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荐汽车之家汽车之家极速版(汽车之家网站)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20
我们要做成一个智能生态圈,三年以后的汽车之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文 | 真梓编辑 | 黄臻曜距离2016年夏天,平安入主汽车之家,陆敏空降担任C
观察+ 0910 陆敏专访修改版.mp312:01来自36氪我们要做成一个智能生态圈,三年以后的汽车之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 | 真梓编辑 | 黄臻曜距离2016年夏天,平安入主汽车之家,陆敏空降担任CEO已经三年了。
在一些人眼里,当年陆敏是以“门口野蛮人”的姿态出现在汽车之家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来到汽车之家之前,一些关于汽车之家后来的动作早已在他心中打了底稿刚刚过去的8月,汽车之家举办了一场“818全球超级车展”的活动。
这一套涵盖了网上车展、“全球汽车夜”等7个子项目的组合拳,是汽车之家面对车市低潮提出的解决方案2018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2%和2.8%, 到2019年,车市仍在困局中在“818全球超级车展”的活动中,融合了VR、AR、Web3D等技术的网上车展是全球首个线上车展,承担着为C端提供智能化逛展服务,为B端生成营销线索的任务。
最终,818网上车展在20天内获得1.53亿独立用户的浏览量,28.4万人与经销商互动询价面对第一次818的成绩,陆敏是满意的,“满分10分的话,打9分吧”但他也坦陈,仅靠半年准备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818真正的缘起,可以追溯到陆敏还在平安集团“搞战略”时的经历。
“拿AR软件去拍,车就变成动态、立体的这种车还可以用来做广告,用AR软件对着那台车,广告细节就在这上面体现了”一次机缘巧合,陆敏看到一家美国公司对AR汽车的展示这次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2016年来到汽车之家,陆敏看到很多图片都是二维的、平面的时候,他当即做出引进AR、VR技术的决定。
从2016年到2019年,经历了AR、VR,再到818最终采用的Web3D的迭代,网上车展所需技术元素终于在举办818之前打磨完毕在818的七大子项目中,网上车展是承接转化的核心;粉丝节和创作者大会分别面向C端和P端;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是面向全行业的年度高端论坛;与湖南卫视合办的“全球汽车夜”是整个活动发声的关键;此外还有百城车展、车模大赛两项活动组合出拳。
当8月底,各项目陆续收官时,陆敏回顾这一系列 “组合拳”的统筹过程,认为是汽车之家的PMO(战略管理)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每次PMO会上,陆敏本人、高管团队以及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都会在场,各项目负责人会将项目事无巨细地向上汇报。
这一机制的核心是不让任何问题跑掉,“首先纵向追踪,保证落实,第二是横向协调”这一套机制是陆敏三年前从平安引进的,当时和PMO一起落地的还有汽车之家立足C端、服务B端的转型战略“整个公司需要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是陆敏对B端服务的理解,“我一直跟团队讲,现代化战争就是协同作战。
做不了体系化,靠单个业务部门想杀出来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To B业务”也正因此,他将团队协同能力的提升,看作是818最值得肯定的成果之一
为“818”而点亮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汽车之家To B业务的增长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而车家号所生产的内容是吸引流量、产生数据的抓手为此,陆敏规划了用智能化等手段延长前端生命周期,开放后端的举措前端指的是“看车”、“买车”,后端指的是“用车”。
