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汽车评测网站有哪些软件(汽车安全评测机构有哪些)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17
国内接近50家测试示范区,谁是TOP10?
国内接近50家测试示范区,谁是TOP10?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新生事物,需要首先在测试基地和示范区进行先行先试,才能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推广落地做好铺垫准备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先后涌现出了近50家智能网联汽车或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示范区。
佐思汽研《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测试基地研究报告》研究了其中的30家并根据用户调查和已公开指标(如投资规模、封闭测试区面积、开放测试区面积、测试道路里程、测试广场面积、车路协同V2X测试里程、交通安全场景数量、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数量、网联类测试场景数量、运营单位注册资本等),得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和示范区的排名。
其中排在前十位分别是:中国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区TOP10
注:本排名只包含已建成测试和示范区中国智能网联政策发布频率明显升高,测试基地重点将是5G、C-V2X、RoboTaxi以及载物测试2020年国内发布7条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频率明显提高特别是2020年2月《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其明确提出推动5G与车联网协同建设,支持优势地区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就测试区来看,目前国家级的有11个,地点分布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重庆、无锡、长春、杭州、嘉兴、广州、成都从功能来看,测试区测试功能已从2018年的自动驾驶汽车单纯测试进入到综合功能测试,如,上海、北京、长沙、武汉、重庆、广州6城的示范区不仅具有自动驾驶测试,还具有5G+V2X测试及RoboTaxi开放试验。
表: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基地政策、开放时间等对比(部分)
来源:《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测试基地研究报告》从路试牌照来看,上海(119张,主要企业有上汽、蔚来、宝马等)、北京(87张,主要企业有百度、蔚来、小马智行等)、长沙(55张,主要企业百度、深兰科技等)发放数量位居前列。
表: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基地路试牌照、开放度对比(部分)
来源:《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测试基地研究报告》就地方级智能网联测试基地来看,整体综合功能较国家级测试区尚有差距,但是地方也在积极开放自动驾驶测试的范围,比如深圳市印发《深圳市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在坪山建设全封闭-半开放-全开放式的自动驾驶测试场及车路协同示范区。
截止目前,深圳共公布了两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覆盖9个行政区,总里程超144公里,预计到2021年将会建成0.51平方公里的环境园封闭测试区未来,RoboTaxi开放试验、无人化路测、载物测试、将会在更多的试验区覆盖。
在载人测试方面,2019年9月,百度与红旗合作研发的红旗EV Robotaxi,成为中国首个面向市民试运营项目2020年4月,百度Robotaxi正式向长沙公众开放,打车范围约130平方公里,行车路线覆盖居民区、商业休闲区及工业园区等;。
2020年5月,小马智行Robotaxi获得北京载人测试牌照,在北京开展公开道路载人测试;2020年6月,文远知行Robotaxi上线高德打车平台,在广州推出Robotaxi服务;2020年8月,百度Robotaxi在沧州开放;
2020年10月,百度Robotaxi在北京开放,市民可通过百度地图或Apollo GO App即可一键呼叫,免费试乘;2020年12月,北京市颁发首批5张无人化路测通知书,首次允许测试百度在公开道路进行无人化自动驾驶测试。
在载物测试方面,2019年12月,北京发布《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三版),首次开放载物测试(科学实验为目的); 2020年3月,银川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累计测试里程超过10000公里且无责任交通事故,且在银川市划定的典型道路和测试应用场景内累计测试里程超过1000公里且无责任交通事故即可申请载物测试。
2020年底,银川西夏区长度约26公里的商用车开放测试道路建成,将成为全国首个城市道路货运车辆测试的路段《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测试基地研究报告》目录01国内智能网联测试基地概况3.1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
3.2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标准3.3 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基地政策、开放时间等对比(部分)3.4 地方级智能网联测试基地政策、开放时间等对比(部分)3.5 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基地路试牌照、开放度对比(部分)
3.6 地方级智能网联测试基地路试牌照、开放度对比(部分)3.7 主机厂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开放时间、开放度等对比(部分02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基地2.1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2.1.1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简介
2.1.2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整体规划2.1.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执行机构:联创中心2.1.4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测试设备2.1.5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测试能力:网联类测试
2.1.5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测试能力:自动驾驶测试2.1.6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功能:产品、技术测试认证平台2.1.6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功能:数据与信息安全评测平台
2.1.6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功能:前瞻、共性技术研发平台2.1.7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示范体验区:E-ZONE&J-ZONE2.1.8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测试案例:非机动车横穿预警测试
2.1.9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实现六个率先2.1.10 上海开放测试道路2019年相关政策2.1.11 上海开放测试道路2.1.12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动态2.2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
2.2.1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简介2.2.2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整体框架2.2.3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整体规划2.2.4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测试基地:海淀测试基地
2.2.4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测试基地:亦庄测试基地2.2.6 北京开放测试道路2.2.7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运营主体2.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2.3.1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简介
2.3.2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测试服务:封闭环境测试2.3.2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测试服务:开放环境测试2.3.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示范应用:开放示范道路2.3.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示范应用:智慧公交&5G V2X
2.3.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示范应用:自动泊车项目2.3.4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测试场景&业务内容2.3.5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测试场景改造完善2.3.6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运营公司
2.3.7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2020年动态2.4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2.4.1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简介2.4.2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愿景和目标
2.4.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人车网路云协同方案全景图2.4.4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人车网路云协同方案系统架构2.4.5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V2X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2.4.6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业务设计2.4.7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场景设计2.4.8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进展2.4.9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二期建设重点工作及未来规划
2.5 重庆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2.5.1 重庆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简介2.5.2 重庆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愿景规划2.5.3 重庆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一期、二期2.5.4 重庆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三期
