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票房(满江红票房走势图)快来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13
数据往往比争吵更直白、更清晰,更能显露出一些“真相”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
数据往往比争吵更直白、更清晰,更能显露出一些“真相”
因为有大流量参演,加之成为了当前春节档影片的票房冠军,满江红“从片方角度操控排片和票房”的言论甚嚣尘上由于本人是球2精神股东,又是满江红的影迷,所以格外关注两个片子的票房走向简单看了下猫眼数据,发现也许并不像大家吵的那样,实际情况要简单清晰许多。
猫眼中的票房数据很多,本人选择了吵得最厉害、比较起来也最明晰的数据:排片比&场均人次两组数据结合起来基本能说明不同影片在票房上的表现,也最能展示排片策略合理与否数据可以直接回答大家的诸多问题《满江红》吃掉了《流浪地球2》的排片吗?。
请看下图
这边要说明:六部电影初三初四的排片都降了,原因很简单——《中国乒乓》上映,给新电影空位置。
六部电影排片占大盘比例六部电影的排片走势可以分为三类:看涨型、稳定型、看跌型。分别拿出来比较就非常明显:
稳定型,排片比在一个区间内小幅波动
看涨型,《满》大涨,《熊》小涨
看跌型几张图可以很直白地回答争吵许久的几个问题:Q1 球2的排片被恶意减少了吗?A 没有,球2排片属于稳定型Q2 满江红挤占了球2的票房空间吗?A 没有,从上面图标看,满对球没有明显干扰,看涨的片子也不止满江红一部。
。Q3 满江红大幅上涨的排片,吃掉的是哪一部?
A 单从数据看,不考虑各种因果,满江红吃掉的是交换人生的排片这里我用两组颜色标记了“对立组”,“满江红大涨”对应“交换大跌”,“熊出没小涨”对应“无名小跌”单从排片信息,还能推测出一些结论(纯推测,后面会论证):。
流浪地球2和深海属于高度类型化的片子,和同档期其它影片不形成实际的竞争关系;满江红和交换人生、无名在同档期形成对打关系,赢家通吃;熊出没历年来稳定发挥,会吃下剩余的排片《满江红》的高排片合理吗?这个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在众多数据里选择了“场均人次”一项,因为它更能直观展示票房总量。先上原始数据:
22日-26日场均人次球2的首日场均人次确实很亮眼因此引来很多观众的抱怨:为什么第二日没有给球2排片更多?是把原本要加给球2的场次排给了满江红吗?第二个问题刚才已经回答过了,满吃的不是球的排片,而实际上,。
球2的排片在初二并没有降。至于第一个问题,票房经理和我们都不是只活一天,让我们看看初二几部电影的实际上座情况:
各片初二(23日)相比前日场均人次变化比不同体量的片子不好相互比较,所以我这里给出的是初二相比于初一,同一个片子的场均人次变化比例。对比一下初二排片比的变化情况:
各片初二(23日)相比前日排片率变化比有几个结论是非常直观的:a所有片子的场均人次都下降了,而且幅度都不低b单独比较球2和满的话你会发现,球2排片量基本不变,场均人次下跌20%;而满江红在排片上涨10%的情况下,却是所有片子里下降比例最低的。
如果你是院线经理,后面几天会更愿意给谁排片?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初二给球2大幅增加排片,带来的大概率不是票房狂涨,而是像熊的情况一样上座率大跌,因为刚才已经说过了,球2的受众是相对固定的,不和其它影片形成对打。
初二的数据图印证了这一点以上是针对大家吵得最凶的问题的一点分析我们继续从场均人次的角度来评判排片策略我下面列出的是每部影片相比于自己前一日的场均人次变化比举例说就是,某电影昨天场均50人,今天场均60人,那么今天的变化比就是:(60-50)/50=20%;如果某电影昨天场均50,今天场均40,那么今天的变化比就是-20%。
23-26日场均人次相比前日的变化比例类似地,放上排片变化比,计算方法同上。
23-26日排片比相比前日的变化比例后面三部片子已经失去了大盘竞争力,因此我直接标灰了,这里只对比球2、满和熊这里要再次指出:24、25(初三初四)两天,《中国乒乓》上映,六部电影排片普遍被压缩,使得场均人次普涨;但是24日中国乒乓排片10%,25日就掉到了4.7%,26日就基本下映了。
在春节档走这一遭,乒乓碰了一脸灰,同时也甩给了大盘一个“钩”:属于乒乓的这10%排片,谁能吃掉?答案是《满江红》初二的排片和上座情况已经分析过,因此初三(24日)的排片分级非常明显:表现不佳的三部(交,无,深)大幅缩水,另外三部小幅缩水,而满江红由于第二天表现优异,排片基本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三部头部的表现如何呢?排片缩水最少的满江红,上座人次反而涨幅最大。在分析过程中我发现,场均人次变化率会直接反馈在第二天的排片比例上,就拿初三、初四两天的表现来说:
用价值规律调节市场,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不多。25日的排片上涨了,这就又回到最初的问题:排片上涨,能带来票房的同比增长吗?换言之,每部影片的观影群体有没有随之扩大呢?
很显然,三个头部影片中,球2的观影群体显然受排片影响最小,而满江红和熊出没的观影人次基本与24日持平,仿佛能看到院线经理为自己机智的策略点了个赞让我们用更残酷一点的说法来总结:《中国乒乓》吐出来的10%的排片和观众,被《满江红》和《熊出没》吃下了。
不服的朋友可以拉到上面去看6部电影的整体场均人次变化率,25日只有满和熊维持了前日的上座人次,其它几部电影全部跌了在这样的预期下,可以看到26日满和熊的排片继续上涨,而球2的排片仍处于稳定值,单从数据来看,这是一个相当合理的走势。
最后放上由排片比和场均人次估算出的票房增长情况:
由排片比例和场均人次估算的票房变化比例这里的百分比仍然是相对于前日的,大于100%表示票房上涨,小于100%表示票房下跌是估算是估算一眼就能看出,满和熊一路涨,交换和无名一路跌,球2和深海表现始终比较稳定。
想起什么来了吗?这和文章一开始给出的排片走势基本一致无情的市场最后上结论:1.《流浪地球2》和《深海》观影群体相对稳定,受排片干扰不大,而排片比例也呈稳定走势;2.《满江红》票房一路看涨,并且成功吃下了《交换人生》和《中国乒乓》的排片;。
3.《熊出没》表现稳中有升,吃不下突增的排片,但票房一路向好声明:1.本文只分析了票房数据,没有考虑任何其他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营销宣发、粉丝行为、幕后运作等,也不讨论这些行为对片子票房的影响;2.春节还没有结束,目前只能分析这几日的数据走势。
我认为假期结束后几个影片的走势还会变化,但目前就分析不到了;3.本文的分析思路极其简陋,只求尽可能简明直观,跟实际院线的排片策略肯定有出入,作者也不是data相关专业的,不懂价格分析模型,欢迎指教。
电影票房BAR排版:九头蛇主审:李白他哥责编:銀幕中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