在818创作者大会上,汽车之家一连发布了“极速首发计划”、“极致服务计划”、“超级合伙人计划”和“车家号3+1极智计划”在内的四项计划,通过开放资源、工具赋能等方式,帮助车家号的创作者们生产更多优质内容。
同期推出的还有汽车智能决策引擎——AskBob,这一产品会综合运用文本、图象、语音、视频等理解分析技术,形成智能推荐、智能搜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消费者搜一台车之后,(AskBob)就把这台车变成了一份报告。
所有大数据支持的东西全在里面,媒体怎么说,专业评测怎么说,消费者怎么说,大V怎么说都在上面”陆敏解释在后端的用车市场,陆敏将思路总结为“人用车”、“车用人”的双箭头“车用人”指的是用户在加油、充电、洗车、交通事故的环节产生的需求,汽车之家会尽可能为用户提供服务。
至于“人用车”,汽车之家目前聚焦在自驾游等旅游领域,打算以平台的形式满足这部分需求这也是汽车之家正在做的新尝试,陆敏希望能借着自驾游,为C端收费“打开一点局面”行动围绕着计划推进谈及汽车之家的下一个三年,陆敏有些成竹在胸: “我们以前主要服务看车,现在在买车上下工夫,再把它拓展成用车……把前端做好,再把后面的用车做好,我们的流量还会有很多增长。
”
汽车之家董事长兼CEO陆敏以下是访谈部分(经36氪编辑):现代化战争就是协同作战36氪:“818”这个想法是怎么孵化出来的?陆敏:其实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刚来没多久,我看汽车之家的图片都是二维、平面的之前平安搞战略的时候,我见过AR、VR的汽车展示,觉得应该把这种立体化技术引进过来。
2017年上半年,(汽车之家)投资了视辰科技,一家做AR引擎的公司,没有这些技术做不出来这么复杂的东西第二阶段,2018年我们在网上把北京车展摆出来了第三阶段的“818”大概是去年七、八月有的想法,当时想的是把线上车展做出来,做成一个最大的车展。
后来到立项的时候,我们想要把声势最大,然后就想到同步做晚会、百城车展、论坛和粉丝节这些活动,变成一个组合拳36氪:做网上车展和2018年的车市情况有关吗?陆敏:实事求是地讲,行业好不好,我都会去做VR、AR技术,会去做网上车展。
但碰巧去年开始,车市往下走到今年下行更厉害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声浪放得更高我们在传播方面也确实下了很大工夫,把行业的声音发出来,也是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36氪:“818”的战线长度和广度都是汽车之家未曾有过的,作为统筹者,你怎么把控?
陆敏:用PMO的方式,重大项目我都亲自参与当CEO,既要在厅堂,还要在厨房,你不能只在厅堂指点江山PMO最大的核心是不让任何问题跑掉,一个是纵向追踪,每件事情要落下来第二是横向协调我一直和团队讲,现代化战争就是协同作战,单枪匹马,单军种、单兵种的武器再先进都没有用。
在市场竞争中做不了体系化,靠单个BU想杀出来,尤其在To B领域是不太可能的To C业务单点可以突破,To B的业务就要靠协同36氪:这次818有什么遗憾吗?陆敏:总体来讲我还是比较满意,但最大的缺憾是整个行业的发声还是不太充足。
不过这是第一次,也可以理解我在论坛上讲,“818”的活动看上去是汽车之家在做,但是请不要把它想象成汽车之家的“818”,也不要想象成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818”对汽车之家来讲,行业好我才能好行业不好,汽车之家怎么可能独善其身?所有的从业者也都一样。
虽然平时同行间有竞争,但如果行业好的话,大家都会好,只是说谁好的多一点,谁好的少一点我希望能做成一个行业的“818”
“818全球汽车夜”晚会现场让网上车展到海外去36氪:汽车之家围绕“818”做了这么多行动,目前B端客户的反馈如何?陆敏:最近818的一些活动刚刚结束,我跑了一两家主机厂,好多人都觉得声势搞的很大但是我觉得现在看的话只能看到表面辉煌,还要有些时间才能落到效果上。
我们的线下车展要到9月份才结束,现在看效果还不错,网上车展的KPI基本上可以满足36氪:网上车展已经迭代了三年,有思考过它最理想的形态吗?陆敏:我想把它做成全球最大的网上车展当然现在已经是最大了,但是影响力还没有到全球。
目前线下的大型车展有上海、法兰克福、日内瓦、底特律车展等等,但受地域限制去的人有限,所以我想把它做成全球都看得见,不用出门就能看到的车展线下车展肯定不是中国先起来的,我们的汽车行业还是年轻,但线上车展是中国第一个搞的。
