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泰国版预告(斗罗大陆泰国第二轮预告)燃爆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1
华西研究 创造价值
一周关键词平台经济:新起点,再出发近期,关于平台经济有两个事件值得关注一是7月5日,浙江省召开全国首个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7月7日,金融管理部门宣布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71.23亿元。
并且指出,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结合这两个事件,我们详细梳理了近3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对于平台经济表述的变化、《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及亮点,并对后续平台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从“防止无序扩张”到“鼓励探索创新”近年来,我国对平台经济的战略发生了调整,从“防止无序扩张”到“鼓励探索创新”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2020年之后,国家针对平台经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随着整改的陆续结束,监管层开始转向推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2023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二)浙江打响第一枪:《实施意见》五大体系《实施方案》共提出五大体系,25条措施:。
创新体系方面,更加重视平台经济在底层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方面科研攻关,要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生态体系方面,推动平台经济在消费、制造业、农业、文化产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转型升级,构建多元融合的生态体系。
服务体系方面,重点聚焦降低参与者经营成本、保障就业权益、优化网络消费环境等方面规则体系方面,强调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平台经济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监管体系方面,提出坚持过罚相当,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制度。
(三)平台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平台经济能够从三个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平台经济具有规模效应,提升了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平台经济能够畅通经济中的生产、消费、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平台经济能够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
浙江作为平台经济大省,其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先行先试或将起到带动引领作用平台经济规模有望超百万亿元根据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我国超10亿美元数字平台总价值约34.5万亿元,较2015年增加约30万亿元,2023年这一数值有望达到41.6万亿元,年均增速约30%。
按照这一增速估算,2027年我国平台经济规模有望超百万亿元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贸易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平台经济:新起点,再出发》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孙付;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50004 。
6月金融数据分析(宏观)2023年7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3年6月份金融数据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预期2.38万亿元,前值1.36万亿元;新增社融4.22万亿元,预期3.22万亿元,前值1.56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9.0%,前值9.5%;M2同比11.3%,前值11.6%;M1同比3.1%,前值4.7%。
6月金融数据全面超出预期信贷方面,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依然实现同比多增,并且创下有数据统计以来同期新高,我们认为除了有央行降息、季末冲量等因素推动之外,经济自身动能的修复企稳也是重要因素并且与去年6月总量同样超预期相比,本月贷款结构更为健康:企业端,贷款结构依然良好,中长期贷款继续多增,票据融资延续少增;居民端,中长期贷款基本恢复至近5年中枢水平,短期贷款好于近5年同期水平。
社融方面,总量超出预期,同比少增主要是受政府债拖累,去年监管部门要求新增专项债6月底基本发完,导致去年6月政府债净融资创历史新高,而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总体看,这份超预期的金融数据既有前期政策措施的推动,也有经济动能逐步修复企稳的带动,我们判断随着后续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陆续出台,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会进一步修复,经济动能边际向好的态势也会更加清晰。
(一)新增信贷大超预期,居民贷款延续改善 总量方面:6月新增信贷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依然实现多增,并且创下有数据统计以来同期新高,我们认为除了有央行降息、季末冲量等因素推动之外,经济自身动能的修复也是重要因素。
6月新增信贷3.05万亿元,大超市场预期的2.38万亿元,在去年超高基数的情况下依然同比多增2400亿元,我们认为信贷总量大超预期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央行6月全面降息10bp推动;二是银行季末信贷冲量影响;三是经济动能在逐步修复。
去年5月23日央行召开了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会议要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主动发力、多作贡献,股份制银行要充分挖掘潜力,大型城商行要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受此影响,去年6月新增信贷2.81万亿元,创近5年同期新高。
分部门来看,企业贷款2.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居民贷款9639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企业端保持靓丽,居民端延续改善 结构方面:企业端,贷款结构依然良好,中长期贷款继续多增,票据融资延续少增;居民端,中长期贷款基本恢复至近5年中枢水平,短期贷款好于近5年同期水平。
1、6月企业贷款2.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7449亿元,同比多增543亿元;票据融资-821亿元,同比多减1617亿元,与去年同期票据冲量形成鲜明对比中长期贷款1.59万亿元,同样为有数据统计以来新高,同比多增1436亿元,表现依旧亮眼。
中长期贷款向好,票据冲量不再,企业端贷款结构依然良好 2、6月居民贷款9639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其中,居民短贷4914亿元,环比大幅改善,同比多增632亿元,由于去年6月疫情管控逐步放开,居民积累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居民短贷基数较高。
在这一背景下,仍能实现多增,反映出当前居民借贷消费需求正稳步改善居民中长贷4630亿元,同比多增463亿元,改善明显,已经恢复至近5年同期中枢水平,反映出居民端的贷款结构也在逐步向好(二)新增社融同比少增,政府债是主要拖累
总量方面:新增社融同比少增,主要与去年高基数有关6月新增社融4.22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22万亿元,也高于2018-2021年同期,不过仍同比少增9726万亿元,去年高基数是主要原因存量社融增速9.0%,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结构方面:信贷是主要支撑,政府债是主要拖累1、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3.24万亿元,同比多增1825亿元,居民、企业贷款均表现较好2、政府债券净融资5388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政府债券的大幅少增与去年基数偏高有关。
去年五一假期,监管部门通知地方,要求进一步加快专项债发行节奏,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须于6月底前基本发完 因此去年6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额明显增加(6月政府债券净融资约1.62万亿元)3、非标方面,同比多减760亿元:其中,新增委托贷款同比少减323亿元、新增信托贷款同比少减675亿元,而新增未贴现票据同比多减1758亿元,是非标的主要拖累项。
(三)M2、M1回落,剪刀差扩大 6月M2同比增速11.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基数原因以及企业存款同比少增或是主要原因;M1增速3.1%,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M1与M2剪刀差较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资金活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风险提示: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一份全面超预期的金融数据——6月金融数据分析》发布日期:2023-07-11;署名分析师:孙付;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50004 6月金融数据点评(银行)央行公布6月金融和社融数据: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M2增速11.3%,同环比分别下降0.1pct和0.3pct;M1增速3.1%,同环比分别下降2.7pct和1.6pct。
6月新增社融4.22万亿元,同比少增9859亿元,增速9%上半年合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社融增量累计21.55万亿元,同比多增4754亿元。
(一)六月信贷总量超预期,居民部门融资需求边际回升 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实现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同比多增2296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结构来看,1、居民部门实现同比多增约1200亿元,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600+亿元、约500亿元,环比5月均有明显的多增,居民短贷新增4900+亿元,为年内第二高月份,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略高于去年同期;2、企业部门实现同比多增约700亿元,其中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500+亿元、1400+亿元,6月企业短贷较5月份有较为明显的恢复,但企业中长贷仍有较强的支撑,去年高基数下仍实现同比多增,规模是5。
月规模的一倍以上;6月票据减少800多亿元,同比多减1600+亿元 整体来看,6月信贷反映出整体的信贷供给边际上有较为明显的回升,信贷的需求主要来自居民部门的融资需求的边际回升,后续的延续性预计仍需政策上的支撑。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业部门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上半年整体新增信贷规模已经占全年预计新增规模的65%以上,反映出整体信贷靠前发力。
后续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也有望对下半年的信贷需求形成支撑(二)社融增速再回落,政府债券仍是拖累 6月社融增量为4.22万亿元,同比少增9859亿元,略好于市场预期,主要是信贷新增规模好于预期的支撑;整体余额同比增速为9%,增速环比下降0.5PCT。
结构上,当月社融增量同比少增,主要是政府债券在去年同期发力的高基数下实现同比少增1.1万亿元的拖累;另外,表外融资规模也同比少增700多亿元,主要是未贴现票据预计受出口因素的影响当月减少690亿元,同比多减1700多亿元。
后续,下半年预计在政府债券发力以及信贷平稳的支撑下整体社融增速会有望企稳回升(三)M1、M2剪刀差走扩,存款在去年高基数下同比少增 6月末M1、M2增速分别为3.1%、11.3%,增速同比分别下降2.7PCT、0.1PCT,M1M2剪刀差环比有较为明显的走扩,主要是M1增速在去年高基数下叠加今年二季度以来整体经济动能较弱下持续回落。
6月人民币存款新增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主要是企业和财政存款分别同比少增约8700亿元、6100亿元的拖累我们认为今年以来消费的回升以及存款利率的下调等多因素或影响了存款出现一定的出表。
(四)投资建议 6月信贷和社融整体超预期,信贷的多增边际上更多的反映了居民部门融资需求的回升,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仍保持较强的韧性后续信贷需求的持续回升仍需政策的支持,下半年预计在整体稳增长政策的陆续落地下将有望提升整体的信贷需求。
7月10日,央行和金融监管局发布通知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的期限,该政策有利于稳固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保交楼等项目的融资支持,也可以稳定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后续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也有利于提振经济恢复预期以及降低整体的信用风险。
目前板块估值仍在低位,我们维持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个股层面继续推荐:宁波、成都、杭州、招商、无锡、常熟、青岛银行等风险提示:经济修复幅度和节奏不及预期;个别银行的重大经营风险等《6月金融数据点评:六月信贷超预期,居民部门信贷需求边际回升》发布日期:2023-07-11;。
