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学会了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1-02
俄乌战争爆发后,普京反复强调俄罗斯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对它国的领土没有兴趣。他的这种论调,竟然获得了一些吃爱国饭的中国自媒体的大肆鼓吹。这些普京的孝子贤孙,看不清现实,也无视俄罗斯强抢中国17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历史,是真正的汉奸。
俄乌战争爆发后,普京反复强调俄罗斯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对它国的领土没有兴趣他的这种论调,竟然获得了一些吃爱国饭的中国自媒体的大肆鼓吹这些普京的孝子贤孙,看不清现实,也无视俄罗斯强抢中国17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历史,是真正的汉奸。
一、中俄边境的确定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战后,中俄就东段边界等问题进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中方代表索额图、佟国纲等与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
1727年(雍正五年)中俄双方签订了《恰克图条约》,旨在规定中俄在蒙古北部边界(中段边界)及政治﹑经济﹑宗教等诸方面相互关系条约将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划归了俄罗斯至此,双方边境基本确定
二、《瑷珲条约》抢占60平方公里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俄国为抢占中国领土,成立了“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1849年至1853年,俄国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
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俄国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1856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的第二鸦片战争1958年穆拉维约夫便乘机率领俄国哥萨克军队直逼中国瑷珲城下同年5月22日,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大清国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
在俄国蛮横无理的武力威胁之下,奕山被迫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
瑷珲新城遗址《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为: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大小约合4个河南省)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后来又被俄罗斯吞并);3.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准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
三、《中俄北京条约》抢占40万平方公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恭亲王奕䜣求和心切,请求沙俄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调停在同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后,伊格那季耶夫以调停有功为由,向奕䜣提交了一份俄清条约草案,11月14日,奕䜣被迫与伊格那季耶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1.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划归俄罗斯原住这一地区的大清国人,仍准留住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大清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一线为界。
3.俄罗斯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4.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四、《塔城界约》抢占44万平方公里土地按照《中俄北京条约》的规定,自1862年(同治元年)8月起,清朝勘界大臣明谊与俄国全权代表巴布科夫(Иван Фёдорович Бабков)、札哈罗夫(Ива́н Ильи́ч Заха́ров)等在塔尔巴哈台开始勘分中俄西界的谈判。
谈判前,俄方拟定了与《中俄北京条约》边界条款的规定不相符的“国界草案”及“分界地图”,意图将更多的中国地方指为俄有,并采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侵占黑龙江地区时实行的“以实际占领支持外交要求”的策略,出兵占领所谓“国界草案”中俄国标明的山隘、要津,造成既成事实。
谈判开始后,俄方坚持以中国常驻卡伦为界,“所有卡外尽作为应给该国之地”明谊据理驳斥,未予同意9月17日,中方作出让步,提议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塔尔巴哈台、伊犁四处旧有边界至常驻卡伦之间“适中定议”,将此线以西原属中国之地划给俄国。
俄方对此竟未予置理20日,俄方将“国界草案”交给中方,声称国界必须照图划定,否则即可毋庸再议,并限10日内答复10月初,巴布科夫等单方面宣布中止谈判,择期回国后中方多次要求复会,均遭拒绝1863年(同治二年)3月下旬起,沙俄西西伯利亚总督出动俄军,向中国西部境内纵深地带推进,直指塔尔巴哈台、科布多、斋桑淖尔、伊犁等战略要地。
1864年(同治三年)5月,俄军乘新疆回民反清起义之机,继续入侵中国西部地区,并于6、7月间强占伊犁西北的博罗胡吉尔卡伦,伊犁岌岌可危8月11日,伊犁参赞大臣明绪迫于形势,致函西西伯利亚总督:“准照议单,约派使臣,速来换约。
”俄方见签约时机成熟,表示同意谈判过程中,俄国陈兵塔城卡外以为威胁,巴布科夫借此强迫明谊必须按照俄国的分界议单划界,否则派兵强占清廷屈于俄国的武力威胁,令明谊让步,接受俄方议单10月7日,中方代表明谊等与巴布科夫、札哈罗夫在塔尔巴哈台签署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并在俄方绘制的分界地图上签字画押。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界约)签订后,中俄双方陆续勘界立碑并签订了《科布多界约》《乌里雅苏台界约》《塔尔巴哈台界约》等三个勘界议定书通过上述活动,沙俄割占中国西北部巴勒喀什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另外,清朝灭亡后,苏联在1946年又强占了外蒙古西北部唐努乌梁海地区约17万平方公里土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