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光号(莒光号列车视频)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4-18
细节全解析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唐驳虎”大风号,查看更多文章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唐驳虎21日下午,一列台铁普悠玛列车出轨翻覆,从事发时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到,正行进的列车在转弯时脱离轨道,在惯性作用下将高架线缆和月台立柱扯断,车厢腾起一阵黑烟。
事故造成18人死亡,175人受伤送医逝者中,有刚刚参加完比赛回乡的5、6名卑南国中师生,还有才参加婚宴返回的董家8口,也包含一名大陆游客首先愿逝者安息,伤者平安6年前,TEMU2000型列车引进台湾时,被寄予厚望的它得名“普悠玛号”,这个词来自于台湾原住民卑南族语言,有“团结”的含义。
但台铁30年来最严重的一起事故还是发生了,一个美好的寓意,一辆看起来可靠的列车,为什么事故就这样发生了呢?普悠玛列车是8辆一组的准高铁列车,采用摇摆式列车技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通过台湾东部的若干弯道平均110公里以上的时速,使得它在高铁开通前长期是台湾最快的列车。
但这次事故也恰恰和弯道有关【事发现场还原】事发地位于宜兰线新马车站月台,这里是一座每天客流只有十几人的小站,年久失修由于不到一公里处就是另一个大站苏澳新站,所以台铁列车一般通过此站不停车,但台铁之所以一直没有撤销这个小站的打算,主要是看上了它发展货运的潜力。
近乎荒废的新马车站新马车站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转弯大,这里的曲率半径是300米,转弯相当之急,按照规定列车在这里需要降速行驶,即使是普悠玛这样以高速通过弯道作为特征的摇摆式列车,也必须把时速从130降到85,才能安全过弯而不至于脱轨,但根据媒体报道,这一列普悠玛过弯时速仍然是130公里每小时!
事发地的大弯道事实上,很多乘客在事故前就感觉到了车辆异常最早出现的异常是在大溪车站,这是一个山海之间宽约120米的狭窄平地列车在这里突然停车停电,列车长当时广播是机械故障,1分钟之后来电列车恢复行驶又走了20公里到达礁溪车站,旅客描述这时列车出现故障短暂停止,行进间紧急刹车3次,同时电力不稳车厢内荧幕异常。
然后行驶10公里到达宜兰车站,短暂停靠之后,列车再次出发,据描述这时列车车身摇晃的很严重,车越开越快但走了9公里后到了罗东车站仍然正常上下客,然后继续行驶下一个10公里之后,在新马车站附近,乘客听到一声巨响,全车同时发出尖叫声,继而车辆翻覆。
大溪——礁溪——宜兰——罗东——新马车站对应的是台铁方面的说法,这辆普悠玛号出轨前近半个小时,司机曾多次通报阻风泵(空气压缩机)动力不足,导致车辆刹车司机在4点二十几分时就一直在呼叫技术支援,在宜兰停靠时,现场有检修员上车协助排除故障,。
当时他们称压缩机超过负载,重新复位就好果然,司机过了宜兰之后并没有再通报压缩机的问题,但是如上所说,越开越快,在新马车站发生了脱轨事故【事故原因争议:异物?没电?还是列车自动保护失灵?】目前检方调查的初步结果是原因在车速,根据目前迹象机械故障可能性小。
但因为仍留下了相当多的悬疑,台湾方面的说法仍相当混乱也不乏大陆阴谋论之类的荒腔走板之说,笔者在此略微进行梳理,以正视听碾过异物?据事故现场居民转述,列车翻覆後司机员爬出车厢后曾表示,感觉车子有辗过异物,还特别察看铁轨状况,但无法确认是辗过什么东西。
这个车站每天经过的普悠玛有20-30班,跑了6年都没有问题,而且如果轨道出现问题一定会向上级通报但是当天并没有通报,所以媒体推断不排除是异物进入了轨道有推测是在铁轨上堆道砟的,有推断是人为骗保破坏铁路部件的。
当然台媒这么想也并非捕风捉影,1957年台湾“莺歌列车倾覆”就是因为孩童堆叠道砟,而2004-2006年的台铁南回线连续破坏事件,就是案犯希望骗保,而故意破坏铁路造成脱轨但从司机与台铁的对话,我们更有理由认为问题出在铁路系统。
供电不足?列车最初的停电故障,也被认为是整起时间的导火索网友Chang Chen We表示就在前几天,台铁宜兰段的铁路出现了断电的情况他在礁溪站上车,开了一小段进站之后,“门一关,动力就停电,一切变的非常安静,安静的可怕。
后来整个电灯断电,空调也关闭,车里的乘客确定被关在里面出不来,我这时候想要找列车长,后来看到台铁的机电人员整车到处跑,拼命的想要恢復列车供电继续行驶,后来等了约10分钟列车才继续恢復供电,继续行驶”据此有不少人怀疑断电时翻车的根本原因,并认为“用爱发电”的民进党应该对此负责。
虽然我们了解到本年度台铁确实在提升改建礁溪车站的变电站,但事件相关性证据不够清晰。而且纵观整个事故过程,似乎电力只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自动保护被关?第三种说法在媒体最为流行,就是说列车的自动保护系统(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失灵普悠玛采用的是庞巴迪生产的(ATP),这一系统不仅会提示车辆行驶区间的复杂情况,还会在车辆超速时自动降速甚至刹停,更有记录行程的功能,是国际铁路界的通行安全措施。
那么会不会是ATP系统发生故障了?但台铁人员表示,该列普悠玛号ATP并未有故障纪录根据事发画面的监视器,事故列车过弯时时速超快,看起来已经超过该弯道的普悠玛时速限制75公里到80公里,让外界质疑是否跟ATP被关闭有关。
ATP系统外观ATP确实有很多问题,在2000年代ATP刚刚推广时因为娇贵易损和产生延误颇令司机烦心比如在2007年台铁大里车站事故中,司机由于ATP系统误操作对行车产生了困扰,索性关闭了这一系统,但失去系统辅助后判断刹车距离失误,因而与迎面来车相撞,造成5人死亡。
