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汽车图片简笔画(没有轮子的汽车图片简笔画)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5
一起来看看孩子那些微妙的、暖心的、动人的、闪着光芒又出人意料的超能力吧!
小孩画画如同在使用魔法经常会创作出让人惊叹的东西每每被这些东西击中内心总是无比温存他们画作表现出的那些微妙的、暖心的、动人的、闪着光芒又出人意料的超能力我将其称为“艺术生命力”本文尝试解读到底什么是“艺术生命力”
同时尝试解答作为教育者应该如何去激发和保护它们!笔者成为儿童艺术生命力探险家三周年回顾谨以此文以作留念!
2015年6月1日正式离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那一天,阳光额外刺眼,手掌有些温暖我坐在公交车上,透过玻璃窗,看到无数的孩子涌出学校,喧闹而欢快我调侃自己,这么凑巧,我是儿童节这一天获得“自由”的呀当时内心窃喜却微有不安,觉得自己绝不能辜负了这份“自由”:你得对你的选择负责。
你要做的也许就是回归成孩子那样,再次翻越巨石,探索出一个全新的自己结果,一语成真,我真的和孩子们打起了交道同年8月底,我在家散漫地看书、画画、手工编织两个多月之后,朋友将4个“小猴子”送到了我家,说让我教他们画画。
不用猜,大家都能想到结局,我喜欢上了这种与孩子一起玩艺术的感觉,我想一直做下去2016年4月,一位建筑学姐创业达达学堂,我作为艺术老师,参与达达清迈艺术之旅的亲子旅行项目,为其设计艺术课程并担当全程导师。
随后兼职该学堂的艺术老师,继续在一线为孩子们设计艺术课程和教学实践从此,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我将其称为“艺术生命力”的世界。
天佑 3岁 《汽车》图片来源:绘画游戏美育计划指导老师:王柯故事一:我画的就是汽车呀!给了天佑小朋友几张纸、剪刀和胶水我没有跟他说要做什么,他可以自由发挥于是,他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我定睛一看,这是什么呀?一个剪破了的房子?。
我问他:“这是什么呀?”他回答:“这是我的汽车呀!”那时,我刚教3岁的小孩不久,书也没有现在看得多,对其创作相当“困惑”什么鬼?哪里是汽车呀?内心在翻腾,觉得是不是要指导一下他耐着性子,接着问:“咦,这是汽车?那汽车的轮子在哪里呢?”。
天佑看了看问,理所因当的表情,答:“有轮子呀,这里,一、二、三、四,四个轮子!”我仔细一看,这个“房子”汽车最下边被剪了四个口子,这个就是他口中的轮子明白之后,我被震惊了,像一双拳头直击胸口,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被3岁孩童“碾压”了。
谁说艺术创作中的汽车一定要是圆形的轮子,谁规定汽车一定长成你想的那样此刻,我很难说我该教给他什么?他这个创作本身就是创造力了也许,孩子的创造力根本不需要大人去培养?
