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共济失调_运动性共济失调的病因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13
近日,50多岁的张伯伯因急起头晕、行走不稳,走路向一边偏斜,需要家人搀扶活动,故而去到当地医院就诊。初步完善抽血及头部影像检查后,未发现明显问题。
近日,50多岁的张伯伯因急起头晕、行走不稳,走路向一边偏斜,需要家人搀扶活动,故而去到当地医院就诊初步完善抽血及头部影像检查后,未发现明显问题由于当地医院与湖南省脑科医院为医联体单位,经过当地医生的推荐,找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涂鄂文处就诊。
涂鄂文主任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发病前有过感冒受累,随后出现头晕,数天后发展为行走不稳、走路摇晃,向一侧偏斜症状逐渐加重,行走时需要家人搀扶,否则极易摔倒涂鄂文主任随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神经系统查体后发现:患者闭目难立征阳性,一字步不能。
张伯伯的病情初始为头晕,结合全身查体,更多地提示“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能性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查看当地医院相关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为查明病因,进一步完善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而血清和脑脊液抗ATP1A3抗体IgG阳性,最终诊断为“免疫介导小脑共济失调”。
立即给予丙种球蛋白、激素冲击、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经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后,张伯伯头晕症状明显好转,可下床独自行走涂鄂文主任介绍,患者出现头晕,行走不稳可能会考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后循环缺血、脑梗死等等,但头晕病因并不是那么简单诊断,一定要详细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规范的定位定性,方可水落石出,避免漏诊误诊。
“针对该患者,我们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如活动姿势异常,行走步伐失协调,而非简单的头晕所能解释的同时,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最终明确为免疫介导的小脑性共济失调该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常见”涂鄂文主任说。
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小脑综合征,可由感染、肿瘤或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诱发根据是否合并肿瘤可分为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非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是由肿瘤诱发异常自身免疫,产生交叉反应累及小脑。
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以抗肿瘤治疗为基石,包括癌肿切除、放疗或化疗等,预后不佳对于非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者,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治疗,预后良好涂鄂文主任提醒,如果急起头晕、走路不稳犹如喝醉酒、说话不清楚、肢体动作反应不灵活等,一定不要大意,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避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实习生苏娟 通讯员陈俊来源: 潇湘晨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