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停摆(沈阳停摆了)全程干货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02
楼市供应量,严重过剩!
源自:大碗Pro半个月前,大碗来到东北的双子星“大连&沈阳”,启动为时半个月的东北考察今天,我们开启东北系列稿的第四篇:沈阳哪怕不是沈阳或东北的朋友,也一定一定一定要耐心看完此文通过此文,你将看到——一个盲目扩张的城市,其楼市最终会有多惨。
并且,好不夸张的说,未来中国至少有一半的城市,其楼市将走出这样一条轨迹:嘲笑沈阳,理解沈阳、成为沈阳、不如沈阳1跌,更惨烈的下跌还是老规矩,评价一个城市楼市健康与否的三个核心指标是:房价、库存和供需至于沈阳的房价起伏,此前已经提及,这里已无需过多赘述。
简单来说,就是——跌嘛,止不住的跌嘛二手房成交均价,一路从2020年的12000元/㎡跌到现在的9字头,下跌幅度超过20%哪怕是全国楼市一片回暖的3月份,沈阳二手成交均价依然下跌了5%别人跌你也跌,别人刹车你还跌。
接下来,我要说的并不是“沈阳楼市正在下跌周期中”,我想说的是:未来呢?未来的沈阳房价会怎么走?先说答案吧:继续跌,而且是更惨烈的下跌至于为什么,我们就要看接下来要聊到的两个核心指标:库存和供需1、惨烈的库存堆积。
截止目前为止,沈阳商品住宅库存量高达1413万㎡,去化周期高达40个月。
单看这个数据,库存的确很高,但还没到离谱的程度毕竟这两年楼市惨淡,各个城市的库存堆积都很严重库存超过千万㎡的城市,也有七八个;去化周期超过35个月的城市,也有四五个但是,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数据:沈阳的潜在库存量。
根据沈阳自然自然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沈阳目前有85宗住宅用地,处于“已出让/未动工”的状态,合计土地面积800万㎡地确实卖了,但一直未动工至于未动工的具体原因,我们后面会提到先说800万㎡的“已出让/未动工”土地,意味着什么?。
按照2.0的容积率计算——800万㎡的土地,约等于1600万㎡、16万套的待建住宅和潜在库存1400万㎡的现有库存,叠加1600万㎡的潜在库存,沈阳商品住宅库存合计突破3000万㎡——按近12个月的平均销售速度计算,总库存销售周期高达80个月。
而全国库存突破3000万㎡以上的城市,屈指可数!重庆算一个,武汉也算一个哪怕市场已经惨到不能再惨的郑州,库存量也尚未突破2000万㎡重庆和武汉,即便库存量也突破了3000万㎡……但是!但是!但是!重庆多少人口?主城区2000万!
武汉多少人口?主城区近1400万!而沈阳又多少人口?不过区区900万,尚不足重庆的一半!沈阳是唯一一个住宅库存突破3000万,而人口却不足1000万的城市!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让你知道沈阳的库存堆积有多严重。
除了皇姑首府新区外,沈阳几乎所有版块、所有项目全都从期房卖到了现房,而且还没卖完!以上现象,全国罕见!2、更加惨烈的供需结构关于沈阳的住宅供需结构,我想给大家举一个更直观的例子下面这张图,是沈阳住宅存量库龄结构图。
