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干货专业汽车评测网站有哪些(汽车评测网站哪个最好)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16
那是相当低啊!!!
事情是这样的,小编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博主关于汽车的言论后,突发奇想写了这篇文章,欢迎大家评评理。
这是一位数码、科技方面的博主,主要评测手机那种,就叫他雷神吧,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算是同行。
不不不,搞戳了...雷神是一个在微博上有130万粉丝的KOL,在圈内颇有知名度,我很早之前就知道雷神,但我一直都没有关注他,也基本没看到他的内容,所以...他长什么样我并不知道,这也不是今天的重点...
最近看到他,是因为一位汽车大V转发了他的微博,雷神被怼了。抱着吃瓜的心态,我点进了雷神的微博,原来这位数码界的KOL进军汽车界,已经推出了好些评测的视频。
我不会反对雷神的一切观点,无意引战,只是针对他部分关于汽车的言论发表一下感想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新车会搭载非常多的智能科技,从特斯拉开始都喜欢把中控屏幕搞成一台平板电脑,或者至少有一块大屏幕此外,还有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结合了互联网、5G概念的新科技。
汽车和数码,从毫不相关的两个领域变成了互有交集,因此也有了数码界KOL发挥的地方,而且数码科技的受众群体更广,他们都拥有不少粉丝和流量跨界成了潮流,所以现在的汽车厂商(特别是新势力)在试驾会或者发布会上都会邀请一些数码、科技类媒体,在网络平台上和他们有更多互动,也有一些数码界尝试跨界,做起了车评的业务。
当然,他们更关注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这些大力宣传智能化的新势力。越来越多数码KOL摇身一变车评人,似乎也引起了一些汽车媒体的抵触:他们懂什么是汽车吗?
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那位汽车博主怼了雷神什么,我也懒得再找出来了但看了雷神一些讨论汽车微博和评论,我也有话说原来最近雷神发了一连串微博说自己做车评的事情(现在已经删了很多),应该是被一些汽车博主或评论怼了受了刺激,大概说他的车评太肤浅,不懂车就不要学人做车评。
他的回应大意就是:外行人就不能评车?评车就一定要懂什么底盘和操控?我不服!
不客气地说,对汽车媒体来说这样观点是可笑的专业的汽车媒体,就是要把一般人觉得“差不多”的东西试出区别来,而且他们一直很传统地认为机械层面的东西才是汽车的本质例如传统的车评会更关注一辆车的动力输出是否平顺,底盘调教是否有质感,转向是否准确,走运动路线的跑车操控性够不够好,走豪华路线的轿车对不对得起身价……。
相信关注汽车媒体的朋友就是出于对汽车的热爱,想从专业人士的口中得到这些方面的评价,不然我看广告就得了。
我就不说所有数码KOL了,就说雷神。他应该和一般人一样,此前并没有太多深入接触汽车的经验,因此也很难建立起一套专业的评价体系。
看了一下雷神的车评视频,他测评过特斯拉、宝马iX3,也测评过WEY坦克300这种老旧燃油车出于职业本能,他把体验的重点都放在智能配置上,例如中控两块大屏幕很有科技感,自动驾驶系统很智能,手机蓝牙钥匙很方便等等。
事实上,一般的试驾活动只有大半天时间,很多有一半是编队在高速上行驶,能体验到的也就这些不过,智能配置是现在的新车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消费者都看重这方面对于主打智能配置的车,交给数码KOL来评测也有道理,至少可以多一种参考的声音。
但其他与车有关的方面的评价,难免会与普通人一样流于表面:车性能不错,空间很大,很安静,底盘很舒服,很好开……没了如果有更多数码KOL转战车评,会不会一大半时间都在讲中控采用了三星的屏幕,最高亮度达到12000尼特,刷新率90赫兹,处理器是骁龙845,跑分30万……?。
当然,我对雷神的批评,是出于立场的不同,不同专业范畴的人,评价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关于汽车,我当然觉得雷神是个小白但别忘了,中国一年卖两千万辆车,大部分买车的人都是小白他们看车的角度可能和我们不一样,所以国内最好卖的永远是空间大、配置高又便宜的车,至于车到底好不好开,因为感受不出来,所以没区别。
亲戚朋友坐我的车第一句一般是:“后排空间好大哦!”他们要买车问我意见一般都会问空间、配置或质量,而不是“操控怎么样?”因为市场需求就是这样,车厂越来越会迎合市场造车,新车看似琳琅满目,在我看来却越来越同质化,差不多的空间、差不多的大屏、差不多的“均衡调教”。
雷神说得也没错,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评价任何一件事物的自由,就连汽车圈本身也是良莠不齐,被人批评门槛太低了理论上,我也可以测评手机,但无非就是屏幕很清晰、系统很流、拍照很好看……有这么先进的手机,随手一拍的照片都不会差,但我可以叫自己摄影师吗?。
我只是认为,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KOL是意见领袖,一句说话就可能左右了粉丝买车的决定,当你想去评价一样东西的时候,如果想给出最客观的意见,是不是要对这个范畴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连ES300h都不知道是什么,我会十分怀疑这个“车评人”的公信力。
诚然,大部分人可能感受不出来同一个级别的汽车在机械调教上的区别,但不等于没区别。一次半次可能体验不出来,但用的时间长了,或者开过别的车,总能感受到区别。
老车评人都在收破烂,喜欢回过头玩老旧燃油车,电动车有很多优点,但在他们眼里索然无味而数码界更喜欢追捧造车新势力,电动车才是未来,特斯拉和苹果一样都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两个圈子的人,出发的角度自然不一样,也可以说他们服务于各自的用户圈。
但还是要说一句,我们并不是不屑于讲车机或者自动驾驶,如果要做专业的汽车评测,就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提取这辆车最核心的信息,自小就喜欢汽车的我们自然更关心一辆车的机械素质。
或许后者测评的重点才是消费者更关心的东西,但我们总要体现出来汽车媒体的价值,不是吗?你认为做汽车评测在哪方面更重要?请在留言区讨论
评 Aston MartinDB11Audi RS6LC500hBentley BentaygaNSX本田冠道M-Benz E300LM-Benz E200T-Roc探歌Peugeot5008Smart
大众途昂Lincoln Continental 本田雅阁Volvo S90BMW M760LiLexus LS传祺GM6赏 路虎发现无止境Cadillac CT6情景剧本田冠道·岭南游兰博基尼-宝珀
好 看 就 请 给 我 三 连 ! 谢 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