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9
苍术为菊科植物苍术的根茎。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省,以江苏茅山一带产者质量最好,故又名茅术。白术与苍术合称“二术”,有医家书方“二术”者,即二
苍术为菊科植物苍术的根茎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省,以江苏茅山一带产者质量最好,故又名茅术白术与苍术合称“二术”,有医家书方“二术”者,即二者皆用之意秋季采挖为佳入药多炒至微黄用一、功效应用苍术味辛、苦,温。
归脾、胃经功效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其特点尤善于燥湿,被医家誉为中焦湿阻之要药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泻泄,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证的治疗名家名著摘要:《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本草正义》:“脾家郁湿,或为肿满、或为泻泄疟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肿…但有舌浊不渴见证,茅术一味,最为必须之品。
”《玉楸药解》:“苍术燥土利水,泻饮消痰,开郁去满,化癖除癥,理吞吐酸腐,辟山川瘴疠,起筋骨之痿软,回溲溺之混浊”《本草备要》:“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消肿满,辟恶气,散风寒湿,为治痿要药。
又能总解痰、火、气、血、湿、食六郁,及脾湿下流,肠风带浊”二、配伍应用1.用于湿阻中焦证苍术芳香燥烈,有较强的燥湿健脾之功凡湿阻中焦,运化失司,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苔浊腻者,苍术实为要药。
常配伍厚朴、陈皮、甘草等行气、燥湿药,即治湿阻中焦名方平胃散本方还可治痰饮、水肿等脾湿偏盛之证李东垣言:雄壮上行,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传入脾许叔微言:“苍术能治水饮之澼囊盖燥脾以去湿,崇土以填科臼。
苍术、大枣为丸,名神术丸”朱丹溪言:“实脾土,燥脾湿,是治痰之本”汪昂言:“带浊赤者,湿伤血分,从心、小肠来;白者,湿伤气分,从肺、大肠来并有寒热二症,亦有因痰而带浊者,宜二陈加二术、升、柴”朱良春治脾虚中气下陷之胃下垂,常于补中益气方外,嘱病人每日以苍术20克泡茶饮服,每获奇效。
此外,朱老还常用苍术与玄参合用,一燥一润,言其有降糖之功,用于治疗糖尿病2.用于风寒痹痛,脚膝肿痛、痿软于力等证苍术辛散温燥,能祛风湿,治痹证以寒湿偏胜者为宜因其兼能发汗,故亦适用于外感表证,风寒湿邪偏盛,肢体酸痛较甚者,常配伍羌活、防风、细辛、川芎等,即九味羌活汤。
若治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痿软无力之证,最常配伍黄柏,寒温并用,即二妙丸若病在下焦,湿热足痿,二妙丸再加薏苡仁、牛膝,即四妙丸若治痹证湿胜者,常配伍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若治“六郁”所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证,常配伍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即越鞠丸。
朱丹溪言:“诸郁皆因传化失常,气不得升降病在中焦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越鞠丸用苍术、香附苍术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香附乃阴中快气之药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3.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等证。
可单用,或与猪肝、羊肝蒸煮同食,有一定疗效三、用法用量苍术常入煎剂,也适合做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若为方中主药,也有用至几十克以上者关于“二术”的区别,最早在《本经》、《伤寒论》等著作中,只有“术”,而无白术、苍术之分。
后陶弘景指出术有白术、赤术两种,赤术即是苍术白术与苍术功效相近,皆能健脾燥湿但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常用于脾虚有湿,偏于补虚;而苍术以燥湿为主,健脾为辅,多用于湿盛中满,偏于祛实白术能固表,常用于表虚自汗;苍术能解表发汗,可用于外感风寒。
此外,白术还擅长利尿、安胎,而苍术能祛风湿、明目,可谓功效各有差异黄元御言:“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其消食纳谷,止呕住泄,亦同白术,而泻水开郁,则苍术独长”四、应用注意苍术燥湿力强,易伤阴分,故阴虚内热或津液亏耗烦渴者,不宜应用。
汪昂言:“燥结多汗者忌用。”——中医实战笔记:21.1.10二稿#中医实战笔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