米粒 5岁 《彩虹兽》图片来源:达达学堂清迈艺术之旅第1期指导老师:王柯故事二:那个彩虹一定没有喝饱!达达清迈艺术旅行期间,我和家长以及孩子们坐车前往一个目的地途中,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彩虹天气大好,彩虹也特别美,一堆云朵悠扬飘荡过来,挡住了一半的彩虹。
我们看到的,就是这四分之一的彩虹带发现小朋友们见到彩虹都很兴奋,我随口给他们讲了彩虹在《山海经》里的故事告诉他们,彩虹在古时候的故事书里是一只神兽,这只神兽通常会出现在雨后的河边,它喜欢喝雨后的河水,只要它一喝水,身体就开始变大变长,变得五颜六色。
它喝的越多,它的身体也会变得越长小朋友们听得格外认真,其中一位小朋友米粒却说话:“老师,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只彩虹一定没有喝饱吧?”我一愣,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就问:“它为什么没有喝饱呀?”米粒接着说:“老师,你没有发现吗,这只彩虹只有一半呢,它肯定没有喝饱。
”米粒小朋友的回答实在太美妙了,以至于如今想起来,我仍然觉得很美好这段故事也深深扎进了我的记忆里我想,我应该永远不会忘掉它也许,孩子的想象力根本本来就有,比大部分成人都出色,我们大谈特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又是为了什么呢?。
什么是孩子的绘画或艺术?从我的第一堂艺术课起,我就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如今有了一些答案,但还远远不够当时,除了阅读学习,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去解释但有一类儿童绘画,我很明确,它一定不是当今孩子应该学的方向这类绘画仍然大量充斥在我们艺术教育里,用网络随手一搜,大把大把的出现。
市场上仍然充斥着大量简笔画的书籍和教学图片来源:网络资料在网上输入“幼儿美术”搜索图片,会有大量简笔画书籍和作品满屏飞;大部分儿童的绘画作品色彩美感欠佳、无意义的装饰画法表现过度,关键是简笔画痕迹太重我从中根本感受不到孩子那份美妙的童趣,或是说打动人的地方。
你发现孩子绘画中的差异性了吗?图片来源:网络资料仔细看上面两张照片里小朋友手里的画作第一张照片里大部分的飞马,马头方向一致,整体形态也一模一样,很多小朋友用了相似的星星和月亮来装饰画面不过,我还是眼尖地发现一张很特别,后排右数第二个,马头是正脸,后面是火焰山,很酷的样子,哈哈。
第二张照片,看起来每个小兔子都还蛮可爱的,但再对比一下,是不是动作和构图都是一样的啊?当然也有个一个特别的,右数第一个孩子画的兔子眼睛,有没有让你会心一笑呢?这类“让孩子照着某个模版来创作”的儿童艺术绘画,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企图让孩子们进行一个具象的模仿,孩子照着画完后能打动的人的地方微乎其微。
这就是我在前面的文章《艺术教育也是分流派的,你让孩子学的是哪一派?》里提到的“实用派”,它的教育目的与艺术和创造无关,是工业革命后便于找工作的技能培养更可怕的是,如果将这种技能培养用到儿童艺术教育上,将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对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极大阻碍。
孩子的灵气,就在一次次照着别人画的过程中,消耗殆尽
用排除法排除了“模仿”类儿童艺术方向,回想前面提到的我与孩子之间相处的故事那么,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来了,孩子在生活中或是艺术创作中透露出来的那些打动人的东西到底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用吗?它们是不是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呢?它们是天生的?还是可以被培养的?它们需不需要成人(老师)的介入?不介入更好呢?还是一定需要成人(老师)有所作为,才能把这些美好保护得更好呢?。
虽然,目前我无法给出完整答案,但我仍然想探究它们多一点,再多一点。
弓狩 5岁半 《我梦想的幼儿园》图片来源: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上图是鸟居昭美书里的一幅画作《我梦想的幼儿园》,是我最喜欢儿童绘画之一一位5岁多的小孩,将自己想象的幼儿园场景如此丰富地表达出来,实在可爱。
里面装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幼儿园里如果有座山就好了,山上还要有隧道、台阶,大家都可以爬上去山上还有许多果树,苹果树、橘子树,还有狐狸和大象当然,小朋友也全都在里面天空上的云朵滚滚而来,雷公在用云朵做的床上睡午觉。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心里就在想,要是我能教出这样画画的孩子该多好呀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拥有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感知,这不就是艺术的目的吗?对,艺术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激发和保护孩子们能够呈现自己生命的能力!。
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那些微妙的、暖心的、动人的、闪着光芒又出人意料的东西,就是——
