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思维导图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2018高考物理MOOK作者:徐拥军一轮复习 VOL.06▼一、2017年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考试说明考纲
2018高考物理MOOK作者:徐拥军一轮复习 VOL.06▼一、2017年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考试说明考纲Ⅰ级要求:超重和失重考纲Ⅱ级要求: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二、易错易混点1超重、失重、完全失重(1)超、失重是“视重”变化,不是物体的“实重”发生变化,更不是质量发生变化。
【典例1】如图所示是商场内智能化的自动电梯。当有乘客乘用时,自动电梯经过先加速后匀速两个阶段运行,则电梯在运送乘客的过程中( )
【解析】乘客先有沿斜向上方向的加速度后沿斜向上方向做匀速运动,故乘客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电梯匀速运动阶段,乘客受竖直方向的重力与支持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乘客在电梯加速阶段受电梯的作用力与重力作用,合力沿平行电梯斜面向上,重力竖直向下,故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斜向前上方,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2物体具有最大速度的条件
三、重点疑难问题1两类动力学问题
2动力学中图像问题 图像包含信息非常丰富,也非常直观,可以说“无图像、不物理”。
3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1)极限法若在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含着临界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时,常常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将临界状态及临界条件显露出来(2)假设法有些物理过程没有出现明显的临界问题的线索,但在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状态,也可能不会出现临界状态。
解答此类问题,一般用假设法,即假设出现某种临界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与题设是否相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3)数学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然后根据数学中求极值的方法,求出临界条件涉及二次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等。
4动力学常见重要模型
四、“整体法”“隔离法”在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需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
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若已知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则“先隔离求加速度,后整体求外力”
高考物理MOOK往期回顾思维导图1:力和运动知识框架图直线运动规律物理MOOK第3期 图像问题与追及相遇问题物理MOOK第4期 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MOOK第五期)
▼九月赢书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读完这篇文章,写下你的留言,只要被赞上了头条,就送你一本67图书。加油咯。啰嗦一句:赢书只是顺手的事儿,别有压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