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干货汽车之家app产品分析(得到APP产品分析)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7
看那个胖子是怎么忽悠人的
得到APP——产品体验报告体验环境体验版本:iOS 3.0.4体验机型:iPhone7系统版本:iOS11.2 beta2(iOS11.2第二个开发者版本)体验日期:2017.11.5基本情况APP名称:得到
Slogan:碎片时间终身学习愿景:做最好的知识服务商官网:www.igetget.com终端:iOS和安卓一、产品分析1、产品结构图
2、历代版本信息(只列出大的改版)时间点版本内容2015.11新产品上线2015.12新增书架功能、新增关联推荐、优化来电后继续播放2016.01新增搜索功能2016.06新增付费订阅、首页重大改版2016.08
订阅专栏开通试读功能、付费文章“红包”分享功能2016.09新增“随时听”功能2016.09新增付费订阅、首页重大改版、新增“每天听本书”“变速播放”“定时关闭”、“个人数据中心”功能2016.11新增播放器快进功能、得到例会直播、笔记分享
2016.12新增学习小组、请朋友阅读、消息中心、意见反馈、专栏免费分享给10位好友2017.02新增笔记功能2017.03新增今日学习功能2017.05新增VIP年卡、听书分享、增强分享功能2017.08
VIP多样化2017.09音频播放器优化数据来源于CQASO2、用户评论
数据来源于CQASO版本评论中5星最多,也出现不少1星评分,从右图中可以看到,出现大量好评和差评的时候都是在有一个大的版本迭代如其中一个好评和差评最高到时候,8月30日-9月1日,期间是好评和差评达到峰值到时候。
对应的版本迭代是刚好到8月30日APP从2.8.2版本迭代到3.0.0版本
数据来源于CQASO
数据来源于CQASO评论也出现大量1星3、功能点分析(1)核心功能点分析订阅专栏199元/年,大咖定期分享文章,频率每天分享一次平台+大咖的模式,并加上学习小组相互交流,理论上达成一个三赢的模式,试读功能促进用户付费转化。
每天听本书365元/年,但常常搞活动,包括书单推荐,热门分类,适合希望读精品内容,但是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的用户精品课模式和订阅专栏相似,平台+大咖+用户区别在于价格相对便宜,内容相对偏少,一次购买课程所有内容,不会更新。
电子书购买将一本书的内容浓缩在30分钟以内,短时间内了解书的要点书籍可以单本书籍购买,也可以包月包年vip单本书价格5元左右,每本20分钟,包月48元,相当于每月能读100分钟的书籍,那么看起来包月会更划算,如果包年的话就是每天听本书栏目。
从版本记录上看,包月vip的功能是后续推出的,通过这种方式1.提高用户平均书籍月购买量,2.让沉没成本成为增加APP粘性的心里依据商城商城包括电子书商城、实物商城商城作为另外的一种变现路径,电子书购买完之后可在APP内浏览,APP内电子书阅读工具和其他专门的电子书阅读工具相比,基本没亮点。
实物商城和电子书商城付费形式和购物车有所区别,电子书通过先充值至APP内然后付费,实物商城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支付购物车是2套体系(猜测商城是合作形式,购物车,物流等都是对接方提供的) 免费专区免费专区只有2个专题“李翔知识内参”和“罗辑思维”,内容更新频率较高,得到APP内只有这两个专题是免费的。
这个也就保证了对于新用户+非付费用户(潜在用户)1.在得到上有内容可看,不至于导致APP门槛过高;2.吸引这些潜在用户成为付费用户,承载了一定免费到付费转化的工作(另一个是试读)(2)产品辅助功能今日学习
这是一个让你自己监督自己学习进度的地方,它主要展示出你已经学的课、你订阅购买将要学的课、和系统认为你需要学习的课通过卡片的方式,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出来点击对应的推荐卡片可以进入相应的学习专栏而且对于推荐的你可也通过选择不感兴趣将其屏蔽掉,很人性化。
随时听按照时间随机生成阅读列表(可阅读的且没阅读过的书籍、专栏)满足用户打发时间时,“听”的诉求4、主要功能,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1)主打碎片化时间学习,并主要以“听”的形式呈现,契合碎片化场景2)浓缩学习内容,划重点,提高效率。
二、用户分析(核心目标用户)
搜索“得到”用户画像,数据来源360趋势
搜索“得到APP”用户画像,数据来源360趋势防止“得到”这个词出现歧义,有的人搜索并不是指“得到APP”,所以上面是分别搜索“得到”和“得到APP”的用户画像根据360趋势况来看,年龄基本上男性占比超过60%,用户的年龄也主要集中在19-24岁和25-34岁之间。
可以看出知乎和得到的用户在年龄层上面很相似再去看看知乎最热门的几个话题板块,创业、金融、房地产、科技、职场、社会心理......不管有几分真假,“自我成长”这个焦虑感始终贯穿了知乎的首尾学习是一件终身学习的事情,所以对于知识付费产品来说,主流用户群体是年轻、渴望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的青年群体,但是也不妨碍其他年龄层面的用户进行付费学习。
通过上述画像可以总结出该款产品的目标用户:高中以上学历、都市白领、生活节奏快、事业起步或上升期、渴望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能力、有一定付费意愿三、需求分析1、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造成了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增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伴随而来学习诉求,知识付费产品的出现就是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用户渴望提升自身知识能力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不管是起床、蹲坑、上下班通勤还是睡前,短短5分钟听一段音频或者看一篇文章,长一点见识。
收获知识、观点和谈资:学习是有目的性的,要能get到成果——知识、观点和谈资,不断提升自己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通过每天五条知识新闻,和订阅内容更新,跟进学习进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2、下面是摘自得到的应用市场的简介信息,很好的梳理了目标用户的心理诉求,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知识焦虑症、迷茫需要被大咖点拨。