从那时起,台铁对于对于一般不允许关闭ATP系统就昨天的事件流程来看,司机曾主动要求关闭ATP,确实值得深思但此说也有疑点,即使ATP因为各种作用被司机关闭,司机也会与各站落实呼唤应答机制,并且按照速度行驶,那么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司机来说,为什么会连这个大弯都忘记了呢?。
【很有可能的原因:刹车坏了】以上的种种解释,都很难解释列车在宜兰和罗东之后越开越快,也很难解释为什么一个5年经验的列车司机都忘记减速转弯但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司机一直通报的是阻风泵(空气压缩机)动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在修好之后进入了不断加速的模式,这里似乎有很多疑点。
也许我们仅仅把空气压缩机想象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列车辅助工具。事实并非如此。
普悠玛列车的空气压缩机位于车厢底部压缩空气是列车一些基本功能的动力来源可以供应制动系统使用外,还用于车门、空气弹簧和撒沙设备,以及用于升起受电弓和驱动风挡玻璃雨刷器划个重点,制动系统根据相关的技术资料,普悠玛TEMU2000型列车采用日本纳博特斯克所制造的低噪音涡卷式压缩机,这款电动空气压缩机由电动机驱动,然后将大气压缩进入主风缸。
列车想要制动呢,就需要运用这部分气体增压或者减压调节制动设备
日本纳博特斯克压缩机在到宜兰段的时候,司机就发现压缩机的压力不足,列车气压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列车就无法启动这是一种保护机制根据台铁技术人员的解释:风泵(压缩机)打一打就好了,但一下子又不行,状况很不稳定。
根据他们的技术解释,这种情况不会让车速过快说来奇怪,这型列车上采用的是 Nabtesco 株式会社HRA(高阶反应类比)型制动装置,其中又存在加压制动和减压制动两种不同的逻辑普悠玛的主要制动方式是加压制动,就是根据司机的指令,让主风缸里的空气压力去推动制动卡钳,借由卡钳与车轮碟盘摩擦达到制动刹车的目的。
普悠玛TEMU2000型列车1~8号车厢制动设备组成但如果只有这种方式,在停车时气体漏出气压减小,列车有滑动的风险因此就出现了新闻里技术人员说的减压制动,就是说制动缸里的气压低于3.8巴(气压单位,1巴等于10万帕斯卡)时,停留制动打开,其制动汽缸里的弹簧弹开,进而抱住车轮,类似于上了手闸。
但是前面说过,本次普悠玛6432次列车的压缩机罕见的出现问题(无论是撞到异物还是其他),导致汽缸里的气压始终在3.8巴上下徘徊,因而出现反复的保护性制动司机反复通报空气压缩机的问题(这时保护装置把电门切断,列车会继继续续煞停。
可能在这一步关闭了ATP)在宜兰车站维修员来检查,在车上也没看出什么问题,于是就将压缩机重新复位复位可以理解为将气体排出,恢复为常压然后重新启动似乎效果很不错,司机后来果然没有在报告类似的问题
参考气压设定值这里出现了本期事故中最大的疑点反复故障的空气压缩机,是不是复位一下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合理猜测主风缸气压不足,只不过已经远远低于3.8巴的临界点,但已经没有再次报警车辆顺利上路,只不过风缸气压不足,意味着列车无法使用加压制动,也就是说,有可能在最后的时刻里,列车的刹车是失灵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我们不希望当时是如此绝望的结果也希望检调人员能够给出“列车超速”之外更详细的结论,以告遇难者的在天之灵【结语:台湾铁路要争气啊】不管怎么说,本次出轨都是一场重大的责任事故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台铁系统里的设备、车辆和人力都可能要担负相当的责任。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无怪乎台湾网民询问,以后出现怪异情况怎么逃。
台铁近年来的出轨事故不断,暴露出的是深层问题2016年6月4日,651次莒光号行经富里至东竹站之间出轨,当时无人受伤;2016年6月22日,307次自强号行经富源至光复站之间出轨,车上200人中有2人受伤;。
2017年4月30日,562次莒光号行经贡寮下行东正线时出轨,受伤1人;2017年7月28日,554次莒光号于善化站西线进站时出轨,无人受伤;2017年9月27日,4652次区间车因其中一节车厢故障,车轮卡死,脱离车厢时出轨,无人受伤。
2017年10月24日,431次普悠玛在三民站出轨,无人伤亡。
去年四次事故的报告可以检索得到三年来就有7次出轨事件,这还不算两次烧轴列车的出轨事件足见台铁内部的管理水平笔者调阅资料发现,去年10月普悠玛出轨的主要原因竟然是枕木朽坏导致轨距扩大,这是何等的荒唐!
枕木朽坏,呵呵而在台铁内部的调查报告中也坦言台湾东部铁路运营任务繁杂、发展空间有限,大量人才流失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隐患,才是需要注意的真问题。
调查报告指出人才流失是个大问题如果相关方面调查敷衍了事,甚至想让大陆来为安全事故背锅,根本的问题始终拖延,为之付出代价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看事故现场的年轻人、看看曾经和和美美的大家庭,你们就真的忍心继续下去?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凤凰网(ID:ifeng-news)”是凤凰网新闻频道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除了提供关于重磅事件、政经热点的“大新闻”,也推出有趣味、有营养的新闻解读欢迎关注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凤凰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