署名分析师:刘志平;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200016月物价数据分析2023年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6月份CPI与PPI数据CPI同比持平,预期0.1%,前值0.2%;PPI同比-5.4%,预期值-5.0%,前值-4.6%;核心CPI同比0.4%,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6月CPI同比 0%,低于市场预期(预期涨0.1%,前值涨0.2%),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 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去年基数走高,去年6月CPI同比2.5%而5月的同比为2.1%;二是,猪肉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同比下降7.2%,降幅较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主要与当前猪肉供给仍然偏多有关;三是,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幅同样有所扩大(下降2.7%,降幅扩大1.0个百分点),主要与能源价格下降有关,同比下降9.3%。
去年7月CPI基数较6月进一抬升(去年7月CPI同比2.7%),我们判断如果猪肉价格继续回落,不排除CPI同比小幅转负可能6月PPI同比降5.4%(预期降5%,前值降4.6%),主要与石油、煤炭等价格继续回落有关。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降幅在14.9%—25.6%之间,且降幅均扩大上述4个石油、煤炭相关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2.81个百分点,比上月的影响扩大0.71个百分点。
进入7月,大宗价格有企稳迹象,我们判断PPI或已经基本到底,根据PPI领先库存周期3-6个月推断,库存周期距离底部也已不远(一)6月CPI环比降幅持平、同比由涨转平 6月CPI环比-0.2%,降幅与上月相同,从过去5年走势来看,6月CPI环比基本符合季节性特征。
食品价格方面,环比下降0.5%,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主要与鲜菜价格由降转涨以及猪肉价格降幅收窄有关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3%,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当前生猪价格有止跌迹象,22省市猪肉平均价格在20元/公斤附近,预计下半年随着前期压栏生猪的逐步消化,以及生猪消费逐渐由淡季转向旺季,生猪价格或将逐步企稳回升。
鲜菜环比由上月下降3.4%转为上涨2.3%个百分点,主要与近期全国高温天气蔓延影响蔬菜生长有关从季节性角度来看,下半年随着全国洪涝灾害天气的出现,蔬菜生产、运输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价格会进一步回升 另外,鲜果、水产、蛋类等品种价格环比降幅在1.2-2.2之间,降幅有所扩大。
非食品价格方面,环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持平,或与能源价格与服务价格的分化有关能源价格方面,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能源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随着暑期旅游、消费旺季的到来,服务需求持续恢复,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
同比方面,6月CPI由上涨0.2%转为持平,猪肉及能源价格是主要拖累猪肉价格下降7.2%,降幅比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2.7%,降幅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下降9.3%从翘尾和新涨价角度来看,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与上月持平;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3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0.4%,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预计后续随着服务消费的进一步修复,核心CPI会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二)6月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扩大 6月PPI环比下降0.8%,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降幅收窄是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6月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1.1%,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有三条线索: 其一,受国际原油、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下行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有所下降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2.6%、1.6%、0.8%。
其二,受煤炭、钢铁供应充足需求偏弱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4%、2.2% 其三,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价格上涨,其中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0%,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4%,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价格上涨0.2%。
同比方面,6月PPI同比下降5.4%,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生产资料降、生活资料降幅均有所扩大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8%,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
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25个,比上月减少1个从翘尾和新涨价角度来看,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8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新涨价影响约为-2.6个百分点,上月为-1.8个百分点风险提示:
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如何看待继续走低的CPI与PPI?——6月物价数据分析》发布日期:2023-07-10;署名分析师:孙付;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50004 围绕“稳增长”主线,逢低布局。
本周全球主要股指多数收跌,仅印度、巴西股指上涨,欧洲股指跌幅居前A股主要指数均下跌,创业板指和科创50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净流出92亿元行业表现分化,热门板块TMT整体调整,周期板块偏强,汽车产业链领涨受益6月多家新能源车企销量向好,锗镓出口管制激发小金属走强。
外汇方面,美国6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弱,美债利率突破4%,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汇率企稳,本周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市场展望:围绕“稳增长”主线,逢低布局近期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未明显降温,美联储货币紧缩预期下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全球权益市场普遍调整,A股市场亦受拖累。
但从A股主要指数估值和风险溢价来看,当前市场已定价较多悲观预期,中长期配置性价比较高,人民币汇率也从此前的单边贬值转向企稳、双向波动,正如我们在“7月月报”所述,汇率波动对股市的制约已减弱6月PMI和高频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动能稍显偏弱,国务院总理李强在7月6日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我们预计后续托底经济的结构性政策将陆续出台,流动性环境将维持相对充裕。
盈利层面,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和内需的持续修复,下半年企业盈利有望温和改善展望后市,A股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逢低可积极布局以下几个方面将是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1、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结束,关注中美关系走向。
据路透社、法新社报道,7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此次访华目的是建立和深化与中方新一届经济团队的关系,减少误解风险,并为未来两国在气候变化、债务危机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同时重申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
大国博弈是影响全球资金风险偏好的重要方面,若中美关系出现阶段性缓和,将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2、海外货币政策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仍有韧性,7月美联储大概率加息25个基点本周公布的美国大小非农数据出现背离,美国劳动力市场尚未明显降温:6月ADP就业人数增加49.7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22.5万人,6月非农新增就业20.9万人,低于预期的22.5万人。
6月失业率较前值下降0.1个百分点至3.6%,平均时薪同比增长4.4%高于市场预期此外,美联储公布的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暗示年内可能会进一步加息,“CME美联储观察”显示7月大概率将加息25个基点,但年内降息概率已大幅降低,下周重点关注美国6月通胀数据的公布。
3、6月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披露,或强化政策宽松预期6月制造业PMI录得49%,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财新制造业PMI录得50.5,扩张力度较5月有所放缓,表明“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有不足”,下周陆续披露的6月通胀、金融、出口等数据或进一步强化政策宽松的预期。
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表示,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我们预计在7月底政治局会议前,国内稳增长更多以托底经济的结构性政策为主。
4、5月工业企业利润率边际提升,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和内需的持续修复,下半年企业盈利有望温和改善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5%,降幅比1-4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同时1-5月营收利润率为5.19%,较前值明显回升。
企业库存方面,截至今年5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2%,较4月下降2.7个百分点,增速与历史低位较为接近下半年,国内需求复苏态势延续,稳增长的一批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出台,工业企业盈利有望企稳回升,其弹性取决于需求复苏的力度。
配置上,“稳增长”和中报业绩两条主线有望反复轮动1)夏季高温下电力供需不平衡加剧,受益于成本端压力下行和收入端电价上浮,公用事业相关板块中报业绩有望改善;2)受益于原材料成本回落和“促消费”政策的,如家电等。
主题方面,关注央国企重估带来的机会风险提示:地缘风险、海外市场大幅波动、海外黑天鹅事件等《围绕“稳增长”主线,逢低布局》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李立峰;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90003。
本周全球多数市场出现回调海外市场一周主要观点: 受美联储进一步表示会考虑继续加息的影响,本周全球多数市场出现回调本周美联储公布的6月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官员都认为今年还要实施多次加息;另外,本周公布的美国ADP就业报告显示6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经季节性调整后增加了49.7万人,大幅高于市场预期22.5万人和前值27.8万,受这两重因素的直接影响,本周美股市场出现回调。
目前标普500席勒市盈率为30.66,大幅高于历史平均数和中位数由于美股大盘估值仍然较高,美国整体经济端面临潜在的衰退压力,叠加流动性处于偏紧阶段,货币政策仍处于收紧阶段,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股大盘还将出现波动,美股不同成长行业内部和不同价值行业内部还将出现一定波动和分化。
本周欧洲主要市场出现明显下跌由于欧元区的经济和欧元区火车头德国的经济已经陷入技术型衰退,欧元区货币政策处于紧缩周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欧洲一些重要市场指数还将出现一定波动;预计在经济偏疲软的情况下,前期回调幅度尚不充分的欧洲STOXX50指数、英国富时100、意大利富时MIB、法国CAC40、德国DAX等欧洲重要市场指数还将出现进一步回调,指数内部不同细分行业将出现进一步分化。
预计在流动性收紧叠加经济疲软的周期中,加拿大S&P/TSX和澳洲标普200指数还将出现进一步震荡本周日经225指数明显下跌,考虑到日经225指数短期过热且市净率短期上升幅度较多,预计日经225指数未来一段还将出现进一步震荡。
考虑到多数发达经济体流动性趋紧,一些海外新兴市场还将出现一定分化和波动;前期尚未回调充分的墨西哥MXX、新加坡海峡指数、泰国SET指数、印尼综指等新兴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将出现一定波动本周港股大盘出现回调由于外围市场波动的影响仍在,港股大盘回暖的流畅度还将一定程度受外围整体市场环境的不定期影响,港股市场仍将维持超跌反弹和震荡反复结合的相对复杂的走势。
从指数权重分布来看,预计未来短期内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波动率仍低于恒生科技指数的波动率受行业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港股市场中资讯科技、非必需消费等重要行业仍然将出现超跌反弹和震荡反复相结合的相对复杂的态势,行业内部仍然处于分化阶段。
港股医药、生物科技、医疗保健行业内部存在一定分化,由于前期回调使得行业估值有所下降,未来一段有分批低吸布局的区间此外,恒生金融业里面部分资产处于估值较低的位置,未来一段也有随着回调逐步分批低吸布局的区间。
美股市场一周表现:本周美股三大指数均下跌,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下跌了1.16%、0.92%和1.96%港股市场一周表现:本周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均下跌,分别下跌了2.91%、3.52%和3.0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了0.26%。
