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肝的位置图(肝的位置图女性)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今天咱们讲讲足厥阴肝经循行的路线,包括主支和分支,以及辨证的运用。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今天咱们讲讲足厥阴肝经循行的路线,包括主支和分支,以及辨证的运用。
肝经主支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肝经目系分支:从目系走向面颊的深层,下行环绕口唇之内(本经无穴)肝部分支: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本经无穴)本经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3穴位于胸腹部。
主要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 曲泉、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肝经是中医辨证用到最多的经络之一肝主藏血,主疏泄,属足厥阴经,少气而多血肝经循行正常时,我们的身体是气机旺盛、气血畅达的。
肝经气机阻滞时:在胸,会出现胸肋的疼痛或因肝气不舒而出现的郁郁寡欢,暴怒,发火;在胃部,肝经升降失调,会出现呃逆、呕吐;在面部,肝血不足,不能上养头面,致面色晦暗;在口唇,口干或口舌有疮;在头目,会出现眼干眼涩,头晕脑胀;
在腰背,会有腰痛且不可俯仰;在小腹或阴器旁,女性会腹痛、痛经、月经紊乱,男性会有遗尿、癃闭或其它的生殖问题等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如有异常的反应,如麻木、酸胀、疼痛,对冷热等刺激的敏感度异常,或皮肤色泽改变,或见脱屑、结节等,可以用来帮助对脏腑辩证进行深入补充,不仅对于中医开方下药作用重大,特别是对于针灸、按摩、气功等学习肝经穴位运行的路线图,更是必备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