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驾游论坛(床车自驾游论坛汽车之家)一篇读懂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1
沈阳老万,一个幸福的老两口自驾中国的故事!
来自:安琪有约房车达人记第26期沈阳老万,某市中学后勤人员2011年退休当年学考驾照,拿到驾照的当天购买了威志V2小车2012年4月正式开始自驾游,随后自改床车,2012年9月开始了床车全国自驾游至今游遍江南塞北,贯穿大地东西,6年自驾出游行驶9万公里,写下近30篇游记。
被众多网友奉为“开创床车出游的先驱”“穷游的典范”“床车出游的榜样”“最佳搭档的出游标兵”等业余称号安琪:万老师您好,很高兴认识您,拜读了您在网上的自驾游记后更是被您深深折服,论坛的网友都称您万叔,我也这么称呼您可好?
老万:能认识才女安琪我也很高兴,现在一看,还是一位大美女。美女加才女称呼我万叔,那是再好不过了,咱也借光跟着美一下嘛。
在网上各个论坛中,除了几位称兄道弟之外,绝大多数的网友都叫我万叔,看出了帅哥美女们的自身修养和对我的尊重,我是存心赞扬和感激的但偶尔也因为对我的称呼发生过“斗嘴”:一位中年帅哥和一位美女都称呼我万哥,那帅哥就“批评”她:“万叔这个年龄你应该叫万叔”。
那美女回答:“咱明白你的意思,随后让我也叫你叔呗”这时候我只能和稀泥了:“别看她年龄小,辈分可大了,可比肩论兄,就各论各叫吧”
有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有网友这样说:“祝万哥万婶身体健康”;“万叔,不许再欺负万嫂哇”,这可真是“各论各叫”了。其实我说这些事儿,主要就是想表达网上不管咋称呼咱都没啥关系,主要大家开心就行。
安琪:万叔是从哪一年开始喜欢自驾游呢?是从一开始就想着做“床车”一族吗?老万:从2011年3月20日车提到家后,第二天我就自己开出去练车了,三个月后第一跑高速,往返300多公里,感觉真不错只是下高速上国道后,兴奋劲一时还没缓过来,仍然开到将近120迈,结果超速违章被扣分罚款了。
老伴不在乎扣分,心疼钱,于是就劝我:老万呀,以后咱们在国道上练车,你就别跑120了,我看跑110就行了,这应该是自驾游的预习了
而真正的自驾游应该是一年后的2012年4月份开始,我们从沈阳经大连到丹东回沈阳,画了个三角形,用4天跑了1500多公里,走了一些景点,住旅店,吃饭店,觉得挺开心的只不过在大连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时我半坡起步不过关,在早高峰时上一个大长坡,缓慢跟车,一启动就熄火,一熄火就溜车,真走起来还窜车,好几次还差点追尾。
老伴急的就说:要不我下车找个砖头帮你掩下车吧,我说拉倒,可别丢人现眼了这个时候有辆警车插进我车前边,后面也紧跟着一辆警车,为啥出现这种情况,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反正是在两辆警车先后的护送下我才走出这个“困境”。
那会下车后,我的衬衫就好像是刚洗完就穿上了尽管这个时候已经从练车向自驾游转换了,但练车的成分还是很大的,所以最多想的是踏踏实实开车。
安琪:那是什么让您动了将车改造,然后产生自驾游天下的念头呢? 老万:由于自驾出游时住店吃饭要花钱,我和老伴都比较心疼,有钱不如走更多的地方,于是决定出游时就带个帐篷,同时也带个小锅,三石磊灶自己做饭不巧的是,第一次带帐篷出游,一连三天都这样:白天大晴天,晚上下大雨。
随着雨水把帐篷泡起来,我们的计划也就泡汤了没办法了,只能退守车里,在前座上半坐半躺的,睡不着觉就闲聊天,聊天时老伴说了句:要是车里有张床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回家后我就开始琢磨给车里加个床,几天后,这个床就改出来了几次试睡后很成功,同时还做了个柴炉,感觉准备的都差不多了,就想远游一次,目标奔向北京目的就想开着咱这小车通过一次天安门,应该算成功了,只是我放慢车速拍天安门时,警察叔叔既友好地又狠狠地瞪了我几眼,咱也知趣的踩下油门。
从这以后,我们就开始了“床车”游天下的念头了