海外重要经济数据:2023年6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3.4,低于前值44.8风险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海外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全球黑天鹅事件《本周全球多数市场出现回调。
》发布日期:2023-07-08;署名分析师:王一棠;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1080003公募费改靴子落地,券商迎配置良机2023年7月8日,中国证券报等媒体报道,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
主要内容:1)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2)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即日起,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3)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预计于2023年底前完成;4)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预计于2024年底前完成;5)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保护投资者知情权,预计于2023年底前完成。
分析与判断:(一)降费对上市券商业绩影响可控公募降费主要通过代销、基金管理两条途径影响上市券商业绩根据2022年数据我们测算公募降费通过代销带来的上市券商税后利润降幅约0.69%,通过基金管理带来的税后利润降幅为1.89%,合计2.58%。
(二)偏股类基金的投资成本将有较大幅度下降,投资者获得感将显著增加按2022年数据测算,我们预计全市场偏股类基金管理费下降150.29亿元、降幅16%,投资成本的下降将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三)推进中的《资本市场投资端行动方案》有利于引入中长期资金。
2018年底以来注册制改革已经完成,接下来将着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据《经济观察报》,“配套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政策框架之一此外,证监会将出台四方面配套措施,包括大力引入中长期资金、支持基金公司拓宽收入来源、降低基金公司运营成本、进一步优化基金销售行为等”。
投资端改革的推进将有利于引入中长期资金(四)投资建议随着投资端改革政策的出台,A股市场发展长期向好,券商及公募基金将持续受益目前券商板块整体估值处于极低位置,公募降费靴子的落地将带来板块配置良机受益标的包括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兴业证券、广发证券等。
风险提示:海外高息环境下黑天鹅风险;A股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风险;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公募费改靴子落地,券商迎配置良机》发布日期:2023-07-10;署名分析师:罗惠洲;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70004。
如何看待此轮电改?7月11日下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一)回顾电改历程:此轮电改的核心是统一电力市场+新型电力系统第一轮:集资办电:80年代末,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力系统无法满足高增的电力需求,国务院推行政策引导,一方面鼓励国内多元化资本投资发电侧,另一方面允许外商参与集资办电,解决资金和设备的短缺,全国出现众多电力投资企业。
第二轮:厂网分开(2002年):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即电改5号文,提出实行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财务和人员的重组。
第三轮:管住两头、放开中间(2015年):201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即电改9号文,提出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构架,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进一步完善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工作机制,重点推进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有序推进售电侧改革等重点任务。
此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建设新型电力系统2021年11月24日下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于2022 年 1 月21日正式出台,明确了电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到 2025 年初步建成,到 2030 年基本建成。
2023年7月11日下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政策密集发布,预计后续仍有催化我们认为,近两年《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等重磅政策的接连发布,已能够明确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及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将是此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重点。
五月中旬以来,《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接连发布,政策趋势明显,我们预计下半年政策仍有望密集催化(二)把握新型电力系统之“新”: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根据央视网,针对电力体制改革,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要推动有效市场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把握新型电力系统之“新”: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我们认为,由旧能源向新能源转变的产业趋势下,新技术、新业态有望萌生新机遇,释放超千亿级空间。
其中,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力“源-网-荷-储”智慧融合;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是也整个电力系统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电价波动拉大、电力系统智能化程度提升,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新技术及新商业模式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关注能源IT产业链能源IT完美契合新型电力系统之“新”,将与新型电力系统互为推动,迎来黄金发展阶段重点推荐:1、国能日新:电力市场化正宗标的;卡位功率预测数据,电力交易策略SaaS有望拉动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2、安科瑞:负荷侧核心标的,产品销售渠道持续发力,抢跑企业微电网千亿级市场3、东方电子:电力IT小巨人,调度+电表+配网为基,虚拟电厂+储能蓄势4、朗新科技:网侧信息化受益新型电力+现货改造,发力充电桩/虚拟电厂/分布式等负荷侧多元创新场景。
(四)投资建议核心推荐国能日新、朗新科技、东方电子、安科瑞其他受益标的包括:国网信通、国电南瑞、南网科技、云涌科技、泽宇智能、远光软件、特锐德、威胜信息等风险提示:1、新能源发展不及预期风险;2、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3、电力市场改革不及预期;4、宏观经济的下行的风险。
《行业点评报告:如何看待此轮电改?》发布日期:2023-07-12;署名分析师:刘泽晶;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20002 Med-PaLM 2进入实测,医疗大模型应用加速根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今年4月起,谷歌的医疗大模型Med-PaLM 2已在美国梅奥医院(Mayo Clinic)等医疗机构进行实测。
Med-PaLM 2是第一个在MedQA测试集中达到“专家”水平的AI大模型(一)谷歌医疗大模型Med-PaLM 2已在诊所实测,并在MedQA测试集中达到“专家”水平根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今年4月起,谷歌的医疗大模型Med-PaLM 2已在美国梅奥医院(Mayo Clinic)等医疗机构进行实测。
Med-PaLM 2是第一个在MedQA测试集中达到“专家”水平的AI大模型同时,Google认为Med-PaLM 2接受医疗专家精心策划的训练后,在一些愿意放宽限制的国家将能发挥作用在5月10日举行的2023年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方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PaLM 2以及PaLM 2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变体:Med-PaLM 2。
Med-PaLM 2特别针对医疗保健领域进行开发,可以检索医学知识、回答问题、生成有用的模板和解码医学术语,以及从图像中解读信息,例如胸部X光检查5月16日,Google Research和DeepMind研究论文《Towards Expert-Level Medical Question Answering with Large Language Models》。
根据论文介绍,Med-PaLM 2在美国医疗执照考试(USMLE)的MedQA数据集上得分达到86.5%,比前一代Med-PaLM提高了19%以上在1000多个实际医疗场景问答中,Med-PaLM 2在9项基准测试中,有8项表现良好,相较于人类医生回答更受认可。
和普通医生的回答相比,Med-PaLM 2有72.9%的回答被认为是和医生回答相对一致的(二)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医疗AI前景广阔根据量子位的消息,近年来,如微软、谷歌、IBM等科技大厂一直在持续关注AI医疗方面的应用落地。
在这轮大模型浪潮之前,AI检测心电图、X光片已在一些医院中投入应用而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时代,AI医疗有了更多实质性进展比如微软和医疗软件公司Epic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ChatGPT的工具,可以向患者自动发送信息。
还有Carbon Health也基于GPT-4推出了一种AI工具,可以根据医生病人之间的对话,自动生成诊断记录这个工具可以在4分钟内完成咨询的总结,比医生自己操作快12分钟目前这个AI工具已经被130+家诊所、超过600名医疗人员使用,旧金山的一家诊所表示在使用了这个工具后来就诊的病人数量增加了30%。
(三)润达医疗牵手华为,发力医疗大模型7月8日,润达医疗作为行业代表参加华为开发者大会,并进行主题演讲和产品展示根据润达医疗智慧医疗总监柳震宇介绍,润达医疗用10年时间研发了一套医疗检验的人工智能服务系统,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提示临床医生检验患者有哪些疾病风险。
截止到23年6月,能够实现4700个检验指标的智慧化解读,能够推断2800种疾病同时,润达医疗和盘古大模型合作,依靠盘古大模型L0层的能力,一起研发L1层的润达医疗大模型,其目的是实现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
未来润达医疗将和华为一起以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为出发点,共同研发医疗大模型,利用华为云的算力优势,模型优势和运维优势,利用润达医疗的客户优势,数据优势和知识优势,为我国医疗行业服务。
(四)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具备行业Know-How和客户基础,在AI领域早有布局,且积极拥抱大模型技术变革的公司具有先发优势,受益标的包括:润达医疗、创业慧康、嘉和美康、安必平、健麾信息、数字人等风险提示:。
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AI伦理风险《Med-PaLM 2进入实测,医疗大模型应用加速》发布日期:2023-07-11;署名分析师:刘泽晶;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20002。
A800涨价,印证算力持续高景气IT之家7月10日消息,NVIDIA A800 Tensor Core GPU是NVIDIA生产的一款深度学习加速卡,这款产品已经在 2022 年三季度起投产据36氪消息,英伟达 A800 芯片近日已经出现大幅涨价。
据介绍,英伟达A800 80GB PCie 标准版 GPU 的市场价15天前在 9 万元人民币/颗,现在已经涨到了 11 万元左右即便价格飞涨,英伟达的高端芯片依然是“抢手货”(一)AI芯片是AI算力的“心脏”,算力依旧为基
伴随数据海量增长,算法模型趋向复杂,处理对象异构,计算性能要求高,AI 芯片在可高效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日渐多样繁杂的计算任务其中GPU相较于比CPU更擅长并行计算此前,AI硬件竞争升温,芯片遭 “哄抢 ”导致价格大涨,随着ChatGPT带来AI产业大热,相关产业对于AI算力硬件的需求也同步高涨。
作为AI算力基础,以英伟达A100和H100 GPU为代表的产品成为抢手货根据新浪5月24日消息,英伟达A100 5个月价格累计涨幅达37.5%,同期A800价格累计涨幅达20.0%,同时,英伟达GPU交货周期也被拉长,之前拿货周期大约为一个月,现在基本都需要三个月或更长,甚至部分新订单“可能要到12月才能交付”。
如今,英伟达A800价格持续大幅涨价,我们认为以英伟达为首的算力芯片依旧是供不应求,算力芯片依旧为大模型时代的稀缺要素(二)算力是大模型时代的入场券再三强调,大模型背景下算力势必迎来爆发大模型参数呈现指数规模,引爆海量算力需求,根据OpenAI数据,模型计算量增长速度远超人工智能硬件算力增长速度,存在万倍差距。
根据智东西数据,过去五年,大模型发展呈现指数级别,部分大模型已达万亿级别,因此对算力需求也随之升模型侧,以Open AI为例,模型迭代进度明显加快,GPT-4、多模态、AI生成图片、AI生成视频等算法逐步点燃AI领域,模型迭代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大模型“自研热”持续,自研速度处于加速状态,因此由于算法量的持续高增,对算力需求依旧持续火热。
如果说产品是AI赋能、企业开启第二轮业绩增长曲线的“流量入口”,那么算力即是大厂开启算力争夺战的“入场券”以微软和谷歌为代表,全球科技巨头已经进入AI”争夺战”的重要时间点,以大模型赋能自身产品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而大模型短期呈现高需求的模式势必对底层算力提出更严峻的需求。
(三)AI算力,自立自强,再次重申强调我们的观点短期算卡为王,长期自主可控美国连续发动对我国高科技行业制裁,自2018年来,美国通过多种制裁手段,严重限制我国高科技领域发展2022年8月,拜登正式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其中提到禁止接受联邦奖励资金的企业,在中国扩建或新建先进半导体的新产能;同年10月,美国政府进一步紧缩半导体产品对华出口的政策,主要包括限制英伟达、AMD等公司向中国出售高算力人工智能芯片。