这张图中,有两个关键数据:第一,超过6年以上库龄的存量规模,占比35%;第二,超过9年以上库龄的存量规模,占比23%以上两组数据,代表什么意思?大白话说,沈阳有3成以上的新房,属于卖了6年都没卖完;有2成以上的新房,卖了9年都没卖完。
当一个城市的3成以上的新房,卖了6年都没卖完,意味着什么?这个城市的新房供应,已严重过剩,已严重超过实际需求供需结构的扭曲,已经达到近乎变态的程度这也就能解释上文中的那个例子——沈阳几乎所有版块、所有项目,全都从期房卖到了现房。
老的库存远未卖完,新的供应已经跟上,期房卖成现房,去化周期高达6年以上……以上数据叠加在一起——沈阳楼市已经不是“何时才能触底”的问题,而是“还能挺几年”2秘不发丧的沈阳楼市前面讲的都是数据,可能理解起来还不够直观。
接下来,咱们再举若干个活生生的“停摆项目”,以此警示对,现在“保交楼”嘛咱们就不能说“停工和烂尾”,姑且称其为停摆在沈阳为期数天的调研过程中,我被规模庞大的“停摆项目”震惊了沈阳最核心的版块,当属金廊——号称沈阳CBD,中央都市走廊,沈阳最好的写字楼、最好的五星级酒店、最顶级的商业、最高端的豪宅、最多的超高层,几乎都在这条轴线上。
金廊,就是沈阳的城市中轴。
但是,但是,但是!连这样的沈阳脸面,都遍布各种停工停摆的楼盘正所谓,金廊天际线,烂尾占一半比如,北金廊黄河府,一个2011年就要交房入住的楼盘期间,先后经历资金断裂、停工烂尾、传闻收购、再次停工、三次复工……。
然而,至今都未交房。
又比如,宝能T1塔楼,“建成后”将成为568米的东北第一高楼但问题的关键是——你也要先“建成”啊自宝能暴雷后,就第一时间停工期间,先是把高度从568米调整到366米,紧跟着再次停工,今年又搞出来个“复工启动仪式”……。
然而,施工进度极其缓慢。一路跌跌撞撞,整的稀碎。
我们沿着沈阳这条最核心的金廊中轴,自南开走到北,一路先后经过——京城中心、嘉德广场、世茂五里河、世界城、东森总部商业广场、领先国际城、宝能环球金融中心、乐天世界……每个都是超高层,每个都曾深陷停工风波近两年市场不好,每个城市都有停工的楼盘。
但是!城市最核心的中轴线上,曾出现如此多的“停工问题楼盘”,可能只有沈阳这个问题,不能细想,越想问题越大连城市的核心中轴,都出现如此大面积的项目停摆,其他不那么核心的近郊原板块呢?当然是,更大面积的停摆。
比如,浑南新市府版块的龙湖云颂,原计划搞个大型集中商业,引入“爱琴海购物公园”。现在,商业不搞了。连工地围挡上的“爱琴海”,都被扣掉了。
又比如,沈北新区的东北总部基地,原计划要搞2000栋写字楼,做东北亚最大的产业总部集群。想当年,多少人冲着这个虚妄的梦,跑过去炒房。现在,烂尾了。数百栋已经封顶的写字楼,就烂在东北的大平原上。
还比如,棋盘山上最大的别墅群“绿地棋盘山庄”,号称东北最大别墅群,未来将享有与国宾馆同样的配套服务。现在,也停工了。数百栋写字楼,如同混凝土坟墓一般,大喇喇的烂在山谷里。
我不知道你看完以上内容,是何种感受如果仅仅是单个项目的停工,尚且可以说“这是个别公司的资金链问题”但若是成片的停工停摆,甚至连现金流相对健康的龙湖,在沈阳都出现了停工问题,我们只能说——这是整个城市的楼市,都出现了严峻问题。
如此多的项目出现“施工进度滞缓”,原因只有一个:市场太差,真卖不动,销售现金流不足以支撑项目投入讲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问题——为何沈阳有85宗土地都处于“已出让/未开工”的状态?房企为何拿了地,却不开发?
