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佐夫元帅级(库兹涅佐夫元帅级和基辅级)没想到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04
众所周知,基辅级与库兹涅佐夫是苏联海军不同级的两型航母设计方案。同年,勃列日涅夫上台,随着一系列改革,在1965—1975间,苏联的经济实力有了
众所周知,基辅级与库兹涅佐夫是苏联海军不同级的两型航母设计方案,但鲜为人知的是,单就其在涅瓦设计局的定型时间而言,1968年定型的基辅级与1972年定型的库兹涅佐夫级其实相差不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两艘战舰的武器配置甚至作战理念有了如此大的区别呢?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1、(1)赫鲁晓夫下台及勃列日涅夫上台的影响在赫鲁晓夫时期,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就多次向赫鲁晓夫报告要求发展一只能与美国进行远洋决战的海军舰队历史证明,戈尔什科夫的战略远望远远强于这位矿工出身的苏联首脑然而,更让戈尔什科夫大失所望的是,就算苏联舰队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吃尽了美国航母舰队的亏,赫鲁晓夫依然执迷于核潜艇,当然,不能说他不重视苏联海军水面舰队的建设。
相反,对标长滩级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也是其在任内提出的建造概念及技战术指标但仅有的以反潜为目的的莫斯科级在面对美军的远洋舰队是几乎毫无胜算正因如此,在赫鲁晓夫于1964年十月下台时,戈尔什科夫敏锐地觉察到,苏联航母(确切的说应该叫重型载机巡洋舰)的黄金时代来临了。
(赫鲁晓夫)
(戈尔什科夫元帅)
(22350型,俄罗斯最新型的护卫舰,以戈尔什科夫命名,这在苏联解体后大规模批判苏联历史人物的俄罗斯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其对苏联乃至俄罗斯海军的卓越贡献)同年,勃列日涅夫上台,随着一系列改革,在1965—1975间,苏联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可以集中更多的国家力量来发展航母这一大国重器1、(2)苏联航空工业的长足发展给航母发展设计带来的强劲动力与创新源泉在雅可夫列夫设计局的努力下,技术验证机雅克36(下图为雅克36)
后来成为基辅级舰载机的雅克38(下图为雅克38)
甚至还有未来影响F—35B设计的雅克141(下图为雅克141)
(基辅号航母)短距起降战机的研发及改进,可以说是变相地为苏联航母降低了研发建造难度毕竟,直接从莫斯科级那样的直升机航母进化成库兹涅佐夫级那样的全甲板航母的技术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基辅级四艘舰的最大贡献是为苏联海军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下图为库兹涅佐夫号)
相似地,在稍晚几年后首飞的苏—27与米格—29这样的先进三代机为库兹涅佐夫级提供了相当优秀的常规起降舰载机苏—33和米格—29k,相比于因采用垂直起降而在起飞时消耗大量燃油的雅克系列,这两款舰载机都拥有极大的航程与载弹量优势,这也是在短短几年间苏联航母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因素。
(下图为苏—33)
(下图为米格—29k)
这也为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的设计及制造产生了基本条件。2,(1)建造过程(下图为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所有苏联航母的出生地)
从1975—1982年间,共有四艘基辅级航母于此完工,这些航母都是作为四大舰队的旗舰或次旗舰使用,苏联军方对其的殷切期望可见一斑但库兹涅佐夫级的首舰库兹涅佐夫号则从1981年下订单到1991年1月苏联快解体时才服役,可见当时苏联国力的严重下降,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反映出苏联科学界及造船业对这种极端复杂的集成船舰在经验上的不足及相关科技储备的捉襟见肘。
但2号舰瓦良格号则吸取了相应教训并在载机量及舰体设计上有了更多改进但不幸的是,当时完工程度仅68%的瓦良格被辗转卖给了中国设计指标可以对标尼米兹级的三号舰核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则仅完工30%左右,后来还被美国人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乌克兰拆掉了,其对美国人的震撼可想而知,就算明知其不可能完工仍欲除之而后快。
(下图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如果苏联当时哪怕就晚几个月或一年解体,俄罗斯海军就很可能获得与美国航母编队硬碰硬的底气,而不用依靠核潜艇和陆基航空兵反制美军来势汹汹的航母编队了)
2(2)服役时长与服役地点与到达服役年限而寿终正寝的莫斯科级不同,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都未达到相应的服役年限,基辅级的前三条舰一号舰舰基辅号,2号舰明斯克及改进型3号舰新罗西斯克号都因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初期的军费不足而提前退役,且都服役了不到20年,仅有深度改进型4号舰巴库号(也就是后来的戈尔什科夫号,又出现了)被保留了下来,最后俄罗斯为印度将其改为全通甲板的维克拉玛蒂亚号,算是为航母事业发挥点余热吧。
在服役时,基辅号用作北方舰队的旗舰,明斯克号做为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新罗西斯克号亦编入太平洋舰队,而四号舰巴库号则先编入黑海舰队最后编入北方舰队而库兹涅佐夫号则被编为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旗舰(代替前两艘基辅级),瓦良格号则成为中国的辽宁舰。
2(3)两级舰性能的局限性受制于盛行于苏联的错误的“航母无用论”,有相当一批苏联高官甚至赫鲁晓夫和斯大林本人都错误且固执地认为航母就是海上的移动铁棺材,不如发展更高“性价比”的导弹核潜艇和大型巡洋舰这种理论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思想其实错过了苏联航母发展的最佳时机,直接导致了其在航母发展中走的弯路比直路多。
受苏联海军对杜黑《空权论》中空权思想的浅显甚至错误理解,他们更看重航母本身的作战能力而相对不那么看重舰载机带来的进攻能力,这直接导致苏联航母挂上了很多挤占空间的防空导弹甚至是重型反舰导弹,这直接导致苏联无论哪一级航母的载机量都远小于美军航母,进一步影响了其战力发挥。
当然,这其中也有苏联乃至俄罗斯一贯的水面舰艇不足的原因
(基辅号舰首的四联装ss—n—12,即著名的p—500,其可攻击500km外的军舰且命中一发即可击沉或使其基本丧失其战斗力,火力之凶猛可见一斑,不愧是重型载机“巡洋舰”!)3 其对苏联海军战略战术的反映及对中国海军航母舰队的启迪
伴随着苏联国力的的不断提高,从莫斯科级的近海防御到基辅号的走向远洋再到库兹涅佐夫级及其改型的大洋决战战略,苏联海军的海洋战略与中国海军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对于已经拥有一艘航母且即将拥有第一艘国产航母的中国海军而言,我们的起点远高于苏联海军,甚至可以这样说,苏联海军已经为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提供了从航母舰体到正反面战略战术理论的宝贵参考。
苏联不懈发展大型航母及对核航母的渴望,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远洋,对海权的重视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维护海权就是维护国家的发展的海上生命线发展大型航母,特别是核航母,是中国海军的必然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下图为辽宁舰舰载机歼—15的滑跃起飞画面,其与苏—33师出同门)
最后,真挚地祝愿中国海军航母舰队早日成为一支可以进行远洋作战的海军劲旅,为我国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做出卓越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