我国政策端与产业端持续发力,以加速推动国产自主可控进程2023年5月30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5月31日,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北深两地政策发布有望加速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推动算力供给环节国产化替代进程。
我们认为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仍然是国内发展AI的重中之重,国产AI算力自主可控势在必行!(四)投资建议受益标的:AI芯片厂商,相关受益标的为: 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龙芯中科等;AI服务器厂商,相关受益标的为: 中科曙光、神州数码、拓维信息、工业富联、浪潮信息,中国长城等;AI云厂商,相关受益标的为: 首都在线、青云科技、优刻得、光环新网、新炬网络等。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水平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AI伦理风险等《行业点评:A800涨价,印证算力持续高景气》发布日期:2023-07-11;署名分析师:刘泽晶;执业证书编号:
S1120520020002TV面板行业点评(一)面板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处于关键抉择点TV面板价格持续走高,65/75寸TV面板价格单月增长8美元我们认为,未来面板价格走势与短期供给端稼动率调整和中期海外促销季需求直接相关。
供需分析:下游需求同比增速放缓,提前备货;价格(二)持续上涨推动整机厂提前备货,面板厂盈利情况开始分化我们认为,在全球货币紧缩大背景下,需求端弱复苏态势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受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影响,品牌厂开始为下半年促销季提前备货,一定程度延续需求抬升趋势。
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供给端的变化是影响价格走势的短期关键因素,主要是面板厂的稼动率调整和不同盈亏平衡线分化带来的面板厂之间的博弈中期来看,从下游加速备货大背景下,整体供给端预计仍相对稳定控产,而下半年的海外促销季实际需求情况成为价格走势的更大权衡指标。
从不同尺寸来看,大尺寸面板价格增长动能较高于中小尺寸TV面板价格反弹,重点关注TV面板及大尺寸产能占比大的厂商的投资机会,相关受益标的TCL科技(收购TCL中环、面板价值被严重低估)以及京东方等另外随之TV面板需求改善持续关注面板产业链上游偏光片、驱动IC、液晶材料、LED背光等产业链。
风险提示:面板需求不及预期;供给控产不及预期;上下游成本控制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TV面板行业点评:面板价格趋势重要节点,关注厂商供给策略》发布日期:2023-07-10;署名分析师:宋辉;执业证书编号:。
S1120519080003 商业化政策持续落地,自动驾驶产业加速1、自动驾驶商业化政策持续落地:随着人工智能、5G 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加快推广应用,逐步由研发测试转入实际运营随着政策、产业、技术等不断完善,以及商业化进程的提速,中国自动驾驶产业有望在未来2-3年内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发展。
2、产业链:智能驾驶系统可以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通过传感器实现对路况其他变量的语义理解和感知,再对车身转向和速度做出决策和执行其中和TMT高度相关的是感知层、决策层以及之间的通信层3、感知层层面主要技术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核心元器件包括光源、光电探测器、光束操纵元件及整机等(1)光源方面,激光雷达激光器可使用EEL(边发射)、 VCSEL(垂直发射)和光纤激光器, VCSEL以及超窄线宽激光器会是产业重点发展方向,VCSEL激光器产业链包括:II-VI 、Lumentum,长光华芯(A股上市公司)、纵慧芯光、华芯半导体、瑞识科技、博升光电等,超窄线宽激光器国内供应商主要以初创公司为主,包括:微源光子、灵芯光电等。
(2)光电探测器,探测器可使用PIN、 APD、 SPAD、 SiPM(硅光电倍增管)、 CMOS图像传感器等,目前仍主要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包括First Sensor、安森美、滨松等,此外中国SPAD出现部分初创企业包括宇称电子、芯视界、灵明光子、飞芯电子等。
(3)光束操纵元件&整机方面,国内众多厂商均采用自研商业模式,包括:禾赛科技、速腾、一径科技、镭神等激光雷达厂商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系统主要由阵列天线、前端收发射频组件(MMI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PGA)及控制电路等部分构成,其中天线及前端收发组件为核心硬件。
(1)天线:目前毫米波雷达天线主流方案为微带阵列天线,较常见的是设计成可集成在PCB板上的“微带贴片天线”毫米波雷达需要介电常数稳定、耗损特性低等高性能的高频PCB基材,目前国外主流高频PCB基材厂商有:Rogers、Taconic、Isola、Panasonic、R&S,受益于国内5G产业发展,国内生益科技、沪电股份等已实现毫米波雷达用高频PCB产品的技术突破。
(2)前端收发组件:目前大多数毫米波雷达前端收发组件主要采用基于硅基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集成方式,主要以SiGe BiCOMOS技术为主目前MMIC技术主要由国外半导体公司主导,如IInfineon、NXP、TI、ST、ADI、Renesas、Onsemi、Digi-Key、Freescale,国内厂商主要包括厦门意行、加特兰、南京米勒、清能华波、矽杰微电子等。
(3)数字信号处理器:目前DSP/FPGA芯片制造商主要以海外厂商为主,包括DSP:TI、ADI、ST、Infineon、NXP等;FPGA:Xilinx、Altera、Lattice、Microsemi、紫光国微、安路科技、复旦微等。
4、通信层面: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和完善,车内以太网的带宽和冗余备份需求会日益增多,PHY芯片的端口数也随带宽不断增加,主要PHY芯片厂商为博通、Marvel等,国内包括裕太微、景略等。
相比高压连接器的迅猛发展,国内高速连接器的国产化进程相对缓慢,由于高速连接器需要有通信及射频技术基础本土企业主要有电连技术、中航光电、林积为、中聚泰、瑞可达、立讯精密、意华股份、天海科技等5、通信板块本周持续推荐:。
结合业绩确定性及估值两方面因素考虑,我们建议关注包括军工通信、面板以及低估的算力基础设施及工业互联网个股:1)持续推荐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器等设备商:紫光股份(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中兴通讯等;算力中心:光环新网;
算力硬科技产业链:新雷能(服务器电源);2)军工通信:烽火电子(华西通信&军工联合覆盖)、海格通信(华西通信&军工联合覆盖)、七一二等;3)工业互联:金卡智能(华西通信&机械联合覆盖)等;4)液晶面板拐点:TCL科技(华西通信&电子联合覆盖)等。
风险提示:相关技术标准统一不及预期;硬件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产业链各方合作不及预期《商业化政策持续落地,自动驾驶产业加速》发布日期:2023-07-10;署名分析师:宋辉;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080003 。
《管理办法》重磅落地,AI拐点确立!根据国家网信办官网消息,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重磅发布
国家高度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相较于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内容更加详细、精准,其中在原则方面新增: 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应用方面新增: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
自主创新方面新增: 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框架、芯片及配套软件平台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平等互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算力资源与数据资源方面新增: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公共训练数据资源平台建设促进算力资源协同共享,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能。
推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有序开放,扩展高质量的公共训练数据资源鼓励采用安全可信的芯片、软件、工具、算力和数据资源监管主体方面新增: 网信、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管理。
我们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彰显了我国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生成式AI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二)人工智能自主生态有望进入加速状态《办法》提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明确了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总体要求。
提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明确了训练数据处理活动和数据标注等要求《办法》第四条提出不得利用算法、数据、平台等优势,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我们认为我国人工智能有望进入共同繁荣的百花齐放的生态。
《办法》第二章明确规范了技术发展与治理,其中第五条明确强调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第六条提出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框架、芯片及配套软件平台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
我们认为《办法》明确鼓励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主创新,我们认为我国人工智能自主生态有望进入加速状态(三)AI应用侧有望进入落地+百花齐放新格局从组织架构来看,《办法》由网信办、科技部之外,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广电总局联合发布,此外,《办法》第十六条 网信、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管理。
我们认为其彰显了国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也为后续监管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办法》第十九条强调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开展监督检查,提供者应当依法予以配合,按要求对训练数据来源、规模、类型、标注规则、算法机制机理等予以说明,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等支持和协助。
我们认为AI监管态度明确,应用侧有望加速落地我们认为随着监管端的进展和明确,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有望进入加速状态,随着大模型的技术逐渐成熟,应用侧有望进入落地+百花齐放新格局,服务场景进一步拓宽,成为真正意义上解放生产力的双手,我们认为数据有望成为应用侧的核心壁垒。
(四)投资建议受益标的:1)AI+办公:金山办公、福昕软件、泛微网络、彩讯股份、鼎捷软件等;2)AI+金融:同花顺、财富趋势、新致软件等;3)AI+医疗: 润达医疗、万达信息等;4)AI+教育:佳发教育、鸥玛软件、科大讯飞等;5)AI+军工:航天宏图、中科星图、华如科技等;6)AI+交通:千方科技、中远海科等;7)AI+安全:美亚柏科、永信至诚、人民网等;8)AI+其他:焦点科技、华宇软件等。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水平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AI伦理风险等《重磅落地,AI拐点确立!》发布日期:2023-07-13;署名分析师:刘泽晶;执业证书编号:。
S1120520020002行业动态海外:美联储显“鹰”,不改低位配置建议本周港股指数有所下跌 当地时间7月5日,美联储公布的6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与会官员都认为,今年继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合适的。
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在当地时间7月5日股市收盘后公布的数据显示,市场认为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上再次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由前一个交易日的86.8%提升为88.7%。
随着中报季临近,密切关注中报业绩预期,后市建议围绕以下5个方面布局:(1)业绩维稳修复,科技板块受益于ChatGPT类产品的诞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生态产业繁荣,受益公司包括百融云-W(6608.HK)、金蝶国际(0268.HK)、商汤-W(0020.HK);(2)旅游旺季来临,出行热度高涨,刺激餐饮业复苏,受益公司包括海底捞(6862.HK)、九毛九(9922.HK)、呷哺呷哺(0520.HK);(3)夏日来临,户外消费成夏日啤酒主要消费场景,啤酒需求旺盛,受益公司包括青岛啤酒股份 (0168.HK)、百威亚太 (1876.HK)、华润啤酒(0291.HK);(4)医美线下门店客流量持续恢复,后期随着消费信心和客流逐步恢复,叠加医美消费具备高粘性和高复购率的属性,医美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受益标的巨子生物(2367.HK)、美丽田园医疗健康(2373.HK);(5)北京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以及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获得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三代试管婴儿”)试运营资质,受益标的锦欣生殖(1951.HK)。
风险提示:外部地缘政治扰动、细分板块政策调整、业绩不及预期《美联储显“鹰”,不改低位配置建议》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朱芸;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2040001银行:关注6月信贷表现
(一)重点聚焦继调降人民币存款利率后,国内多家银行近期开始下调美元存款利率,一年期、两年期产品最高利率2.8%(二)行业和公司动态1)7月7日,发改委联合国开行、农发行、工行、农行等七家银行启动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