安琪:可能汽车论坛里的网友都非常了解您了,但走吧网的吧粉们也许对您的事迹还不大清楚,对您的“床车游”也还不太了解,能跟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您与众不同又别具特色的改装吗? 老万:哈哈,安琪美女这话太给面了,我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这床车游是自己给取的名儿。
我的车是天津一汽威志V2,两厢小车,1.3排量车的大小接近奇瑞QQ,跟比亚迪F0、奥拓也差不多这样小的车要改成床车,我当时信心也不大,轻易没敢动手可我又认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了,咱改不成大床,搭个小床,出游时能让老伴睡觉就行呗。
于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我开始“闭门造床”了。具体步骤是这样的:一、先把后座的靠背拆下来,放家里不用了,搭床时要利用后座。
二、然后在后备箱的位置上搭一块合适的木板,基本和后座一个平面,这块木板从一而终,到现在都没换过。
三、再做两个小木箱,两个前座前移到最大限度后,把这两个小木箱放在前后座之间,木箱上搭放两块小木板,也和后座保持一个平面。
四、床面搭出来后,铺上适当的地毯之类的东西。
为了增添新鲜感,平时经常换换床单。这张床:长1.74米,最宽1.3米,最窄1.1米,至高点0.92米。睡两人是妥妥的,曾经还试过四个成年人坐车里吃饭都挺宽松的。
可能我介绍切来挺麻烦,但其实使用起来就简单多了,平时百分之七十的床位不用动,搭床拆床只需要动前边的座位就行了。强调一点,这改床车都是“绿色工程”,家里旧物重新利用,没花一分钱,而且全部手工打造。
安琪:有些人的旅行观念是去了外面就要体验跟家里不一样的感觉,吃跟家里不一样的菜,而您们是到哪儿都跟在家一样,一日三餐自给自足,你们也特别享受这样的旅行生活而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对动手下厨这件事接触得越来越少了,更别提在路上了,也想采访万婶这样会不会累呢?有没有想过今儿不做饭了,歇一歇。
老万:每个人的出游理念不一样,其过程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多数人遵循“穷家富路”的方式,不吝消费,吃住都选择“于家不同”的,实际就是比家好的,这都可以理解的至于年轻人做饭的事,也有各人喜好的成分, 据我了解,这位万婶不管在家还是出游,都非常的爱做饭。
她经常说:做饭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乐趣,我天生的就爱做饭事实也真是这样,平时一日三餐,从不断顿,即使粗茶淡饭,也总花样翻新而对她最大的褒奖,那就是她做啥你就都说好吃,爱吃多吃,吃光盘了她才高兴呢。
出游时她也保持这优良传统作风,做饭从不觉得累,有时让她歇歇少做一顿,她就这样说:咱俩在一起那就是个家,只要有家在,必须要做饭,不管吃多少,一顿都不断 既然她有这么高的觉悟,咱也别打消人家的积极性了:她能做,咱就能吃。
安琪:车上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哪些装备是每次出行必带的呢? 老万:我们随车所带的装备具有普遍性,谁都可以做到而有个特殊装备我开始不想说,既然提出来了,那我就多说两句吧 近两年出游必须带的有两个,一个是轮椅。
好像是东北老太太的“专利”似的,俺老伴的腿也说不清是滑囊炎还是滑膜炎,走路一多就疼,医生没少看,药也没少吃,时轻时重的,但一直没有痊愈这种情况每到一处景区她都很难走全,甚至都不进景区,比如黄果树瀑布,石林等,她都没游览,想起来都觉得对不起老伴。
而我自己单独游还觉得没意思,同时还惦记她,也都是快去快回的,这样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我们的出游后来在景点内看到有人坐轮椅,就受到了启发:回家后也没征得她的意见,我就武断的把轮椅买回来了老伴看到后开始表示出不满,认为我在赌咒她呢,等我嬉皮笑脸的一解释,她也就同意了。
可我的超常消费在熟人中引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他们当面不好意思问,背后都在猜测和议论:老万脑血栓后遗症了?不像呀,是不是他老伴腿残了?不对吧,今天早上还看她去市场买菜呢