关于艺术生命力,我无法用高级或精炼的词句进行概况,但我想它有可能能够说明我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想要追寻的东西而且,通过孩子们画画这一“超级魔法”,它呈现出了很多种结果每每被这些结果击中时,我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
我大概将这些结果分成了五类,分别是直觉呈现、思维构思、情感抒发、奇妙故事以及超凡想象。每一类都让我张大嘴巴,直呼 “amazing” 。
有的时候,有的状况下,孩子们压根不需要“引导或启发”,他们凭借自己的直觉就能创作出一幅惊人的作品毕加索说“我用一生的时间像孩子那样画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给孩子纸、笔或颜料,什么都不用说,他们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大师”了。
大人要做的仅仅是提供工具和材料而已
博山 3岁《七彩的河》图片来源: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月亮班指导老师:袁华这幅《七彩的河》不是我所在的班级小朋友画的,但每次提到直觉创作,我总会想到它博山小朋友当时才3岁,第一次玩色彩颜料通常情况下,第一次玩颜料的小朋友(3岁左右)总是会把所有的颜色混起来,不停地涂抹,直到颜色变成咖啡色或纸被画破为止。
但博山却没有这样玩,他以一种难以描述的直觉色感画出这幅惊艳的水彩画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哈
沫沫 3.5岁《持手枪的人》图片来源: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兔兔呜班指导老师:王柯沫沫小朋友这幅《持手枪的人》,在我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情况下就创作完成了,估计前后时间不超过30秒快速的笔触,让这位持手枪的人颇具个性。
天佑 3岁《哇!飞机!》图片来源:绘画游戏美育计划指导老师:王柯对于3岁的小朋友,让他画一个向上翱翔的飞机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可自行脑补一下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简笔画侧面直升飞机,大部分时候3、4岁孩子在幼儿园被教授的就是这样的飞机。
但有过教孩子自由涂鸦的我发现,如果基于理解再来创作,很多孩子是不会从侧面来画飞机的当然,上图那种从下往上看的飞机,也是不太可能提前构思去创作的天佑小朋友就在那个特定的时刻,用吸管,是的,你没看错,用吸管把它画出来了。
从直觉创作到思维创作,有一个过程但对于孩子来讲,在很长一段时间,它们是交替混合工作来实现的思维构思创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起主导作用当然对于3、4岁的小龄孩子,他们仍然有让人佩服的思维构思创作如果你在孩子创作过程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这个秘密。
他们创作是相当清晰和明确的,即使只会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圆圈
昊昊 3岁《高高的木瓜树》图片来源:绘画游戏美育计划指导老师:王柯昊昊小朋友画这幅《高高的木瓜树》的时候还不到3岁,大部分时候都在画成人看不懂的控制或命名涂鸦(关于2-4岁涂鸦,可以看这里《罗恩菲德儿童艺术成长理论》
)但这幅画却有了思考再创作的味道他用目前仅仅掌握线条和圆圈完整地表达了周六和爷爷奶奶去高高的树边摘木瓜的感受当他说“高高的”时候,用线条画了一根长长的线表示树,说到“木瓜树”的时候,用连续圆圈画出了木瓜的形态。
整个过程边说边画,一气呵成,表达准确这个看似简单的创作实现了我对3、4岁孩子绘画课的全部期待。他在用思维尝试将经验感受和形式要素恰当且巧妙地构思在一起了。
彤彤 3.5岁《三叶头的人》图片来源: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兔兔呜班指导老师:王柯彤彤小朋友在创作《三叶头的人》的时候就更“厉害”了,这个不稳定的超预期发挥,让大部分人认为不可能是3岁多的小朋友画出来的,但是,确实,我保证是她在听过我讲解米罗作品后的自己创作出来的。
胡安 · 米罗的作品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我告诉她可以像米罗那样,收集自然或周边的东西来绘画可以收集阳光来画人脸的颜色,收集花朵的颜色来画人的身体,收集星星送给这个人当礼物,收集小草来变成她的辫子于是,彤彤说她收集了三片树叶来当一个人的头,收集小草成为这个人的手,收集彩色泡泡送给他,再收集阳光(黄色)把他包围起来。
而这个人正在干嘛呢?在拉臭臭(听完这个创作故事,我的内心同样在翻腾)她的创作过程,目的非常清楚,每一步都是有思考的。当然,拉臭臭除外,哈哈。
北北 8岁《海绵图案系列》图片来源:达达学堂清迈艺术之旅第2期指导老师:王柯上面四幅是一个叫北北的8岁姑娘的作品如果先看最后一幅,估计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关于颜色感性的自由发挥其实不然,北北是依次尝试了前面三种玩法,分别画了三幅,再最终实现了最后一幅。
她用涂了颜料的海绵在四张纸上:印盖——印盖+拖抹——印盖+更长更用力地拖抹——印盖+更长更用力更自由地拖抹,经过四次推导,最后用“更长更用力更自由地拖抹”来完成最后的作品是不是想感叹一下,小朋友在做艺术创作的时候,思维也是很严谨的呀!