2)本周多家银行密集披露可转债转股情况;浙商银行发布H股配股公告,按每10股H股获发3股H股的基准,每股H股配发2.23港元;工商银行迪拜分行发行的于2024年到期的5亿美元票据利率发生变动等(三)数据跟踪
本周A股银行指数下降0.6%,跑输沪深300指数0.16pct,板块涨跌幅排名19/30,瑞丰银行(+2.27%)、苏州银行(+1.98%)、苏农银行(+1.66%)涨幅居前;宁波银行(-2.21%)、长沙银行(-1.42%)、招商银行(-1.37%)跌幅居前。
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11690亿元逆回购到期,累计进行13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回笼11560亿元6月央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35.41亿元下周还有130亿元逆回购到期SHIBOR:本周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走势下行,隔夜和7天SHIBOR利率分别较上周五下降38BP和28.4BP至1.10%、1.78%。
房地产: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和销售面积分别同比-26.7%/-27.8%,周环比-48.8%/-50.9%,商品房销售环比下降转贴现:本周票据市场利率走势下行,国股半年和城商半年转贴现利率较上周五均下降3BP,分别报收1.47%和1.60%。
(四)投资建议本周行业层面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有助于稳定外汇预期,银行资产负债端管理也更为积极;同时发改委联动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实现投资在线平台和银行有关信贷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下周6月金融数据将披露,结合宏观经济指标表现,我们预计高基数下贷款或同比少增,有效信贷需求仍有待提振。
目前板块静态PB仍处于0.54倍的低位,我们维持“推荐”评级,关注稳增长政策落地力度和节奏个股层面继续推荐:招商,宁波,成都,杭州,无锡,常熟,青岛银行等风险提示:1、经济修复幅度和节奏不及预期;2、个别银行的重大经营风险等。
《银行美元存款利率下调;关注6月信贷表现》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刘志平;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20001传媒:GPT4接口全面开放,院线多部大片将映(一)市场行情回顾2023年第27周(实际交易日为2023.7.3-2023.7.7)上证指数下跌0.17%,沪深300指数下跌0.44%,创业板指数下跌2.07%。
恒生指数下跌2.91%,恒生互联网指数下跌0.64%,行业领先恒生指数2.27pctSW传媒指数下跌5.21%,落后创业板指数3.14pct,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涨跌幅排名中位列第三十一位子行业中广告营销、影视和广电位列前三位,分别为上涨0.78%、下跌0.84%和下跌1.50%。
(二)核心观点 本周,OpenAI向所有付费 API 用户开放访问 GPT-4,免去申请后排队等待的流程GPT4接口的全面开放有利于下游应用层广大厂商进一步加快AI应用的节奏、扩大AI结合业务的范围,杀手级应用诞生有望提前。
结合本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圆满收官,我们认为,AI主线的确定性依然在,看好相关赛道的布局机会 继《消失的她》后,《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票房口碑表现出色,后续《芭比》《碟中谍7》等大片待映,据灯塔专业版显示,6月上映58部影片后,7-8月合计有44部电影定档上映,头部大片拉动下,全年票房表现可期,持续看好影视行业业绩估值修复。
(三)传媒行业数据截至2023年7月7日,院线电影排名前三为《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和《扫毒3:人在天涯》;网播电影排名前三为《人生路不熟》《长空之王》和《暴风》;影视剧集排名前三为《长风渡》《偷偷藏不住》和《玉骨遥》;综艺排名前三分别为《女子推理社》《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和《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动漫排名前三分别为《斗罗大陆》《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和《完美世界》;iOS游戏畅销榜前三为《和平精英》《王者荣耀》和《逆水寒》;安卓游戏热玩榜排名前三分别为《王者荣耀》《崩坏:星穹铁道》和《原神》。
(四)投资建议1、我们维持对游戏行业重点推荐,当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重点关注有业绩、有催化、有AI赋能的优质公司,受益标的包括:三七互娱、腾讯、网易、恺英网络、巨人网络2、暑期档大片即将陆续上线,关注院线修复趋势,结合AI、MR等技术在虚拟人、影视IP及互动游戏领域落地进展,受益标的包括奥拓电子、中国电影、华策影视、光线传媒。
3、教育出版行业经营稳健、现金充沛,受益于AI监管,重点关注布局教育信息化平台、已有AI技术尝试的地方教育出版标的,受益标的包括凤凰传媒、中文传媒风险提示: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GPT4接口全面开放,院线多部大片将映
》发布日期:2023-07-10;署名分析师:赵琳;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40003环保公用:硅料市场止跌企稳,电站运营商有望从中受益(一)本周硅料价格止跌企稳,硅片价格跌幅环比扩大7月5日,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国内N型料价格区间在7.2-8.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7.4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68%;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6.00-7.4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6.57万元/吨,周环比持平。
本周硅料价格止跌企稳主要原因系多晶硅现阶段库存已接近合理水平,考虑到硅料价格已跌破部分厂商成本线,我们判断后市下跌空间或有限硅片方面,本周N型单晶硅片(182 mm /130μm)成交均价为2.82元/片,周环比降幅0.7%;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成交均价为2.75元/片,周环比持平;G12单晶硅片(210 mm/150μm)成交均价为3.73元/片,周环比降幅为6.05%。
本周硅片价格跌幅环比扩大,主要系上游硅料价格稳定以后,硅片厂商在保障原料前提下,提升开工率,供给增长组件端,SMM7月7日数据显示主流报价在1.13-1.44元/瓦之间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中,组件成本占比较高,组件价格的下降将使得电站投资回报率进一步提升,从而刺激下游装机需求,电站运营商受益于规模增加,回报率提升,进而增厚业绩。
(二)本周动力煤价格有所上涨,后市涨幅或有限 截至7月7日,秦皇岛动力末煤(Q5500)平仓价为850元/吨,环比上周增加20元/吨,升幅为2.41%本周,动力煤价格小幅上涨,我们判断主要系夏季高温来袭,用电高峰期带动用煤需求有提升。
随着气温回升,电厂耗煤增加,截至6月29日,南方八省电厂日耗量211.40万吨/日,较6月初提升2.42%,煤炭库存可用天数17.6天,较6月初减少0.2天此外,港口库存也有所消耗,截至6月29日,CCTD主流港口煤炭库存合计7420.1万吨,环比上周减少82.20万吨,但目前无论电厂还是港口的库存量都处历史高位。
非电行业来看,非电行业用煤需求无明显增长,保持按需采购为主整体看,用煤需求有增加,但增长空间有限下游非电动力煤需求不旺,叠加港口、电厂煤炭库存高企,此外,考虑到近期动力煤价格不断上调,终端需求跟进或有限。
我们判断煤炭价格或将难有大幅上涨空间(三)投资建议 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行动的不断深入,节能减排产业链也受益于其绿色低碳的核心发展迅速,并且带动相关产业设备发展其中压滤机等过滤成套装备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用于锂电池、光伏、核能、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压滤机。
推荐关注巩固矿物及加工领域,同时积极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市场,在锂电池行业建立了领先优势的【景津装备】 在全球开展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在抓紧全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推进清洁能源的投资发展。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以风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进入2023年后,光伏上游原料硅料、硅片、电池片价格下跌且有望持续的背景下,光伏运营商有望迎来一波利润增长空间电站运营商将充分受益于组件价格的下跌以及拖欠补贴的持续回血,相较于前两年呈现出装机速度加快的趋势。
在此,推荐关注光伏运营规模领先,自身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下游电站运营企业受益标的包括【芯能科技】、【晶科科技】、【太阳能】、【广宇发展】、【林洋能源】、【金开新能】、【京运通】 2023Q1,我们已经明显看到火电龙头燃煤机组开始扭亏,行业基本面在持续向好。
一方面,在政策加持下,长协煤履约率有望提升,同时叠加进口煤增量冲击,入炉煤价有望继续下跌另一方面,自从电价改革实施后,多地电力市场成交价均实现20%顶格上浮江苏、广东等地的2022年年度双边交易均价也逼近了顶格线。
随着成本端压力下行,收入端电价上浮,火电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续改善我们认为电企盈利既受益于煤价成本下跌,同时也受益于煤机+风光装机增长,此外从规模效应等多角度出发比较,受益标的包括【粤电力A】、【天富能源】、【华能国际】、【浙能电力】、【大唐发电】、【华电国际】、【江苏国信】、【建投能源】、【长源电力】、【宝新能源】。
风险提示:1、碳中和相关政策推行不及预期;2、动力煤、天然气需求季节性下降;3、电力政策出现较大变动《环保公用周报:硅料市场止跌企稳,电站运营商有望从中受益》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
晏溶;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100004建筑建材:二季度拐点时刻,消费建材引领复苏(一)地产板块筑底企稳,行业回暖正在显现根据万得数据,1)上市地产公司股权融资在推进:在短线A股回调之际,地产板块表现出止跌趋势,并开始盘整,整体表现强于近期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指。
同时,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也在逐步推进,有14家房地产公司发布了定增方案,预计总共募集资金425.5亿元2)地产企业债券融资前景向好:上市地产公司的债券发行规模也在增长,今年已有114只债券发行,合计募资达到1205.2亿元,较2022年同期实现了6.76%的增长。
债券融资成本并不高,今年发行的债券平均票面利率为3.47%(二)二季报临近,消费建材引领复苏我们重点跟踪的板块中,消费建材的复苏确定性较高,其中上周东方雨虹、坚朗五金率先发布预告,东方雨虹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48.5%,判断这份预告具有前瞻代表性,我们认为消费建材企业能够受益于经济复苏、渠道变革、原材料价格同比缓释带动毛利率上涨等因素,判断目前进入三季度将是理想的布局时点;坚朗五金的上半年扭亏为盈,我们判断作为一个直销为主且渠道下沉至县城经济的建筑配套领先企业,本次扭亏意义重大,代表着下沉市场经济或已率先复苏。
推荐4条主线:建筑大央企和一带一路、基建市政开工端建材、竣工端建材、AI+建筑设计主线1:建筑大央企资产重估和一带一路标的经营考核指标优化,央企ROE存修复空间,带动PB估值修复,同时“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升级,央企在上述地区资产及业务有望获得价值重估。
目前多数央企建筑公司PB估值处于低位,虽在上一轮估值修复中有所回升,但仍有修复空间推荐中国中冶产业受益标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等民企中首推海外布局矿业服务+资源双轮驱动的金诚信,我们认为公司未来5年或充分受益铜矿量价齐升。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今年或将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国际工程公司将有阶段性机会,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产业受益主线2:竣工链条或成为全年主线1-5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9.6%进一步加速,叠加保交楼预期和现房销售比例提升,我们认为竣工链条会成为中周期的投资机会,配置价值凸显。
推荐建筑玻璃板块旗滨集团、金晶科技,南玻A、信义玻璃产业受益,产业链上的推荐坚朗五金、豪美新材、森鹰窗业,王力安防产业受益;C端竣工装修家居建材首推伟星新材、三棵树、北新建材,兔宝宝、箭牌家居、亚士创能等产业受益。
主线3:基建及市政开工端施工端我们认为市政基建仍是全年稳增长重要抓手之一,1-5月基建增速保持高增,全年确定性仍然较强推荐防水头部企业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外加剂企业苏博特,以及施工环节中铝模板租赁头部企业志特新材、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龙头华铁应急。
制造业稳增长相关方向,推荐利柏特、罗曼股份、鸿路钢构等主线4:AI+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作为上游环节,属于较为典型的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AI软件的出现和普及预计将大幅提升设计环节工作效率 目前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在积极数字化转型,我们判断提前布局AI且有积累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首推华设集团,华建集团、设计总院、华阳国际、亚厦股份、金螳螂、东易日盛等产业受益。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成本高于预期,系统性风险等《二季度拐点时刻,消费建材引领复苏》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戚舒扬;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3020003电新: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
(一)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 我们认为,特斯拉二季度产量&交付量分别达47.97万辆、46.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5%、83.0%,环比持续攀升;2023H1产量&交付量分别为92.05万辆、88.90万辆。