等我有解释的机会时,还是有人半疑半信的,那就随他们去吧而正面作用是,用轮椅推着老伴,不但总走绿色通道,优先上车,有的景点还免票呢有时把我们关照的心里直发愧,总有点欺骗人的内疚不过,这个轮椅使我们的旅游方便多了,至少,老伴感觉累了随时都能坐着休息,遇到下坡路,她还经常推我呢。
另一个装备是用朔料桶自做的坐便器人上了年龄,难免要有“三急”,在没有卫生间的情况下,那就更急了带个坐便器,配合帐篷使用,不管在那里,都能很从容的解决“三急”的尽管经常冲洗,但由于不雅观,太具体的就不细说了。
安琪:每次的出行都会有周详的计划吗,比如说每天多少公里,当天必须要到达哪个景点什么地方住宿这类的,或者是只有个大概方向,随走随停呢? 老万:说了不怕大家见笑,到现在我都不清楚啥是“路书”啥是“攻略”,我们每次出游也从来不做周密的计划。
至于每天走多远那就随心情,而露营更是随遇而安了每次出游基本定个最远的目标,去的时候途中设几个准备要游的景点而返程几乎都是看到哪里好就临时决定游哪了
几次出游所定的目标:2012年北京,2013年春三亚,2913年秋北极村,2014年拉萨,2015年港澳,2016年春三大名楼,2016年秋中国第一陨石坑,2017年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 这样安排出游有个最大的弊病:那就是附近有好多景点,但当时不知道,就没去,回家以后发现了,就常吃“后悔药”了。
比如在张家界时,离凤凰古城不太远,可不知道就绕过了,新疆的赛里木湖也是这样错过的
安琪:您的爱车跟你们走过大江南北,有想过要换一辆更大功能更全的车吗?老万:有过换车的想法,但不太坚定,所以也就很难落实了从改床车的角度看,大车有足够的空间,改装以后,其功能和舒适度绝不亚于房车的每个人改床车的用途不一样,他们或为旅居,或为露营,也不排除商业广告,所以都尽量选择或者换成能满足自己需求的车型。
很多车友用新世代,依维柯,大通以及各类面包车改成的床车,那效果真的很漂亮而我的小床车基本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换车的愿望也就不太强烈了
好多车友建议我也该换换车了,主要是看我们的车实在太小,住在里边肯定要憋屈的其实不然,他们是外观视觉,看的是大概,我们是亲身体验,感受的是细节繁简要看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虽然咱的小床车很难“抵抗”他们的大床车,但从使用功能的细节来看,也绝不输于他们。
为了避免“嫉妒”之嫌,咱就只能说说自己的小床车了出游时,咱的车小省油,停车方便,同时,小床车还具备“卧室”和“厨房”两大功能,这个“卧室”,一扭屁股就上床,两腿一骗就下地,躺着睡觉能伸开腿,坐着吃饭头不碰顶,这就足够我们用的了。
橱柜和帐篷组合的“移动厨房”,再配上经济适用的酒精炉,更能让老伴的厨艺得到淋漓致尽的发挥
不足的是,每次露营必须先卸车,好在十几分钟的“乔迁之喜”也同样是旅途中的一种乐趣而最最最重要的是:换车,改装,那需要一大笔资金呀,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还是省省吧 对比,能找出差距,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攀比,能让人气馁,原本的正常功,使用时都打折扣。
我不想攀比,所以,暂时就不想换车了
为了自勉,模仿胡诌一首:《陋车铭》 车不在豪,实用则名人不惧老,体健则灵斯是陋车,惟吾趣情霓裳于外红,帐蓝入车青出行有伴侣,往返游记成可以搭睡床,自做餐有景色之入眼,有风情之益神北观游牧包,南赏竹楼亭老万曰:“陋车可行。
” 安琪:对于您而言,自驾现在于您的意义是什么呢? 老万:当初买小车就是为了兜风遛弯玩玩而已,后来顺其自然的转型成为自驾游了,主要是增加了退休后的生活乐趣而老伴的认识好像比我深点,她先夸我后夸自己说:出游能体现你的动手能力,要不你一天净勾扯的不务正业;另外自驾游可以挑战咱们的野外生存能力,包饺子烙饼咱都能做,西藏都能去,说明咱体格还行。