创作过程中,情感表达是孩子最擅长的即使成人看来实在不怎么样,或者根本看不懂,但经他们一说,感觉都特别美好所以,现在很多绘画教育都在倡导,儿童的绘画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看的他们绘画背后透露的真挚,就能打动人那些教孩子照着范例来画画的人,完全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们怎么能忍心忽视这些真诚的呢?。
希希 6岁《妈妈找不到我》图片来源:绘画游戏美育计划指导老师:王柯希希小朋友这幅《妈妈找不到我》,虽然画作里用了很多幼儿园教的“不那么美貌”的装饰元素,但整体感觉我还是特别喜欢的希希画了自己跪着藏在桌子下面,发现妈妈找不到她,她正捂着嘴笑的场景。
这幅画里她和妈妈互动的快乐情绪一下就感染到我了
皮皮 4.5岁《妈妈在看电视,我很不开心》图片来源:达达学堂清迈艺术之旅第2期指导老师:王柯关于情感的抒发,皮皮这幅作品我也经常拿出来说他一开始拿到笔后就先画了简笔画的房子,跟他聊天后,他开始往里面加东西,把妈妈画到了右边的房子里,旁边还画了一个电视机。
然后画了自己在屋外,手里拿着玩具或画笔接着他告诉我,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妈妈在家看电视,然后看了很久就睡觉了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很不开心画这幅画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在旁边,听完这个故事很诧异,说完全不记得有这个事情了。
家长忽视了的东西,孩子可能都记得呢,皮皮的情绪通过这次绘画表达出来,也让妈妈感受到了
孩子天生属于故事,也天生会创作故事经常给孩子读绘本的家长一定深有体会当然,如果在艺术创作中稍加引导,他们的故事创作往往比绘本还要精彩我在大部分的艺术课程计划里,都会设计故事单元,这些单元通常只会让孩子们使用最简单的马克笔和颜色,让他们把关注点放到故事和细节内容本身上。
这种简单的形式+有趣的故事大受孩子们的欢迎,也时常成为激发孩子提升创作的突破口来欣赏两个孩子绘画的奇妙故事,与读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样精彩。
妞妞 6岁 《狮子的生日晚会》图片来源: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兔兔呜班指导老师:王柯以森林之王大狮子为主角,他想办一场生日会,和几位动物朋友商量无果,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想想狮子的生日派对到底是什么样的妞妞小朋友由此创作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生日晚会:头戴皇冠、身挂披风、脚下穿着蓝色鞋的狮子正在滑滑梯,滑梯正好对着超多层的生日蛋糕,狮子的好朋友都来了,有兔子、企鹅、小猫等等,他们都抱着气球飞起来了。
这个生日派对非常梦幻,尤其喜欢小动物们围着狮子、握着气球飞起来的场景。整个欢快的氛围都快溢出画面了,这样的绘画看着就高兴。
株株 6岁《袋鼠房子》图片来源: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龙猫班指导老师:王柯株株小朋友不知道受什么的影响,一来上课就说自己是一只袋鼠,而且一直念叨所以,我大概能猜到,她这节课画的内容肯定会和袋鼠有关但是,我没猜到的是会出现《袋鼠房子》这样一幅神奇的作品。
因为当天上课遇上小雨,我就教他们创作彩色雨,并且让他们尝试实现不被“雨”淋的效果株株想,给袋鼠建一个房子就不会淋雨了呀于是,就画了一个袋鼠造型的房子这个大房子有轮子可以往前走,里面有很多袋鼠朋友,他们个个都很开心,有几个坐在前面开车,其它的呆在后面的房间里,敲锣、跳舞、滑雪、打球、蹦床……房子里的生活太丰富,简直就是袋鼠的移动城堡!。
