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了汽车之家汽车之家长(汽车之家汽车报价)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22
汽车之家领导层大变动,汽车之家未来如何走?
万咖汽车·关注创新·勾勒未来精彩内容
昨天朋友圈发生了两件大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万科王石将被废黜、汽车之家秦致已经出局,为什么他们会败?万科、汽车之家都是的优秀企业王石是万科的创始人,秦致2007年加入汽车之家创业团队,用华生的话说都有“创业型企业家对公司成功和伟大的不懈追求”。
在2016年的6月,他们出局或面临出局是资本过于强势,还是万科、汽车之家的管理层有没有值得反省的地方?下面请看《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版主编何芳的精彩报道汽车之家毫无疑问是行业的标杆,作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
汽车之家在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买车、用车、养车及与汽车生活相关的全程服务上首屈一指,以全面、专业、可信赖、高互动性的内容,多层次影响最广泛的汽车消费者这家经过十余年发展的汽车网站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聚变2005年
李想带领团队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创建汽车之家网站2007年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秦致加入汽车之家,担任总裁2009年“汽车之家”连续六个月蝉联汽车类网站流量排名第一2013年7月 “汽车之家”日均覆盖人数超过600万,月度覆盖人数达到8000万。
2013年12月 “汽车之家”于美国纽交所上市6月25日凌晨2点,开曼法院听证会当庭宣布撤销汽车之家“禁止令”、澳大利亚电信随后将更新的股东名册交给平安信托之后,6月26日一早,汽车之家CEO秦致给公司内部员工的邮件随后流出。
“知会一下诸位,今天公司开了临时董事会,我和Nicholas不再担任公司的CEO和CFO我作为这个企业的家长,感谢诸位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帮助、包容、忍耐很遗憾从现在起,我难以再帮助到诸位,衷心希望你们每个人从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出发,做最合适的选择。
在汽车之家和诸位一起共事是我的荣耀,一起走过一段最美好的路程,希望大家未来能更好”至此,平安与澳大利亚电信顺利完成汽车之家的股份交割,平安以16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47.4%的股权,正式成为汽车之家最大股东。
秦致是否已经正式离职,接替者为何人?笔者第一时间对此与汽车之家有关人士进行核实,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没有收到任何指令,高官正在开会,我们也在等通知现在看来,秦致为汽车之家私有化的努力是徒劳的,这多少有些悲情的成分。
从2005年成立到2013年上市,其股权架构由于创始人李想、CEO秦致所占股比比较小、公司核心业务与战略方向容易收到大财团的左右,而一直收到外界质疑对于平安入主汽车之家,汽车之家内部反对声不绝于耳5月5日,前汽车之家副总裁马刚发文斥责澳电和平安的交易绕过管理层,农夫把牛卖给牛贩子,平安信托是短期利益既得者,对于企业发展不负责任的行为。
与秦致一起离开的是汽车之家CFO钟奕祺可以想象,随着秦致的离开,汽车之家内部的人事动荡也将拉开序幕汽车之家,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垂直平台,也是“汽车双十一电商模式”的始作俑者,于2013年12月11日,汽车之家成功登陆纽交所,市值高达32亿美元,为汽车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时至今日,其未来命运充满变数。
有评论认为,此次交易中汽车之家的命运掌握在资本手中,管理层无能为力,其大股东的身份犹如击鼓传花般由资本玩弄另一种说法认为,平安是三年账期的金融信托产品,汽车之家难逃三年内再次被卖的结局不过,显然平安集团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25日晚间,平安信托母公司中国平安对外首度发表公开信称,这一交易完成后,平安将与汽车之家结成合作伙伴,为汽车之家未来更远大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平安方面还表示,平安将把汽车之家作为长期战略投资,不仅将从资本上持续支持汽车之家,也将把近3亿的线上用户,1.5亿的金融客户,超过5000万的车险客户以及线下服务网络与汽车之家进行协同。
此外,平安将帮助汽车之家实现从单一汽车媒体向全方位汽车服务生态圈的战略升级与转型那么,平安到底如何整合汽车之家,还是三年之后套现?而汽车之家是否还会保持之前的影响力,平安方面进一步动作与布局有待观察另外,颇为值得关注的是,汽车之家的竞争对手——另一家垂直类汽车电商平台易车,在交易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后续的动作。