据特斯拉官网年初提到,2023年特斯拉计划生产约180万辆汽车此外,据马斯克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若无供应链中断或其他严重问题的影响,2023年特斯拉汽车产量有望达到200万辆在全年高目标的指引下,特斯拉下半年产销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若干举措》出台 从市场端来看,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安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国内公共+私人桩保有量为521.0万台,以2022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310万辆计算,车桩比为2.5:1,与2021年底的3.0:1相比,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
我们认为,整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及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优化持续看好:1)设备端,在充电桩需求提升的趋势下,模块、整桩等设备端有望受到直接的带动,实现销量的提升。
2)运营端,充电运营属于新能源汽车服务后市场,在充电需求迎来提速的情况下,运营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核心观点: 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的初级阶段,在驱动力由政策端向市场端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渗透阶段。
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重点关注供给端的变化,持续看好积极拥抱新技术和竞争优势显著/格局优化的两条投资主线,具体包括:。
1)前期产业链去库存基本结束,即将开始新一轮补库,各环节有望进入排产量增阶段,同时需求向好将带来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看好盈利水平触底或有望出现拐点环节 2)关注海外市场积极边际变化,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的厂商更加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3)所处行业格局清晰且持续优化、产能加速布局推动份额持续提升、具备较强护城河的标的 4)各环节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在需求及价格向上阶段较强的盈利弹性 5)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厂商;自身技术持续升级且具备领先优势、业务实力不断增强、多元化布局带来更多亮点的优质企业。
6)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充电模块、整桩、运营等 7)复合集流体:具备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设备端、电池端、材料端共同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 8)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壳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
9)M3P电池、磷酸锰铁锂等新技术、新材料环节有望迎来规模应用 10)在政策以及需求推动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两轮车等环节 受益标的:宁德时代、天赐材料、科达利、璞泰来、东威科技、宝明科技、曼恩斯特、天奈科技、欧克科技、骄成超声、双星新材、鼎胜新材、万顺新材、胜利精密、亿纬锂能、尚太科技、当升科技、中科电气、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特锐德、斯莱克、炬华科技、盛弘股份、科士达、道通科技、绿能慧充、英杰电气、通合科技、万马股份、欧陆通等。
(二)新能源 西班牙将2030年光伏目标由39GW提升至76GW 根据SolarPower Europe统计,截至2022年底,西班牙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27.41GW,这意味着2023至2030年间西班牙需新增约50GW光伏装机。
目前全球正加速推动能源转型,西班牙上调装机预期将进一步扩大海外光伏装机需求,持续看好具备海外渠道优势的一体化组件厂商 2023年上半年风电核准项目超20GW 据风芒能源对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19个省市共核准154个风电项目,合计约22.5GW;。
其中湖南省共批复了5.2GW风电项目位居第一,黑龙江核准项目第二,超4.4GW;内蒙古次之,达2.9GW;浙江、吉林核准项目容量均超1.5GW;海南为1.5GW 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青海省60MW/600MWh示范项目开工。
我们认为,液态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持续突破,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液态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大容量、长时间、长寿命、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国内该类技术正处示范建设期,未来有望成为储能产业新的增长动力 核心观点:。
(1)光伏 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需求结构上,重点看好价格刺激下的集中式电站的需求反弹;2)看好胶膜在需求刺激下的规模放量+盈利修复、关注支架等辅材环节需求提升机遇;3)硅料价格快速下跌,产业链向下传导。
①短期看电池片+组件环节受益上游利润释放,具备较高价格交付订单的组件厂商盈利水平有望提升,除头部厂商外,二三线也有望迎来修复机遇;②中长期看,新技术溢价及具备渠道优势的相关一体化组件厂商竞争力显现;4)颗粒硅产能持续释放,在产业链价格下滑的趋势下,颗粒硅将体现其成本及能耗优势;
5)逆变器方面,组件价格回落后国内大型地面电站被抑制的需求有望释放,集中式逆变器需求有望快速反弹 受益标的:仕净科技、阳光电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上能电气、德业股份、TCL中环、晶科能源、钧达股份、爱旭股份、阿特斯、隆基绿能、福斯特、福莱特、天合光能、双良节能、欧晶科技、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中来股份、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灵股份、通润装备、天通股份、赛伍技术等。
(2)风电 我们重点看好两条主线,1)受益于结构性改善、单位盈利具备提升空间的导管架和海外单桩供应商,如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 2)海外海风装机需求提升,单桩、海缆招标需求前置,具备出海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将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释放带来盈利弹性,如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
同时关注以下环节的投资机遇: 海上风电持续降本,加之广东、山东出台地方补贴政策,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海风细分赛道增速更快,壁垒更高未来深远海发展趋势明确,看好海工产品(管桩、导管架等)、海缆等相关环节,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区域相关产能有望显著受益于区位优势,同时关注海缆订单旺盛带来的外溢二线厂商机会;。
另外,塔筒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利于原材料成本顺价,且行业需求向上下利于加工费改善,陆海产能布局完善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共振; 看好国产部件在大型化趋势下及格局变化下的机会,如主轴、铸件、叶片等环节; 看好主轴轴承等精密部件的国产替代机会;
看好新技术变革下的机会,如机器人减速器轴承,滑动轴承环节; 看好整机环节格局变化及技术变化下的机会; 看好高压电缆料的国产替代机会; 受益标的:中天科技、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泰胜风能、海力风电、东方电缆、五洲新春、天能重工、亨通光电、亚星锚链、振江股份、恒润股份、广大特材、中际联合、宝胜股份、汉缆股份、金雷股份、日月股份、起帆电缆、新强联、长盛轴承、双飞股份、万马股份、三一重能、明阳智能、运达股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等。
(3)储能 技术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续下探、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储能产业的内生增长和外生动力将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国内电网侧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共同繁荣,我们看好: 1)储能变流器相关:PCS 与光伏逆变器和UPS技术同源性强,国内电力电子技术相关企业广泛涉足UPS、IDC、光伏逆变器业务,此前已具备多年的产品经验,储能PCS产品开发具备优势。
同时,大功率逆变器受上游原材料约束,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头部企业具备良好的供应链及库存管理能力,IGBT模块相对紧缺背景下保供能力凸显,我们认为具备规模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2)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3)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具备成本和效率的双重优势,在电网侧大储和工商业侧储能中有望迎来机遇 4)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科华数据、盛弘股份、上能电气、德业股份、科士达、智光电气、金盘科技、锦浪科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同力日升等 (4)特高压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指引下,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以及电网投资的提升,特高压建设进程有望提速。
市占率不断优化且持续获得订单的设备供应商将显著受益于特高压规模释放 受益标的: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等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
《特斯拉23Q2交付量同比高增,西班牙上调光伏装机目标》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杨睿;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50003能源金属:本周锂盐价格偏稳运行,材料厂采购预期短期支撑盐厂挺价
(一)本周锂盐价格偏稳运行,材料厂采购预期短期支撑盐厂挺价根据SMM数据,截至7月7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30.75万元/吨,环比6月30日报价上涨0.0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29.40万元/吨,环比6月30日报价上涨0.05万元/吨;电池级粗颗粒氢氧化锂报价28.6万元/吨,环比6月30日报价下跌0.80万元/吨;电池级微粉型氢氧化锂报价30.0万元/吨,环比6月30日报价下跌0.80万元/吨;工业级氢氧化锂报价26.45万元/吨,环比6月30日报价下跌0.65万元/吨。
7月6日,Fastmarkets中国氢氧化锂现货出厂价报价均价为28.5万元/吨,较6月30日环比下跌0.5万元/吨;中国碳酸锂现货出厂价报价均价为30万元/吨,较6月30日环比上涨0.1万元/吨本周碳酸锂价格偏稳运行,据SMM及富宝锂电新能源周报显示,由于季度财务报告压力减缓,锂盐厂之前的降价出货情况逐渐减少,叠加锂盐厂没有库存压力,挺价意愿强烈,需求端来看,周内部分材料厂急采小幅拉涨价格。
展望后市,新能源车“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临近,材料厂将进入旺季补库阶段,预计市场对于中下游的采购预期将短期支撑锂盐厂挺价(二)7月份锂矿到港集中增多,锂精矿价格下跌7月7日,普氏能源咨询锂精矿(SC6)评估价格为3500美元/吨(FOB,澳大利亚),环比6月30日报价下跌100美元/吨。
截止7月6日,Fastmarkets锂精矿评估价为3550美元/吨,环比6月22日报价下跌200美元/吨截止7月7日,SMM锂精矿现货价为3735美元/吨,环比6月30日下跌295美元/吨,本周海内外锂精矿评估价下跌,据SMM周报显示,供应端7月份的锂矿到港集中增多,锂矿供应有所缓解,需求端,由于盐厂对高价的矿石抵制心理依旧较重,市场的货物流动性仍处于低位,叠加部分海外矿山的重新定价,预计短期锂辉石价格小幅走弱。
(三)投资建议本周碳酸锂价格偏稳运行,据SMM及富宝锂电新能源周报显示,由于季度财务报告压力减缓,锂盐厂之前的降价出货情况逐渐减少,叠加锂盐厂没有库存压力,挺价意愿强烈,需求端来看,周内部分材料厂急采小幅拉涨价格。
展望后市,新能源车“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临近,材料厂将进入旺季补库阶段,预计市场对于中下游的采购预期将短期支撑锂盐厂挺价在此推荐大家关注上下游一体化企业,推荐关注提前实现锂精矿收入,阿坝州李家沟锂辉石矿即将投产的【川能动力】,锂云母原料自给率100%的【永兴材料】。
受益标的有Bikita矿山扩产进行中、锂盐自给率有望持续提高的【中矿资源】本周锡价大幅上涨,主要受后续缅甸佤邦锡矿禁采可能情况及后续国内某大型冶炼企业可能进行年度例行检修,引导市场后续锡锭供应紧缺的强预期逻辑的影响,沪锡价格大幅上涨。
虽然锡矿供应端和锡锭产量均有紧缺预期,但国内锡锭社会库存为11585吨,是近四年高位,国内三季度锡锭市场供应量并不紧缺需求端来看,终端需求中集成电路消费情况虽然逐渐有回暖的迹象,但全球半导体消费在三季度大概率是增速降幅放缓,而非增速恢复为正值,锡的整体消费在三季度也大概率难以大幅向好转变。
近期LME锡库存的大幅累库也体现海外锡锭供应依然相对宽松过剩,海外消费需求大概率仍较低迷受益标的:【锡业股份】、【华锡有色】风险提示:1、全球锂盐需求量增速不及预期;2、澳洲Wodgina矿山爬坡超预期;3、澳洲Greenbushes外售锂精矿;4、南美盐湖新项目投产进度超预期;5、锡下游焊料等需求不及预期;6、锡矿供给端事件风险;7、地缘政治风险。
《能源金属周报:本周锂盐价格偏稳运行,材料厂采购预期短期支撑盐厂挺价》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晏溶;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100004基本金属:云南电解铝继续恢复关注四川减产情况
(一)贵金属:美国6月非农就业大幅低于前值,金价中期仍有上行空间,关注黄金配置机会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6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数为新增20.9万人,大幅低于前值的30.6万人与预期的22.5万人,为2020年12月以来的最小增幅。
与此同时,美国6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长了4.4%,高于前值的4.3%与预期的4.2%;环比增长0.4%,同样高于前值与预期的0.3%显示劳动力市场紧张或仍将助长核心通胀对薪资通胀的担心及非农就业的显著走弱,令美联储继续陷入两难状态。
