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12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各种思潮风起云涌。1912年民国建立后,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等西方基本文化的思潮在中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各种思潮风起云涌1912年民国建立后,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等西方基本文化的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受到了许多青年人和知识阶层人士的高度评价,期间中国政党社团并起,社会思潮纷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以传统政制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等等。
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其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这一时期新旧思潮流派的争鸣,主要是围绕着政治体制的共和与专制,文化发展走向的世界化与传统性进行的国内出现了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那么何为新文化运动呢?新文化运动的开启有何历史背景,其内容和影响有多大?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或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背景:(1)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
即: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后期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历史影响积极方面: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局限性:(1)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工农运动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2) 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3)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终导致了西方文学不彻底,东方文学被否定,是中华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