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血燥(血燥皮肤痒怎么样治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3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新编中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新编中医皮肤病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在我的这个专栏里,有不少是我的老读者 有些人,看我的文字,已经看了好几年了。
前几天,我在后台浏览留言的时候,看到这么一位读者的话 他说,他是我的老读者了,最近有一个问题,想得到我的帮助这就是,入秋冬二季以后,在夜里会出现皮肤瘙痒,而且皮肤上会起小疹子这时候只要一挠,立刻疹子就变大了,而且连成片,颜色很红,痒得不要不要的。
每当这个时候,他的嘴里就特别干,特别渴,心烦得难以入睡 他问我,这个情况该怎么办 我,看不见这个读者但是,我从他的描述里头,基本能猜出一二这就是两个字:“血燥”而且,针对这个血燥,我脑海里还真就有这么一张配伍。
它也是我早年研习名家医案的时候,收集起来的 你看一下吧—— 生地15克,熟地15克,刺蒺藜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淮山药15克,天门冬12克,白鲜皮12克,蝉衣9克,玄参15克,丹皮15克,柏子仁10克,生甘草5克。
这个配伍,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于《江西中医药》上发表过的当时,它的名字叫做养血润肤汤这个配伍一度挺有影响此后这几十年的临床,中医皮肤科用它治疗血燥引起的瘙痒、瘾疹,效果还是比较可靠的。
现在,我就跟你仔细聊聊,啥叫血燥。
所谓血燥,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血液缺乏清润之感,而体现出虚燥之色就是说,和一般的血比,血燥者,血里头的阴津不够多,血的总量不够丰沛,即有一点阴血亏虚的问题同时,恰是因为这阴血亏虚,患者还有了一点虚热、内燥。
在这个情况下,体内就容易生风一旦生风,我们的皮肤就容易瘙痒 这个情况,在一些皮肤瘙痒症患者身上比较多见荨麻疹患者,有不少也属于这类情况这类荨麻疹患者,皮疹往往颜色鲜红,瘙痒特别剧烈,而且发作时间常常在午后或夜间,伴随口干、口渴、心烦、手足心热、皮肤干燥、脉细,或细数,或沉细,舌头往往比较红,舌苔比较少,舌头上少津液。
我觉得,我开篇提到的那位“老患者”的状态,就可能属于此列当然,我只能是猜测,无法肯定 那这个时候,就得用滋补阴血、祛风止痒的办法来缓解问题了我前面提到的那个配伍,就具备此类功效我再复述一遍:生地15克,熟地15克,刺蒺藜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淮山药15克,天门冬12克,白鲜皮12克,蝉衣9克,玄参15克,丹皮15克,柏子仁10克,生甘草5克。
这里头,有很多是滋阴养血的,比如说生地、熟地、制首乌、女贞子、淮山药、天门冬、柏子仁还有很多是专门清热的,比如玄参、丹皮还有一些是专门用于止痒的,比如蝉衣、白鲜皮总之,配伍组成相对比较周正、全面,合法度。
这个东西, 我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参考借鉴我还是那句话,中医的方药,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他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来进行调整因此,一般读者还是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要知道,并非所有的荨麻疹,都和血燥有关系。
有些人,属于营卫不和,有些人,属于脾虚湿滞,有些人,属于寒证,或者气血两虚证还有一些人,属于血热尤其是这个血热,和血燥有点像所有这些,如果用错了,就不好了 最后,有几句题外话,说给我的老读者其实,大家对我的信任,我非常感动。
我常能看到,有些读者有大段的留言发给我,诉说自己的病痛对此,我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有些时候真的难以挨个回复在这方面,我一直心怀愧疚今后,我会尽力,用文章的形式,把大家比较集中的问题,拿出来说一说就算起不到太大作用,也当算是对读者的一种回报。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