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_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及结果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12
板块运动的知识主要涉及板块范围和分布、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火山地震带等。
每天精选专项题目名师解释与知识拓展为你的高考加分准备迎接今天的刷题吧!模块5 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的知识在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文字简述和图片较少,但涉及的知识点多,其中包括板块范围和分布、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火山地震带等
而且这些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接触;同时,板块运动也涉及到很多动态性、过程性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最终的掌握情况也并不理想,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题重复训练来强化2一、选择题一、【2017江苏地理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 C.3 D.4二、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M处裂谷( )A.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形成 B.是向斜成谷C.位于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D.成因和汾河谷地相似2.图示区域分布最广泛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三、该图为局部板块构造示意图,图中城市A为智利南部康塞普西翁市,2010年2 月27日发生里氏8.8级地震,读图1-2题。
1.这次地震是南极洲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2.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展过程进行分类,这次地震应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四、读图,据图完成下面1-2题。
1.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 )A.均为热带草原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C.均为热带荒漠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的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有关(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生长边界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生长边界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消亡边界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消亡边界
解析与答案 答案 一、1、B 2、B 二、1、D 2、A 三、1、A 2、D 四、1、B 2、D 解析 一、1、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
2、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二、1、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知,M两侧的板块朝相反的方向运动,故M处形成了裂谷,它的成因与汾河谷地相似;它并不是由于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而形成的向斜谷;该处位于非洲板块上,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2、图示区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降水少,形成了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发育了大面积的热带荒漠带三、1、图示智利位于南美洲西部,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2、地震发生于岩石圈,故属于地质灾害。
四、1、图示地区位于中美地峡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故受东北信风影响,故M山脉以东,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丰富,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山脉的以西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故降水量少,为热带草原气候2、该地区位于中美洲,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边界,属于消亡边界。
1二、简答题1、
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①地震发生时拉奎拉震中区的居民觉察到先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②地震发生时,意大利首都罗马震感强烈,罗马与拉奎拉相比( )。
A.震级相同,罗马烈度较小 B.罗马震级与烈度均较小C.烈度相同,罗马震级较小 D.拉奎拉震级较大,烈度较小③意大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处于_____________与非洲板块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图中的字母代号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该边界类型为____________边界。
解析与答案 答案 1、 上下颠簸 前后左右摇晃 2、A 3、 亚欧板块 A C 消亡拓展知识 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论是一种现代地球科学理论。
其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是由厚度大约为100-150 km的巨大板块构成,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均包括大陆和海洋。
板块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裂谷与转换断层带该理论对地质地理学以及生物学影响很大不同大陆上地层、矿产、动植物分布,几乎只有通过板块构造的理论才能够解释
按照板块学说,约可将板块边界分类如下:1(1) 建设性或分离型的边界(又称扩张边界)两个相邻板块向互相分离的方向走,如大西洋著名的中洋脊2(2) 破坏性或聚合型的边界两板块冲撞在一起时,其中一块板块受到挤压而俯冲进入地函,形成隐没带。
如菲律宾海板块隐没到太平洋板块下面,产生全球最深之马尼亚那海沟3(3) 存留、转换或剪切型的边界这个边界与扩张边界都是近乎垂直的面,最典型为美国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
板块具有三种运动方式:第一是新板块的形成,在板块交界处或者边缘,由于熔岩涌出和冷却产生新板块,这类边缘板块一般都沉积在海底,但是如果这些板块上面有陆地,那么陆地就会随之而相对运动;第二种板块运动形式是板块相对趋近运动
,如果一个或者两个板块边缘都是很薄的海洋岩壳,那么,一个板块就可能滑向另一个,当两个板块运动到一起时,它们之间的摩擦造成戳穿和剧烈运动,因而产生地震带;第三种是板块边缘相互碰撞滑开; 可见,大陆都是由一块被称为泛大陆(Pangea)的超级古陆分离形成的,大约在2亿年前分成两半,一半是Laurasia,另一半是Gondwanaland。
一旦大陆被分割成不同的陆块,互相之间就被浩瀚的大海彼此孤立,同时每块大陆上的动植物也被隔离,各自独立进化的结果导致彼此不同的生物地理格局
精彩导读干货 | 高中地理之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布的因素【知识点】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九大考点汇总!收藏精品干货 | 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小结!这个暑假拿下它干货 | 高中地理暑假复习要点:地方时、区时
高中地理最易混淆的30个知识点|高中高中地理常考八个重点国家知识点高中地理实用口诀汇总及应用精品 | 高考地理难题秒杀技巧汇总(地理高分套路)高中地理选择题的十不选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最全汇总!高中三年都能用哦~
高中地理:洋流分布规律!2019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解难点突破丨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区别(附例题分析)关注地理好老师微信公众号:地理好老师公众号:地理教师的助手,学生学习的帮手,为广大教师和学子提供最新热点资讯和最全面的学习方法、复习技巧!
长按↓↓三秒即可关注
来源:秦学教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