但从鲍威尔及美联储官员对于坚决降低通胀的表述、通胀距离2%目标仍较远且核心PCE黏性高、以及周四公布的6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官员都预计年内继续加息来看,预计7月加息25bp仍是最大概率,利率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周四ADP就业报告强劲影响市场定价,周五就业数据公布之后短时有所调整;同时后续美联储货币政策仍将关注重要数据,令金价短期面临调整但从中期来看,加息将近尾声较为明晰,一是经济数据已有走弱,本周公布的美国5月进口数据下降,或显示消费者需求降温的迹象;且融资成本上升,或将限制消费者支出;同时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认为美国经济衰退仍将在今年年底开始。
二是当下利率已到较高水平,同时银行业危机亦有信贷紧缩效果,高利率维持的负面效应具有滞后性,若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后续经济数据将令美联储面临挑战,衰退风险或将继续升温对于美国经济的担忧及加息预期渐近尾声仍令黄金具有上行基础。
而从更长期角度看,“去美元化”之下,央行增持亦是有望带动金价,在此过程中黄金价值也愈发凸显因而短期面临来自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但中期金价仍具有向上弹性,关注黄金投资机会(二)基本金属:美联储7月加息25bp仍是最大概率,云南电解铝继续恢复关注四川减产情况
铝:云南电解铝运行产能继续恢复,关注四川电解铝减产预期的兑现情况供应端,SMM数据显示,6月电解铝产量336.6万吨,同比增长0.14%增量一方面来自云南6月底开始复产,而至今约恢复了近26万吨/年的运行产能;另一方面来自贵州一电解铝厂升级改造带来的增量。
但由于山东产能转移涉及减产,因而抵消较多增量进入7月,SMM预计到7月底云南复产总规模或超80万吨,产量继续抬升;但与此同时,高温之下,四川地区为了成都大运会期间的电力保供,部分电解铝企业有压降负荷检修预期,SMM预计四川眉山地区检修或将影响5万吨年化产能,而其他地区暂稳,关注后续实际落地情况。
此外,即将临近去年云南因来水不足而限电的时间节点,在用电负荷增长背景下,关注云南来水及复产持续性,若生产受影响较小,则后续将贡献全年主要增量在运行产能环比持续增长之下供应端有一定压力,价格表现需关注需求带动。
需求端,一方面近期铝水转换比例下降而铸锭增长,另一方面云南复产将带来供应增量,而下游进入淡季,关注后续库存表现终端而言,建筑用铝需求仍偏弱;电池箔表现较好;6月以来汽车促消费政策加码,预计汽车需求有望好转。
(三)投资建议美国加息弊端显性化,经济及就业数据有所降温,加息或面临尾声、衰退渐近的大方向较为明晰,“去美元化”关注度提升,黄金价值凸显受益标的:【中金黄金】、【招金矿业】、【山东黄金】、【银泰黄金】、【赤峰黄金】。
海外供应增加缓慢,同时铝供应面临电力问题;云南渐有复产预期但用电负荷亦是呈现增长;下游建筑拉动暂有限,汽车促销费政策出台或带动消费表现受益标的:【天山铝业】、【云铝股份】、【中国铝业】、【南山铝业】铜供应面临增长压力,消费端海外衰退担忧升温,但家电及汽车出口仍好,国内消费有支撑,铜价有望企稳。
受益标的:【紫金矿业】、【江西铜业】、【洛阳钼业】风险提示:1、美联储政策收紧超预期,经济衰退风险;2、俄乌冲突继续恶化;3、国内消费力度不及预期;4、海外能源问题再度严峻《基本金属周报:美国6月非农就业不及预期,云南电解铝继续恢复关注四川减产情况。
》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晏溶;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100004农业:猪粮比跌破5比1,国家启动收储种植产业链:据中国农业信息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3日发布信息称,截至6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500亿斤左右,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四成以上。
从区域看,各地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根据小麦生产和收购形势,优化收购政策措施,提升为农为企服务水平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份收购进度在六成左右;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进度在三到四成;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省份收购工作有序启动,进度在一到两成。
从价格看,目前小麦购销较为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主产区小麦收购均价每斤1.38元左右;预计后期价格以稳为主,启动托市收购可能性不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引导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入市,不断优化服务,探索推广预约收购,做好清理、烘干、收储等工作,帮助农民科学储粮、有序售粮,确保颗粒归仓;严格执法监管,严肃查处压级压价、“转圈粮”“打白条”等行为,切实维护粮农利益和市场秩序。
标的选择方面,我们重点推荐先发优势明显的大北农、隆平高科以及杂交玉米品种表现优异的登海种业生猪养殖:根据猪易通数据,本周生猪均价14.00元/公斤,周环比上升1.77%,周内价格总体先涨后跌,截止本周五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96元/公斤,重回14元/公斤以下。
据周一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6月26日-30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低于5: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为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收储消息发布后,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周二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重回14元/公斤以上,但仅维持了3天又跌破14元/公斤本周上海钢联和涌益咨询分别发布了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去化数据,上海钢联数据显示,6月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0.49%,散户环比-3.01%,综合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0.57%;据涌益咨询数据,在各规模权重符合当下实际情况下,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1.68%。
上海钢联和涌益咨询所给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反映出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去化趋势不改展望后市,短期来看由于多方博弈决定猪价,涨跌较难确定,但目前生猪养猪股头均市值处于历史低位,是较好的左侧布局时机从标的选择上来看,我们认为:(1)现金流充裕财务状况良好,(2)产能所处区域疫病发生情况较轻,(3)生猪出栏量同比有较大增长的公司将受益。
具体标的选择方面,我们认为:京基智农、新五丰、唐人神、巨星农牧、华统股份、新希望等都有望充分受益风险提示:动物疫病的爆发与传播,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转基因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猪粮比跌破5比1,国家启动收储。
》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周莎;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110005家电:莱克电气中报业绩预增(一)行情数据根据中信行业分类,本周家电板块周涨跌幅-1.81%,其中白电/黑电/小家电/厨电板块分别-1.64%/-3.15%/+2.48%/-2.10%。
年初至今家电板块累计涨跌幅+15.30%,其中白电/黑电/小家电/厨电板块分别+13.60%/+39.79%/+9.42%/-2.35%(二)重点公司公告 【莱克电气】: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023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95至6.05亿元,同比+2.69%至25.52%;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至5.87亿元,同比+0.68%至23.13%2023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0至4.20亿元,同比+14.34%至54.9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1至4.18亿元,同比+16.27%至56.31%。
【长虹华意】: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023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76%至113%,扣非归母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120%至164%2023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8-1.1亿元,同比+64%至128%,扣非归母净利润0.9-1.2亿元,同比+100%至165%。
【创维数字】:关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要约收购公司股份暨股票复牌 本次要约收购的最大股份数量为504,503,558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3.86%,要约收购价格为14.82元/股收购期限为自2023年6月2日起至2023年7月3日止。
截至2023年7月3日,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公司股票自2023年7月4日开市起停牌,于2023年7月7日开市起复牌在要约收购期限内,最终有72个账户,共计82,658股股份接受控股股东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发出的要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007%。
(三)投资建议 从各板块来看,白电板块:原材料价格回调,白电龙头成本压力趋缓,长期看需求与盈利修复确定性强厨电:厨电和房地产关联度最高,其估值水平将随着稳房地产措施的落地,而不断提升建议重点关注火星人:。
集成灶龙头企业,行业需求复苏时有望率先受益,股权激励目标设置较高,彰显长期发展信心清洁电器:疫情影响下,扫地机消费承压明显,经历两年的行业销量下滑,当前自清洁产品放量有望带动整个行业23年销量由负转正科沃斯等头部品牌率先降价,渠道端大力发展线下渠道,有望进一步加快渗透。
建议重点关注科沃斯:扫地机、洗地机双品类份额第一,产品、品牌、渠道布局各维度均有较强战略前瞻性,当下时点公司发力线下渠道建设,有望贡献新增量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影响、行业空间测算偏差、第三方数据失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莱克电气中报业绩预增》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陈玉卢;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2090001 汽车:城市NOA落地加速 智能化拐点已现(一)本周数据: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89.6万辆 环比+9%
据乘联会数据,6月1-30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89.6万辆,同比-2%,环比+9%,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3.8万辆,同比+19%,环比+10%,渗透率达到33.6%(二)本周观点:城市NOA落地加速 智能化拐点已现。
汽车智能电动巨变,重塑产业秩序,看好汽车行业黄金十年本月核心组合【伯特利、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旭升集团、双环传动、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继峰股份、长安汽车、比亚迪、春风动力】新能源渗透率创新高,自主加速出海,智驾拐点已至,电动智能加速成长:。
1)6月需求向好,多车企销量环比提升,看好下半年新能源渗透:根据乘联会,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89.6万辆,环比+9%,新能源零售63.8万辆左右,环比+10%,趋势向好,分车企看,吉利、理想、蔚来、小鹏新能源车环比表现优于行业。
6月,吉利银河首月交付9,673台,深蓝S7、小鹏G6订单火爆,比亚迪腾势N7上市后24小时大定突破11,687台,自主车企产品周期强劲,下半年为多款重磅新车的交付爬坡期,我们看好下半年新能源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2)自主出海加速落地,看好自主全球化:2023年1-5月,狭义乘用车出口销量145万辆,同比+102.3%,6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巴西投资45亿建厂,规划新能源乘用车产能15万辆,2024年下半年投产;上汽宣布将于欧洲建厂;埃安也宣布将于今年在泰国成立东南亚总部;极氪已开启欧洲预售;各自主车企纷纷加速出海,从出口到海外建厂,看好自主的全球份额提升;
3)智能驾驶三重拐点临近,L3落地加速:智能驾驶行业遵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发展路径,2023年特斯拉FSD拐点显现;理想、小鹏、蔚来、华为等城市NOA加速落地;政策法规逐步健全;特斯拉首台“超级计算机”Dojo将于7月投产,有望加速数据积累,我们判断智能驾驶行业正逐步迎来技术、法规、用户接受度三重拐点,看好后续数据积累、大模型应用带来的功能体验提升,提升行车安全、减轻驾驶疲劳,渐进式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智能化布局相对领先车企、零部件有望最直接受益。
乘用车:政策支持+供给改善+需求向上三维共振,新能源汽车基本面向好1)政策加码,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根据交强险数据,23Q1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44%/35%/33%,三四五线增长潜力较大,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和优化,叠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下乡政策,有望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解决消费痛点,打开主流市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大众化普及;。
2)供给密集推出,优质自主加速转型:多款优质自主车型密集推出,新能源周期向上未来包括比亚迪宋plus dmi、长安深蓝S7、小鹏G6在内的多款自主重磅新车将迎来集中交付,纯电、插混百花齐放,看好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优质自主加速转型;。
3)新能源需求向好,看好头部车企向上:根据乘联会预计,6月新能源零售销量63.8万辆,同比+19%,环比+10%由于自主新能源车具备强产品力、高品价比,供给驱动下需求向好政策支持+供给改善+需求向上等多重改善催化下,看好优质自主车企崛起,推荐【长安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H、长城汽车】,受益标的【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H】。
