhalkov)花了很长时间谈论他收到的一个剧本。
故事讲述的是中国军队入侵俄罗斯远东,以图收复被沙俄侵占的领土他详细描述了中国如何攻占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及其他远东的俄罗斯城市,然后横扫西伯利亚……米哈尔柯夫说他不打算拍这部电影,因为他不拍“恐怖片”,也不想去刺激他的中国朋友。
俄学者:海参崴曾属中国是“谬说” 俄占领前是无主地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远东人民历史、考古和人种学研究所所长维克多·L·拉林说,他经常跟中国的官员和学者见面,“他们从来没提起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归属问题但是他也说,许多普通中国人在学校学到了“不平等条约”和外国人抢夺领土,认为这座城市以及俄罗斯东部的许多地方曾经属于中国,并且有朝一日应该回归中国。
“人们总是用历史来做政治猜想,”拉林说,他认为要求归还符拉迪沃斯托克就像要求美国归还阿拉斯加一样不现实在他看来,说符拉迪沃斯托克曾经属于中国,本身就是一个误读史实导致的“谬说”,他的依据是,在俄罗斯人来到这个天然港口周围无人居住的山上定居之前,中国人只是有时会到这一带打渔、捕海参。
他说,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建起来的,这是“一个无法改写的史实”
1853年美国出版的亚洲地图,海参崴明确属于中国,当时俄国尚未“发现”此地但无可否认的是,即便在俄国统治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国居民数量有时也跟俄罗斯人几乎不相上下例如,直到1912年,这里将近30%的人口是中国人,剩下的才是俄罗斯人以及大量欧洲人、日本人、美国人等其他外国人。
俄1808年出版的远东地图,下方俄语标识为中华帝国,但后来却称黑龙江下游属于无主地1917年的俄国革命带来了巨大变化那以后,苏联当局宣布该市为敏感的军事区,并把它封锁了起来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外国人才被允许回到这里。
这座人口约为60万的城市, 目前是中国游客和商人极为青睐的目的地,他们把斯波提夫纳亚大街(Sportivnaya Street)上一个破旧的市场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商业区市场上有一名来自中国的鞋匠,名叫丁申航(音)。
他说他过去五年里都会来符拉迪沃斯托克,因为家乡黑龙家那边的竞争太激烈“在清政府被迫将这里割让给俄国人之前,这片地方全是中国的,”丁申航边说边指向挤满中国商人及俄罗斯顾客的街道但他还表示,“把它收回来”会“挺麻烦的”,意味着要打仗,“谁也不想那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