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英国圈地运动的时间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1-10
圈地运动是英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场“农业革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庄园的农民和农奴不断从庄园土地中被赶走,新兴
圈地运动是英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场“农业革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庄园的农民和农奴不断从庄园土地中被赶走,新兴贵族将这些土地用来养羊,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圈地运动也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不过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圈地运动是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兴起的表现。
它不仅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原材料,还为英国农业的现代化准备了条件一,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英国的圈地起源很早中世纪时期,英国社会才从公社时代过渡而来,实行具有公社色彩的敞田制,土地由条状的条田构成,十分破碎和分散,生产效率低下。
氏族公社解体后,土地私有制开始兴起农民开始自发将条田就行集中同时,贵族也开始圈占公田和荒地贵族凭借自身的权力,在圈占土地的时候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为了规范圈地行为,英国政府出台了一些的“圈地法令”,比较代表性的《默顿法令》和1235年的《威斯敏斯特法令》。
其中规定“领主在圈地时,必须给农民留出足够的土地”在这些“圈地法令”的约束下,中世纪的圈地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限制一直到1600年,英国被圈占的土地为50万英亩,不到全国土地的3%到了都铎王朝时期,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英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英国的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而英国的手工业的主要产业就是纺织业,这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对羊毛的需求量开始迅速增加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金银流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物价上涨,引发了“价格革命”。
从1520年到1620年的100年间,英国羊毛价格上涨了3倍生产粮食和经济利润已经比不上养羊所带来的利润
在利益的趋势下,英国的贵族们纷纷进行圈地养羊从亨利七世到伊丽莎白几代国王都陆续颁布了“圈地法令”,但是这些法令并不能限制圈地运动的进行圈地调查委员的约翰·海尔斯说道:“圈地者根本不在乎政府颁布过多少法令,因为没有一个法令被认真执行过。
”圈地法令得不到执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方的乡绅们也从圈地运动中获得了利益16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家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用用“羊吃人”一词来斥责圈地运动他说道:“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
”在圈地运动中,贵族放弃了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经营方式,成为了农场主从性质上来说,他们已经不是传统的土地贵族,而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贵族这些新贵族成为了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圈地养羊,使得农业生产打破了传统的封闭格局,使得农产品走向市场。
因此圈地运动也是一场十分具有改造社会的一场运动二,农业革命1688年,英国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发动了“光荣革命”,掌握了国家政权此后英国议会开始公开支持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变成了合法的行为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迅速达到了高潮,议会批准的法案从1717—1727年的15件上升到1797—1820年的1727件。
圈地运动造成了土地的高度集中,适应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许多贵族在土地经营收入增加的刺激下,纷纷在解甲归田,从事农业生产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农场主塔尔他发明了播种机,推广新的耕作方式,编著了《马耕法》其他的还有汤森德勋爵提出了“诺福克制”,推广四轮制耕作法;贝克威尔使用杂交方式培养新品种,并推广到全国。
这些人成为了农业革命的先锋
农业机械化随着大农场经营方式的确立,耕作技术的改进,英国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根据1800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中型农场的面积占据了全国土地的85%大规模、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效率,使得英国粮食的单产量平均提高了46%,其中燕麦的单产量更是增加了78%。
除了粮食以外,农场的牛奶、肉类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英国虽然气候湿寒,平原面积狭小,但在18世纪却成为了“欧洲的粮仓”大农业的生产有利推动的英国的农业现代化反观法国,其面积大于英国,气候和地形也比英国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由于法国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阻碍了法国农业水平的提高。
三,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18世纪后期,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个进入工业革命大门的国家英国之所以能够爆发工业革命,除了英国的制度先进、殖民地广阔、科技发达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圈地运动当贵族将农民赶出土地以后,农民便只能举家流浪于城市,寻找一份苦力作为工作。
在工业革命兴起之前,这些农民到处流浪,威胁着英国的社会治安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英国出现了一些“社会救济”机构,到1776年,英国共有济贫院近2000所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民开始主动进入工厂工作,成为了工人阶级。
到1850年前后,英国的城市人口超越了农村人口。可以说,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两大经济根源。
纺织业的机器变革除了劳动力以外,圈地运动还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初是从纺织业兴起的,而圈地运动初期的大规模占地养羊为纺织业提供了丰富的羊毛在圈地运动后期,大农场生产模式形成,粮食产量提高,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保障。
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土地的不断集中,英国的自然经济就被瓦解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已经不复存在农民变成的工人,他们的衣食都必须通过市场获得,这无疑给工业化扩大了市场市场的扩大刺激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因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结语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农业的问题如果集体化速度太快,会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但要是不改变小土地的所有制,又会阻碍社会的进步而英国的圈地运动虽然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但是这场运动并没有给英国带来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配合,使得土地的问题不再突出在看看法国,俄国的历史,土地问题一直伴随其中在看看中国的现代化,同样避不开土地的问题对于英国来说,圈地运动是一个历史符号,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圈地运动更具有典范意义。
欢迎关注公众号:文史北斗。本人喜欢历史,文化,文学,诗词等,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阅读,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多有创作。我创立了的“文史北斗”,主要在于深度解读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欢迎你来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