零部件:中期成长不断强化,短期量价影响有限电动智能重塑秩序,优质自主零部件供应商一方面凭借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获得更多配套机会,另一方面部分卡脖子技术借机实现0到1突破,打破外资垄断格局同时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零部件崛起势不可挡。
短期看,特斯拉产业链是下半年最强主线,马斯克来华有望推动上海工厂的进一步合作,下半年Model 3改款、Cybertruck等车型量产及新一代车型有望发包定点,增量可期;同时,智能化机会值得期待,软件定义汽车是长期产业趋势,智驾端23年将成城市NOA重要落地年份,智舱高性价比细分方向仍在加速渗透,坚定看好新势力产业链+智能电动增量,推荐:。
1、新势力产业链:优选【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旭升集团、双环传动、多利科技、上声电子、爱柯迪、美利信】;2、智能电动增量:1)智能化核心主线:优选智能驾驶-【伯特利、德赛西威、经纬恒润-W】+智能座舱-【上声电子、光峰科技、继峰股份】;2)轻量化高景气:特斯拉引领一体压铸大变革,优选【文灿股份、多利科技】。
重卡:至暗时刻已过,新一轮景气周期启动根据第一商用车数据,2023年5月重卡市场约销售7.7万辆(开票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环比-6.9%,同比+57.3%物流重卡需求维持稳健,工程重卡销量有望贡献弹性;国六排放标准已逐步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各环节内资头部供应商有望受益排放升级,相关受益标的【潍柴动力、中国重汽、隆盛科技、银轮股份】。
摩托车:供给持续驱动,优选中大排量龙头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2023年5月国内250cc+中大排量摩托车销售4.89万辆,同比-11.73%,环比-9.6%2023年1-5月累计销售21.21万辆,同比+12.6%。
供给端头部车企新车型、新品牌投放加速提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市场快速扩容,我们预计2023年行业增速30-40%,持续推荐中大排摩托车赛道参考国内汽车发展历史及海外摩托车市场竞争格局,自主品牌有望成为中大排量摩托车需求崛起最大受益者,推荐【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相关受益标的【隆鑫通用】。
(三)本周行情:整体强于市场表现强于市场,乘用车领涨本周A股汽车板块上涨3.29%(流通市值加权平均,下同),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2位,表现强于沪深300(下跌0.11%)细分板块中,乘用车、货车、汽车服务、客车、零部件、其他交运设备分别上涨4.42%、3.66%,3.23%、2.45%、1.65%、0.42%。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加剧;原材料成本波动超出预期;汽车行业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汽车出口销量不及预期《汽车行业周报(2023.07.03-2023.07.09):城市NOA落地加速 智能化拐点已现。
》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崔琰;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080006 计算机:华为盘古大模型3.0发布,重塑千行百业(一)华为盘古大模型3.0发布,“不作诗,只做事”7月7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Cloud)在东莞召开。
在大会主题演讲中,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重磅发布盘古大模型3.0,将围绕行业重塑、技术扎根、开放同飞三大创新方向,为行业客户、伙伴及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一)分层解耦:盘古大模型3.0是一个面向行业的大模型系列,包括“5+N+X”三层架构。
盘古大模型采用完全的分层解耦设计,可以快速适配、快速满足行业的多变需求(二)全栈自主:盘古大模型实现了以鲲鹏和昇腾为基础的AI算力云平台,以及异构计算架构CANN、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AI开发生产线ModelArts的全栈自主创新,盘古大模型训练效率达到业界主流GPU的1.1倍。
(三)国际领先:根据华为云官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正刊发表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四)重塑千行百业:华为始终坚持AI for Industries的战略,在深耕行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坚信大模型将重塑千行百业。
(二)盘古大模型“AI+行业”典型代表:润达医疗润达医疗作为行业代表参加华为开发者大会,并进行主题演讲和产品展示根据润达医疗智慧医疗总监柳震宇介绍,润达医疗用10年时间研发了一套医疗检验的人工智能服务系统,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提示临床医生检验患者有哪些疾病风险。
截止到23年6月,能够实现4700个检验指标的智慧化解读,能够推断2800种疾病同时,润达医疗和盘古大模型合作,依靠盘古大模型L0层的能力,一起研发L1层的润达医疗大模型,其目的是实现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
未来润达医疗将和华为一起以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为出发点,共同研发医疗大模型,利用华为云的算力优势,模型优势和运维优势,利用润达医疗的客户优势,数据优势和知识优势,为我国医疗行业服务。
(三)投资建议华为盘古大模型3.0发布,赋能千行百业,Al+应用有望加速,受益标的:【C端】金山办公、福昕软件、彩讯股份(AI+邮箱)、同花顺/财富趋势(AI+金融)、鸥玛软件(AI+教育)、焦点科技(AI+电商)等;【B端】新致软件(AI+保险)、泛微网络(AI+OA)、鼎捷软件(AI+ERP)、润达医疗/万达信息(AI+医疗)、佳发教育(AI+教育)、千方科技(AI+交通)、华宇软件(AI+法律)等。
华为AI算力相关个股:拓维信息、神州数码、四川长虹、常山北明、同方股份、广电运通、紫光股份等(四)投资建议重申坚定看好云计算SaaS、能源IT、金融科技、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景气赛道中具备卡位优势的龙头公司,积极推荐以下七条投资主线:1、信创:国产数据库领军太极股份,国产WPS龙头厂商金山办公(与中小盘组联合覆盖),国产服务器龙头中科曙光,“中国芯”海光信息。
其他受益标的还包括:1)信创软件:中国软件、用友网络、星环科技、海量数据、麒麟信安等2)信创硬件:中国长城、龙芯中科、拓维信息、神州数码等2、新能源IT:重点推荐新能源SaaS龙头国能日新、配网调度先头兵东方电子、能源互联网唯一标的朗新科技(通信组联合覆盖)。
3、金融科技:重点推荐证券IT恒生电子,此外宇信科技、长亮科技、同花顺均迎景气上行4、智能驾驶:重点推荐智能座舱龙头德赛西威(汽车组联合覆盖)、座舱+驾驶OS龙头中科创达、此外高精度地图领军四维图新为重点受益标的。
5、人工智能:重点推荐智能语音龙头科大讯飞6、网络安全:重点推荐商密+自研芯片三未信安,新兴安全双龙头奇安信+深信服,安恒信息作为细分新兴安全龙头也将深度受益,其他受益标的包括:启明星辰、美亚柏科等7、云计算SaaS:重点推荐企业级SaaS龙头用友网络、办公软件龙头金山办公(与中小盘联合覆盖)、超融合领军深信服。
风险提示: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AI伦理风险《华为盘古大模型3.0发布,重塑千行百业》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刘泽晶;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20002 。
商社:中免Q2毛利率回升(一)中国中免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Q2毛利率企稳回升中国中免7月7日发布2023半年度业绩快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8.58亿元,同比增长29.68%,实现营业利润49.47亿元,同比下降6.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4亿元,同比下降1.87%。
单拆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9亿元,同增38.8%,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增1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增13.7%居民消费意愿及能力仍在恢复过程当中以及对套代购的严厉打击使得公司业绩承压,但公司更注重平衡规模与利润,Q2毛利率环比提升3.7pct。
当前公司经营处于磨底阶段,7月起第二届海南离岛免税购物节开启,海南省将发放2000万购物券,伴随海南旅游旺季来临、海棠湾一期二号地项目落地等,经营有望逐步改善(二)暑期来临,关注出行链超预期行情暑期序幕拉开近一周,根据携程旗下FlightAI市场洞察平台数据,暑运前五日国内机场客运量近900万,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14%,其中长线游占比明显增加。
第三季度利润在景区、酒店等板块通常占比较高,暑期旺季有望带动出行链迎来超预期行情近年来,受政策导向,景区门票提价较为有限,属于外出旅游过程中的性价比消费,峨眉山、长白山、黄山等景区在今年端午假期中旅游人次超越疫情前水平,暑期有望延续之前的表现,景区股具有较强的经营杠杆,业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根据STR报道,酒店房价在五一过后迎来小幅调整,但随着中高考结束,房价再次迎来上涨趋势,行业高景气有望推动龙头公司同店经营与拓店规模共同取得亮眼表现(三)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1)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消费信心的持续提升,服务类消费恢复弹性大,受益板块及标的包括酒店(华住集团、锦江酒店、首旅酒店),景区(曲江文旅、黄山旅游、宋城演艺、天目湖、中青旅),免税(中国中免、王府井),餐饮(同庆楼、九毛九、海伦司、海底捞、奈雪的茶、呷哺呷哺),黄金珠宝(潮宏基、周大生、老凤祥、周大福)等;2)RCEP+一带一路带来发展红利,聚焦细分行业小龙头,受益板块及标的包括会展(米奥会展、兰生股份),跨境电商(吉宏股份、小商品城、华凯易佰)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居民收入及消费意愿恢复不及预期,疫情二次冲击《中免Q2毛利率回升,暑期来临关注出行链超预期行情》发布日期:2023-07-09;署名分析师:许光辉;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3020002 。
纺织服装:出口端估值修复,继续推荐纺服板块中报行情本周出口制造端个股涨幅领先,我们分析主要由于NIKEQ4存货同比增速降为持平、环比下降5%,以及耶伦访华带来的中美关系缓和预期、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仍然坚挺;但我们判断海外运动品牌订单单季同比转正仍需时日,尽管报表端库存改善,加盟端收入仍在下滑、加盟终端库存仍有压力。
投资观点:纺服行业6月在高基数影响下较5月进一步放缓,我们预计Q3基数将进一步高企,但我们认为7月即将到来的中报行情仍然值得期待(1)维持结构性的高端好于低端、直营好于加盟、男装好于女装的判断,具备开店空间的公司业绩确定性更高。
重点推荐报喜鸟、锦泓集团;(2)预计中报有望超预期:推荐锦泓集团、兴业科技、浙江正特、报喜鸟、海澜之家(一)行情回顾:跑赢上证综指0.36PCT本周,上证指数下跌0.17%,创业板指下降2.07%,SW纺织服饰板块上涨0.19%,跑赢上证综指0.36PCT、跑赢创业板指2.26PCT,其中,SW纺织制造上涨3.25%,SW服装家纺下跌-0.24%,SW饰品上涨0.19%。
其中涨跌幅前三的板块为户外及运动、男装、纺织目前,SW纺织服饰行业PE为14.74 (二)行情数据追踪:本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上涨0.66%截至7月7日,中国棉花328指数为17419元/吨,区间上涨0.66%。
截至7月7日,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1%关税)为16193元/吨截至7月6日,CotlookA指数(1%关税)收盘价为16187元/吨,上涨6.15%整体来看,国内外棉价差加大,截至7月7日,外棉价格低于内棉价格1226元。
(三)行业新闻维密中国成功盈利,内衣制造巨头维珍妮将提高中国收入占比;中国利郎二季度及上半年零售金额录得高单位数增长;361°杭州开超500平米旗舰店;耐克将重新启动“科比系列”;佐丹奴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75%至106%
风险提示:疫情再次爆发;原材料波动风险;系统性风险《纺织服装周报(07.02-07.07):出口端估值修复,继续推荐纺服板块中报行情》发布日期:2023-07-08;署名分析师:唐爽爽;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090002
个股动态本周华西证券研究团队29只个股,中远海能(600026)、小商品城(600415)、春风动力(603129)、报喜鸟(002154)、新泉股份(603179)上调盈利预测;中炬高新(600872)、坚朗五金(002791)、曲美家居(603818)、开能健康(300272)、香飘飘(603711)、冠豪高新(600433)、绝味食品(603517)
下调盈利预测一周买入评级个股:新乳业点评报告:从并购转向内生,战略精进中奔赴“卓越”广汽集团(601238.SH)6月销量点评:23H1表现稳健 新能源持续发力信立泰(002294.SZ)点评报告: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钙片申报上市获受理
上汽集团(600104.SH)6月销量点评:海外持续热销 新能源转型加速深桑达:发布政务大模型,落地AI+政务九洲药业(603456.SH):Entresto专利诉讼短期不影响公司业绩兑现,中长期继续看好管线及客户多元化等带来的业绩增长确定性
中炬高新点评:治理结构改善可期,重申买入评级太平鸟23H1中报业绩预告点评:Q2扣非净利率低于预期,关注Q3货品改善坚朗五金(002791.SZ):Q2拐点向上,县城战略花欲开金卡智能(300349)中报业绩预告点评:
业绩持续超预期,燃气水务双轮驱动曲美家居(603818.SH)动态报告:阳光总在风雨后香飘飘点评报告:收入增长势头不减,即饮旺季放量珀莱雅(603605.SH)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大单品优势持续验证,23H1业绩预告亮眼
春风动力(603129)2023H1业绩预告点评:Q2业绩再超预期 量价利三重共振继峰股份(603997)系列点评二十八:经营持续改善 座椅加速突破山西汾酒点评报告:市值安全边际已足,重申买入评级三棵树(603737):
渠道优势展现,利润率恢复,Q2业绩亮眼冠豪高新(600433.SH)2023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上半年业绩承压,看好下半年盈利改善报喜鸟23H1中报业绩预告点评:Q2业绩超市场一致预期,直营端增长显著兴业科技23中报业绩预告点评:
业绩增长靓丽得益于主业与宏兴双轮驱动锦泓集团23中报业绩预告点评:Q2收入复苏与利润弹性共振新泉股份(603179)系列点评二十四:业绩超预期 剑指全球内外饰龙头百隆东方23H1业绩预告点评:Q2产能利用率拐点已至,期待Q3利润拐点
绝味食品点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盈利持续恢复可期如需完整报告,请联系对口销售经理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法律声明: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研究所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