此前有说法说,易车董事长李斌联合平安收购汽车之家,但是这一说法遭到李斌当面否认,并告之笔者,易车与汽车之家合并并没有可能不过,6月23日仍有消息传出,易车公司总裁邵京宁将离开易车奔赴汽车之家,虽然邵京宁第一时间否认了这一说法,但是种种迹象依然为中国两大垂直类汽车网站汽车之家与易车的整合,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在平安入股前,澳电为汽车之家第一大股东,占股54.6%而在澳电宣布将汽车之家47.7%股权出售给平安的几小时后,汽车之家管理层突然提出要对汽车之家进行私有化买方团由汽车之家CEO秦致及管理层牵头,博裕、红杉、高瓴资本参与,准备以31.50美元每ADS的价格进行私有化。
几天后,汽车之家管理层与澳电和平安方面的矛盾公开化,汽车之家CEO发起私有化实为阻止平安入股那么,为何澳电是第一大股东时汽车之家管理层能够稳定,而当得知平安要入股后就开始反击?原来,澳电是汽车之家第一大股东时,几乎都扮演了甩手掌柜的角色,不对汽车之家日常管理进行干涉,公司一切业务交给管理层打理。
而汽车之家管理层很清楚地知道,平安一旦入股,就将干预汽车之家的运营和管理,继而公司控制权将旁落尽管汽车之家管理层使劲了浑身解数,用了“发起私有化”、“举报违反垄断法”、“CEO公开炮轰”和“闹到开曼法庭”等办法,但最终也没能阻挡平安的“入侵”。
就在平安完成入股的当天,中国平安就发布了一封极其强势的公开信称,将帮助汽车之家实现从单一汽车媒体向全方位汽车服务生态圈的战略升级与转型这意味着,平安将插手汽车之家的日常运营而在今天汽车之家任命新的董事长兼CEO之后,标志着李想和秦致时代的汽车之家彻底结束了,接下来将进入平安时代。
就在秦致的CEO岗位被替换当天,前汽车之家副总裁马刚在微信朋友圈对此事感到惋惜,并表示“用有尊严的方式工作,然后才谈论成功”,直指平安入股后管理层即使保留也将受到平安干预,工作不具有尊严“2007年入职,09年担任集团CEO,秦致先生带领汽车之家走过了风景最美的一段路。
此时的告别,令人扼腕伤感,谈不上成王败寇,也不用说什么虽败犹荣,这是一种选择——我们只愿意用有尊严的方式工作,然后才谈论成功”马刚说马刚表示,秦致每天带着团队吭哧吭哧干活,把公司业绩做到最高点“我不太明白,以后马明哲们自己推磨干活?一旦汽车之家业绩下滑,平安如何收场?”。
不过,目前一切尘埃已落定,平安并不会顾及外界的评价,目前只会将主要精力用于接手汽车之家的业务上可以预见的是,在汽车之家CEO和CFO被替换以后,接下来将有更多的汽车之家原高层面临被清洗实际上,同样的故事还曾发生在上海家化,中国平安同样扮演了入股者的角色。
2011年10月,上海家化集团国资退出,引发平安、海航、复星三大集团的争相竞购,最后,平安胜出这场联姻曾被看作是“产业+资本”的完美融合在平安信托入主上海家化后,董事长葛文耀先被清理,一年以后葛文耀嫡系的董事兼总经理王茁也被罢免。
事件回放:4月15日下午消息,汽车之家控股公司澳洲电讯宣布,将以16亿美元的价格向中国平安集团出售汽车之家47.7%的股权,据悉,交易完成后澳洲电讯将继续持汽车之家有6.5%的股权4月16日,汽车之家管理层提出要对汽车之家进行私有化,买方团由汽车之家CEO秦致及管理层牵头,博裕、红杉、高瓴资本参与。
5月11日,汽车之家股东已向商务部进行了实名举报,称平安信托违反了国内《反垄断法》以及《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的要求5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汽车之家召开董事会议,澳洲电讯在未经过汽车之家同意的情况下,便在此次董事会上临时增加一名董事席位,同时,又在双方意见分歧之下,以强行手段通过了股份登记权协议。
此前,汽车之家董事会10名成员:澳电占5席,另5个董事分别是Ted Tak-Tai Lee、前艺龙CEO崔永福、1号店联合创始人刘峻岭三名独立董事及汽车之家CEO秦致、创始人李想5月16日晚间消息,有媒体称澳洲电讯已与中国平安集团签署了一份关于收购汽车之家股权方面有约束力的协议,双方将继续推进以16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47.7%股权的计划。
5月26日,秦致更以个人名义向媒体发出声明公开指责澳电5月27日,澳电方面希望汽车之家CEO秦致能停止将公司内部信息外泄及对澳电的无端指责,并希望大股东与秦致继续保持良好合作,但秦致在沟通后第二天即以少数股东名义向开曼群岛法院提起诉状,澳电随后对该诉状提出公开抗辩。
这显示秦致和大股东的合作关系濒临破裂6月20日,开曼法庭开出禁令,明确要求澳洲电讯在 6月24日 前就股权交割事宜,澳洲电讯不得采取任何行动,而开曼法庭开出交易禁止令的主要依据是该交易面临中国法律的风险,尚未得到中国商务部的许可。
6月23日,澳大利亚电信公司宣布已经完成向中国平安出售汽车之家 47%股份的交易,折价 16 亿美元,据悉,澳电会将多数所得以现金形式回报给股东6月25日凌晨2点,开曼法院听证会当庭宣布撤销汽车之家“禁止令”,澳大利亚电信随后将更新的股东名册交给平安信托,这意味着交割正式完成,平安信托成为汽车之家最大股东。
6月27日下午消息,汽车之家董事会今日任命了新CEO ,原平安健康总经理陆敏成为新任CEO。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