看了一圈海外的市场,立体的AR、VR技术他们都还没有用,我们是走在前面的,明年要把它打出去今年我们只是做了一个简化的英文入口,未来包括里面的文字、讲话,都要做到其他版本,这样才能真正让全球的人都来看但是需要先把影响力散发出去,否则别人不知道。
36氪:提到影响力,你觉得行业发声的部分还能如何提振?陆敏:我觉得自然而然的,继续做就好了比如最开始的双十一,就是阿里做,后来电商行业都在做,连我们都跟着“双十一”在喊它是快消品平台,面比较宽,我们汽车行业比较窄,我觉得这是个习惯,需要慢慢过渡的。
而且这本来就是一个做出来的行业节日,大家都会逐渐去搭顺风车我相信市场都是聪明的,何必我搞一个“818”,你搞一个“918”,这个事情就发散了,搞不起来既然这样,包括主机厂、经销商、媒体,所有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大家何不借着“818”一起来?。
“818”网上车展示意图B、C两端服务智能化36氪:目前汽车之家对To B业务非常重视,这是平安给汽车之家的定位吗?陆敏:战略决定了以后,就是文化的转变文化转变里面,我们觉得有必要补这一块从CEO的角度来讲,经营要放在第一位。
给你一家公司,你经营不好自己就待不久,你待不久,下面团队就要波动,公司的市场竞争就会受影响经营对我来讲是两个事情,第一流量必须要不断增长,第二营收要不断增长你不能说只增长流量,不增长营收,最后还是要流量变现,这是经营的主线。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给汽车之家再加了一条to B的理念,为中国汽车行业做贡献原来主机厂把汽车之家当作一个广告平台,经销商把汽车之家当作一个线索收集器,这就完事了现在汽车之家用大数据帮B端做好营销、提升效率,也是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也经常跟主机厂讲,营销要去迭代用这次818的整合营销理念,将车展、车晚、粉丝节互相打通,肯定效果最好否则的话,就凭着消费者自己去跑了36氪:2018年8月,汽车之家进入3.0智能化的阶段,这次“818”和智能化有什么关系?
陆敏:818只是阶段性的成果,3.0智能化还要走一段时间我们还有很多项目在进行当中,比如前两天AskBob智能搜索就上线了它智能化到什么程度呢?消费者搜一台车之后,就把这台车变成一份报告所有大数据支持的东西全在里面,媒体怎么说的,专业评测怎么说的,消费者怎么说的,大V怎么说的都在上面了,当然目前只是1.0版本,还有很多需要改。
这种to C的智能化在不断提升,后面像智能问答这种都会深挖出来主机厂方面,原来我们是在营销阶段提供服务,现在会利用大数据去服务主机厂的研发阶段在研发阶段,主机厂特别需要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会及时把消费者的需求反馈给主机厂,让主机厂在内部也产生数据协同。
有了数据协同,它们研发和营销部门的数据就是一致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反对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部门看到的都一样这能帮助主机厂把研发周期缩短,同时也研发出更好的产品36氪:汽车之家针对C端的商业化是怎样计划的?
陆敏:我们以前主要是服务看车,现在加上买车的部分,再把它拓展成用车我们用户的生命周期也要延长,目前青少年频道有350万DAU了如果把前端做好,再把后面的用车做好了,我们的流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在用车上,我们有两个支线。
一支是车用人,一支是人用车车用人,就是车出故障了,要加油、充电、洗车或者是交通事故,遇到这些事情我们要服务用户还有人用车,你用车去Shopping,我就不管了但是用车的一个大头,就是空闲时间大家要出去自驾游。
汽车之家有旅行社的资质,希望能为之后C端的商业化持续助力36氪:平安入主已经三年,有想过汽车之家的下一个三年么?陆敏:我们要做成一个智能生态圈,把影响力在这个生态圈里面渗透进去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智能的工具出来,但是整个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时间。
不过再过两年左右,相信智能生态圈就可以比较成熟三年以后的汽车之家,我相信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