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高中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新教材高考地理思维导图解析——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1、方向——自西向东
(1)侧视:自左向右。(2)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周期
3、速度(1)规律
(2)影响因素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力5、晨昏线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3)永远平分赤道(4)与经线圈重合或者有夹角,夹角α的范围在0°~23°26′之间,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5)晨昏线的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6、晨昏线的判读
方法:晨线是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昏线是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关键:画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转方向必须与纬线平行。7、晨昏线的应用——三至点
(1)晨赤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的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2)昏赤交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的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3)晨昏纬度最高点:晨昏线纬度最高点的所在经线,如果大部分经过夜半球,则为晚上0:00或24点;如果大部分经过昼半球,则为正午12点。
晨昏线纬度最高点的所在经线是0点还是12点,关键画出侧视图8、地方时的计算 公式: 经度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秒钟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分钟,经度相隔15´;地方时相差1秒钟,经度相隔15´´。
方法:数轴法注意: Ⅰ、计算结果,地方时大于24小时,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上一天;计算结果,地方时为负数时,加上24小时,减去一天Ⅱ、北京时间和世界时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0时区的区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9、区时的计算中央经线=时区数*15°已知经度求时区= 经度/15°(四舍五入)每相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方法:数轴法10、跨时区的行程问题
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8月8日8点从北京起飞,于8月8日8点在纽约(西5区)降落,求飞机飞行的时间关键:先把时间换算到同一个时区,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在同一个时区内,行程所用时间=到达时刻—出发时刻在同一个时区内,行程所用时间=到达时刻—出发时刻。
因此,先把起飞时刻北京时间8月8日8时换算成纽约时间为8月7日19时答案为13小时11、新旧日期的计算新日期:0时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日期:0时所在经线向西至180°经线关键:①指出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②确定地球自转方向;③确定范围。
1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赤道不偏。13、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15、速度
16、黄赤交角的概念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作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17、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23°26′之间。
18、太阳直射点回归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19、影响
20、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21昼夜长短状况
关键: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直射的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22、昼夜长短变化关键: 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规律: 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该方向的所在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另外方向的所在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方法: 画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示意图23、昼夜长短计算(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12)×2 =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24-夜长2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关键:①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方法:画图。
2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方法: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关键:看离太阳直射点位置的远近(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方法: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
规律:在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过程中,对于全球任何一个地点而言,直射点移向该地点,则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大;反之,则逐日变小直射点与该地点间的纬度距越近,该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26、太阳视运动
(1)日出、日落方位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③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④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2)正午太阳方位 正午太阳高度的方位:太阳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正南方,或正北方,或正上方27、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际运用(1)确定地方时。
以下信息,可判断当地地方时为正午12:00:①日影子变化:一天当中,影子最短;②日太阳高度变化:一天当中,太阳高度最大;③正午太阳高度的方位:太阳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正南方,或正北方,或正上方(2)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已知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3)影长及方向与正午太阳高度及方位的关系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长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长越长②日影方向与正午太阳方位相反新教材高考地理思维导图解析新教材高考地理思维导图解析——地球的宇宙环境
新教材高考必备(必背)知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新教材高考地理思维导图解析——地球的历史新教材高考地理思维导图解析——地球的圈层结构新教材高考地理思维导图解析——经纬网新教材高考地理思维导图解析——地图三要素
新教材教学设计地理第一册【教学设计】大气的受热过程——嫦娥奔月能否成功?【教学设计】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地理第二册【教学设计】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学设计】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教学设计】第三节 环境污染影响国家安全【教学设计】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第一课时)区域地理【教学设计】世界降水的分布高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第1课时)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地理说题】高考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高考微专题复习】地理景观图解析技巧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审题方法老教材【教学设计】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试题设计“福建省长汀县土壤侵蚀治理”试题设计
【高考地理征题】红碱淖【省优秀作业设计】高中地理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