2.5.5 i-VISTA 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发展历程2.5.6 i-VISTA 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项目:建立中国智能汽车指数2.5.6 i-VISTA 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项目:举办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
2.5.6 i-VISTA 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项目:成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6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2.6.1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简介2.6.2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现状
2.6.3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展示中心2.6.4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V2X进程规划2.7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2.7.1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简介
2.7.2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场景&设施2.7.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管理平台2.7.4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测试标准方法2.7.5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研发能力
2.7.6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测试能力建设和道路能力建设2.7.7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对传统试验场改造2.7.8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建设莆田湄洲项目2.7.9 长春开放测试道路
2.8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嘉善)2.8.1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嘉善)简介2.8.2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嘉善)5G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2.8.3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嘉善)开放测试道路
2.8.4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嘉善)入驻企业2.9 浙江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2.9.1 浙江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简介2.9.2 杭州开放道路测试牌照2.10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2.10.1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简介
2.10.2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开放道路2.10.3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申请2.10.4 黄埔区生物岛5G营运车辆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示范区2.10.5 首个远程无人驾驶测试汽车牌照
2.11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建设中)2.12 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中)03地方智能网联测试基地3.1 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3.1.1 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简介3.1.2 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一期
3.1.3 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二期3.1.4 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三期3.1.5 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测试能力3.1.6 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测试设备3.1.7 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
3.2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3.2.1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简介3.2.2 封闭测试区介绍3.2.3 封闭测试区特点和数据监控平台3.2.4 V2X测试项目3.2.5 开放测试道路
3.3 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3.3.1 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简介3.3.2 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测试道路简介3.4 重庆车检院自动驾驶测试应用示范基地3.4.1 重庆车检院自动驾驶测试应用示范基地简介
3.4.2 重庆车检院智能汽车及主动安全测试研究中心3.4.3 重庆车检院C-V2X规模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对比3.4.4 重庆车检院已展开的测试3.4.5 重庆车检院已展开的测试——通信测试3.4.6 重庆车检院已展开的测试——应用测试
3.5 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3.5.1 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简介3.5.2 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L4级自动驾驶的测试示范及路试牌照3.6 贵阳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区域3.6.1 贵阳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区域简介
3.7 许昌芙蓉湖5G自动驾驶示范区3.7.1 许昌芙蓉湖5G自动驾驶示范区简介3.7.2 许昌芙蓉湖5G自动驾驶示范区开放测试路段设备、车辆、监控中心3.7.3 许昌芙蓉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认定为河南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
3.8 苏州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3.8.1 苏州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简介3.8.2 苏州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设备3.8.3 苏州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2020年车队上路计划
3.8.4 苏州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Robo-Bus、Robo-Taxi3.9 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3.9.1 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简介3.9.2 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测试牌照
3.9.3 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交通发展历程3.9.4 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交通信控系统应用04主机厂智能网联测试基地4.1 吉利上饶市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综合试验场4.2 一汽华东(东营)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4.3 上汽同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基地
4.4 广汽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4.5 东风襄阳试验场4.6 一汽大众农安试验场4.7 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研发试验中心05国内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发展趋势5.1 发展趋势分析
5.1.1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发展趋势一5.1.2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发展趋势二5.1.3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发展趋势三5.1.4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发展趋势四5.1.5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发展趋势五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你是否愿意保留一线城市的薪资,到二线城市工作?
「佐思研究年报及季报」主机厂自动驾驶策略 低速自动驾驶研究汽车视觉市场(上)汽车视觉市场(下)商用车自动驾驶研究 新兴造车智能网联汽车MLCC研究报告汽车分时租赁研究汽车仿真研究(上)汽车仿真研究(下)
高精度地图产业研究汽车与域控制器研究APA与AVP产业研究 车用激光雷达研究车用毫米波雷达研究 处理器和计算芯片 DMS驾驶员监测报告汽车功率半导体研究HUD行业研究报告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Q2OEM车联网产品分析T-Box市场研究报告汽车网关产业研究 车载语音行业研究 汽车线束、线缆研究汽车智能座舱研究人机交互产业研究 V2X和车路协同研究汽车操作系统研究L4自动驾驶产业研究
专用车自动驾驶研究 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毫米波雷达拆解研究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汽车高精度定位研究车载红外夜视系统 汽车OTA产业研究汽车IGBT产业研究汽车座舱多屏与联屏特斯拉新四化研究戴姆勒新四化研究
比亚迪新四化研究智能后视镜研究AUTOSAR软件研究路侧智能感知研究燃料电池市场和趋势大众新四化研究座舱SOC研究线控底盘研究华为新四化研究ADAS/AD主控芯片自主品牌车联网汽车数字钥匙研究汽车云服务平台
无线通讯模组研究车载显示行业研究Tier1智能座舱(上)Tier1智能座舱(下)商用车车联网「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V2X与车路协同月报/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报告订购联系人: 赵志丰18702148304(同微信) 张亚菲 13716037793(同微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