而且我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坐车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也很消耗体力的,要不咋有“舟车劳顿”一词呢但我觉得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在家呆着,老伴不是这疼去医院,就是那难受吃点药,等开车一出游,她白天一路观景,晚上露营掂对菜谱做饭,忙的都没工夫犯病了。
除了去西藏之外,其他旅程所带的日常小药,几乎都原封不动的带回来了按她的话来说:剩下看病钱买汽油,值个了 当然了,出游前的准备,途中的游玩,回来后写游记,这些不但是一种乐趣,同时也充实了我们的晚年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安琪:那么万叔会考虑团队或者约伴出行吗?或者更享受这样两个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路上的感觉呢? 老万:从个人的性格看,年轻时爱往人群里扎堆,喜欢热闹;年龄一大,性格有点孤僻了,孤僻的都不愿意搭理老伴了,要不是为了路上有人做饭,出游时连老伴都不想带了。
从条件来看,咱们人老,车小,手新,如果约伴出行,唯恐给别人添麻烦从实际情况来看,各人性格喜好不同,途中难免有分歧意见,处理不好,高兴同出,生气分手,伤了感情,得不偿失即使和老伴同车出游,也经常意见不统一,更何况外人了。
综上所述,我们从没约伴出行不过,以后“走吧网”组织的出游,我倒喜欢参与,这毕竟不同于个人的约伴
安琪:您的游记里对万婶的描述都是打趣和调侃型的,有这样一位人生旅伴在身边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呢,不过也好奇的问一下在路上是否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呢?这时候听谁的呢? 老万:老话说,情人偶生气,夫妻常拌嘴我和老伴在家总拌嘴,在路上出现意见分歧也是常事了。
不过,每当意见不同的时候,咱们也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谁主张,谁举证,不许玩赖
我口轻,她口重,每次做菜我吃觉得很咸,她却说没味道大概在一个服务区吧,那菜炒的比咸盐都咸,我说话的口气就有点变味了,问咋整的?她一吃感觉是挺咸的,想了想,然后说:坏了,我把味精当咸盐了,我的错我的错,要不重新再炒一个菜吧。
杀人不过头点地,算了吧 开始出游时有些事不太明白,有一次傍晚,看到路旁有一条大上坡的岔道,岔道下边挺宽敞,就准备在这里露营停车后我开始卸车,老伴总觉得不对劲,先没说啥,四处望望,然后问我路边牌子上写的“避险通道”是啥意思,我解释说可能刹车失灵后往这里开的吧。
老伴试探问:如果半夜有刹车失灵的车要上来,那咱不影响人家吗?我突然明白了,赶紧装车撤离,这时候真有刹车失灵的上来那咱们可就成“幽灵”了以后但凡选择露营地的时候,都先征求一下老伴的意见,她一皱眉头,咱立马就走,直到她点头了,咱才住下。
不过她也有失误的时候,有一次我觉得挺好的露营地,可她就不同意,咱只好继续往前走远远地看到路旁有个挺漂亮的大院,开到院前放慢车速,大门敞开,院中间大花坛鲜花怒放,茂密的树林中延伸着林荫小路,环境优雅肃静,老伴显得很有远见的指挥我:今晚就住这里了。
当我把车开进去,刚饶过花坛首先到的是“第一祭祀厅”,我没等老伴下令赶快开出来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那天晚上我们是在有围墙的空场里露营的,半夜我起来解手,跨过墙豁子到那边,低头进行中,就听到响声,抬头一看,我的妈呀,身后是一大片墓地,风吹挽联招幡哗哗作响,月光下花圈上的亮片闪闪发光,这情景,即使胆再大人,恐怕也得汗毛竖起。
裤子尿湿我都没发觉,几乎连滚带爬的回到车内,眼睁睁的等到天发亮,还做啥做饭呀,赶紧跑吧油门踩下都没抬过,也不知道跑多远了,老伴才说话:其实,我半夜也发现墙那边是坟地,但没敢和你说,怕吓着你
总的来讲,出游时大的目标都听我的,小来小去的听她的,有点分歧意见很快就同统一了感到对不起老伴的是:两次经过云南,老伴提出去西双版纳,我都没同意,主要是当时看她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不能再南下了不过,以后我肯定会找机给补上的。