时间碎片化,很久读完一本书? 没时间学习,有知识焦虑症?学院派知识不够用,跨界知识无从获取? 不知道该学什么,担心有一天会被时代甩下? 不知道看什么是有用的,有没有内行给我一点人生经验?四、场景通过对知识付费产品的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知识付费产品都具备周期性、单次时间较短的特点。
这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用户群体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用户可以在任何碎片化场景下学习:如通勤、工作空余、蹲厕所、睡前等五、市场研究1、市场规模全盘查看知识付费发展历程可知: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这一年,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及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知识付费的用户迅速增长,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
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5000万人(根据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状况及果壳网、企鹅智库、极光大数据等多项报告估算)进入2017年,直播开始退烧,用户已经对“打赏”出现了审美疲劳。
与此同时,知识付费领域增长明显而根据喜马拉雅的公开数据,该平台付费用户的月均AURP值90元,已经超过了网络文学和视频的行业均值,用户知识付费习惯已经逐步养成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 100 - 150 亿左右。
2017年,随着用户需求提升、市场下沉及产业链拓展,这一数字将有望达到300-500亿元因此,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知识付费今年出于蓬勃发展期2、市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的新常态。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中产阶级崛起,中产阶级对消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对高品质或高服务的商品拥有较好的付费意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改变,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比例降低,人力资本投资为主的教育、文化、娱乐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六、SWOT分析优势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的优质流量、已有的大咖资源及优质内容,现有安卓市场接近快300W的下载量级,无疑让平台从运营上已经占去了先发优势,罗辑思维自有已经实现盈利的内容电商和已有的融资现金储备,足够让平台做业务的增长处理。
得到精选了各个领域的行业大咖,邀请他们入驻得到打造订阅专栏,行业大咖本身的经历与阅历,使得他们产出的内容本身就极具价值;同时大咖还自带粉丝,能为「得到」带来更多的用户;此时再利用好「得到」对于知识生产与消费的深入理解,设计相应的互动使得用户有更高的参与感,能进一步促进用户学习与自传播。
在内容上精雕细琢不管是知识新闻还是每天听本书,都由专人提取精华内容,来讲述给用户,知识付费,最核心的还是知识的质量,做好内容以后就不怕没有用户劣势从现有的产品上来看,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貌似用户激励体系这块处理的非常粗糙,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内容因为主打优质和精选,第一个除了要控制内容的数量外,第二个要把握好内容优质和精选的筛选标准从目前应用市场的用户反馈来看,有些专栏订阅的内容也遭到一部分人的吐槽,并不是内容本身不优秀,是需要把内容推送到合适的人,期望所有人都来订阅,不太现实,基于用户的行为大数据做好个性化的推荐,把握好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度是关键。
既然主打知识服务,碎片化的学习显然不能够满足深入的学习需要,未来平台需要考虑把知识服务做厚机会在这个节奏感日益加快的时代,除了继续完善平台的基础建设改善用户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快速开发完成各个领域IP的内容价值聚集,做好平台的生态布局。
在移动碎片化知识消费市场应该能够占据独角兽的机会威胁起点读书、qq阅读、网易云阅读、喜马拉雅FM,这些以电子书阅读和听为主的竞争对手,也正在积极寻找更好的业务增长点,虽然大家的业务布局有所不同,但是以听和阅读为主的碎片化内容消费,其他竞争对手也是虎视眈眈,所以和各领域IP的合作规则一旦被开出更好的筹码和条件,一旦IP的流失,实际上也就意味着用户的流失。
所以配套的个性化定制的合作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七、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简单粗暴一句话:卖知识音频和电子书赚钱音频内容付费“热浪”来袭,这就是所谓的“耳朵经济”移动互联时代,我们的眼睛已经被过度开发了,但是耳朵还空着没人照顾它。
音频具有伴随性特点,让你一边做事情的时候一边不受影响的获取信息,可以填补很多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场景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也会反过来促进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尊重商业模式1、知识付费:订阅专栏付费,每天听本书付费,电子书付费;。
2、卖实体商品:例如书和周边商品,书包茶叶等3、线下大课:逻辑思维跨年演讲,专栏作家线下大课等门票贩卖知识付费的主要模式通过对目前知识付费主流玩家的分析与调研,目前知识付费主流我模式有以下几种:付费专栏:音频、图文。
电子书音频微课:语音+图文内容打赏线下约见与传统的知识付费模式不同,互联网化的知识付费模式更偏向于内容丰富、碎片化时间利用的特点,让用户在较短时间通过丰富多样的模式学习知识。
欢迎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公众号Aaron-notes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