看完这两个故事创作,是不是比很多绘本故事书更精彩?孩子们是有能力创作美妙故事的,就看大人有没有给予他们耐心和机会。
前面提到的奇妙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想象。但这里还是另分出了一类,因为还有一些孩子的创作完全超乎想象,挖空脑袋想也想不到,他们居然这样敢玩,这样敢想。
株株 6岁《闪电耳朵的怪兽》图片来源: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龙猫班指导老师:王柯准确地说,上面这幅怪兽的名字应该叫做:有三个尾巴、穿着裙子、带着项链、有两个角和闪电耳朵的怪兽株株小朋友画完这个怪兽的时候,我不得不服气,当时的感受就是不可思议,这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呀?我在前面只和孩子们做了一场“XX+怪兽”的讨论,然后,他们就还给你一个大惊喜。
承承 6岁《海盗自画像》图片来源: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龙猫班指导老师:王柯一堂关于自画像的课,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人有多少种表情,然后画自己的半身像表情画承承小朋友做了一个有趣的联想,把自己画成了海盗,用了微笑的表情。
但同一节课,另有一位小朋友完全放飞自我,给我们带来了拍案惊奇的作品
米粒 6岁《拥有六个表情的人》图片来源: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龙猫班指导老师:王柯米粒小朋友没有选择画自己的半身像,而是将我讲过的表情全融到了同一个人像上这幅《拥有六个表情的人》简直就是表情版美杜莎,除了中间的人物表情外,头上分别还长出了五个表情,相当霸气诡感。
对此我也只能再次惊叹,这想象力是真的没法教啊以上就是我认为的孩子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五种“艺术生命力”特征——直觉呈现、思维构思、情感抒发、奇妙故事和超凡想象我尝试用一些教学例子进行了解释说明,个人认为,这些就是儿童艺术教育所要努力的核心所在。
正如我前面说的,艺术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激发和保护孩子们能够呈现自己生命的能力,让孩子们参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那么,何为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我们又该如何开启孩子们的艺术生命力呢?敬请关注《萌动的美感:如何开启孩子的艺术生命力(下)》,笔者希望能给出一些答案。
备注:研究案例大部分来自于笔者在达达学堂自然艺术课和绘画游戏美育计划中的教学案例,文章观点亦来自个人教学经验的思考和总结,如有偏薄之处,欢迎交流指正达达学堂,“无边界儿童艺术成长学院”,专注于3-9岁儿童艺术教育。
独创X+1多元媒介艺术课程,包括【自然艺术课】【旅行艺术课】【博物馆艺术课】【绘本艺术课】等笔者兼任自然艺术课艺术老师并设计相关课程至今绘画游戏美育计划,学龄前儿童早期创造性艺术教育实践笔者从2015年起研发和教授家庭艺术启蒙课程至今。
本文首图来源,美国插画师 Ed Emberleys Drawing Book of Weirdos 插图。文字撰写 by 柯柯图片制作 by 柯柯
吃月亮艺术研究室研究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望的大人和孩子是如何在艺术中成长的期待实现研发真正适合孩子的艺术活动和艺术课程探索艺术和创造力的奥秘创作能够激发孩子艺术力的绘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