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肺经的准确位置和走向(肺经的准确位置和走向 位置图)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18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15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一、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 of Ha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15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一、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LU.)
(一)经脉循行1.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经脉循行特点体表路线: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腕后1.5寸→食指端交大肠经。体内联系:属肺,络大肠。并于胃、气管、喉咙联系。
(二) 腧穴概要1.腧穴特点:本经腧穴有: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鱼际穴、少商穴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2.腧穴主治特点: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三)常用腧穴举例
1.尺泽 (Chǐzé, LU 5) 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配伍]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2.太渊 (Tàiyuān, LU 9)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二、手阳明大肠经(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 LI.)。
(一)经脉循行
1.经脉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经脉循行特点体表路线:食指→合谷两骨间→上肢外侧前缘→肩前→颈→下齿→鼻旁。体内联系:属大肠,络肺。并于口、下齿、鼻联系。(二)腧穴概要
1.腧穴特点:本经腧穴有:商阳穴、二间穴、三间穴、合谷穴、阳溪穴、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巨骨穴、天鼎穴、扶突穴、口禾髎穴、迎香穴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
首穴商阳,末穴迎香2.腧穴主治特点: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胃肠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三)常用腧穴举例:
1.合谷 (Hégǔ, LI 4) 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配伍]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操作]直刺0.5~1寸。[附注]《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2.曲池 (Qūchí, LI 11) 合穴[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配伍]配血海,足三里治瘾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冲、大椎治高血压
[操作]直刺 1~1.5寸[附注]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作者/夏婧(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3级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审稿/汪剑(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跟我学中医 | 肝胆相照,密不可分跟我学中医 | 肾藏精的生理效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