安琪:“把日子过在路上,床车出游平安为主,家常饭菜平淡是真,两人总相随,拌嘴也是乐,两人常相伴,在哪都是家”文章里这段朴实的话感动了我,觉得这才是人生这才是爱情,您能跟我们的年轻吧粉们分享一下两个人携手走了这么多年依然能够如此和谐默契的秘诀么~
老万:和年轻人谈这个问题也是“代沟”其实路子大致是相同的:燃烧的岁月分不清你我,平淡的生活检验出恩爱既然两个人走到一起了,那首先就得有个“执子之手与子皆老”的态度,千万别去套用什么“三年之痛七年之痒”的陈词滥调,那要误人误己的。
人到中年,就要对家庭负起责任,更要对另一半负责,最后是“一声老伴,陪伴到老” 我经常说老伴难看,她也反击我长得磕碜,这很大程度表明我们真实的长相但换个角度看,磕碜找个看难看的,那不正般配吗,俩胖子到一起,谁也别说肥。
我们之所以经常相互调侃,主要是平时我们都能把对方装在心里当然了,偶尔浪漫一下,更能增加老夫老妻之间的感情有一次情人节,我在马路边买了一束处理的玫瑰花送老伴,别看她嘴上埋怨你:真能扯,买这玩意还不如买捆大葱呢,但心里高兴着呢。
事实上也真是那样:你心里有她,买个发卡她心里有暖呼呼的,心里老惦记别人,买个大项链套她脖子上,她心里也是拔凉拔凉的
夫妻之间对感情是最敏感的,谁也唬不了谁 平时我们也基本都能够做到“通情达理”,就是说,感情沟通了,相互说啥对方都能听进去,认为对,认为有道理,就是说她难看她不同意两人吵架时,你蹦高的使劲大声的喊,对方也听不进去,因为这时两个人的心隔的太远了;谈恋爱时,你悄悄说声“我爱你”,她甜蜜蜜的问:没听清,再说一遍,这时候两个人的心已经贴近了。
两人平时过日子,不也是这样嘛,心,一定要时刻贴近 我脾气不好,老伴身体不好,但我的脾气必须给她的身体让路,因为她一生气,新病老病一起发作,这时候遭罪的可是咱呀所以我平对老伴言听计从,不惹她生气,也就是说,她说啥做啥咱必需绝对的顺从。
顺从就是谦让,谦让也是宽容,宽容就是照顾,照顾好老伴实际也是照顾好自己了我要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就得委曲求全了 感情世界,一人一世界我和老伴能混到现在的方式方法,只适合我们,不见得适合别人前天老伴买件衣服对照镜子反复的试穿,咱得赞扬一句呀:我看你活得咋劲劲的呢。
得,翻脸了:咋地,盼我死呀,告诉你没门,只要你在我就得活着 我们的日子就是这样过下去的
安琪:近期还会有什么出行计划呢?提前预约下回来写游记是否也可以在走吧网微信公众号或者社区分享给我们的吧粉呢? 老万:一般每年九月份都有个十几天的出游,具体去哪还没最后定如果出游写游记,我必须在咱们的走吧网发了。
至少,咱要回报美女的访谈,回报走吧网的广大吧粉安琪:非常感谢万叔本次的访谈,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不一样的自驾旅行体验最后,您有什么想对我们吧粉们说的呢? 老万:2017年8月26日,有位网友转发一个帖子,我打开一看,帖子所介绍的自改房车的花甲老头“沈阳老于”是我的朋友哇,所以我就反复的看了几遍。
虽然帖子的字体很小,但我还是看到了走吧网的公众号和加入走吧网群的暗号,于是毫不犹豫的添加了,第二天我就成了走吧网群的一吧粉了
别看咱年龄大,但吧粉的资历却最浅了,所以,还得请各位老吧粉多多关照了,老万不胜感激 由于咱是新生,必须抓紧补课,还别说,收获不小哇在走吧网的公众号里,不仅有经典路线,也有为人鲜知的景点,还有定期组织的自驾活动。
这一切正是我的倾心所向呀
也许,我下一个出游路线就要在走吧网的公众号里选了 同时,我还积极参加群里的互动,发现这个走吧群既正规,又活跃,感觉非常适合吧粉的交流,于是我就斗胆的发了个我自驾游的帖子没想到这里的主编和群主个个都是伯乐,当天就“盯”上我了,慧眼识珠的发现,使我这匹伏枥的老骥又要奋起四蹄了。
啥也不说了,我要实际行动来感谢走吧网的关爱,感谢安琪美女的访谈,感谢诸位吧粉中国梦,走吧梦,走吧网势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沈阳老万微信:18524446358暗号:走吧后台回复“房车达人”看更多房车达人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开启房车旅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