除了一部分城投托底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市场太差,真卖不动,即使开工了也没人买对!这就是沈阳楼市的现实写照——已经差到,把房企都套了进去——已经差到,房企宁愿让到手的土地烂在手里,都不开发没有一家房企能顺畅离开沈阳,正如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沈阳。
3为何沈阳会变成这样?仅仅是一句“东北塌陷”,真的就能解释以上所有问题?若真的能解释,为何东北的塌陷只陷住了沈阳楼市,却没陷住大连?为何大连近三年的房价不仅没跌,反而还涨了12%?其实,原因我们也讲过——
沈阳跑的太快了,快到把裤裆扯的稀烂一个“强省会战略”,让沈阳盲目上马了多少个虚妄的大饼我就随便举几个例子吧2006年,搞沈北新区,规划面积819平方公里十余年过去了,当年火热的大项目,几个落了地?红星信基城,号称要做个东北最大的商贸市场。
一期开业后,后期地块烂在了那;国际会展中心,起初要做个大型会展场地,后来搞成个沈北NBA球馆,现在也烂在了那;金科公用城市广场,起初要做个大型公共服务配套,后来改成温泉酒店,现在还是烂在了那;东北总部基地,起初要做个东北亚最大的企业总部聚集区,现在变成几百栋烂尾楼……
项目黄了没关系,地是一点没少卖房价跌了30%也没关系,地卖的也差不多了2013年,搞浑南新市府,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嫌自己拉配套太慢,于是就换了招:产业勾地——我要开大运会,我要把市政府搬过来,你们要不要来拍地呀。
想拿地,得配合我搞配套呀于是,每一个进场新市府的项目,都承诺或配建商业、或配建学校、或配建公园一毛钱不花,饼也能画的又大又圆七八年过去,那些开发商承诺配建的配套,又有几个落了地?龙湖傻呵呵的配建了个龙湖天街,万达配建了万达广场,再然后……。
全是只搞住宅,不落配套再看近两年——沈北新区配套停工了、入住率贼低,没关系;新市府成熟度尚不过半,也没关系;笔还是不能停,大饼还要继续画沈抚新区,规划面积171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149平方公里!。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不不不,这只是市里的,还有各区的饼和平有和平湾、皇姑有首府新区、于洪有于洪新城、铁西有铁西新城……把脚踩进油箱里,大油门轰起来!七百年前,“沈阳”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历史中历经700年建城史,大沈阳建成区面积也不过区区900平方公里。
而如今短短不足15年,沈阳画出来的沈北、沈抚、新市府和临空港经济区,合计规划面积已经突破1300平方公里700年建城史,抵不过15年的大笔一挥,简直疯魔!如此疯魔的城市扩张,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什么?楼市供应量,严重过剩!
对于其他二线城市来说,过剩也就过剩了,无非就是熬几年——比如武汉,反正每年少说也有10来万的人口净流入但对于沈阳来说,问题要严峻的多——2022年,沈阳人口净流入规模为2.9万人一个人口净流入不超过3万、人口总规模不超过千万、经济基本面也不占优势的城市,偏偏学人家画这么大的饼,你不死谁死!。
结最后,再跟大家聊几句真心话吧第一,别嘲笑沈阳绝大多数二线城市,与沈阳相比,也不过是半斤八两尤其是类似石家庄、郑州、西安、济南、成都等平原城市,不仅敢画饼,而且受地形限制比较小,也能画饼2015-2018年间,趁着市场相对比较好,一个个也都化身神笔马良,嗷嗷叫的一通操作。
潜在供应量,虽没有沈阳那么凶残,但也不容乐观它们唯一比沈阳好的,可能就是——省内唯一的单核城市,人口流入量相对比较大罢了对于这些城市来说,有一句忠告:凡是2015年以后规划的近远郊新城,几乎可以全面放弃。
——不稀缺、供应大、难落地,就是它的原罪第二,宁租不买其实,我很少建议刚需“不要买房/要租房”尤其是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哪怕它的市场再差,我们也往往建议刚需能买则买——毕竟,刚需是赌不起市场的瞬时波动但是,对于沈阳来说——
哪怕是刚需,我们也不建议现在进场无他,库存太大!正如前文所说,沈阳几乎所有版块/所有项目都卖到了现房,都仍未卖完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沈阳的新盘,都面临着竞争压力、去库存压力和现金流压力哪怕是金廊等核心版块的新房,也同样面临着以上三重压力。
准确的说,是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对于这样的市场来说,新房价格继续下跌,是极大、极大、极大的大概率事件。与其现在进场,还不如等等。来源:大碗Pro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君鼎汇」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社会时政类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LJZ2228微信联系。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