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以东(乌苏里江以东是什么条约)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5-31
沙皇沙俄对领土,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十七世纪以来曾多次尝试向东和向南延伸势力。十九世纪中叶,沙俄完成了农奴制改革,国力日渐增强。相比之下,闭关自
沙皇沙俄对领土,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十七世纪以来曾多次尝试向东和向南延伸势力十九世纪中叶,沙俄完成了农奴制改革,国力日渐增强相比之下,闭关自守的清朝国力却日渐衰落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沙俄国内以维特、库罗巴特金、别佐伯拉佐夫等人为首的激进派势力,提出了新的东侵“黄色俄罗斯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沙俄将乔戈里峰和海参崴当作两个端点,在中国版图上画了一条直线,直线以北的区域都在沙俄的侵占范围内。
如果“黄俄罗斯计划”最终得以实现的话,那么中国将丧失西北、东北等地大片国土,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国土总面积的1/3彼时,中国将退守所谓的“本部18行省”,以长城为国界跟沙俄相邻不过,考虑到沙俄贪得无厌的本性,接下来它很可能会越过长城继续南侵,将整个华北也囊括在版图当中。
一想到此,便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从后续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计划其实还是完成了一部分的1858年,趁中英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这一条约中,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自此,海参崴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沙俄获得了它梦寐以求的出海口
而这还不算结束,为了进一步推行“黄色俄罗斯计划”,沙俄以海参崴为终点,修筑了从联通莫斯科的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成了沙俄向东北输送物资和人才储备的主干线,大批沙俄人开始涌向东北,为沙俄下一步的侵略活动铺路他们趁着清朝政府自顾不暇的时机,在当地兴建东正教堂、俄语学校、报刊杂志,试图对东北地区进行渗透。
这种种举措层层递进,对清朝东北边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一野心勃勃的吞并计划,一旦成功,将把中国推向万丈深渊幸而,这个计划没有成功原因有多个方面:沙俄的领土距离东北太远,尤其是其统治核心莫斯科,光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就将近五千公里,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想要通过万里之遥运输物资维持某一地区的军事物资和人员补给,已经极为困难了,想要以此地为前沿继续扩张,则根本不现实。
沙俄面对的,是反应迟钝但体量庞大的清朝沙俄是利用清朝反应迟钝的间隙,趁机对东北进行渗透,而等到清朝意识到情况危急后,它的一系列应对还是比较有效的东北被清朝统治者视为龙兴之地,因此极为重视对东北的掌控,康熙在1668年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这一诏令禁止汉人移民东北,却也使得东北人口增长缓慢。
而面对沙俄的渗透,清朝开始对东北地区开禁放垦,鼓励百姓移民实边,充实当地的国防,兴起了一股“闯关东”的风潮这一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1900年沙俄大举入侵东北时,进行抵抗的除了驻防东北的清军外,还有当地平民组建的忠义军。
而且,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使得沙俄在中国东北,面临着来自于日本方面的竞争。
甲午战争后,日本将触角推进到了东北境内,逐渐与沙俄产生对峙之势,1904年的日俄战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战争的结果,是沙俄势力退居北满,南满地带落入了日本的控制之中那个沙皇俄国推进了将近50年的“黄色俄罗斯计划”,也随着日俄战争沙俄的失利,归于流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